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顾客体验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2年10月160顾客体验文献综述钱黎春 邱聪聪(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马鞍山,243000)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Toffler 在《Future Shock 》一书中指出,人类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三个阶段,服务经济的下一步就是体验经济。
网络经济也不例外,进入了虚拟体验经济时代,顾客体验将决定电子商务的商业价值,对顾客体验的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160—02“体验”这一经济术语由阿尔温·托夫勒于1970年最早提出,此后众多学者涉足该领域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直到B ·Joseph Pine 和James ·H ·Giimore 的《The Experience Economy 》和Bemd .H.Schmitt 的《Experiential Marketing 》的问世,顾客体验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
至今关于顾客体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顾客体验的界定体验既是动态的经历和过程,也是静态的感受和认知。
关于顾客体验的定义,归纳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
“体验之父” Toffler (1970)将体验描述为是商品和服务心理化的可交换物[18]。
Toffler 对“体验”的定义实际上也是考虑了其经济意义并把体验引入到经济学领域。
体验经济的创始人、倡导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 ·吉尔摩将体验定义为:“企业有意识地提供的、使消费者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 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
我国国内对于顾客体验的研究起步较晚,汪丁丁(2002)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体验”的数学描述不再是消费与生产截然两分的,体验是消费的,同时又是生产的过程”。
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体验营销文献综述营销1452 王炜烽 2220130140摘要: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体验式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模式,伴随着体验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体验营销理论自引入我国以后,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从体验营销的概念和特征入手,简要分析当前体验营销在中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中国企业如何正确发展体验营销进行粗浅地探讨.关键词:体验营销问题策略正文:当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之后,体验经济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它的到来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是两种经济形态的有机融合.此时, 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服务,“像它前面的货品一样越来越商品化, 比如只有价格的长途电话服务, 体验逐渐成为所谓的经济价值进程中的下一步”( PineⅡ&Gilmore, 2000) .随着经济提供物的改变,营销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 体验营销理所当然地登上历史的舞台。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施密特在他的《体验式营销》中这样写道,“那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模式, 很快将取代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方法”( Schmitt, 2001) 。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特点余世仁在《体验营销的特点与策略》中说:“体验营销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结合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卖点) , 策划有特定氛围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参与并获得美好而深刻的体验,满足其情感需求, 从而扩大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一种新型营销活动。
”体验营销的实质是文化营销.体验营销是人们由物质及生理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产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在物质及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
他们在作出购买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功能上的利益, 更加重视购买和消费过程中获得的符合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情趣偏好的特别感受,即体验[2]。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看重的是商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属性, 以表现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文化品位.徐智仕在《解读体验营销》里认为体验营销的产生有四种原因:1.物质文明的进步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体验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销 的 理念和 战略 也 不断升 级 。2 0世 纪 7 0年代 美 国作 家阿 尔文 ・ 托 夫 勒提 出 了“ 体验 经 济” 的 未来趋势 。并认 为体验 经 济下营销 将经 历 巨大的 变革 。整理 了近年 来国 内外对体 验 经济 以及 体验 营销 的研 究 , 并提 出了未 采研 究可 能的 方向。 关键 词 : 体 验 经济 ; 创新 ; 体验 营销 ; 文献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 F 7 1 3 . 5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4 4 2 8 ( 2 0 1 3 ) 0 1 - 4 7— 0 3
早在 2 O世 纪 7 0年代 , 学 界 就 已经 出现 了体 验 产业 ( e x —
几年 后 , 一 些探讨 开 始意识 到体 验 营销并 不 只是 简单 的 作 为提高顾 客 满意 度或 者 忠诚 度 的附加 工 具 ,施 智 粱( 2 o o 8 )
营 销 的概念 也不 尽 相 同 。
郭 国庆指 出 , 体 验 营销 是 指企 业 从 感官 、 情感 、 思考 、 行 动和 关 联诸 方 面 设计 营销 理 念 , 以产 品 或 服 务 为道 具 , 激 发
并 满 足顾 客 的体验 需求 , 从 而达 到企 业 目标 的营销 模 式 。[ 6 1
文献综述---体验营销在某企业的应用探析

题目:体验营销在**企业的应用探析一、前言部分2001年1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现场,曾经预测了“第三次浪潮”即将到来的托夫勒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
一时间,体验经济充斥大小企业,无论是新兴领域还是传统产业的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在体验经济,体验营销之中。
随着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趋向完善,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在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与企业主导、无特色的单一营销手段的矛盾日益升级,从而促使营销观念的变革,体验营销观念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一)体验营销概念1.体验的含义派恩二世与吉尔摩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同时认为只有当企业为消费者和企业在一起的时间收费是,企业才算进入了体验。
他们对体验的定义是从实现体验的手段方面入手,指出通过什么媒介来创造消费者值得回忆的事件。
企业及品牌信誉学的专家伯恩德·H·施密特将体验定义为: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响应某些刺激(例如,是由企业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在其购买前与购买后所提供的一些刺激)的个别事件。
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或是虚拟。
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而引发。
2.体验营销的含义“我们正在从满足物质需要的制度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著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中这样预言。
他又将体验营销成为“后服务业时代”的营销方式。
体验经济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工具,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
体验经济下的营销策略师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经营的方式。
因此,施密特认为,体验经济下的体验营销是指经营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体验消费者的购买理念、购买程序、购买心理和购买的原动力,也就是要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五个角度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的一种思考方式。
房地产的体验营销策略探讨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房地产的体验营销策略探讨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房地产的体验营销策略探讨的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环境的激烈,让更多的企业关注消费者内心的感受,消费者开始增加一些精神层面的消费,同时也更在意消费时的综合感受,体验营销便应运而生。
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上,楼盘的设计别出心裁,有中国传统风格、法国风格、欧美风格、日本风格等,这些新奇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房子,而是与房子相关联的生活方式的体验,是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产品,是建筑产品背后所附加的文化含义。
房子,不再仅是建筑的“结构”体,而是居住的宽敞舒适、房子的文化,是购房者情感、个性、身份的表征及其独特的心理体验的载体。
房地产体验营销的关键是把握消费者对房子的深层次消费欲望和精神诉求,谋划准确的产品定位,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控制营销的关键环境,形成具有独特体验的营销模式。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在有形的物质产品极度丰富和同质化的今天,单纯的产品已经无法打动顾客。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体验和感受,消费追求的目标正在从传统的注重产品本身向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转移,由此产生了超越传统服务之实体内容的增值部分。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体验经济》[M],2003)一书中提出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出能使消费者全面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情绪、体力、心理、智力、精神等方面的满足,并产生预期或更为美好的感觉。
而体验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则是站在消费者感官(sense)、情感(fee1)、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体验营销改变了过去只强调“产品”或“客户服务”的营销理念。
它崇尚实践体验。
让客户直接参与并成为体验的主体。
体验营销论文范文参考(必备6篇)

体验营销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营销营销模式2001年12月2日,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来到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现场。
这位曾经预测了“第三次浪潮”到来的托夫勒再次向大家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
1人类社会已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案例的引入(1)以顾客体验为价值诉求的美国“星巴克”(starbucks)。
美国“星巴克”咖啡馆所渲染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性的文化。
气氛的感染,顾客的体验才是星巴克制胜的法宝,世界各地每个城市的星巴克咖啡,陈设不见得一样,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传达的是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提供的是雅致的聚会场所、创新的咖啡饮用方式和过程,从而把星巴克咖啡变成了一种情感经历,将普通人变为咖啡鉴赏家,使这些人认为3美元一杯咖啡的高价合情合理。
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星巴克就成为世界的知名品牌,其利润约等于该行业平均利润的5倍。
星巴克真正的价值所在,就是“体验”。
(2)其他案例。
几年前,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嗅到体验经济之后,执导并拍摄了电影《甲方乙方》,甲方可以为乙方提供需要的任何体验,包括可以把你带入清朝时期的皇宫,可以让你成为二战时期的一名指挥官,也可以让你远离令你厌倦、疲惫的都市生活而流落乡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汉,其剧情是对体验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大胆鼓励。
约瑟夫·派因二世(B.Josephpine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1998年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欢迎体验经济”中指出: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时代已来临。
体验经济的涵义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
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营销类文献综述 4800字

三一文库()〔营销类文献综述 4800字〕服务营销综述【前言】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所占比重的提升,将服务营销从市场营销中独立出来加以专门研究成为必要。
服务营销学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的,也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拓展。
服务营销学对服务营销行为的专门研究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
一、服务营销及其策略服务营销是企业在充分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市场营销学界对服务概念的研究大致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
区别于经济学界的研究,市场营销学者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进行研究。
19xx 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新给服务下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者满足感”。
[2][1]作为服务市场营销学基石的“服务”概念,营销学者一般是从区别于有形的实物产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界定的。
如菲利普.科特勒把服务定义为“一方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
[3]又如,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将其定义为“主要为不可感知,却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
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
[4]在综合各种不同服务定义和分析“服务”的真正本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服务是一种涉及某些无形因素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它包括与顾客或他们拥有的财产间的互动过程和结果,并且不会造成所有权的转移。
在我们的定义中,服务不仅是一种活动,而且是一个过程,还是某种结果。
二、西方服务营销理论综述西方服务营销理论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演化过程。
从早期服务与物品之间差异程度的辩论,到近来对一些课题对服务营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服务营销理论有了一个巨大的进展。
这些课题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接触、顾客保留维系以及内部营销等方面的研究。
体验式营销文献研究综述

体验式营销文献研究综述作者:李盼盼韩璐张岩来源:《商》2014年第50期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体验式营销的文献进行梳理,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以及市场营销学三个学科角度分析整理文出现有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体验式营销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营销;心理学一、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作为更高层次的服务经济,以服务为主,结合服务和商品,创造出新的体验,企业通过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
[1]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的文章《Experience Economy》,他们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2]一时间,消费体验与体验经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特别是联想、惠普、微软等国内外大企业都关注体验概念,相继提出要实行客户体验,微软公司自称设计最佳、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XP”来自“Experience”,即“体验”。
二、体验式营销的内涵体验经济的到来赋予了营销全新的发展方向和营销范式: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是融合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的营销方式。
诸多学科的学者都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对体验式营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
下面本文对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学三个不同学科研究视角进行评介。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关于体验式营销,国外学者研究比较早。
Bernd·H·Schmidt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他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对“体验营销”进行了界定。
在他写的《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认为“体验是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体验式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物质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顾客在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注重于更高层次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传统的营销注重产品的功能和特色,很少考虑顾客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产生了体验营销模式。
关键词:体验营销战略
正文: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
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
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1.感官体验。
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
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情感体验。
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3.思考体验。
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
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4.行动体验。
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5.关联体验。
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二、体验营销的特点
(1)体验的参与性
体验活动的关键核心是消费者必须参与其中,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体验也就不存在了。
(2)体验的补偿性
当消费者参与活动时,如果出现令消费者不满意或者受损失的情况,体验提供者必须对消费者给予赔偿。
(3)体验的知识性
体验提供者在策划体验活动时,为了使消费者能有一个愉悦的体验,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把体验活动布置得有声有色,使消费者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4)体验具有差异性
体验作为出自消费者内心的精神和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因个人所受教育、文化及亲身经历、爱好的不同.必将对
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体验经历。
三、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传统的特色与利益营销已逐渐的被体验式营销所代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侧重点不同
传统营销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特色与利益上,通过进行产品的销售来获利;而体验营销关注的重点则是放在了顾客的体验需要上,通过安排情景、事件以及设计一定的体验活动,让顾客得到有价值的体验使企业获取利益。
2、对目标消费者的理解不同
传统营销假设他们面对的目标消费者是理性的,通过理性的购买过程进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由需求认知、寻求信息、评价各种产品、选择、购买与消费等几个阶段所组成的。
而体验营销则不同,他们认为目标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感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是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作用而进行购买的。
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既接受体验,又参与实施到体验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出了顾客导向的理念。
3、效果不同
在传统营销中,购买过程随着产品交付完成,顾客售后对产品评价完成后而结束。
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并不会因为完成一次体验就马上结束,体验感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时消费者
甚至事后会对所获得的这种感知重新评价,从而产生新的感受。
传统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产品的特色以及对消费者的利益。
认为,一件产品对顾客而言,非常实用即可,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性。
如食品很卫生、有营养;家电质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丰富、价格公道;各种软件性能好、稳定、效率高......然而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做就未必赢得消费者了。
体验式营销始终站在消费者的体验角度来构思,不像过去一样仅满足于功能和质量,而是考虑消费者看到它、听到它、使用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更关注消费者在消费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到和亲身感受到,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营销。
四、体验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验营销进入我国后,主要应用在国内的家电业、IT业和服务业。
一些大企业也在大力倡导和推进体验营销来塑造企业品牌,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四川长虹等。
这些国内知名企业在开展体验营销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今,体验式营销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家居市场“免费体验”到“老公寄存处”的设定,从网上购物支付宝付款到送货上门均有体验式营销的身影,产品的同质化,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单纯强调产品的功效和特色的传统营销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体验式营销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
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1 ) 对体验营销理念的认识与接受,不同企业差别较大,运用程度有很大不同。
(2)实施体验营销的系统性不强,有的企业只能设计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环节的体验,缺乏系统的规划。
体验营销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某一类体验,而是为顾客创造一种无懈可击而又难忘的整体体验。
(3)实施体验营销的基础不牢,一般的营销尚未做好,实施体验营销底气不足。
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的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在体验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可以脱离产品独立存在。
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没有坚实的质量做后盾,体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五、体验营销的战略规划
1、制定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1)个性化策略。
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
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体验是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消费者的个别化感受,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2)体验促销策略。
体验促销策略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
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
可以通过广告画画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虚拟体验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采取电脑辅助设计,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多种体验手段,结合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体验。
网络是一个廉价快捷体验的好地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
通过网站或电子商务,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4.加强体验终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
体验效果取决于销售终端的一种氛围,一种场景和环境,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
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
要考虑你的产品,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的销售情况。
还要考虑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的有关情况。
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体验是一种服务,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
体验是满足顾客情感需求为主的营销提供物, 是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亲身经历, 产生感受, 留下印象, 使之兴奋的一种特殊服务的方式。
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受到诸多方面影响, 企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 定位要准确, 引起体验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因素或是其他因素。
要注意各方面协调运作, 企业提供的体验策略可以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模式, 也可以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组合,组合兼容性越大, 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朱丽娅:体验营销及其战略规划和策略建议[J].宁夏大学学报,2005,1:120~122
[2]冯林燕: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04,3:32~34
[3] 姬敏验营销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9)(上旬刊):163-164.
[4](美)B·H·施密特.体验营销/周兆晴译[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5] 余世仁体验营销的特点与策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闫俊周.体验营销研究综述及启示,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