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8年大事记

合集下载

历史1949到1978年大事件表

历史1949到1978年大事件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并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中共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到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7年:“一月风暴”和“二月逆流”;
1971年:九一三事件;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1976年:周恩来在京病逝;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摘要:一、前言二、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1950 年代,土地改革与三大改造四、1959-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五、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六、1978 年,改革开放七、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八、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九、2020 年,新冠疫情十、结语正文:一、前言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危机。

这些危机不仅考验了我国的政治稳定性,还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这些危机及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二、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此,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三、1950 年代,土地改革与三大改造1950 年代初,我国展开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随后,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三大改造。

四、1959-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 年至1961 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政策带来的后果,导致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五、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其目的是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然而,这一运动导致社会动荡,对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六、1978 年,改革开放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这一政策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七、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在政府的积极应对下,我国成功渡过了这一危机,并在此后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八、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压力。

在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下,我国经济逐渐恢复,并继续担任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事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们站起来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的返回地面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的10年动乱。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1984年建国后首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1986年实施“863”计划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994年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世界瞩目的三峡大坝横断长江,缚住苍龙。

现在三峡工程已经顺利实现蓄水、通航、发电的奋斗目标,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2004年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我国发射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中国人的是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了最优异的成绩;残奥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1949年-1979年)

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1949年-1979年)

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1949年 1979年)本刊1949年㊃1949年4月上旬,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中央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㊂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电影局正式划归文化部领导㊂㊃1949年4月21日,北平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1949年10月1日,北平电影制片厂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㊂㊃1949年5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桥“的拍摄㊂这部影片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㊂㊃1949年9月 10月,北影厂拍摄的‘新中国的诞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出的第一部纪录片,该片由各制片厂40余位摄影师共同拍摄而成㊂1950年㊃1950年6月,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在北京成立㊂次年6月,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学校,1953年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㊂1956年6月1日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㊂㊃1950年9月5日,北京电影洗印厂成立㊂这是我国第一家加工16mm黑白拷贝的专业洗印厂㊂到1951年底,洗印16mm电影拷贝175万米㊂㊃1950年,南京电照厂试制成功50V400W (后改为30V400W)电影放映灯泡㊂这是我国电影系统中第一代电影光源产品㊂1951年㊃1951年1月15日,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建立,后于1958年改名为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㊂㊃1951年3月,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名义开始筹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㊂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㊂㊃1951年5月1日,中西电影公司成立新星电影工业社,生产出建国后第一套35mm移动式放映机,名为 中西皮包机 ㊂㊃1951年7月1日,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负责全国统一配置供应电影物资器材和管理技术㊁设计和生产等工作㊂㊃195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研制了第一套35mm光学录音机㊂1952年㊃1952年1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研制成功35mm暗室黑白洗片机㊂㊃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集中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制造了我国第一台洗片机(2号机),专门冲洗已混录好的整卷声底,并解决了声带底片可单独用高反差显影配方冲洗的工艺,淘汰原来的手工冲洗分段再接的落后工艺㊂1953年㊃1953年2月2日,以拍摄科学教育片为主的专业电影制片厂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㊃1953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和彩色舞台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系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拍摄彩色影片㊂上影厂自行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彩色洗片机,采用自制彩色显影剂T S S的冲洗工艺,用它冲洗了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底样片㊂之后,各制片厂先后都掌握了彩色胶片的拍摄与冲洗工艺,使得中国的彩色片产量逐年上升㊂㊃1953年7月7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㊂㊃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从此我国电影放映网走上了按计划发展的道路㊂这时的电影放映单位已达到3883个㊂㊃1953年,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根据总政文化部要求,组织力量试制成功第一台 解放101型 35mm移动式电影放映机,并于当年投产㊂㊃1953年,汕头感光材料厂成立㊂该厂1955年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家感光材料生产厂,也是首先提供国产胶片和国产胶卷的厂家㊂1954年㊃1954年6月,由上影㊁长影和北影等厂的技术机修人员共同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台16mm复式洗片机㊂该设备通过了电影局的技术验收,成为五十年代初电影洗印行业摆脱手工操作㊁实现机器洗片的主力设备㊂㊃1950年-1955年,相继在哈尔滨㊁上海㊁新疆㊁山东㊁广东㊁南京成立电影机械厂,生产电影放映机等设备㊂1955年㊃1955年6月,南京灯泡厂试制成功110V㊁3k W电影摄影灯泡,用于电影片的拍摄㊂㊃1955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功中国第一部彩色科教片‘桂林山水“㊂1956年㊃1956年3月,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㊂㊃1956年,上影厂制作了三台磁性录音机㊂在这个基础上,1957年试制了新型磁性录音机并批量生产,为上海各电影制片厂1958年推行全面磁性录音打下基础㊂㊃1956年,北京首都电影院改建成我国第一家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院㊂1957年‘电影技术“创刊封面(1957年第1期)㊃1957年1月,文化部电影局报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电影技术“杂志创刊发行㊂1959年后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编辑,是国内发行的第一个电影技术专业期刊㊂该杂志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停刊,1979年复刊㊂1994年更名为‘影视技术“,2005年更名为‘现代电影技术“㊂现由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主办㊂㊃1957年3月29日,广州电影制片厂正式动工兴建㊂1958年建成投产,改名为 珠江电影制片厂 ㊂㊃1957年4月11日 16日,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简称 中国影联 )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㊂1979年11月,中国影联改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㊂㊃1957年4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体制改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㊃1957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成第一台35mm 中型摄影机 上海牌1201型中型摄影机,并在1964年3月1日举办的全国新产品展览会上获二等奖㊂㊃1957年,上海电影机械厂国产声画合成35毫米循环固定式电影放映机试制成功㊂‘上海厂试制成功声画合成放映机“图片来源:‘电影技术“1957年第12期1958年㊃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台宽银幕电影立体声扩音机 北京Ⅰ型宽银幕电影立体声扩音机制造成功㊂㊃1958年5月,国产宽银幕放映设备全部试制完成㊂㊃1958年7月1日,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影胶片厂在河北保定动工兴建,并于1965年9月建成投产㊂当时称保定电影胶片厂,后改名为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现为中国乐凯胶片公司㊂㊃1958年8月23日,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㊃195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㊂㊃1958年9月,中国电影资料馆成立㊂㊃1958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㊃1958年,新疆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㊂1979年改名为天山电影制片厂㊂㊃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我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采用了小比例机关模型㊁多层玻璃回话接景等特技摄影方法㊂‘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中国电影技术飞跃前进“图片来源:‘电影技术“1958年第7期1959年㊃1959年2月7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35mm 偏光法双机立体电影㊂㊃1959年4月,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协作下,上海电影机械厂试制成上海1401型全景电影摄像机㊂㊃1959年9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研制出35mm 立体电影摄像机,摄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漓江游记“㊂㊃1959年10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电影机械厂协作研制成功全景电影摄影机㊂该机首先试拍了‘第一届全运会“的部分镜头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第二摄影棚曾一度改为全景电影厅,并由新影正式拍摄全景电影㊂1960年㊃1960年3月12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㊂㊃1960年3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协作研制染印法获得初步成功,首次印制‘大白菜“等短片㊂㊃1960年3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组织有关省市技术人员,编写了‘电影放映技术规程汇编“㊂㊃1960年5月30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海电影技术厂的协助下,创制出富有我国民族色彩的 水墨动画摄制工艺 ,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㊂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轰动了世界影坛,先后获得中国首届百花奖的 最佳美术片 奖以及国外电影节四个奖项㊂㊃1960年11月22日,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工艺设计的北京大观楼立体宽银幕电影院竣工,28日正式对外公映㊂首映影片为‘漓江游记“和‘杂技艺术表演“㊂㊃1960年,我国用自行研制生产的电影胶片成功地制作出电影‘兵临城下“的拷贝㊂那时候,化工部第一电影胶片厂从筹建到投产不足两年㊂1961年㊃1961年7月21日,文化部颁布了‘关于试行电影放映单位技术操作规程及九项技术管理制度和办法“㊂这些制度和办法是:‘流动电影放映单位放映技术操作规程(草案)“;‘流动放映单位安全与防火试行条例“;‘固定电影放映单位放映技术操作规程(草案)“;‘固定放映单位安全与防火试行条例“;‘电影放映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技术检验标准暂行规程(草案)“;‘电影放映单位技术登记审核暂行规定(草案)“;‘电影放映人员技术资格审核暂行规定(草案)“;‘使用影片与保护影片的五项办法(草案)“;‘银幕亮度标准(草案)“㊂㊃1961年9月4日,文化部电影局在长春召开录音技术座谈会,制定了‘电影录音技术标准“‘电影磁性录音工艺过程“等文件,后在全国颁布执行㊂㊃1961年9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始研制磁性声带标准片,并编制了普通银幕与宽银幕两用电影院的工艺设计资料供各地使用㊂㊃1961年12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制定了电影光学录音和磁性录音标准㊂1962年㊃1962年6月11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㊂该片在混录时,还首次尝试了两声道立体声制作㊂全国有20多个城市电影院上映了这部立体故事片㊂㊃1962年6月,单机单镜头立体电影拍摄装置由宁波市立体显示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宁波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通过技术鉴定㊂㊃1962年,我国首次上映遮幅式宽银幕影片㊂㊃1962年,由北影厂摄制完成的我国第一部画幅比为1ʒ1.85的35mm遮幅式宽银幕影片‘杨乃武与小白菜“在我国首次上映㊂1963年㊃1963年12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电影机械厂合作,研制成功磁性标准录音设备及标准片,并在全国各制片厂推广使用㊂为配合球幕电影的研究工作,电影科研所与上机厂㊁哈机厂共同完成10路磁性录音㊁还原设备(在一条35mm 磁带上记录10路音频信号),以利球幕电影顶棚㊁地面㊁四周放置扬声器㊂㊃1963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电影机械厂合作,共同设计制作黄浦江Ⅱ型染印机,印出‘丝腰带“拷贝,而后投入试生产㊂㊃1963年,上海市电影技术研究所㊁天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技术厂共同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光学技巧印片机㊂该机质量接近国际水平,次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荣获一等奖㊂㊃1963年,上海市电影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上海市打捞局协助下,试制成功水下摄影装置㊂㊃1963年,上海电影技术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字幕动画摄影机㊂㊃1963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电影机械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有关设备以及电影光学㊁磁性标准声带片,分发全国各电影制片厂使用,提高了录音与还音的技术质量㊂1964年㊃1964年9月,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B S-Ⅱ型F=35㊁50和75毫米的摄影镜头,并通过文化部鉴定㊂1965年㊃1965年7月,由上海电影技术厂㊁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和上海电影机械厂联合研制的32型单式洗片机投入试生产㊂随后,在此基础上生产出获得普遍使用的4401型单式洗片机㊂㊃1965年9月23日,保定胶片厂正式投产㊂㊃1965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出16mm涂磁机㊂㊃1965年,南京电影机械厂为了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特别是满足山区㊁边区的农民兄弟能够看到㊁看好电影的要求,设计试制成了8毫米㊁16毫米和35毫米三种新型移动式放映机㊂1966年㊃1966年2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北京电影机械厂开始联合研制8.75mm电影,并完成了设计任务㊂㊃1966年2月,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出35mm 电影印片机㊂㊃1966年,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研制的水溶性彩色电影正片正式投产,大量用于印制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东方红“的拷贝㊂1967年㊃1967年,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4ˑ8.75mm缩片机㊂㊃1967年,福建电影机械厂研制成功L T-4型磁性涂布机㊂1969年㊃1969年10月,中央批准了在 三线 建立第二胶片厂的方案㊂有关方面立即组织选址筹建㊂1972年1月定址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㊂第二胶片厂于1977年7月竣工投产㊂㊃1969年,南京电影机械厂生产出微光摄影机㊂㊃1969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等单位试制成功三色分光摄影机㊂该机是为染印法工艺设计,借助棱镜分光可同时拍摄3条分色底片㊂㊃1969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出跃进牌2202型4ˑ8.75mm磁性转录机系列,以及4ˑ8.75mm 专用洗片机㊂1970年㊃1970年6月,北京地区研制成功电影染印机 北京701型电影彩色染印机,并交付北京电影洗印厂试用㊂㊃1970年12月,上影厂新光源组与上海灯泡厂㊁灯具厂协作,研制成功5k W电影溴钨灯㊂至1972年制成了该灯种系列产品(含9个不同功率),用以取代陈旧笨重㊁低效的钨丝白炽灯系列㊂至1977年已全部实现照明用新灯具㊁新灯泡国产化㊂㊃1970年,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在有关单位配合下,研制成功井岗山牌Y J-35型光学技巧印片机㊂㊃1970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出上海牌4401型35mm单式洗片机㊂㊃1970年,上海电影技术厂录音车间研制出4ˑ8.75快速播录机㊂1971年㊃1971年5月,广州电影机械厂自行设计生产出16mm双片道电影放映机㊁16mm光磁两用电影放映机和16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㊂㊃1971年7月1日,北京六零八厂正式成立,试制生产8.75mm电影放映机配套放映镜头㊂㊃1971年9月,天津市电影机械修配厂改名为天津市电影机械制造厂㊂同年10月,试制成功东风F G-35mm固定式放映机,该机在国内首家采用3k W氙灯光源㊂㊃1971年12月,上海青浦电器厂研制生产出可控硅整流器系列产品,用以替代六十年代的晒整流器,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电影放映可控硅整流器的工厂㊂㊃1971年,甘肃光学仪器厂研制出G S S-35型35mm高速摄影机(拍摄频率可达300格/秒)㊁红旗牌S-16型摄影机和S K型8.75mm摄影机㊂其中,红旗牌S-16型摄影机为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与甘肃光学仪器厂共同研制而成的手提摄影机㊂1972年㊃1972年2月,上影厂特技车间试验成功玻璃珠银幕正面放映合成摄影法,并投入制片生产㊂㊃1972年,上海感光胶片厂油溶性彩色电影正片研制成功㊂㊃1972年,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生产出35mm 油溶性彩色电影负片㊂㊃1972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成光磁两用还音机㊂1973年㊃1973年5月,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㊁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㊁华北工学院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研制改革摄影棚灯光两化工程通过验收㊂该项目于1978年受文化部嘉奖㊂㊃1973年6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采用手动海泽丁彩色配光仪配光,从此配光工艺由减色法改为加色法㊂㊃1973年,甘肃光学仪器厂研制生产出S35-L B型低噪音摄影机㊂㊃1973年,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研制生产出S H-35动画字幕摄影机和S Z G逐格拍摄装置㊂㊃1973年,上海电影机械厂试制出35mm特技洗片机㊁16mm磁性转录机㊁35mm宽银幕镜头㊁塑料银幕和分光摄影机的附件㊁X D K320型宽胶片洗片机㊂㊃1973年,上海感光胶片厂与华东化工学院协作,研制出银漂法彩色电影正片和油溶性彩色电影负片㊂㊃1973年,化工部保定胶片厂分色浮雕片投产㊂该厂胶片系列基本配套,可以生产13个品种的胶片,4个品种的磁片和磁带㊂1974年㊃1974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正式成立㊂该所成立后,相继研发并生产了成套的电影录音设备㊁电影印片设备㊁幻灯制片设备㊁缩微设备等㊂当年,该所研制成功X Y-35加色法印片机㊂㊃1974年,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出S X16型16mm新闻电影摄影机㊂㊃1974年,陕西电影机械厂研制生产出S X16型16mm低噪音新闻电影摄影机㊂㊃1974年,保定胶片厂多层工艺的彩色中间片转入大量生产㊂至此,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影片的彩色化㊂1975年㊃1975年5月,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出16mm 光学录音机㊂㊃1975年7月1日,北京电影光源研究所成立㊂该所主要研制生产电影摄影与电影放映专用电光源㊂㊃1975年,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出35mm X射线屏幕电影摄影机㊂㊃1975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研制出35mm光学录音机㊁16mm光学录音机㊁16mm反转片洗片机㊁35mm字幕机㊁摄影升降台等㊂㊃1975年,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在上海光学仪器厂和上海科学教育制片厂的协作下,试制成功S X-35型水下摄影机㊂1976年㊃1976年,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研制出Y S35/4ˑ8.75B型光学缩片机㊁S8型8mm摄影机㊁S8.75型8.75mm摄影机㊁S X-16K型16mm 新闻快速电影摄影机㊁35mm X射线摄影机㊁35mm快速摄影机㊁F G16T型16mm固定式放映机㊁F12.5-75/2.2型16mm变焦距摄影镜头和F30㊁F50㊁F75型特技摄影镜头以及F80/2型35mm放映镜头等㊂㊃1976年,北京608厂试制成功35mm电影5倍变焦距摄影镜头(F20-100mm),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㊂㊃1976年,化工部第一胶片厂开始研制H D-3黑白中速电影负片和H D-4黑白高速电影负片,并于1980年通过技术鉴定,1981年投入生产㊂1977年㊃1977年7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研制完成 电解法再生赤血盐漂白废液 研究项目,并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㊂㊃1977年8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环保组织与南开大学化学系㊁北京环保研究所共同研究0610#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油溶彩底显影液试验成功,该项科研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㊂1978年㊃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有32项电影科研成果获奖㊂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意味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开始了新的里程㊂㊃1978年3月,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的J S X-1型通用加色法灯箱在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代表大会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㊂㊃1978年3月,八一电影制片厂使用国产电影胶片 代代红 拍摄了故事片‘猎字99号“㊂㊃1978年7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恢复建制,并重新设立了电影声音㊁电影洗印㊁电影建筑工艺㊁标准㊁情报研究室和‘电影技术“‘国际电影技术“期刊编辑部等㊂㊃1978年,甘肃光学仪器总厂生产的G S S-35mm高速摄影机和J C M-101磁带机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㊂㊃1978年,由北京电影学院㊁北京第一光学仪器厂㊁成都光明器材厂㊁北京电影洗厂㊁上海有色光学玻璃厂等单位,历时5年,共同研制完成国产 东风 摄影滤光器系列产品(含12类175种)的生产,并进入市场推广使用㊂该项目获文化部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㊂㊃1978年,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35mm双声道磁性录音机㊂1979年㊃1979年9月24日,文化部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的T C36技术委员会(电影技术委员会)㊂我国成为该技术委员会O成员(观察成员),后成为P成员(积极成员),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成为其在国内的归口单位㊂㊃1979年12月,上海感光胶片厂研制的油溶性彩色电影正片通过技术鉴定,并获化工部科技成果奖;染印法无银染料声带(平板工艺)通过技术鉴定,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㊂㊃1979年,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Y L M型35mm加色法面板式连续印片机㊂㊃1979年,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研制出104-X 型35mm氙灯移动式放映机,有效光通量达到了2250流明;后又推出了103-X型500瓦氙灯35mm 移动式放映机㊁103-G X型500瓦氙灯35mm固定式放映机㊁103A-X2型750瓦氙灯35mm移动式放映机㊁104-X2型1000瓦氙灯35mm移动式放映机等多种光源(氙灯㊁溴钨灯㊁铟灯㊁锡灯)的16mm和35mm放映机型㊂㊃至20世纪70年代末,国产电影胶片工业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㊁由正片到负片㊂先水溶后油溶以及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电影胶片的生产能力已达1.6亿平方米㊁品种近200个㊂产品不仅供国内需要,还向约20个国家输出㊂(未完待续)。

红色大事记

红色大事记

红色大事记通常是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相关的重要事件。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红色大事记:
1.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2.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3.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经过艰苦的跋涉,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

4.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5.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6.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7.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中国。

8.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中国。

这些红色大事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1978年大事记

1949-1978年大事记

1949-1978大事年表
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10.19 抗美援朝 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地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开国大土改,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6 三大改造
1951-1956 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手工业改造
1954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954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国际地位的提高
1955 “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
19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58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9 发现大庆油田
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原子弹爆炸,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67 氢弹爆炸,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8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0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
1973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
1974 秦始皇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6 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
1977 恢复高考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冒险尝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序幕。

1949到1978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1949到1978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195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结束了国际上的孤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必要的国际环境。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完成,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解放打下了基础。

1955年:中国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启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纪元。

1957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发起,表明了新中国尊重知识分子的决心和政府的民主作风。

1960年:大跃进运动时期,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也伴随着石油调运、饿死人事件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社会出现了空前的混乱和动荡,但也促使人民群众深刻反思和审视历史。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而逐步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新中国大事年表

新中国大事年表

新中国大事年表(1949~200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告结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6年,中国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

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

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0的突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997年2月1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3年2月,非典爆发;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1978年大事记
1949-1978大事年表
1949.10.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0.10.19抗美援朝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地渡过鸭绿江,入
朝参战
开国大土改,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951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6三大改造
1951-1956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手工业改造1954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954宪法诞生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国际地位的提高1955“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9发现大庆油田
1959-1961
1964年原子弹爆炸,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67氢弹爆炸,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68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0东方红一号发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发
射卫星的国家
XXX合法席位
XXX访华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
1973XXX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
1974XXX重见天日
XXX粉碎四人帮:
1977恢复高考
1978真理尺度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