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技术研究酸雨是一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现象,它来源于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甲烷等排放物质在大气中的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后沉降至地面,对土壤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并介绍目前的治理技术研究。
一、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土壤酸化土壤对酸性的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长期受到酸性物质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分解减少,氮素、磷素、钙、镁等营养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另外,土壤酸化还会破坏蚯蚓等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从而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2.土壤溶解性铝增加土壤中的铝矿物质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释放出大量的溶解性铝,这些铝离子会阻止植物中钙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发育异常,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水质污染酸雨所造成的酸性物质沉降至土壤中,会渗透到地下水中,进而污染了水源。
大量的酸性流水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增加了水体的酸度,影响了水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治理技术研究1.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缓解酸雨影响最重要的手段。
采用清洁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气体脱硫、气体脱氮等技术来进行减排。
2.改良土壤对于因地质原因已经存在酸性土壤的情况,可以使用石灰、碳酸钙等碱性物质来中和土壤酸性。
此外,适量的添加有机肥和磷肥,增加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活性,对恢复土壤的生态平衡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3.植物种植一些对抗酸性物质作用较强的植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壤酸化,如苔藓、大豆和玉米等植物在耐受酸性环境方面表现得较为优秀,还可以增加植被覆盖,改善雨水的渗透和减少水土流失。
总结: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力减少其原因果,缓解其影响。
因为治理酸雨问题不是一家之言,而是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
除了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企业实施减排、公众节约能源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外,科研人员还要不断推出更加先进的治理技术,以逐步降低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还生态一个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近年来,酸雨逐渐成为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其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受到酸雨的侵袭,其中包括我国的部分地区。
本文将从酸雨对土壤酸碱度、营养元素流失、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一些缓解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方法。
首先,酸雨对土壤酸碱度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如钙、镁)发生反应,使土壤的pH值下降,从而导致土壤变酸。
酸性土壤不仅直接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减弱、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分解速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酸性土壤还会导致土壤中一些有益微量元素(如锌、铁)的溶解度增加,从而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性降低,造成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足。
其次,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流失。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铵态氮、硝态氮等氮素形态会发生转化,从而使硝酸盐大量流失。
此外,酸雨还会使土壤中的磷、钾等重要营养元素溶解度增加,进一步加速了这些元素的流失速度。
这些营养元素的流失不仅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也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酸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以及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酸雨的酸性作用却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酸雨环境下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一些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解磷菌)的活性下降,从而对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酸雨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导致一些致病菌的增多,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害的风险。
然而,面对酸雨对土壤环境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人们也在不断探索缓解和治理的方法。
首先,加强酸雨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对受酸雨侵袭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酸雨对土壤环境的损害。
酸雨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综述

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酸雨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酸性强、持续时间长的酸雨不仅会使鲜花凋谢,树叶脱落,农作物枯萎,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到腐蚀,人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导致江、河、湖泊逐渐酸化,浮游生物死亡。
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不断溶出,造成Al及其他金属对生物的危害。
在生产林区,酸雨降落,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养分下降,森林的生长缓慢,树木的树叶枯黄,甚至死亡。
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酸雨的最终接受处,因而酸雨对土壤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
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早为人们所重视。
1978年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首次召开的酸雨对农作物和土壤影响的国际会议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酸性物质的输入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1、酸雨对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洗阳离子的淋洗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
矿物和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因其阳离子交换量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亦高,但是其淋洗的进程相对较缓慢。
而对于阳离子交换量低、缓冲能力弱的土壤,不仅其交换点低,交换点上的碱性阳离子也很容易进入到土壤溶液中,并被淋洗掉。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元素的迁移具有阶段性,土壤酸化的阶段性决定着元素迁移的阶段性。
盐基离子的淋失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
尤其当PH≤3.5时,增加最明显。
在PH为3.0的酸雨淋溶下,红壤、赤砂土盐基淋出量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61.4%。
土壤交换性K+、Na+, Ca2+, Mg2+的总量有随PH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土壤阳离子的淋溶强度主要取决于与酸雨有关的阴离子迁移率,淋失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阴离子〔主要是SO42-)被土壤吸附强度的影响,而SO42-吸附量与土壤Fe、Al氧化物含量呈正相关。
在增加阳离子活动性方面,硫酸盐的作用要比硝酸盐大得多。
酸雨的形成与环境影响

酸雨的形成与环境影响酸雨是自然界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含有酸性成分的湿降水。
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的形成以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一、酸雨的形成1.自然形成自然界中的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与氧、水蒸气等相互作用,形成硫酸和硝酸。
这些酸性物质会随着降水形成酸雨。
2.人为形成人类活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工厂、发电厂和汽车尾气等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并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酸性物质,最终形成酸雨。
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1.水体污染酸雨降落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会导致水体酸性增加。
高酸度的水体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2.土壤酸化酸雨使土壤中的酸度增加,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平衡。
土壤酸化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限,影响农作物产量,进而影响粮食安全。
3.植被受损酸雨对植被的直接作用是腐蚀植物叶片和茎秆表面,导致植物受损甚至死亡。
此外,酸雨还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削弱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导致植物养分不良。
4.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破坏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石材和金属表面,导致建筑物的破损和腐蚀,进而影响文化遗产的保存。
三、应对酸雨的措施1.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通过改善工业生产过程、提升燃烧效率、使用环保型燃料和净化废气处理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应对酸雨的重要方法。
2.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酸雨的形成。
同时,植树造林还能改善土壤质量,减轻土壤酸化的程度。
3.国际合作酸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减排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酸雨的形成与环境影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与化学解决方案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与化学解决方案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酸性物质,降雨时酸性物质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而产生的。
酸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包括对土壤、水体、植物和建筑物等的损害。
为了解决酸雨带来的环境问题,化学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
一、酸雨对环境的危害1. 对土壤的危害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土壤变得酸性。
酸性土壤会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还会释放出重金属离子,如铝离子,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毒害。
2. 对水体的危害酸雨通过降水的形式进入水体,使水体的pH值下降。
酸性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伤害,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酸性水体还会溶解出重金属离子,如铝离子,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此外,酸性水体还会对水源地的水质造成污染,影响人类的饮水安全。
3. 对植物的危害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直接接触到植物的叶片和根系,对植物造成伤害。
酸性物质会破坏植物叶片表面的保护层,导致叶片脱水和光合作用受阻。
酸性物质还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对建筑物的危害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表面的材料,如石灰石、大理石等。
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中的建筑物会出现腐蚀、变色和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二、化学解决方案1.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酸雨治理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在燃烧过程中添加石灰石或石膏等碱性物质,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钙水合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
2.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酸性物质进入水体的量,从而减轻酸雨对水体的危害。
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中和法、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酸雨对我们会造成什么影响?

酸雨对我们会造成什么影响?酸雨的危害1、酸雨对土壤的危害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
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
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
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2、酸雨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说来, 酸雨的PH 是在皮肤和胃肠系统允许范围内的, 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危害, 而是以间接的方法, 将河水中有毒全属如长、铅、镐、侣或铜通过三条途径引入食物链危害人体:(1)酸雨使湖水或河水中的有毒金属化合物如甲基汞等沉淀下来, 留在饮水中或被鱼吸收。
人通过吃鱼受害。
(2)在中和能力弱的土壤中, 正常固定在土壤中的金属被酸雨洗涤, 流入湖或河中, 或渗入含水层,污染饮水水源。
(3).酸性强的饮用水浸蚀吝器和管道的金属部分, 增加饮水中的金属含量, 危及人体。
如瑞典儿童饮用含铜量高的酸性水质而发生腹泻的症状。
美国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饮水中的含铅量已超过安全标准, 危及人体健康。
另外, 最近在加里福尼亚州的PH值为1.7的酸雾, 使如多个跑步者中有十多个人当场昏倒。
3、酸雨对建筑物的危害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 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 被人们称之为“黑壳;”效应。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程度的改变了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规律,大体可分为煤炭型和石油型两类。
煤炭型是燃煤引起,因此污染强度以对流最强的夏季和白天为最轻,而以逆温最强、对流最弱的冬季和夜间为最重。
伦敦烟雾事件就属于这种类型。
石油型是石油和石油化学产品和汽车尾气所产生,由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生成光化学烟雾时需要较高气温和强烈阳光,因此污染强度变化规律和煤炭型刚刚相反,即以夏季午后发生频率最高,冬季和夜间少或不发生。
酸雨的形成与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与对环境的影响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含有明显酸性物质的降水,其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被大气扩散后降落至地面。
酸雨对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也对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酸雨的形成机制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紧密相关。
排放的废气中包含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它们进入大气中后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H2SO4)、硝酸(HNO3)等酸性物质。
这些酸雾随着气流扩散,并随降水一同沉降至地面,形成了酸雨。
二、酸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1. 植物受损: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破坏了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使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养分。
同时,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还会腐蚀植物叶片,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
2. 水域受污染:酸雨引起的酸性物质会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水域,导致水体酸化。
这不仅会使水生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还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理功能,给生态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3. 土壤退化:酸雨侵蚀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壤变得贫瘠,无法供应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
同时,酸雨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土壤吸附,而这些重金属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均有毒害作用。
三、酸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健康问题: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酸雨会引发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居民的健康风险更高。
2. 建筑物损害: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表面的石材、金属等材料。
长期接触酸性物质会使建筑物脆化、损坏,给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困扰。
3. 农业影响:酸雨会直接对农作物和土壤产生损害,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酸雨还会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威胁。
四、酸雨治理与预防1.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的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 提高环境意识:加强公众对环境污染和酸雨问题的认识,倡导环保行为,减少个人和社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当谈及环境问题时,酸雨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问题,特指雨水酸度超过正常水平的降雨。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与水分、氧气进行反应所产生的酸性物质。
这种酸性降水对土壤环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酸雨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土壤酸化。
当酸雨侵蚀土壤时,其中带酸性的成分会与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元素进行反应,从而释放出更多的阳离子,例如氢离子(H+)。
这样一来,土壤的pH值就会下降,使土壤变得更加酸性。
这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等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酸性土壤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导致微生物数量减少,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其次,酸雨还会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污染。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结合,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
这些可溶性物质会随降雨入渗到土壤中,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这些可溶性化合物还可能通过土壤颗粒与地下水之间的交换作用,进一步影响水质,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另外,酸雨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侵蚀和贫瘠化。
土壤结构是土壤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土壤的保持水分、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与土壤颗粒表面的矿物质反应,会导致粘土矿物的溶解和颗粒破坏,使土壤结构疏松化。
疏松的土壤容易受到水力冲刷和风力侵蚀,进而导致土壤的流失和贫瘠化。
这使得土壤失去了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酸雨还可能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酸雨的酸性物质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高酸性环境不利于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减少。
这将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氮、磷等循环过程和生态功能。
微生物参与了土壤有机质降解、养分转化等重要过程,它们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
总而言之,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和微生物群落改变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酸雨地区,土壤承受大部分酸性雨水。当酸 雨输入超过土壤缓冲能力时,土壤呈现酸化。 随着酸化的发展,土壤中钾、钙、镁、铵等营 养物质逐渐被淋失、土壤变得贫瘠化,同时, 酸化使土壤中的铝铁等金属元素的活性增加,
进而对植物产生毒害。
可编辑ppt
1
1、土壤酸化
•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首先是酸化土壤, 其具体过程大致是,酸雨中的氢离子与土 壤胶体表面上吸附的盐基性离子进行交换 反应而被吸附于土粒表面,被交换下来的 盐基性离子随渗漏水淋失。土粒表面的氢 离子又自发地与矿物晶格表面的铝迅速反 应,转化成交换性铝。这就是土壤酸化的 实质。
•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当土壤pH降至5左右时, 为有毒性的环境介质,
其浓度即可达到毒化
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平。
可编辑ppt
9
降低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态养份的 转化与循环,有赖于专性微 生物和酶的生化活性才能完 成,而酸雨对土壤中氮、磷、 碳等转化具有专一效应的微 生物酶活性具有相当的抑制 作用。
可编辑ppt
10
Mg2+
43.0 31.5
48.9 33.5 31.5 16.2
26.6 23.6 23.5 11.2
有效氮 损失率
4.2 63.0
7.1 50.1
9.12 42.0
有效磷 损失率
62.2 74.5
68.8 45.0
69.6 61.5
5.00
* 淋失离子的总量/交换性离子可总编辑量pp(t 淋溶前)
可编辑ppt
2
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一般由表土向心土和底土层发展 (图9-10),并与酸雨浓度、数量及持续 时间成正相关。在酸雨淋溶量较小 (<1000mm),pH值较高(>3.5)时,对 土壤酸化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当酸雨 淋溶加大(>2000mm),pH值较小(<3.5) 时,不仅耕层土壤酸化程度随降雨酸度增 大而加剧,亚表土也开始酸化。
可编辑ppt
5
大量铝离子的出现会产生两个重要 后果:
• 第一,当铝离子增多至一 定程度后,植物根系即受
害而生长不良;
• 第二,因铝离子是多价离 子,与土壤胶体的结合能 特别强,所以很容易从土 壤的负电荷点上置换盐基 性离子,使它们进入土壤 溶液而后遭受淋失。我国 南方酸性红壤中大量铝离 子的存在既是土壤遭受强 烈淋溶、土壤发生酸化的 一个后果,它反过来也是 使这类土壤盐基性离子易 于遭受淋失,从而加速酸 化的一个原因
可编辑ppt
6
盐基离子大量淋失
盐基离子的大量淋失是酸雨对土壤最基本 的影响。在酸雨作用下,随着pH的下降, 土壤的正电荷增加,负电荷减少,从而使 净电荷减少得更多,有的土壤甚至出现净 正电荷。这样,不仅对钾、铵、钙、镁等 养分离子的吸附量显著减小,而且由于这 些阳离子与土壤的结合能随pH的降低而剧 烈减小,所以其吸附的牢固程度也大为减 小,使这些离子易于随渗漏水淋失,导致 土壤肥力下降,最终使土壤贫瘠化。
降低土壤酶活性
• 在酸雨淋洗时间短、雨量 不大(<1000mm)酸度不 高(pH>3.5)的情况下, 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性虽 然有所降低,土壤酶活大 多无显著变化;但当酸雨 淋溶量较大(2000mm) 酸度较高(pH<3.5)时, 随着土壤酸化加剧和微生 物活性持续降低,土壤酶 活随降雨酸度增加而降低, 抑制效应明显。
8
活化土壤有毒重金属元素
• 雨在使土壤酸度提高 • 随着H+离子的输入、
的同时,也使土壤中
土壤pH值的降低,这
某些重金属元素的活
些铅、锰、铬等离子
性增大,这是由于Zn、 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Cd、Cu、Pb、Mn等
高浓度的有毒重金属
在低pH下溶解度升高
元素便会沉降和积累
所造成的。如锰离子, 在表土层,使土壤成
可编辑ppt(%)
酸雨 pH值
3.00
4.00
样点
金华 临安
金华 临安
金华 临安
交换性盐基离子淋失率*
K+
Na+
171.2 53.2 145.2 147.
2
125.1 47.9 117.3 131.
5
101.8 35.2 82.9 117
Ca2+
74.9 53.7
可编辑ppt
4
促进活性铝的溶出
• 土壤活性铝的溶出与土壤 酸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极为 密切。土壤经酸雨淋溶后, 当土壤pH值降至5以下时, 活性铝的溶出浓度就会明 显提高;土壤pH值进一步 降低时,活性铝的溶出浓 度就会急剧增加,这是因 为土壤中固相的铝盐在酸 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生 成的可溶性铝络合物也较 多的缘故。
可编辑ppt
3
土壤酸化
• 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容易酸化。土壤的缓 冲能力取决于土壤的无机物含量、组分、 结构、pH值、碱的饱和状态、含盐量以及 土壤的渗透力等。由沉积岩形成的土壤缓 冲能力很强,尤其是含碳酸盐高的土壤, 而由水晶矿花岗岩、石英等形成的土壤, 则缓冲能力很弱;酸性较强的黄红壤、红 壤的缓冲能力较弱,而近中性的水稻土的 缓冲能力则相对较强。因此,强酸性土壤 受酸雨酸化的影响程度大于微酸性和近中 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