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佛教经典故事

合集下载

16个佛教小故事,看懂了,你就开悟了

16个佛教小故事,看懂了,你就开悟了

16个佛教小故事,看懂了,你就开悟了/ 01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02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一脸茫然。

禅师继续道:“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

米还是那米。

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 03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04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05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救了一条鱼。

/ 06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 07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佛教故事是佛教教义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涉及到佛陀的生平事迹、佛教经典中的寓言故事,以及一些富有教化意义的传世佳话。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佛教故事,希望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感悟。

故事一,释迦牟尼佛成道。

在远古的印度,有一位名叫释迦牟尼的年轻王子,他对人生的痛苦和无常深感困扰,于是决定出家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开悟之后,他开始传授佛法,教导众生如何摆脱痛苦,获得解脱。

故事二,观音菩萨救母。

相传,观音菩萨的母亲因为生了女儿而备受嫌弃,最终被赶出家门。

观音菩萨得知母亲遭遇后,立即化身为一个年轻人,前去救母。

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和苦难之后,观音菩萨最终成功感化了母亲,使她放下成见,母女团聚,幸福美满。

故事三,三昧耶舍和尚听法。

有一位名叫三昧耶舍的和尚,他向一位老和尚请教佛法,老和尚却只是用一杯茶来回答他的问题。

三昧耶舍颇感不解,后来他向另一位高僧请教,高僧告诉他,老和尚所说的“茶”就是佛法的真谛。

三昧耶舍恍然大悟,明白了佛法的真谛。

故事四,善财童子施舍。

善财童子是佛陀的信徒之一,他慷慨大方,乐于施舍。

有一次,他见到一位乞丐,便将自己身上所有的财物都给了他。

当他回到家后,却发现家中的财物已经被抢劫一空。

善财童子并不气馁,他反而更加慷慨,因为他知道,施舍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一种发心利他的修行。

故事五,缘木求鱼。

有一位和尚在河边看到一棵树上有一条鱼,他便想要用手去抓鱼。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抓到鱼。

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愚痴,便放下了抓鱼的念头。

这时,一条大鱼主动跃出水面,落在他的脚边。

和尚恍然大悟,明白了“缘木求鱼”的道理。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佛教故事,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感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种困难和苦难,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故事。

这些佛教故事传承了佛教的智慧和教义,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向人们传达着做人的道理和修心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精彩的佛教故事。

1. 《释迦牟尼佛与长者须达多》。

佛陀在舍卫城附近的一片树林中度宿,一位名叫须达多的长者前来拜访佛陀,他想要向佛陀请教一些问题。

佛陀接纳了他的请求,须达多问道,“世尊,我对于佛法的理解还很浅薄,愿您能够给我指点迷津。

”佛陀温和地回答道,“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一定能够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

2. 《释迦摩尼佛与神奇的乌鸦》。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一片森林中讲经说法,许多人前来聆听佛陀的教诲。

就在这时,一只乌鸦突然从树上飞下,停在佛陀的肩膀上。

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佛陀却面带微笑,继续讲述着佛法的精义。

这只乌鸦就这样陪伴佛陀一整天,直到佛陀结束说法,它才飞走了。

3. 《释迦牟尼佛与长者须达多》。

佛陀在舍卫城附近的一片树林中度宿,一位名叫须达多的长者前来拜访佛陀,他想要向佛陀请教一些问题。

佛陀接纳了他的请求,须达多问道,“世尊,我对于佛法的理解还很浅薄,愿您能够给我指点迷津。

”佛陀温和地回答道,“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一定能够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

4. 《释迦摩尼佛与神奇的乌鸦》。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一片森林中讲经说法,许多人前来聆听佛陀的教诲。

就在这时,一只乌鸦突然从树上飞下,停在佛陀的肩膀上。

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佛陀却面带微笑,继续讲述着佛法的精义。

这只乌鸦就这样陪伴佛陀一整天,直到佛陀结束说法,它才飞走了。

5. 《释迦牟尼佛与长者须达多》。

佛陀在舍卫城附近的一片树林中度宿,一位名叫须达多的长者前来拜访佛陀,他想要向佛陀请教一些问题。

佛陀接纳了他的请求,须达多问道,“世尊,我对于佛法的理解还很浅薄,愿您能够给我指点迷津。

”佛陀温和地回答道,“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一定能够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一)宽容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二)不信是真谛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

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

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

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三)八风吹不动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佛教经典故事19个

佛教经典故事19个

佛教经典故事19个01.母鹿断肠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

(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

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

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

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

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

太康初年飞升成仙。

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02.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

”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

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

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

”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

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

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03.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

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源自古印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佛教故事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智慧和人生哲理。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佛教故事,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思索。

1. 草庵禅师与一切如来。

有一天,一位出家人前来拜访草庵禅师,他问,“禅师,一切如来是什么?”草庵禅师微笑着说,“一切如来就在这里。

”出家人不解地问,“怎么可能?”草庵禅师指了指自己的心说,“一切如来就在这里,你看不见吗?”出家人顿悟了,顿时明白了一切如来的含义。

2. 菩提达摩面壁九年。

菩提达摩是禅宗的创始人,他为了追求内心的解脱,曾经面壁苦修了九年。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面壁九年?”菩提达摩答道,“因为我要找到内心的清净,我要超脱尘世的烦恼。

”他的坚持和决心最终得到了菩提的果实,成为了禅宗的开山祖师。

3. 贫穷和富有。

有一位富有的商人前来向佛陀请教,“佛陀,我拥有无尽的财富,可是内心却无法得到平静,怎么办?”佛陀对他说,“你应该放下贪欲,学会满足,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富有。

”商人听后茅塞顿开,他开始懂得了财富的真正含义。

4. 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下觉悟。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苦修了六年,最终在一个月圆之夜觉悟成佛。

他在这一刻领悟了生死轮回的真相,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他的觉悟成就了佛教的创立,也启发了无数人对内心的探索和追求。

5. 阿难与佛陀的对话。

阿难是佛陀的亲信弟子,有一天他问佛陀,“世尊,您是如何看待生老病死?”佛陀回答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逃避它。

”这段对话让人们明白了生命的无常和宝贵,也引导人们学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6. 阿难与大海的对话。

有一次,阿难问佛陀,“世尊,您认为大海有多深?”佛陀回答说,“大海有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中的智慧有多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心的智慧比外在的事物更加重要,我们应该注重修炼内心,而不是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佛家经典爱情故事
故事一,阿难与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教经典《佛本生经》中,有一则关于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
情故事。

阿难是佛陀的亲信弟子,耶输陀罗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

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但后来阿难出家成为僧人,耶输陀罗也跟随
佛陀出家修行。

在修行的过程中,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又能放
下情感的执着,最终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

故事二,舍利弗和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本生经》中,还有一则关于舍利弗和耶输陀罗的爱情故事。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位弟子之一,他曾深爱着一个名叫耶输陀罗
的女子。

然而,当他成为僧人之后,他放下了对耶输陀罗的感情,
专心修行,最终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故事三,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情。

在《佛本生经》中,还有一则关于阿难和耶输陀罗的爱情故事。

阿难和耶输陀罗原本是夫妻,但后来他们都出家成为僧尼。

在修行
的过程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对彼此的深情,但又能超越情感的执着,最终都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佛家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对慈悲智慧的追求。

它们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执着和纠缠,而是应该包容、慈悲和智
慧的体现。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在爱情
中更加明智和慈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现象的真性是空。

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

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4 、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 、输与赢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 、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 、一杯茶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8 悟性如光读佛经。

****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佛祖把****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9 打破碗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10 送一轮明月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

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11 一滴水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2 平常心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

”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

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

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

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13 禅者的祝福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

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4 死期到了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

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

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

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

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15 天堂与地狱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白隐反问:“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16 惹尘埃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7 修佛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18 心境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19 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

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20 快乐之道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

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

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

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

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笔耕生活柯灵“文字生涯,冷暖甜酸,休咎得失,际遇万千。

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

我最向往这样的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什么疾风骤雨,嘻笑怒骂,桂冠荣衔,一律处之泰然,但这需要大智慧大学问,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企及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