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婚姻与家庭共2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婚姻+家庭 PPT课件

婚姻+家庭   PPT课件

古罗马法和基督教旧教会
法中的规定为男14岁,女 12岁。1917年颁行的《天 主教会法典》已改为男16 岁,女12岁;教徒所在国 法定婚龄高于此规定者,
依其规定。
现代国家婚龄差距很大
最高法定婚龄 高法定婚龄
普通法定婚龄 低法定婚龄
国家政策: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男25岁、女23周岁以上 结婚,构成晚婚。
1、生理因素(优生学考虑)
根据专家估计,每个正常人身 上可能携带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 的隐性等位基因,近亲通婚会使得 这些隐性等位基因有更多的相遇机 会,并且产生遗传上的异常。
2、伦理因素
结婚的 禁止条件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 结婚的疾病
结婚制度
一、结婚概述 二、结婚的条件 三、结婚的程序 四、婚姻的效力
结婚制度
一、结婚概述 二、结婚的条件 三、结婚的程序 四、婚姻的效力
二、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2)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结婚的禁止条件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 内的旁系血亲_ (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 应当结婚的疾病
结婚的必备条件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
8.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
失恋不失德:不能因爱生恨 失恋不失态:不能消极颓废 失恋不失学: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习
生活 失恋不失命:不能出现意外情况
调适方法
倾诉、宣泄 冷静分析 接受现实 情感转移 升华
二、婚姻与家庭
家庭 婚姻 恋爱
恋爱是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和 家庭则是恋爱的结果。
友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就等于两个世界! 爱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只等于一个世界! 淡淡的牵挂是友情 深深的思念是爱情

文化人类学第七讲婚姻与家庭

文化人类学第七讲婚姻与家庭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婚姻与家庭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婚姻与家庭的定义
Part Three
婚姻的发展历程
Part Four
家庭的功能与结构
Part Five
婚姻与家庭的社会影响
Part Six
婚姻与家庭的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婚姻与事业的关系:现代女性更加注重事业和家庭的双赢,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事业成功后再考虑婚姻
婚姻与家庭财富的分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夫妻之间对于家庭财富的分配也更加注重公平和透明
婚姻的发展趋势
婚姻观念的变化:从传统到现代,人们对婚姻的看法逐渐改变,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幸福感。
婚姻稳定性的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逐渐上升,婚姻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未来家庭的发展趋势
婚姻与家庭观念的转变
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功能的演变
家庭关系的发展
未来婚姻与家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性别平等观念: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对传统家庭观念产生冲击。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对婚姻与家庭带来挑战。
情感功能:提供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和凝聚力
生育功能:繁衍后代,延续人类生命
家庭的结构
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家长和子女
重组家庭:夫妻双方再婚并带有子女组成
核心家庭:由夫妻和子女组成
扩展家庭:包括父母、子女以及其他亲属
家庭的变化趋势
核心家庭成为主流
单亲家庭比例上升

婚姻与家庭

婚姻与家庭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K.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1845)、《德意志意识形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 马克思 、 )、《 态》(1845~1846)、《共产党宣言》(1848)、《反杜林论》 ~ 、 共产党宣言》 )、 反杜林论》 (1878)等著作中,对古代家庭婚姻发展都作过一些简要的阐明 等著作中, 等著作中 对古代家庭婚姻发展都作过一些简要的阐明,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 上来论述婚姻家庭的发展。 上来论述婚姻家庭的发展。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 年 马克思逝世后, 理出版了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所作的摘要,并在1884年 理出版了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所作的摘要,并在 年 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2、普那路亚家庭
是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 是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 这种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 这种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 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由于人工火 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的发明,人类制作石器和狩猎活动,以及原始农 的发明,人类制作石器和狩猎活动, 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 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类居住地相对地稳定下来;又由于人口的繁衍, 类居住地相对地稳定下来;又由于人口的繁衍, 一个血缘家族不得不分裂成几个族群。为了扩大 一个血缘家族不得不分裂成几个族群。 物质资料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 物质资料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 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 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 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 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 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 本身的生产方面, 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 然选择规律的作用, 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 后代体质发育有益, 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内部开始排 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 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 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 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社会学——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社会学——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2018/10/28
5.社会群体的类型
• (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首属(初级)群体——库利 • 次属(次级)群体——金布尔· 扬
首属群体
次属群体
人际关系
密切
疏远
互动方式
面对面的、直接的
以间接互动为主
互动频率


存在时间


9
• • • •
库利《社会组织》(1909年) 初级群体:具有亲密的、面对面的结合和合作等特征。 1、从个人角度来理解初级群体 2、从群体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初级群体
4
社会群体与人群
• 区别:一套共享的规范
•3.人群Leabharlann 社会群体的过渡(社会群体的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在活动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角色 关系(基本条件) •(2)、有持久的相互交往和共同的群体目标。在互动中产 生出一个或几个较为明确或逐渐明确的行动目标 •(3)、形成稳定的群体规范。在活动中产生出一套行为 模式,内化为群体成员的习惯。 •(4)、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其成员在彼此“喜欢”或 “不喜欢”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吸引的网络,对群体 有认同感。 5
社会学——婚 姻与家庭
• 地位: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 先赋地位: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地位 • 自致地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
2
什么是社会
• 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 • 由人类的模式化行为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 • 社区:聚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结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3
1.什么是社会群体
• 社会群体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进行互动的一组人。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基本的、具体的社会结构。 • 定义: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所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稳定集体。 • (举例:机场候机的、互不相识的旅客,农民工群体是社会群体吗?)

文化人类学电子教案8

文化人类学电子教案8
第七章 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
(一)婚姻的内涵 (二)婚姻规则

二、家庭
(一) 婚姻的内涵
1、婚姻的定义 2、构成婚姻的条件 3、人类婚姻形态的变迁

next
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往里挤,里面的人想往外冲;
有人说婚姻是坟墓,是埋葬爱情的坟墓;
有 人 说 婚 姻 是 蜜 , 让 人 甘 甜 陶 醉 痴 迷 ;
next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 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局向同居转化,其特 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 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 (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 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 交阿注关系的。 next
成家婚:即男女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选择, 两人都愿结成终身伴侣,就由长辈主婚, 领取结婚证书。这种婚姻,若要解除夫 妻关系,必须通过双方家庭长辈同意, 并办理离婚手续。据说这种形式,目前 正在宣传扩大,但为数还不太多。

泰勒认为乱伦禁忌产生的原因是在于族外婚 能使分散的部落形成联盟而保持相互的团结 ,并在对第三方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后来美国的人类学家怀特进一步将乱伦禁忌 产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原始人群扩大合作范 围的需要 。

next
(3)功能论

在他们看来乱伦禁忌是家庭存在乃至社会秩序 存在的前提。一个允许乱伦的社会不仅家庭无 从存在,而且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瓦解。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庭

1、家庭的定义
2、家庭的演变 3、家庭的类型 4、家庭与家族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
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值。 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 女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家庭。”

第六章 性(别)、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第六章  性(别)、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三、优先婚:选择顺序
• 优先婚:社会规定在某一亲属范围内优先择偶的婚姻。 • 表亲婚:俗称“骨肉还家”,出嫁姑娘之女嫁回娘家, 被认为是对当年姑娘出嫁的补偿或交换,并且亲上加亲, 所以民间流传“姑妈女,顺手取”,“舅舅要,隔河叫” 的谚语。 • 广西天峨县白定乡壮族:外甥女必嫁舅父之子,当地俗语 说:“除了青岗无好柴,除了郎舅无好亲。”只有舅表 坚决不愿娶,才能嫁别人,还要将一部分聘金和只羊送 给舅父,称“羊钱”。 • 贵州《镇远府志》载当地苗俗:“清江婚嫁,姑之女定 为舅媳,倘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 则终身不得嫁。” • 黔东南侗族认为:舅家的儿子理应娶姑家的女儿为妻。 解放前在他们中间,女孩子一降生,注定要做舅表兄弟 的妻子;如果没有合适的配偶,外甥女欲另嫁他人,必 须征得舅家同意,并应当把部分以至绝大部分彩礼聘金 送去作抵偿,叫做“买表”。
离婚率计算方法
• 据民政部们归纳,我国现有七种离婚率计算方法:
离婚与同期结婚数之比 离婚数分期比较法 离婚数与法定婚龄人口总数之比 离婚数与社会总人口之比(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统一规范 ) 离婚数与家庭数之比 离婚数与单位时间之比 离婚数与已婚夫妇之比
• 注意:“离婚数”是次数、件数、对数,而非人数
2、为什么要对性关系进行限制? • 家庭破裂理论:防止家庭成员间的冲突、竞 争,有利于家庭的稳定 • 近亲繁殖理论: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 童年期亲密理论:家庭成员间关系太亲密, 容易产生性冷淡 • 广泛联姻论:结交联盟 • 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 分工
二、内婚制与外婚制
1、内婚制(endogamy) • 必须从自己所属的群体内选择配偶的规定 2、外婚制(exogamy) • 必须从自己所属的群体之外选择配偶的规定 3、内外界限如何确定? • 标准: 血缘、民族、种族、宗教、社会等级、阶级、阶层、 村落、家族 • 界限的相对性:范围、层次大小 • 例: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及家庭美德[1]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及家庭美德[1]
• 男女平等
• 夫妻和睦 • 勤俭持家 • 邻里团结
材料7: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 长孙氏十三岁便嫁给了十七岁的 李世民为妻,尽行妇道,悉心侍 奉公婆,相夫教子,保持着贤良 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 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 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对后 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 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 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 一位妃嫔。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 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
爱情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爱情是缔结婚姻、组成家 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和 家庭则是爱情的结果。
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 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 生的夫妻关系。
材料3:
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 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 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 材料4: 青年作家张弘的婚姻公式: 婚姻不是1+1=2,而是 0.5+0.5=1。即两个人 各削去自己的个性和缺点, 然后凑合在一起。
材料5: 婚姻是一双鞋。男人左脚,女人是 右脚。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 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 途上看到的就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 了。当然,脚比鞋贵重。当鞋确实伤 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毕 淑敏
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 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 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与家庭二者的关系: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 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 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 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 出婚姻的意义。
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与社会 属性:
• 自然属性
• 社会属性
材料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全的细胞,才会有一个 健全的社会乃至一个健全强盛的国家。家庭首先由 夫妻两个人组成。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最 长久的一种……一个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要负起一个 健全的细胞的责任,因为在它周围还有千千万万个 细胞。一个家庭要长久地生活在双方的人际关系中。 不但要抚养自己的儿女,还要奉养双方的父母,而 且还要亲切和睦地处在双方的亲、友、师、生等等 之间。婚姻 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更亲密的,灵肉 合一的爱情的开始……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 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 颗心充分地享受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

最新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精品课件

最新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精品课件
35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二)居处模式类别 各种文化里的居处模式有如下八类 : 新居(neolocality 双边居(bilocality 两可居(ambilocality):一些夫妇选择同丈夫的亲属居住,其余夫妇
从父居(patrilocality 从母居(matrilocality 从舅居(avunculocality):同丈夫的母亲的兄弟(xiōngdì) 从姑居(amitalocality):同妻子的父亲的姐妹居住 从妻居(uxorilocality):同妻子的亲属居住(以上居处模式中的几种可
存在的地方,就必定有对性关系的限制。它规定 了某些特定的男子与某些相应的女子彼此之间可 以有被社会承认的性关系,从而也就排除了另一 些人,使其处在这种被认可的性关系之外
12
第十二页,共40页。
给予丈夫部分或全部占有妻子家内劳动(láodòng)和其他劳动
(láodòng) 给予妻子部分或全部占有丈夫劳动(láodòng) 在丈夫与妻子的兄弟们间建立具有社会意义的姻亲关系
对称谓制度是一种补充的关系,是从属的附加物
31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四、继嗣(jìsì)
(一)继嗣(jìsì)和继嗣(jìsì)群 继嗣(jìsì)(descent)是指两代以上的亲
子关系(affiliation),而且这种联系为 该社会所认可。 所谓继嗣(jìsì)群(descent group),通 常是指根据继嗣(jìsì)原则组成的一群由 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
性别(sex),称之为“自然性别”或 “生理性别”,是指与生殖直接(zhíjiē) 有关的解剖、生理、行为特征,也就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不同生理结构的“男 人”(male)或“女人”(fema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