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仿真

合集下载

通信网课程设计--基于OPNET的WLAN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通信网课程设计--基于OPNET的WLAN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通信网课程设计--基于OPNET的WLAN的建模仿真与分析基于OPNET的WLAN的建模仿真与分析摘要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需要采用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接入Internet,于是 WLAN 应运而生。

本文利用OPNET 软件,针对WLAN的各种特性,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对所得的仿真结果进行理论详细分析。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通信网络结构规模日趋庞大复杂,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样化,网络的性能也变得愈加难以预测。

关键词OPNET,WLAN,仿真,建模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mobile terminal needs to use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way to access Internet, so WLAN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In this paper, OPNET software , various features for WLAN ,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theoretical detailed analysis . In today's fast-paced er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he demand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also continued to increase . The size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truc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large and complex network app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diverse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predict .Key Words OPNET,WLAN,Simulation, Modeling目录1.绪论 (1)2.设计内容 (1)2.1 WLAN基本概念 (1)2.2 OPNET软件简介 (2)2.2.1离散事件仿真机制 (2)2.2.2 仿真调度机制 (2)2.2.3基于包和接口控制信息的通信 (3)2.2.4利用管道阶段仿真 (3)2.3 WLAN网络建模 (3)2.3.1创建场景 (3)2.3.2建模 (4)3.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 (4)3.1各性能仿真结果 (5)3.2仿真结果分析 (5)4.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9)1.绪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时代,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多媒体通信系统是指能够在不同终端之间传递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的网络系统。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中,多媒体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工具,例如举办远程教育课程、进行视频会议、进行医疗检查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形式的媒体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据通常是被编码成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每一种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图像、音频和视频信号就需要进行压缩和编码,以便更好的在网络中传输。

传统的互联网协议不支持多媒体数据的交换,为此,需要按照多媒体数据的特点进行协议设计,同时改进网络传输的质量,以保证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同步性和实时性。

2.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设计多媒体通信系统的设计可以从网络协议和系统架构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网络协议的设计是多媒体通信系统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适当的协议设计可以实现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高效、同步、实时和无误差,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这种数据传输的协议需要具有以下特性:2.1 分层结构多媒体通信协议采取了分层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处理任务分配到各自独立的处理层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不同的分层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但通常都包括网络接口层、传输控制层、应用层和用户界面层。

2.2 数据压缩和编码多媒体通信系统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压缩,以便在网络中高效传递数据。

由于音视频数据的时间特性,不同的压缩算法以及编码方法会对音频或视频数据的实时性和清晰度带来影响。

2.3 流控制和拥塞控制流控制和拥塞控制是多媒体通信协议设计中的重点。

流控制主要涉及多媒体数据流的速度和数据对时序要求的规定;而拥塞控制主要涉及网络拥塞问题,规定了当网络出现拥塞时多媒体流量的流速控制。

多媒体无线通信协议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新机制

多媒体无线通信协议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新机制

同操 作 系统 上 的要 求 , B 以 T技 术 ( le oh 为 例 给 出 了 S M Bu t t) o F WS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的 新机 制 , 讨论 了实 现 井 过 程 中所 涉厦 的技 术 ,解 袅 了不 同设 备 问 的 互连 问题 , 动 了 实 际 网络 和 信 息 终 端 产 品 的 开发 。 推
B s g o l e o mtc . h a e p ee t an w s h ̄e o t ei ̄g且 di p e ni go m lme i i l  ̄ ̄ mu iain a i 1 Bu t t p o  ̄ t ep p r rs ns e e cn fh d sg n 3 oh e n n m lme t f f daw r e  ̄ a ne t s n i e ̄ o
户接 E 也 与 系 统 相 关 。若 要 移 植 协 议 栈 到 一 个 新 的 操 l 作 系 统 上 , 要 检 查 所 有 的 系统 相 关 部 分 , 这 些 系统 需 将
相关 的 函数 重 写 井 链 接 到 不 同 的 运 行 库 。从 代 码 量 看 . 系 统 相 关 部分 只 占整 个 协 议 模 块 代 码 量 的 5 左 右 = % 1 2 一 种 短 距 离 无 线 通 信 新 技 术
维普资讯
计 算机 应用研 究
20 02焦
多 媒 体 无 线 通 信 协 议 系统 设 计 与 实 现 的 新 机 制
叶 可 ,曹 加恒 ,彭 敏 ,刘 茂 福 ,刘 娟
( 汉 大学 计 算机 学 院,湖北 武汉 距 离 多媒 体 无线 通 信协 议 分 系统 相 关 和 系统 无 关 来 设 计 实 现 的 思 想 。针 对 移 植 到 不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

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多媒体传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电影、游戏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对用户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和实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协议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讨网络多媒体传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二、协议设计网络多媒体传输的协议设计是网络工程师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

网络协议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规范网络传输数据的格式、传输速度和执行过程。

1.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协议之一。

在网络多媒体传输过程中,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但也因为TCP 协议需要进行三次握手,所以在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时容易出现延迟和抖动的问题。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相比TCP来说更适合视频和音频等实时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因为UDP协议具有轻量、低延迟和无拥塞控制等优点。

但同时也有丢包和乱序等不可靠传输问题。

3.数据报协议组播(DVMRP)DVMRP是用于多播传输数据的协议之一,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承载能力的提高。

DVMRP协议可以将数据广播到多个接收器,从而降低了单个接收器的网络负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4.实时传输协议(RTP)RTP是一种专门针对音频或视频等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协议。

RTP协议可以实现实时传输和同步,并且还可以对传输的流添加定位信息,以便接收方更好地处理数据。

5.实时协议控制协议(RTCP)RTCP是RTP的控制协议,用于传输关于RTP流的统计信息和控制信令。

通过RTCP协议,接收端可以告诉发送端有关接收数据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发送端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调整。

三、协议实现协议设计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软件接口和协议规范的过程,而协议实现则是将协议设计应用到具体的网络环境中。

1.编程语言在协议实现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对于开发人员至关重要。

面向虚拟现实的多媒体传输协议研究

面向虚拟现实的多媒体传输协议研究

面向虚拟现实的多媒体传输协议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新一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代表,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和互动感受。

随着VR 技术的逐渐成熟,虚拟现实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多媒体传输从单一的视频、音频向立体声、全景视频以及多源时空传感器数据融合方向发展。

网络传输的质量对虚拟现实的使用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传输协议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无法满足实时性、高带宽、低延迟等多媒体传输的特殊要求,因此,面向虚拟现实的多媒体传输协议的研究和设计迫在眉睫。

第二章、多媒体传输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媒体传输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传输的时间性、密度性、实时性、质量等因素。

为了保证稳定的多媒体传输,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来优化多媒体传输的性能。

在多媒体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性:虚拟现实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必要的多媒体数据,实时性是保证用户沉浸式体验的必需因素。

2. 带宽: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视频、全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据需要在网络上传输,需要大带宽、高速率等传输方式来满足。

3. 延迟: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时间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

缩短延迟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4. 可靠性:传输过程中的丢包、失真、抖动等问题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因此,协议的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现有传输协议的问题在虚拟现实多媒体传输中最常用的传输协议有TCP、UDP、RTSP、SRT、WebRTC等。

这些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多媒体传输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TCP协议的传输速度较慢,延迟大,不适合虚拟现实需要的实时性和低延迟的要求。

2. UDP协议虽然传输速度快,但是不具备可靠性,网络环境不佳时会出现丢包现象。

3. RTSP协议在传输时可能面临阻塞的问题,无法满足高实时性的要求。

4. SRT协议的实时性比较强,但是对于带宽和网络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对网络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网络协议仿真课程设计总结

网络协议仿真课程设计总结

网络协议仿真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掌握常见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网络协议仿真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网络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认识网络协议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协议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网络协议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网络协议仿真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网络协议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网络技术、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情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3.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侧重于网络协议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协议基本概念:介绍网络协议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功能,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

2. 网络协议分类与工作原理:分析各类网络协议(如TCP/IP、HTTP、FTP 等)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不同网络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网络协议仿真技术:讲解网络协议仿真的基本方法,介绍仿真软件(如Wireshark、NS3等)的使用,让学生学会运用仿真工具分析网络协议性能。

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巩固网络协议仿真的方法和技巧。

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信息传输的NS2仿真设计

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信息传输的NS2仿真设计

摘要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信息传输的NS2仿真在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中,视频信源在发送端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形成视频帧,然后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封装成IP数据包,再经过无线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进行解包和恢复,得到视频帧,再形成重建后的视频流。

在此过程中,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会影响到视频的传输质量。

本文在利用Evalvid 工具的基础上,综合NS2仿真工具,建立研究多媒体信息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平台。

在视频流仿真方面,本文采用了将视频流的Trace 文件引入NS仿真环境的方法,来模拟实际网络传送的视频流,并在tcl程序代码中设定G-E模型的参数变量,这样就可以得到经模拟网络传输后数据包的收发情况,并对无线信道对多媒体信息传输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

实验中采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由于无线信道特性的不理想,在接收端恢复视频信息与视频信源相比较,会出现一定的失真。

本文还综合利用多种工具对视频信息的质量变化进行评估,如数据封包的时延、视频的PSNR值、可解画面比例与原始图像和重建后的图像的差异等。

关键词:无线网络;多媒体信息;网络仿真;AbstractThe Simul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Video information are encoded by a certain means in the sending end among the system of wireless-multimedia communication,informing the video frames,and then they was encapsulated in the network layer and the transmission layer.Before they reach the sink,they transmit across the wireless channel,and now they are download and renew,getting the new frames,which inform the rebuided video stream.Among this course,the characteristic of wireless channel could affect the quality of video transmission.Based the useage of Evalvid tool and integrated ns2 simulation tool,we construct the platform for research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in wireless network.In the simulation of video stream,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ctual transmission of video stream in the network,we apply the method that importing the traffic trace file of video stream into the ntework simulation circumstance,and then we enactment the parameter of the G-E model in the tcl script,in this way,we can get the condition of datagramme,meanwile,w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wireless channe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In this experiment,we adopt the WAN topologyframework as the network framework.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as the ideallessness characteristic of wireless channel,there is a certain distortion between the original video source and the rebuilded video information.Meanwhile,we utilize kinds of tools,such as the delaytime of datagrame、the value of PSNR for video、decodable frame r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urce video file and the rebuilded video file and so on,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video information.Key words:wireless network;multimedia information; network simul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31.1引言31.2 选题意义41.3 论文章节安排5第二章无线网络的信道模型与视频帧52.1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标准52.2无线信道的G-E模型82.3视频流的封装原理92.3.1 MPEG标准92.3.2MPEG中有关GOP的概念102.3.3封包和帧的关系102.4画图工具的介绍11第三章无线局域网视频仿真环境的构建143.1 基于myevalvid工具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43.2 NS2模拟无线网络的传输163.2.1 NS2与其基本原理163.2.2 网络拓扑结构的组成183.2.3无线传输差错模型的实现193.3仿真网络的结构213.4 视频仿真的细节22第四章视频信息传输研究244.1实验探究步骤244.2视频传输研究294.2.1视频帧的比较294.2.2 数据包的延时3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32致33参考文献33第一章绪论1.1引言随着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网络已逐步从单一的数据传送网向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传输网演化。

网络协议分析及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网络协议分析及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郵電大學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实验容:网络流量分析学生XX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班级:学号:时间:2012年12月15日网络协议分析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网络流量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加深对IP、DSN 、TCP、UDP、等协议的理解;掌握流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学习根本的流量分析法。

二、课程设计容流量分析➢工具:Wireshark〔Windows或Linux〕,tcpdump〔Linux〕➢要求:使用过滤器捕获特定分组;用脚本分析大量流量数据〔建议用perl〕。

➢容:Web流量分析去除本机DNS缓存,访问某一主页,捕获访问过程中的所有分组,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以下除1、3、8、11外,要求配合截图答复〕:(1)简述访问web页面的过程。

(2)找出DNS解析请求、应答相关分组,传输层使用了种协议,端口号是多少?所请求域名的IP地址是什么?(3)统计访问该页面共有多少请求IP分组,多少响应IP分组?〔提示:用脚本编程实现〕(4)找到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并结合数据,绘出TCP连接建立的完整过程,注明每个TCP报文段的序号、确认号、以及SYN\ACK的设置。

(5)针对〔4〕中的TCP连接,该TCP连接的四元组是什么?双协商的起始序号是什么?TCP连接建立的过程中,第三次握手是否带有数据?是否消耗了一个序号?(6)找到TCP连接的释放过程,绘出TCP连接释放的完整过程,注明每个TCP 报文段的序号、确认号、以及FIN\ACK的设置。

(7)针对〔6〕中的TCP连接释放,请问释放请求由效劳器还是客户发起?FIN 报文段是否携带数据,是否消耗一个序号?FIN报文段的序号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值?(8)在该TCP连接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找出每一个ACK报文段与相应数据报文段的对应关系,计算这些数据报文段的往返时延RTT〔即RTT样本值〕。

根据课本200页5.6.2节容,给每一个数据报文段估算超时时间RT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与仿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质量的音频和视
频传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以及仿真方法。

首先,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实时性是多媒体通信的基本要求之一。

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需要在实时性要求下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二,对网络带宽的高效利用是关键。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需要保证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减少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率。

第三,对多媒体数据的优先级处理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由于多媒体数据对传输延迟和带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为其设置高优先级,以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

其次,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流式传输、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

流式传输是指将多媒体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连续传输的技术,通常采用UDP协议进行传输。

UDP协议
不具备可靠性,但能够提供较低的传输时延,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差错控制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的技术,常用的技术包括前向纠错和重传机制。

拥塞控制是指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通过限制数据传输速率来保证网络性能稳定的技术。

为了评估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性能,仿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仿真能够在实际网络环境不可用或难以获取的情况下,通过模拟网络中的各个组件和行为来评估协议性能。

常用的多媒体通信协议仿真软件包括OPNET、NS2和QualNet等。

这些仿真软件提供了多媒体通信协议的模型和工具,可以进行实验设计、性能分析和结果可视化等工作。

在进行仿真时,需要设置合适的实验参数,如网络拓扑结构、数据流量模型和传输协议等,以便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

除了仿真方法,实际的实验也是评估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实际网络中部署多媒体通信协议,可以对其进行实时测试和性能分析。

实验可以从小规模的局域网开始,逐渐扩展到广域网和互联网。

通过实验,可以收集和分析网络延迟、丢包率、带宽利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以评估多媒体通信协议的性能。

综上所述,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和仿真是实现高质量音频和视频传输的关键。

设计时应考虑实时性、带宽利用和优先级处理等原则,并采用流式传输、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关键技术。

在评估协议性能时,可以选择仿真方法进行实验设
计和性能分析,也可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进行实时测试。

通过合理选择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和评估方法,可以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多媒体网络通信协议,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音视频传输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