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指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过程,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确定交通安全状况的优劣,并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一、驾驶员评价方法1. 驾驶员行为观察评价法:通过观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如加速、变道、超车、减速、刹车等,来评价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记录违法行为和事故发生率等指标,评价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水平。
2. 驾驶员心理测试评价法:通过心理测试来评价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如注意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
心理测试包括智力测试、记忆力测试、心理状态问卷调查等。
3. 驾驶员模拟驾驶评价法:通过模拟驾驶仪器来模拟各种交通场景,并评价驾驶员的应对能力和决策能力。
模拟驾驶评价法可以减少真实道路上的危险和成本,安全可控。
二、车辆评价方法1. 车辆技术状况评价法:通过检测车辆的技术状况,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轮胎磨损等,来评价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车辆技术评价法通常通过定期车辆检测来完成。
2. 车辆安全设备评价法:通过检测车辆的安全设备,如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抱死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来评价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
车辆安全设备评价法通常通过安全设备检测来完成。
三、道路设施评价方法1. 道路几何特性评价法:通过测量和分析道路的几何特性,如道路宽度、弯道半径、坡度、视距等,来评价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道路几何特性评价法通常通过现场测量和道路规划审核来完成。
2. 道路标线标志评价法:通过检查和评估道路标线、标志的设置和维护情况,来评价道路的导向性和提示性。
道路标线标志评价法通常通过现场巡查和标线标志清洁度检查来完成。
四、交通流评价方法1. 交通流参数评价法: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如车辆密度、车速、停车时长、行车时距等,来评价交通流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交通流参数评价法通常通过交通流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完成。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国际对比与系统分析

te . no e vl t r dt ̄cs e . eda l teiue u b r h o at rt pre o — l s I r roea a a a a t t et tl h jr nm e,t m rl e e nt u v d t ueo r fy h h o, n d ece w e .temi aeo eta a smoo e ils n d h lg fh tl d,G o e t o r e DP,pp lt n o uai ,山eG P prcpt ,t fcs e be — o D a i r i a t ojc e a a f y
维普资讯
第7 第3 卷 期
20 0 7年 6月
交通 运输 系统工 程 与信息
J u n l f rn p r t n S s msE gn e n n no ma o e h oo y o r a a s o t i y t n ie r g a d Ifr t n T c n l oT ao e i i g
,
( . o eeo E g e r g C i g c l rl n e i , e ig10 8 ,C i ; 1 C l g f n n e n , h aA r u u i r t B in 0 0 3 h a l i i n i t a U v sy j n
2. e igTa i ng metB ra ,B in 0 0 4,C ia B in rfcMa ae n ueu e ig10 3 j j hn )
V0 . No. 17 3
07 Jn 2 0 ue
文 章 编 号 :10 — 4 (07 3O 1- 096 4 20 )0一11 7 7 0
. ’
大数据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74机械电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非常的重要,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得各项工作得到合理的安排,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对其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处理,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便,还能准确的处理各种问题,我们需要重点处理其中各项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发展。
1 大数据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构思1.1 大数据在道路交通指挥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道路交通的指挥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推动相关工作的进行,通过建立指挥系统来对道路交通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准确快速的解决问题。
我们在构建指挥中枢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再进行反馈,大数据平台重要就是对各种处理进行搜集和分析,然后得出相关的结果,我们设定一定的标准,分析结果出来之后它能自己进行对比处理,然后显示出相关的信息,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就会发出预警信息,提示人们道路交通安全出现了状况,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员的浪费,快速准确的定位到出现问题的地方,还能对驾驶车辆的情况还有人员的信息进行调查,这样能够及时的处理问题。
在道路交通指挥方面,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大数据来构建完整的指挥平台,能对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交警部门还有媒体机构都能对道路交通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及时的播报相关的内容,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这样能够实现高效的过力,从而使得车辆能够有效的避免拥堵路段和存在危险的地点。
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指挥工作,对于其中的各项内容都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提高人们处理问题的效率,保证人们能够畅通通行,这样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1.2 大数据在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中心中的应用大数据在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中心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它能够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信息相关的信息,并且建立相关的平台来方便人们进行查询,这样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关的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大数据技术还能计算出道路中的道路交通信息量,这样能够为人们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从而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反馈,这样就能得出可靠有效的信息,这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背景及作用解析

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背景及作用解析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交通违章行为的频发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为了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和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得以建设,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来监测和处罚违法行为。
一、背景分析1.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交通违法行为的增加成为阻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严重的交通拥堵、违法驾驶、超速行驶等问题屡禁不绝,给路面交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传统交通管理手段的不足传统的交通管理手段主要依赖于交警的巡逻和手工执法,存在着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
交通部门亟需一种先进的监控系统来提高交通违章的发现率和处罚效果,从而有效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
二、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的作用1.自动监测交通违章行为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在交通要道、路口和高速公路等关键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和记录违章行为。
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实现对交通违章行为的准确监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违章行为的发现率。
2.自动采集证据并生成违章记录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准确记录违章车辆的行驶轨迹、车型和车牌信息,并自动采集违章行为的照片或视频。
这些证据材料可以作为执法依据,并用于后续的处罚和处理,大大减少了交通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处罚效率。
3.实施实时违章监管和处罚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将违法行为的信息上传至交通管理部门的中央数据库,供交警进行实时监管和处罚。
交警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实时观察,远程操作红绿灯,对违法车辆进行拍照、拍视频,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即时监管和处罚,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水平。
4.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道路交通违章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实现了对交通信息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非事故统计方法,以大样本生成,快速、定量评价小区域地点交通安全 的现状与改善措施的效果为特点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依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数据资料(例如交通 事故次数、死亡、伤人、损失、原因、地点、时间、道路、 车辆、驾驶员、行人等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推理、判断, 从而将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 可能引起的危险; 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组织并实施交通安全措施、方案; 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改进交通安全措施,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路面有障碍物
道路
环境
图6.2 翻车事故因果分析图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Back
T
x1
A1
A2
x2
A3 x3
A7
x8
x6
x7
x9 A10
A4
x4 A8
x5 A7
x16
x17 x8
A5
A6
A9
A8
x18
x19
x6
x7
x9 A10
x15
x11
x13
x15
x11
x20
x10
x11
x12
x10
x11
x12
x13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一、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 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量。根据
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前者反映某一时刻上的规模和水平。例如某一年的汽车拥有量、 人口总数等;后者反映某一时间间隔的累积数量,例如某一年 内或某一月份内的事故次数、事故伤亡人数等。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剖析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剖析目前,在我国道路交通中,形势总体上来说是安全的,但是安全隐患较多,交通事故依然频发。
究其原因,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因素是:固有的路况、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驾驶人的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安全意识等。
道路安全状况我国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随着新建道路的日益增长和老旧道路的改造升级,道路安全形势整体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全国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53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4万千米,世界上也只有美国的高速公路比我国多。
但是,经过长期考察,我国的道路质量普遍偏低,路面状况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上大多数没有救援站,导致车辆在发生故障或者意外情况时无法及时处理,失去宝贵的生命救助时间。
车辆安全状况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组装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且人们对汽车舒适度、安全性能以及较高的性价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一个好车保命的概念也逐渐普及。
而在安全装备方面,汽车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投入研究与开发,制造出越来越安全的汽车,如:汽车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等。
但是,可悲的是,我国的汽车安全法规及标准还没有完全配合和制定出来。
目前仍有不少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很多企业根本不注重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仍然以低价位来吸引消费者。
一些购买力较弱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价格更低的二手车,而保养质量也会相应降低。
驾驶人安全意识在道路的安全管理中,驾驶员们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车上安全氛围不够良好,现在存在一些驾驶员以追求速度和时间为主导,经常违规行驶,没有规矩自己定,也没有尊重其他车辆和行人,很容易发生危险。
此外,很多驾驶员也没有必要的安全意识,不合理的道路行驶和停车,频繁的变道和超车,以及行驶时的慵懒情绪等等,都是容易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呢?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安全宣传。
道路交通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分析报告道路交通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数量日益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频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本文就道路交通分析报告进行探讨。
一、报告意义道路交通分析报告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等内容进行分析,为政府以及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通过分析报告,交管部门能够掌握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状况,进行科学规划道路建设。
同时,能够精确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以便根据不同区域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从而逐步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二、报告内容道路交通分析报告内容主要分为道路交通基础情况、交通事故分析、交通流量及道路状况等部分。
1、道路交通基础情况对于报告中的道路交通基础情况,主要分析一下以下几点:(1)城市道路整体状况主要描述城市道路及其周边环境的基础情况,包括道路类型、是否为快速路、道路长度、车道数、车速限制、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等。
(2)交通设施设备情况主要是综合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设施的设置、规定,交通系统和管理安排等内容。
(3)居民出行特征主要是对居民出行的方式、出行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出行特征分析提供依据。
2、交通事故分析在交通事故分析部分,主要是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中已发生的交通事故。
报告中的交通事故分析部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事故基本情况主要是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车辆类型等情况。
(2)交通事故的占比通过分析交通事故的占比,能够清楚了解不同车辆类型、人群、时间段等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3)交通事故的前因后果主要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例如违法行驶、过度速度、酒驾等,以便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4)事故隐患分析对于交通事故频发的路段,还要进行隐患分析,找出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潜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南校区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报告

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科技大学南校区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系别:安全工程系组长:组员:2014年1月2日摘要:本文在调查科技大学南校区道路交通概况的基础上,运用海因里希法则、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模型、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及轨迹交叉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分析校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在规律性,从理论上为事故成因分析,防措施制定,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再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广泛应用于系统安全研究中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及安全检查表法应用到校园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中。
从人、车、道路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引起校园道路交通事故的各个因素,得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适中,但预防和控制难度较大的结论,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校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
本文有助于学校领导者对引起校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校园道路交通事故系统工程学事故成因分析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分析安全对策措施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of road traffic in the south campus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herent law of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by applying Heinrich rule, Adams accident cause-effect chain model, Kitagawa Tetsuzox accident cause-effect chain theory, Bond accident cause-effect chain theory, two classes of hazard theory, track crossing theory and other accident reason theories, providing reliable evidences for cause analysis, taking measures and improvement in safety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pplied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fault tree analysis; event tree analysis, fishbone diagram analysis and safety check list method, which is all widely used in security system research.The paper analyses various factors causing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from four aspects, i.e. people, vehicles, road and surroundings, management, 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probability of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is medium but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author offers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It helps to enhance alertness of university leaders in factors causing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and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management in campus traffic safety as well.Keywords:Campus road Traffic accidents System engineering Accidents cause analysis Accident reason theory Safety analysis Safety measure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交通概况 (1)1.2.1 交通位置及平面布置 (1)1.2.2 拟解决的问题及简要分析 (4)1.2.3船山路及思成路交汇处数据统计 (7)1.3研究方法及主要步骤 (8)1.4本章小结 (9)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 (10)2.1海因里希法则 (10)2.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2)2.3亚当斯因果连锁模型 (15)2.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6)2.5轨迹交叉论 (18)2.6两类危险源理论 (19)2.7本章小结 (20)第三章系统安全分析 (21)3.1预先危险性分析 (21)3.1.1 概述 (21)3.1.2 交通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22)3.2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3)3.2.1 概述 (23)3.2.2 交通系统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4)3.3事件树分析法 (26)3.3.1 概述 (26)3.3.2 交通系统事故树分析 (27)3.4事故树分析法 (29)3.4.1 概述 (29)3.4.2 交通系统事故树分析 (30)3.5鱼刺图分析法 (41)3.5.1 概述 (41)3.5.2 交通系统鱼刺图分析 (41)3.6安全检查表法 (44)3.6.1 概述 (44)3.6.2 交通系统安全检查表法分析 (45)3.7本章小结 (47)第四章安全对策措施 (48)4.1概述 (48)4.2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48)4.2.1 设置潮汐道路 (48)4.2.2 增设校园交通管理机构 (50)4.2.3限速管理 (50)4.2.4 设置环岛行驶指示标志 (50)4.2.5 设置凸面镜 (51)4.2.6 规通行方向 (51)4.2.7 停车管理 (52)4.2.8 增设路障 (52)4.2.9 增设人行道 (52)4.2.10 校车站点设计 (52)4.3本章小结 (54)结束语 (55)参考文献 (56)致 (57)附录 (58)附录一小组具体分工 (58)附录二鱼刺图 (59)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多年来,校园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曲线长,mile; V——5年间弯道的交通量,百万辆; D——曲率; S——有无缓和曲线,无S=0,有S=1; W——弯道处路宽,等于车道+路肩宽,ft。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二、因果分析图法 碰撞事故因果分析图
不能用来对任何国家、任何年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进行预
测。该模型现在已经为客观事实所否定,因为该模型未能预
测人类对维护交通安全、防止事故而采取的措施。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7.定量研究成果英国伦敦大学斯密德教授于1949年根据他对 对华盛顿州10900处弯道建立了交通量、事故数量、几何构造 等特性的数据库。并得出在弯道处预测事故发生的模型。
式中 FB——前期统计数。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四、动态指标
(2)事故增长率。表明事故统计数以基期或前期为基础净增长的
比率。增长率分为定基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① 定基增长率
定基增长率即定基增减量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jg
FC FE FE
× 100%
② 环比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即环比增减量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某一绝对指标值
强度相对数(%)=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 的绝对指标值 ×100%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三、平均指标
四、动态指标 1.动态绝对数 动态绝对数包括动态绝对数列和增减量。 (1) 动态绝对数列 动态绝对数列就是将反映事故现象的某一绝对指标在不同时间 上的不同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如表6.1 中第二行和第九行中的数值。 (2) 增减量 增减量是指事故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由 于使用的基准期不同,增减量可分为定基增减量和环比增减量。 前者在每次计算时,都以计算期前的某一特定时期为固定的基 准期(一般取动态绝对数列的最初时期作为固定基准期),用以 表明一段时间内累积增减的数量;后者在计算时,都以计算期 上的一前页 一期为基准期,用以表明单位时间内的增减量。 下一页
7 事故分析图 用来分析交通事故在道路上的分布情况和事故多发点
对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适用的,它直观逻辑性强,因果关系明确,因 8 因果分析图 此便于采取措施,它既可以对总的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单项原因进
行分析,还可以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9
排列图法 是找出影响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10
交通冲突技术
x14
x13
x14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翻车事故 T .
车辆失稳 A1
.
车速 x1 过快
已知危险状态 A3 +
道路条件恶劣 A6
车辆技术状况差 A7
x2 冰雪 道路
+
x3 雨后 道路
x4 路面 不平
+
x10 轮胎 漏气
x5
标志标 线不全
x6
路面有 障碍物
A9 急弯路段
+
x12 轮胎 爆裂
x7
存在反 坡路段
照
视 雨雪
明
力 雾天
不
较 气影
良
差响
精
神
视线不良
不
集
中
技术不
熟练
思想 麻痹
精 神 不 集 思中 想 麻 痹
操作错误
过度疲劳
身体有病 酒后驾车 情绪不佳
睡长生 眠时活 不间环 足行境
驶不 良
制动性能不足
制动 距离 过长
制动 跑 侧 失灵 偏 滑
操纵性能不良
转向 沉重
整车 设计 缺陷
行驶 偏向
路面狭窄
路滑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道路交通 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并采 用综合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道路交通系统产生交通事故的可 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佳安全状态的技术和方 法。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一、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 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量。根据
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前者反映某一时刻上的规模和水平。例如某一年的汽车拥有量、 人口总数等;后者反映某一时间间隔的累积数量,例如某一年 内或某一月份内的事故次数、事故伤亡人数等。
3 统计表格法 将统计分析的结果遍列成各种表格,直观性好
4
直方图法
形象直观,用直方图进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出交通事故 的变化和趋势,还可以比较出各种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
5
坐标图法
有很强的直观性,一般用来表示交通事故中某一特征指标的发展变化过 程趋势
6
圆图法
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分析项目所占比例的大小
另一种是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间进行对
比。例如通过两地区在同一时期内汽车正面相撞事故数的对比。
可以比较两地此类事故的发生程度。其计算方法为:
比较相对数(%)= 乙地某种指标值 ×100%
甲地同种指标值
例如1996年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为73655人、美国为41907 人,二者的比较相对数是:中国是美国的1.76倍。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 可能引起的危险; 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组织并实施交通安全措施、方案; 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改进交通安全措施,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翻车事故因果分析图
三、事故树分析法 碰撞事故树分析图
翻车事故树分析图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不按规 定让行
车速过快 违章占道行驶
生活 环境 不良
车内温 睡 长
度湿度 眠 时
不当
不间
足行
驶
判断错误
车轮与轮胎原因
轮轮轮轮 胎胎胎胎 自严气爆 动重压裂 分磨不 离损足
车辆
驾驶员
过度疲劳 身体有病 酒后驾车 情绪不佳
jb
FC FB FB
×
100%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序 号
分析方法
特点
1
统计分析法
能够直观、全面反映交通事故原始状态,据此作出科学推理、判断,从 而揭示交通事故总体的内在规律
2
分类法
经过分类,把性质不同的数据、资料及错综复杂的交通事故原因弄清楚, 理出头绪,给人一种明确直观、规律性的概念
10余年交通事故调查结果,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交通死亡
人数的非线性回归公式。
D=0.0003 (NP2)1/3
(6-11)
式中 D——当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N——当年汽车拥有量;
P——当年人口数。
该预测模型以一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人口数作为影响因素。
Andreassen认为Smeed公式仅仅分析了20个国家一年的数据,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 事故原因
事故后果
车辆性能不佳,道路环境状况不良
车辆
转向系统
转汽 行 向车 驶 沉摆 跑 重头 偏
行驶系统
轮轮 胎胎 爆脱 裂落
制动系统
制 制制 动 动动 失 侧跑 效 滑偏
轮
其它机件故障
胎
漏
气
路面状况
急转弯路段
路冰 雨 面雪 后 不道 道 平路 路
转 视 坡连
弯 距 度续
半 不 大急
径够
弯
小
斜坡路段
标志标线不全
气象条件
雨雪 雾 天天 天
翻车事故
非事故统计方法,以大样本生成,快速、定量评价小区域地点交通安全 的现状与改善措施的效果为特点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依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数据资料(例如交通 事故次数、死亡、伤人、损失、原因、地点、时间、道路、 车辆、驾驶员、行人等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推理、判断, 从而将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四、动态指标
(1) 事故发展率 ① 定基发展率
定基发展率即本期的统计数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Kg
Fc FE
× 100%
式中 Fc——本期统计数; FE——基期统计数。
② 环比发展率
环比发展率即本期统计数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Kb
Fc FB
× 100%
x8
转弯半 径过小
x9
视距 不够
x14
刹车 失灵
x11 轮胎 脱落
x13 轮胎磨 损严重
x15 急 刹车
施救不及时
A2
A4 没有"三检"
+
驾驶员操作不当 A8
+
x16 违章 超车
x17 违章 会车
x18 违章 倒车
x19 违章 掉头
A10 违章装载
+ x20
装载 过高
x21 装载 偏心
x22 超载
x23 出车前 检查
利用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交通事故的发展变化程度、内部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