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合集下载

不同阶段恶性肿瘤患者的心里特点及护理

不同阶段恶性肿瘤患者的心里特点及护理
所 患 疾病 是 恶 性 恶 性 肿 瘤 , 心 理 上 常会 产 生很 大 的压 力 , 在
爱护 和帮助, 给予 患者精心 、周到的护理 , 鼓励患者抓 紧时 间及时治疗, 使患者感受到 医护人 员认 真 、负责 的工作精 神。同时让患者家属 陪伴 在患者身边, 让患者有一种安全 感, 通过 家属与之交谈, 对其进行有关知识 的教 育, 或邀请
常生 活 的 精 力 。
[ 李付 华. 2 ] 心理护 理的语言 艺术与技巧 [ . J 中国实用神经疾 病杂 ]
志 ,0 7,0()1 3 2 0 1 1 :7 1
此时期心理护理尤 为重要,加其信心, 提高其应对 能力 , 减轻其恐惧程度 。 当患者存在某 些幻想时, 容易接受别人的
劝慰, 良好 的遵 医行 为, 有 一旦幻想破 灭, 患者就会失 去治 疗信心, 产生绝食 、 拒绝治疗等行 为。因此 , 于一切不切实 对 际 的奢望 , 只要不影 响治疗 计划, 不必 干预, 至可以适当 甚 保护。 由于恶性肿瘤治疗 手段 很多, 向患者讲解治疗计划 时 应给予治愈 的希望, 无论手术治疗, 还是化疗 、 放疗, 应将 都 疗效 、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解决方法讲 清楚, 使患者 和家属 有思想准备, 于患者 因知识缺乏而出现的不遵医行为, 对 首 先应检讨 医护人员工作方 面的缺 陷, 而不应过分责备患者 。 当出现严重并发症 时, 患者会 急躁 和缺乏信 心, 此时应鼓励 患者坚持治疗。 24 期望期 恶性肿瘤得到根治性治疗后, . 机体器官和组 织 的器质性变化已基本消除, 疾病 的痛苦也 已过去, 进入 了 恢复健康 的时期。这一时期, 如不注意治疗 、 护理 、 自我调 理、 修养 、 锻炼 , 病情可能复发或 出现遗 留症状。 时患者表 这 面上乐观, 精神十分脆弱, 易受 刺激。 同时, 于未来 的生活 对 抱有较高的期待, 有的在家属 的协助下 四处求 医, 寄托于灵 丹妙药和医学奇迹 的出现。 当病情恶化时, 又期望这一次反 复后出现好 的转机 。 当患者进入危 险期时依然有所期望, 希 望 起死 回生, 转危为安, 这是患者 的精神支柱 , 是一种积极 的心理状态, 治疗 和护理十分有益。 对 实际上恶性 肿瘤并不可 怕, 只要 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1 4 认可 心理和依 赖心理 . 随 着时 间 的推 移 , 病人 的幻 想破 灭 , 得 已承认 自己患癌 症无 疑 不 时 , 病 人 角色 ” 的 表演 则相 当 “ “ 出色 ” 病 人 为 了不 让 家 人 难过 。 悲伤 , 亲人 为 了让 病人安 心治疗 , 此心 照不宣 , 口不提 病情 。这时 彼 绝 病 人既不表 现痛苦 也不 害怕 , 显得 十分 平静 。非常 愿意 与家人呆 在一
心体 贴患者 , 在医疗 方面让 患者满 意放心 。使患 者保持 一个 良好的 心
理平衡 状态 。 () 3护士为 患者提 供精 心 护理时 , 不可忽 视家属的 作用 。家属对患
者 的心 理 状态 、性 格 行为 、生 活习 惯 最 了解 , 对患 者 的 关心 和 照 顾在 某 种程 度上 是其 他所 不能 替代 的 。护 理人 员对 患者进 行 心理 护
Ch n e t i a H al Car tii n \ h eNu rto
’ T
Ii 陡 'Z ; t
。 ’ 吕

探 讨 恶性 肿瘤 病 人的心 理特 征及 护理措施
陶玲 芳
【 中图 分类 号】 R 3 7 7 4 3
高 溆 芬 康 凯
邹金 凤 枨 有 伟
化, 在相 当短 的时 间里 , 会 出现大 家最 不愿 意看 到的 悲惨 后果 。重 就 视恶性 肿瘤病人 的心理护理 , 调整好病 人的心态 和情绪 , 让病人树 立起
战胜 疾病 的信心和 勇 气, 患者 的疾 病控制 和冶 疗效果 以及病 人的 康复
为患者 做好 心理 疏导 。要根 据病 人在 不 同疾病 期 的心理 状况 和病 情 的变化等 情况 , 出相应 的心理 护理 计划 实施方 案。给 予患者 以贴心 做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PPT课件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PPT课件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6.预感性悲哀
原因:与疾病晚期 、对疾病治疗上丧失信心有关 预期目标:1. 病人能表达其悲哀情绪
2. 病人能与有关人员分担悲痛 3. 病人能够接受别人的帮助 护理措施 1. 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倾听并鼓励病人表达悲哀; 2. 确认悲哀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告诉其随着医 学的发展,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通过手术放、化疗可延长人 的寿命,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3. 经常与病人交谈,以了解病人的想法; 4. 鼓励病人进行自我护理; 5. 经常与病人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护士应鼓励患者恢复信心和自尊,让患者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3. 焦虑
焦虑是个体对一个或多个模糊的、非特异性的 威胁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 统激活状态。如:心悸、失眠、疲乏、易激动、 缺乏耐心、自责和谴责他人等。
护理措施有: 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②尊重患者所采取解除焦虑的应对措施; ③采取适宜的放松疗法,如:按摩、听音乐等; ④进行卫生知识宣教,解除应激原对患者的刺
激与困扰。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4.抑郁
抑郁是指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我评价降低,自身感 觉不良,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消极厌世,甚至萌生自 杀念头。恐惧、焦虑和抑郁都属于人对应激原的情绪反 应。
护理措施有: ①观察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 ②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找出引起抑郁的因素; ③及时进行卫生知识宣教; ④用适宜方式是患者发泄负性情绪; ⑤做好家属知识宣教,帮助调动患者与疾病抗争的积极
情绪; ⑥警惕患者发生意外。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5.恐惧
原因 : (1)预感或感觉到体内长有肿瘤;(2)感到死亡威胁 预期目标 :1. 病人能认识到恐惧的来源;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一: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不良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及某些个性特征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催化剂”,而患病后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身患肿瘤不仅意味着面临死亡,还意味着将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治疗过程,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心理变化是正常现象。

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心理护理就是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对策,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身体康复。

因此,心理护理在肿瘤整体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 肿瘤患者常存在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诊治过程的不同时期,肿瘤患者的心理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其中一些心理反应是正常的/适应性的,而另一些有可能是异常的/适应不良的。

掌握了不同阶段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就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心理护理。

1.1 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

(4)治疗后: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ppt课件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ppt课件
护士应当积极主动解决患者疼痛、厌食、躯 体移动障碍等问题,不能对患者表现厌烦、 冷漠,满足患者的愿望和需求,尊重个人习 惯。对于死亡,由于信仰不同,其态度亦不 同,护士应尊重患者的信仰,使患者及其家 属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护士此时应倾听患者诉说,帮助其接受现实 的健康状况,尽快适应角色要求,配合治疗。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2.退化和依赖

出于对疾病的担心,患者在行为上产生退化, 心理上产生依赖(家人和朋友)。这是一种 消极情绪,可降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缺乏 抵御疾病的信息和能力,不利于疾病康复。 护士应鼓励患者恢复信心和自尊,让患者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7.绝望

原因:与身体状况衰退和肿瘤恶化有关
预期目标:1. 病人认识到个人的力量; 2. 病人开始出现减少绝望感觉的行为

护 理 措 施 1. 对病人表示同情和理解采用态度温和,尊重病人的方式
为 病 人 提 供 护 理 ; 2. 帮 助 病 人 正 确 评 价 目 前 面 临 的 情 况 ; 3. 帮 助 病 人 制 定 切 实 可 行 的 目 标 ; 4. 给家属和病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鼓励家属表示对病人的 关 心 和 爱 护 ; 5. 鼓励病人回想过去的事情,强调他过去的成就,证明他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概念
护理心理学是应用医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探
索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通过护患关系和
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处理患者在疾病过程
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
行为,使之达到恢复健康之目的。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肿瘤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理化因素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 因素(主要是负性情绪)明显相关。 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肿瘤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肿瘤的治 疗及康复的不同阶段也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PPT课件

《肿瘤患者心理护理》PPT课件
对于护士来说,我们面临的不是疾病,而是一 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在注重疾病的同时还要注 意对病人的支持和理解,即心理护理。
精选ppt课件
3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分期
休克---恐惧期
眩晕、心慌 惊恐、木僵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精选ppt课件
4
常见的心理问题
恐惧心 理:
01
怀疑心 理
精选ppt课件
17
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6.预感性悲哀
▪ 原因:与疾病晚期 、对疾病治疗上丧失信心有关
▪ 预期目标:1. 病人能表达其悲哀情绪
2. 病人能与有关人员分担悲痛
3. 病人能够接受别人的帮助
▪ 护理措施: 1. 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倾听并鼓励病 人表达悲哀;
2. 确认悲哀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告诉其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
03
尊重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04
精选pp人一般资料及生理健康水平 评估病人心理健康水平 评估病人社会支持系统
精选ppt课件
8
生理方面评估
运用临床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 病人一般资料
年龄 职业 性别 经济 文化程度等
生理健康水平
疼痛(疼痛量表) 生活功能受损 外表形象等
精选ppt课件
▪ ③及时进行卫生知识宣教;
▪ ④用适宜方式是患者发泄负性情绪;
▪ ⑤做好家属知识宣教,帮助调动患者与疾病抗争 的积极情绪;
▪ ⑥警惕患者发生意外。
精选ppt课件
16
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5.恐惧
原因 : (1)预感或感觉到体内长有肿瘤;(2)感到死亡威胁 预期目标 : 1.病人能认识到恐惧的来源;

26例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26例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选 择 2 0 年 1月 一 2 0 05 - 0 6年 1 2月 我 院 肿瘤 化 疗 病 人 2 例 , 6
男1 7例 , 9例 ; 龄 2 女 年 8岁 ~ 7 O岁 ; 中术 后 1 其 6例 , 行 手 术 未 1 O例 ; 胃癌 8例 , 癌 2例 、 癌 6 , 癌 2 , 癌 8例 ; 存 骨 肠 例 肺 例 肝 均 在不 同程 度 心 理 障 碍 。
为孤 独 、 寞 、 心 不 足 等 。病 人 住 入 病 房 , 境 生 疏 , 活 与 平 寂 信 环 生 时 不 相 适 应 , 生 孤 独 感 、 绪 低 落 , 之 化 疗 过 程 中 现 的 副 产 情 加 反应 , 厌 食 、 心 、 吐 、 泻 , 病 人 食 欲 下 降 、 眠 、 躁 不 如 恶 呕 腹 使 失 烦
化 、 瘤 转 移 、 入 绝 望 的病 人 , 理 人 员要 有 高 度 同情 心 , 肿 陷 护 主要
疾病 的 化 疗 信 心 不 足 ; 反 应 的 产 生 , 使 病 人 顾 虑 重 重 、 虑 副 也 焦
不安 , 以 接 受 治 疗 。 难 2 2 化 疗 过 程 中 的 心 理 特 点 化 疗 过 程 中 最 常 见 的 心 理 状 态 .
3 3 化疗 后 的 心理 护理 . 对 于化 疗 效 果 好 , 情有 望治 愈 的病 病
2 1 化 疗 前 的 心 理特 点 当病 人被 确 诊 为癌 症 时 , 大 的心 理 . 最 特征 是 恐 惧 、 想 压 力 非 常 重 、 心 病 情 预 后 、 绪 波 动 大 、 思 担 情 悲 观 , 至 轻 生 拒 绝 治 疗 。 焦 虑是 大部 分 病 人 的常 见 心 理 , 往 对 甚 往
2 化 疗 病 人 常 见 心 理 特 点

肿瘤病人心理分析

肿瘤病人心理分析

肿瘤病人心理分析1、肿瘤患者心理特点1.1恐惧心理:通常是指害怕、心里慌张不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绝大多数患者都有恐惧心理。

患者害怕癌症无法治愈和受病痛折磨,害怕昂贵的医药费用。

表现:终日忧心忡忡,不思饮食,坐卧不安1.2焦虑和敏感心理:敏感,在肿瘤患者中亦较为常见,表现:对身体变化感觉敏感,无论看到听到什么都会认为与自己病情有关,往往会迫不急待的打听询问或追根问底。

焦虑是感受到了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紧张,害怕失去健康、职业、地位,减少或失去经济来源,表现:由恐惧或侥幸转为自怜和怨恨,愁闷不已,情绪极度消沉。

1.3求生心理:患者度过恐惧焦虑心理后,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

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期盼能被治愈,或病情得到控制,表现: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到处搜集信息及古方妙药,要求上级医院教授会诊治疗等。

1.4愤怒心理:当一个人长期而艰难地与恶性肿瘤作斗争,在多次失去信心和希望之后,终于意识到这场斗争不能取胜时,极度痛苦,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

表现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大声喧哗,百般抱怨。

1.5情绪抑郁:癌症患者都面临着疼痛与死亡的威胁,部分患者还会随着医疗费用的压力,为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不安。

加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转,近而转为情绪抑郁。

表现:情绪低落,不活动,沉默寡言,不再配合治疗或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1.6悲观与孤独:患者身患癌症往往会脱离正常工作,并且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及作用,产生被抛弃感,被隔绝感,孤独感,表现:悲观失望,沉闷压抑,郁郁寡欢,对自己及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冷漠麻木。

2、肿瘤病人心理安慰要点2.1针对恐惧心理:1)对待病人,言语温和,行为得体,认真听取患者的诉说;2)广泛宣传当今医疗发展的科技手段,癌症治疗的先进措施,告诉患者肿瘤也是慢性病,打破患者认为的肿瘤不可治愈的心理;3)讲述康复实例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参考对话:(仅供参考)病人:得了这种病,花钱无数,治病又痛苦,到最后还不是人财两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肿瘤。

良性肿瘤患者有惊无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降低了癌变机率。

恶性肿瘤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减少痛苦。

肿瘤病人因各自文化修养程度的高低,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的好差,职业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做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治愈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震惊否认期
1.1 明确诊断以后,病人震惊,表现眼神呆滞,不言不语,知觉淡漠,甚至晕厥,继之极力否认,要求复查,甚至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希望诊断有误,这是病人面对疾病应激所产生的保护性心理反应,但不易持续时间过长,易免延误治疗。

1.2 对于此期的病人,最好的护理是以非语言的陪伴,协助病人满足其生理需要,给予病人安全感,增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人际关系。

允许其有一定时间接受现实,不阻止其发泄情绪,但要小心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在否认期医护人员的态度要保持一致性,肯定回答病人的疑问,减少病人怀疑及逃避现实的机会。

同时,鼓励病人家属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使之有安全感。

2 愤怒期
2.1 当病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患恶性肿瘤后,表现出恐慌、哭泣、愤怒、悲哀、烦燥等情绪。

有的病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拒绝治疗,或迁怒于家人和医护人员,甚至出现冲动性行为,此虽属适应性心理反应,但若长期存在,将导致心理障碍。

2.2 此期应在病人面前表现出严肃且关心的态度,切忌谈笑风生。

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前,应详细解说,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护患关系。

在相互信任关心的基础上,与患者共同剖析治疗中的错误意向及对疾病的影响。

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表示对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状态表示理解和认同,同时向病人家属说明愤怒的原因,让家属理解病人的行为,并请恢复良好的病例现身说法,介绍成功治疗的经验,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教育和引导病人正视现实。

3 磋商期
3.1 此期的病人求生欲最强,会祈求奇迹出现,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3.2 在此期,护士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维护病人的自尊,尊重病人的隐私,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减少病人病急乱投医的不良后果。

4 抑郁期
4.1 此期的病人虽对周围的一切不再关心,但对自己的病更加在意。

4.2 在此期护士应利用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对病人表示关心,定时探望,加强交流,鼓励病人发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让其家人陪伴,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由于病情加重,病人对自己病情以外的一切都会疏忽,护士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必要时亲身协助,维持病人的舒适。

5 接受期
5.1 有些病人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认识到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心境变得平和,通常不愿多语多动。

5.2 护士应尊重其意愿,替病人限制访客,主动发现病人的需要,并尽量满足需要。

为病人制定护理计划时,应考虑病人生理状况,最好能集中护理,以免让病人疲劳,增加病人痛苦。

以上心理变化,可同时或反复发生,且不同心理特征者在心理变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另外各期的持续时间、出现顺序也不尽相同。

因此,护士对病人的心理反应,应随时注意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护理。

总之,通过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加强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对肿瘤的应对能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机体耐受性,减少了心理
及情绪上的过度痛苦与不安。

加强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护理观念,全面掌握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拓展心理护理工作领域,修正护理人员的行为态度,才能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真正促进患者身心两方面的康复,体现出心理护理在医学领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