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音乐的发展及社会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灵感的音乐蓝调

灵感的音乐蓝调

灵感的音乐蓝调引言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旋律和节奏,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并唤起各种情绪。

其中,蓝调音乐以其深情、悲伤的调子和优美旋律而备受欢迎。

蓝调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成为了许多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灵感的音乐蓝调的起源、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里的应用。

第一部分:灵感的音乐蓝调的起源蓝调音乐起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的民间音乐,它于19世纪中期在美国南方的农场和工地上形成。

随着黑人奴隶的迁移和扩散,蓝调音乐逐渐传播到整个美国,成为了美国乡村音乐、摇滚乐和爵士乐等音乐类型的重要源头。

最初,蓝调音乐是由充满哀思和忧伤的歌词、吉他和口琴的简单编曲组成。

这些歌曲传达着黑人奴隶们在奴役、痛苦和贫困中的心声。

它们是身份认同和情感宣泄的表达,因此深深打动了当时的听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调音乐逐渐演化,并吸收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元素。

从20世纪初到中期,一些优秀的音乐家如罗伯特·弗朗西斯·“罗伯特”·约翰逊和布莱恩·琼斯等为蓝调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使其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新性。

第二部分:灵感的音乐蓝调的特点灵感的音乐蓝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丰富:蓝调音乐能够深情地表达各种情感,如悲伤、失落、喜悦和希望等。

通过其独特的音调和旋律,它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并在听众心中唤起共鸣。

2.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编曲:蓝调音乐通常使用简单的编曲,如吉他、口琴和鼓等,但这并不妨碍其表达力。

这些乐器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3.自由即兴:蓝调音乐鼓励艺术家进行即兴创作和演奏。

它鼓励音乐家们跳脱束缚,展现个人的才能和创造力。

这种自由的创作方式使得每一次演奏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体验。

4.交流和共鸣:蓝调音乐是一种非常直接和真实的表达方式。

它能够通过音乐和歌词跟听众建立起情感的共鸣,切实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第三部分:灵感的音乐蓝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灵感的音乐蓝调不仅在音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还对其他领域的创作和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蓝调音乐,作为一种源自美国黑人文化的音乐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是黑人奴隶和工人在苦难生活中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一种方式。

蓝调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洲音乐、美国民谣和福音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经过演变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蓝调音乐。

本文将从蓝调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独特魅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蓝调音乐起源于美国南方的黑人社区,最初是由黑人奴隶和工人在田间、工地等场合自发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以简单的旋律、朴素的歌词和独特的节奏感著称,反映了黑人在苦难生活中的坚韧和乐观。

蓝调音乐的早期形式主要是口头传承,没有固定的谱面和曲式,演奏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进行即兴演奏。

这种即兴性和个性化是蓝调音乐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调音乐逐渐走出了黑人社区,开始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欣赏。

20世纪初,蓝调音乐开始进入录音时代,一些著名的蓝调音乐家如罗伯特·约翰逊、毛瑟·沃特斯等开始录制唱片,使蓝调音乐得以传播到更广泛的听众群体中。

蓝调音乐的发展也受到了爵士乐、摇滚乐等其他音乐形式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如芝加哥蓝调、德尔塔蓝调等。

蓝调音乐的魅力在于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蓝调音乐常常以忧伤、孤独、挣扎等主题为素材,歌词直白、真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苦涩和坚韧。

蓝调音乐的音乐结构简单而富有变化,常常运用十二小节布鲁斯结构,给人以独特的节奏感和情绪张力。

蓝调音乐的演奏方式也多样化,有独奏、合奏、即兴演奏等形式,展现了音乐家们的个性和技巧。

除了音乐本身的魅力,蓝调音乐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作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调音乐反映了黑人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命运,记录了他们的苦难和奋斗。

蓝调音乐也是美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后来的摇滚乐、爵士乐等音乐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重要源泉之一。

蓝调音乐的发展及社会影响研究——评《蓝调百年之旅》

蓝调音乐的发展及社会影响研究——评《蓝调百年之旅》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4期课程教育研究蓝调音乐,英文简称Blues,也有人将其戏称为Blue Devils,意即“蓝色的魔鬼”,可见,蓝调是一种表现人情绪忧伤低沉的音乐。

在美国,蓝调音乐自1900年在美语流行词典中被正式提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蓝调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一、蓝调音乐的起源自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开始,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之后,美国已经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但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剥削体制却没有根除对黑人的歧视与压迫。

特别是在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美国南部地区,黑人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等地位上依然处于劣势,种族隔离制度逐渐形成。

于是,黑人便以歌唱的形式来抒发对困苦生活的忧伤与不满,为生活的表达找到了合理的切入点。

同时,由于美国南北经济的差异,从黑人奴隶制度废除以来,也有大批的黑人北上来寻找工作和出路,这也为黑人音乐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对于黑人音乐的发展而言,科学的社会理论也为美国的民权运动做了很好的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蓝调黑人音乐的形成。

19世纪末,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明确反对种族压迫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也正在此时,这种社会进步的思潮启发了黑人群体的民族自觉性,意识到黑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蓝调音乐便应运而生。

最早的蓝调音乐源自于农场与种植园。

当时,在多数的南方种植园里,黑人仍处于大量的农业工作强度之上,受到白人贵族宗教音乐的影响,黑人群体在对于非洲老家所熟知的音乐基础上加以发挥,哼唱出一种更富节奏感,情感更直白的音乐,这便是最早的蓝调音乐。

通过音乐功能的不同,最早的蓝调音乐可分为节奏感突出的做工歌,以及劳动闲暇时所用以抒发自由感情的田间号子。

于是,这两种简单直白的歌唱形式在黑人群体内广为流传。

蓝调的演变

蓝调的演变

蓝调的演变布鲁斯从贫苦的黑人奴隶的业余音乐演化为了一种种类多样的、形式复杂的音乐种类,它还可以分亚类,在整个美国,后来也在欧洲、非洲和世界其它地区还产生了地区性的形式。

今天的布鲁斯与今天的乡村音乐一样是在19世纪美国南方开始的。

最早的布鲁斯和乡村音乐的录音是1920年代的,当时正在起步的大众音乐工业研究和制造了“非裔美國人音樂”和“传统音乐”等市场类型来相应地吸引黑人或者白人顾客。

当时在布鲁斯和乡村音乐之间除演奏家的种族的区分外没有明确的区分,有时录音公司还会标错标签。

实际上这种使用人种来进行的分类是错误的。

比如当时人们将黑人奴隶表演给他们的主人的福音歌曲分为布鲁斯,但实际上这种黑人宗教歌曲的来源是赫布里底群岛。

黑人美国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托马斯·索维尔还指出美国南方的前黑人奴隶人群在相当程度上被他们的苏格兰-爱尔兰“乡下佬”邻居们同化了。

但是库比克和其他人的研究也显示出布鲁斯中依然含有相当程度的非洲遗产。

关于布鲁斯出现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有过许多研究。

布鲁斯最早的出现时间不很精确,一般认为是在1870年和1900年之间。

这个时期与美国南方奴隶解放和从奴隶制转向合作制和小规模农业的过程一致。

一些学者将这个时期的发展定义为从集群表演转化为更加个人化的形式。

劳伦斯·勒文(Lawrence Levine)认为“在国家强调个人的意识、布克·华盛顿的主张的普及性和布鲁斯的形成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奴隶制对黑人的心理、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他们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对此的反映是非常自然的。

”由于拉格泰姆的商业成功,美国乐谱商立刻开始追求类似的布鲁斯的商业成功。

1912年汉迪的三部类似布鲁斯的作品出版,加速了锡盘巷采用布鲁斯元素的过程。

汉迪是一位职业音乐家,他在普及布鲁斯的过程中起了一个关键角色。

汉迪是第一位将布鲁斯改写给乐团的人,他的改写作品达到了交响乐似的规模,配有乐队和歌唱家。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蓝调音乐是一种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的音乐风格,它深受黑人文化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风格。

本文将介绍蓝调音乐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它所散发的魅力。

一、蓝调音乐的起源与发展蓝调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南方,它是非洲裔美国人在奴隶制度下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奴隶们通过歌唱和演奏乐器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和苦难,蓝调音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蓝调音乐最早是在农田、工地和牧场上演奏的,它是一种简单而朴素的音乐形式。

奴隶们用自己的声音和乐器,如口琴、吉他等,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调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并在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各地传播。

二、蓝调音乐的特点1. 情感表达:蓝调音乐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它能够深入人心,触动人们的情感。

蓝调音乐通常表达的是痛苦、失望、爱情和自由等情感,歌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

2. 三和弦结构:蓝调音乐的和弦结构简单而独特,通常采用三和弦的形式。

这种和弦结构给人一种深情的感觉,使得蓝调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

3. 即兴演奏:蓝调音乐注重即兴演奏,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进行即兴创作。

这种即兴演奏使得每一次演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给人一种新鲜感和活力。

4. 重复节奏:蓝调音乐的节奏通常是简单而重复的,这种重复节奏给人一种稳定感和律动感。

它能够让人们沉浸其中,跟随节奏摇摆起来。

三、蓝调音乐的魅力1. 情感共鸣:蓝调音乐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让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找到共鸣。

它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找到内心的平静。

2. 文化传承:蓝调音乐是非洲裔美国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黑人的历史和生活经验。

通过欣赏和传播蓝调音乐,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黑人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艺术表达:蓝调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通过音乐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演奏者可以通过即兴创作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观众则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感受艺术的魅力。

忧郁的蓝调

忧郁的蓝调

忧郁的蓝调引言忧郁的蓝调,一种深沉而富有表达力的音乐形式,源自于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发展起来的音乐风格,深受爵士乐和布鲁斯音乐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富有个性的节奏感而广泛受到喜爱。

本文将详细探讨忧郁的蓝调的起源、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对后续音乐的影响等方面。

起源源于非裔美国人的苦难忧郁的蓝调起源于非裔美国人在奴隶制度下的苦难和压抑生活。

他们借助音乐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和愤怒,通过歌唱表达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这种音乐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其中融入了非洲传统音乐、福音音乐和美国地方音乐等元素。

布鲁斯与爵士乐的交融在20世纪初,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的乡村地区广泛演奏着布鲁斯音乐,这种音乐以其悲伤的音调和自由而富有表达力的歌词而闻名。

随着大规模移民和黑人文化的传播,布鲁斯音乐开始渗透到城市中心地带。

与此同时,爵士乐在新奥尔良等地区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爵士乐以其迅猛的节奏变化、流畅的即兴演奏和丰富多样的和声风格而备受瞩目。

布鲁斯音乐和爵士乐的结合,为忧郁的蓝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特点悲伤的情感表达忧郁的蓝调以其悲伤、忧伤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艺术家们通过音乐、歌词和演唱技巧,将内心的痛苦与困境转化为音符,传递给听众。

这种悲伤的情感表达具有深度和共鸣力,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和困扰。

独特的节奏感忧郁的蓝调具有独特的节奏感。

它常常使用简单而富有魅力的节奏模式,给人一种流畅、舒缓而又挥之不去的感觉。

这种节奏感可以让人陷入一种沉思和迷惘的状态,引导听众沉浸其中。

个人的即兴演奏忧郁的蓝调鼓励艺术家进行即兴演奏,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演奏、改变和发展音乐主题,从而增强表演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这种个人的即兴演奏为忧郁的蓝调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自由感和现场感。

发展历程早期忧郁的蓝调发展20世纪初,非裔美国人的布鲁斯音乐开始在南方乡村地区流行。

这些乐曲以其简单而有效的音乐结构、深情的歌词和富有表达力的演唱风格而吸引了大量听众。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

蓝调音乐的历史与魅力蓝调音乐(Blues)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流派,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它起源于美国黑人社区并发展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了愈演愈烈的音乐潮流。

本文将为您揭示蓝调音乐的历史源流和其独特魅力,让您对这一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蓝调音乐的起源蓝调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黑人社区,正是在那里,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的残酷现实催生了这样一种深情和激情并存的音乐形式。

蓝调音乐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始终被白人统治的黑人社区通过音乐表达了对艰难生活和不公正对待的压抑情感。

蓝调音乐的特色蓝调音乐以其独具魅力的特色而备受瞩目。

首先是其独特的音调和和弦结构。

蓝调音乐使用了一系列特殊的音符和和弦,产生了特别的音调和感觉,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蓝调音乐的歌词常常表达了人生的苦辣酸甜,让人感同身受。

这些歌词以朴实、直接的方式,讲述了个人和社会的故事,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蓝调音乐还以其独特的节奏和表现形式吸引了全球观众的注意。

从悠扬柔美的旋律到抑扬顿挫的节奏,蓝调音乐充满了活力和魅力,让人们沉浸其中。

蓝调音乐的影响蓝调音乐不仅对音乐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蓝调音乐为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等音乐流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承认他们的作品受到了蓝调音乐的启发。

蓝调音乐成为了黑人社区反抗歧视和压迫的重要表达方式。

人们通过演唱这些歌曲,表达对不公正对待的抗议,同时也彰显了黑人社区的自豪和团结。

蓝调音乐的魅力蓝调音乐以其深情、逼真和魅力而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

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帮助人们释放压抑和情绪。

当乐曲中的吉他声、口琴声和歌手的低沉喉音交织在一起时,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痛苦、欢乐和希望。

蓝调音乐具有独特的放松和舒缓作用。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欣赏蓝调音乐,人们可以获得片刻宁静,减轻压力,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蓝调音乐”背后的文化,美国黑人民间音乐为何演变成了大众音乐

“蓝调音乐”背后的文化,美国黑人民间音乐为何演变成了大众音乐

“蓝调音乐”背后的文化,美国黑人民间音乐为何演变成了大众音乐“音乐”是每个国家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紧随其来,人们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于是音乐便成为人们释放情绪、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成为人们情感失意时的寄托,其中,在西方社会中,最著名的就是“蓝调音乐”了,蓝调音乐是美国音乐文化的精神土壤,也是其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调音乐与美国音乐文化具有交融的传统价值。

一、蓝调音乐是一种即兴演唱的音乐文化,圣歌、颂歌是他们通过口述来表达的艺术文化,蓝调是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载体,美国黑人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忧愁19世纪末期,当进化论思想在美国社会中掀起浪潮的时候,一种表达黑人情感的蓝调音乐产生了,蓝调最初是美国黑人在田家劳作时的一种民间歌曲,是一种即兴演唱的音乐文化,蓝调音乐的产生,随着黑人的传播和口述,逐渐进入艺术人类学家的视线,这种通过口述来表达的传统文化与使用文字来表达的精英传统恰恰相反。

当时民俗学科的研究对蓝调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学科与人类学科有关,但是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这门学科从民俗文化与各个角度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对于美洲黑人来说,圣歌、颂歌是他们文化中生动而又活跃的口头艺术文化,尤其是作为个人情感表达和私人交流的载体。

诗歌是北美黑人社会中常见的口头艺术,在所有的音乐文化中,歌词是诗歌的组成部分,加上手势、道具来加以朗诵的诗歌使诗歌变成了原始戏剧,而戏剧如果与音乐相结合来演出的话,就会变成公众庆典,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黑人获得了他们期盼已久的自由,可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丝毫没有改变,充满了苦难,他们继续遭受着白人的歧视与压迫,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

这个时期,“蓝调音乐”开始逐渐成熟。

音乐的主题大部分都是他们在自由面前的迷茫和他们得到自由后发现并没有改变现状后的失落,蓝调发展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发兴起给这种音乐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造就了一批知名的蓝调歌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调音乐的发展及社会影响研究作者:李雨轩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蓝调音乐在美国经过了一百余年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像汉迪、贝希·史密斯等著名的音乐人。

同时,蓝调音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演变的发展过程。

时至今日,蓝调音乐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影响到了后来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对美国自由民主的社会形态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从蓝调音乐的发展和影响出发,总结出对于蓝调艺术最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蓝调音乐流行音乐黑人音乐【基金项目】1.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科研培育项目“流行音乐学学科设置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CUC17B39);2.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科研培育项目“音乐传播学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UC16A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98-02蓝调音乐,英文简称Blues ,也有人将其戏称为Blue Devils,意即“蓝色的魔鬼”,可见,蓝调是一种表现人情绪忧伤低沉的音乐。

在美国,蓝调音乐自1900年在美语流行词典中被正式提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蓝调音乐对美国音乐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历程。

一、蓝调音乐的起源自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开始,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之后,美国已经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但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剥削体制却没有根除对黑人的歧视与压迫。

特别是在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美国南部地区,黑人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等地位上依然处于劣势,种族隔离制度逐渐形成。

于是,黑人便以歌唱的形式来抒发对困苦生活的忧伤与不满,为生活的表达找到了合理的切入点。

同时,由于美国南北经济的差异,从黑人奴隶制度废除以来,也有大批的黑人北上来寻找工作和出路,这也为黑人音乐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对于黑人音乐的发展而言,科学的社会理论也为美国的民权运动做了很好的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蓝调黑人音乐的形成。

19世纪末,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明确反对种族压迫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也正在此时,这种社会进步的思潮启发了黑人群体的民族自觉性,意识到黑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蓝调音乐便应运而生。

最早的蓝调音乐源自于农场与种植园。

当时,在多数的南方种植园里,黑人仍处于大量的农业工作强度之上,受到白人贵族宗教音乐的影响,黑人群体在对于非洲老家所熟知的音乐基础上加以发挥,哼唱出一种更富节奏感,情感更直白的音乐,这便是最早的蓝调音乐。

通过音乐功能的不同,最早的蓝调音乐可分为节奏感突出的做工歌,以及劳动闲暇时所用以抒发自由感情的田间号子。

于是,这两种简单直白的歌唱形式在黑人群体内广为流传。

不论是做工歌,还是田间号子,最早的蓝调音乐向人们传递出的主题思想大多是黑人在自由面前的无望呐喊,与自由堕空之后的失落迷茫。

也恰恰是这种思想情感逐渐成为了蓝调音乐的风格,将黑人音乐精神凝聚,从而发展至今。

正如我们在黑人音乐家克里斯托弗·汉迪的音乐中随处都可以发现蓝调的影子,作者在用内心表现伤感的同时,也在向世人传递着黑人文化的精神。

可以说,“蓝调音乐风格是流行音乐中最早的音乐风格,其他风格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例如:早期的爵士乐与摇滚乐中都有蓝调音乐元素的影子。

”二、蓝调音乐的发展蓝调音乐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别是:乡村蓝调、古典蓝调与大都会蓝调。

在这三个阶段中,蓝调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走向城市化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了美国音乐很重要的一个主流。

虽然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相互关联,但本质上在各自发展的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乡村蓝调的最初阶段,源自于非洲的传统音乐、宗教音乐、做工歌、田间号子等是早期蓝调的主要元素。

黑人常常是在旷野中大声自由地呼喊,在做工的间余时间恣意地吟唱着对自由的渴望。

这种没有加入任何乐器伴奏的演唱形式,通常以呼唤、回应的劳动号子的形式进行表达,所以在音乐上形成了节奏感强、音乐简朴、歌词重复的基本特点。

后来,由于受到宗教音乐的影响,蓝调音乐也开始加入了如口琴、竹片等简单的乐器伴奏,在演唱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主要是由一个领唱以呼喊开始,随即加入乐器伴奏的衔接,从而引出众人跟唱与第一乐句相同的乐句,这样的乐句一般重复二至三遍。

到了20世纪初期,蓝调音乐又发展成为较长的乐句,从而有了固定和声与更丰富的音乐伴奏的加入。

在表现题材上也不仅仅只有对自由的渴望,如蓝调音乐的经典歌曲《圣歌》的内容常常直面地表达出对黑人情感、死亡以及贫困的思考。

此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乡村蓝调向古典蓝调过渡的端倪了。

蓝调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古典蓝调,又称为城市蓝调。

此时的蓝调音乐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音乐形体,表达内容也更加贴近于城市文化。

于是,在1902年,一个在城市马戏团工作的商人首先把蓝调音乐带到了城市的舞台,蓝调音乐由此走向了城市娱乐化的道路,更加完善了其内在的音乐形式与音乐本身所潜具的内涵,也为大都会蓝调音乐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蓝调是黑人蓝调音乐走向城市化的最重要的阶段,时间大致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跨越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也是蓝调音乐融入城市以白人文化为主体的文化领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蓝调音乐的形成与完善最早被记录在音乐家孟菲斯威廉·克里斯托弗·汉迪的《孟菲斯蓝调》一书中,这是城市蓝调发展的开端。

《孟菲斯蓝调》一书的作者汉迪在接触蓝调之后,被其深深感染,便将蓝调音乐改写成一部正式的音乐作品交给了乐团演出,大获成功。

之后,汉迪更是被称为“蓝调之父”,精明的城市商人发现了蓝调潜在的商机,想要将更多的蓝调音乐搬上剧院舞台。

但由于当时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城市中很深,一般是不允许男性黑人登台唱歌的,除了在喜剧中担演一些画了妆的丑角形象。

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大批的黑人女性歌手便应运而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黑人蓝调女歌手。

这些女歌手与汉迪联手演绎了很多蓝调音乐的经典作品,同时,将蓝调音乐从非正式的表演形式提升到了正式的剧院音乐的高度。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蓝调皇后”之称的女歌手贝希·史密斯,她在这个时期的表现尤为突出。

她的专辑《疯狂蓝调》在一个月内便卖出了7.5万张。

她的作品《圣路易斯蓝调》也成为了城市蓝调最具表现特色的作品,我们从中可以听出,此时的蓝调已经与之前的乡村唱腔大有不同,演唱形式主要体现为滑音、颤音及伴奏修饰音的特点。

蓝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黑人音乐真正跨越了种族界限,形成美国一种重要的音乐流派的时期。

我们将这一时期的蓝调称为大都会蓝调。

时间主要是在30年代后期及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

这个时期的美国,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从而带动了科学的进步,录音技术与媒体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这使得蓝调艺人的音乐在美国大部分的社会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声望。

但由于工业产值的过剩问题,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出现了大批黑人北上工业城市寻求出路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很多蓝调艺人前往芝加哥、洛杉矶等工业中心城市寻求机会的情况。

随着社会环境的迁移、变革,蓝调音乐迎来了又一个全新的阶段——大都会蓝调。

此时的蓝调,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风格逐渐趋向于含蓄抒情;内容题材上更注重于表现都市生活中人内心的情感;乐器伴奏由于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技术开始革新,出现了电声乐器伴奏,如电吉他、电贝司、电音鼓等等。

大都会蓝调的发展,使其受众范围跨越了种族的界限,从黑人群体走向了与白人阶层的融合,音乐的外在形式也变得舒缓与向上,但实质上,看似淡化了的悲伤仍然在反讽中表现着蓝调音乐最深刻的精神。

正如作家诺尔·麦依莱尔在小说《白黑人》中所说:“现代城市群体的内心实则表现了更为复杂的忧郁”。

三、蓝调音乐的社会影响蓝调音乐对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着深远而长久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的影响与音乐文化的影响两方面。

在社会生态方面,蓝调音乐直白而对自由进行反思的人文内涵,本身就对在美国生存的黑人民族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作为黑人文化最直接的表达符号而言,蓝调音乐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了民族精神凝结的象征,它的广度与深度有着强而深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将身处美国各地的黑人联结在一起,共同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与民族压迫的社会现实。

甚至,有人称蓝调音乐是美国黑人群体的“独立宣言”。

而关于蓝调音乐而言,其深具对自由意识的反省思想,也间接启发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当时,很多反压迫、反歧视的社会活动都是以蓝调歌唱的形式进行组织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黑人音乐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马丁·路德·金发表1963年《我有一个梦想》的讲话,由此,将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推向了又一高潮。

如此,可见蓝调音乐对于社会形态的影响之深。

另一方面,蓝调音乐在艺术价值上几乎影响到了美国今后所有的音乐风格。

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种风格是节奏蓝调与摇滚乐。

节奏蓝调是继大都会蓝调之后,音乐市场走向成熟化商业道路的标志。

当时的音乐排行榜为了更便捷有效的商业用途,将以往的传统蓝调归类为R&B,即节奏蓝调。

对于音乐本身而言,节奏蓝调则加入了电声化乐队伴奏,更加规范的十二小节蓝调曲式以及富有节奏感的“布吉乌吉”钢琴伴奏。

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新的音乐风格的产生,即摇滚乐。

最早的摇滚歌曲是1950年艾伦·弗里德根据节奏蓝调歌曲中的一句歌词“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改编而成的。

而我们所熟知的猫王,很多作品也是由节奏蓝调翻版而来。

而对于摇滚乐本身而言,旋律简明、节奏强劲、常采用叠歌等等特点,正是受到了蓝调音乐的影响。

音乐的发展总是有着一脉相承的体系,这也使得我们今天在聆听很多流行音乐的时候,都会感受到蓝调音乐的影子。

四、结语蓝调音乐在美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影响美国音乐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其影响之深、影响之远,体现了特定环境中黑人群体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音乐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而蓝调音乐也真实表达了在特定时间里黑人的价值观与思想,这对于音乐地域学、音乐传播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都具有宝贵的价值。

参考文献:[1]王韡.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1927-1979)[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131.[2]熊晓辉.蓝调音乐在美国音乐文化中的价值[J].人民音乐,2009(11).[3]法利.蓝调百年之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李雨轩(1992-),男,山西太原人,艺术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流行音乐学、音乐传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