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合集下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的意思是: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哲理是: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中的“婵娟”意为“嫦娥”,被用来代指月亮,传递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这句话中的“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看到月亮的美好愿景,代表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感情和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出自出自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

作品把人世间悲欢离合之情愫融入到对宇宙人生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开阔的思想境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作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更被一代代心怀美好愿景的人广为传诵。

下边就该句意思进行解析,并分享原文及译文给大家。

“婵娟”的意思是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既可以代表月宫中嫦娥,也可以代表中秋满月所散发出的皎洁月光,“共婵娟”就是普天之下共享明月的意思。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彼此仰望天上的明月紧密联系,实现彼此的心灵沟通与交流。

“但愿人长久”是内心渴望能够突破人生苦短的时间局限,“千里共婵娟”则是要破除自然空间的山重水阻,让彼此通过对于明月共同的爱而心心相印。

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对待时间、空间以及人生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积极态度,充分显示出苏轼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很显然这两句并不是一般的劝勉之语,而是代表了作者对人生所持有的一种旷达态度和乐观精神,道出了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的共同愿望,引发读者的普遍共鸣。

苏轼就是把古人曾经个性私密化的诗意,借助自己的作品,熔铸成一种人世间普遍性的情感。

直到今天,我们一提起中秋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就会浮现在眼前,看见他的艺术感染力已经至深致远。

【诗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水调歌头中对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水调歌头全文以及译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何时才能出现?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
殿,现在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满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的意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水调歌头》的第二段,其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2、但愿:希望3、归去:回到天上去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

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

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感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感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感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标题的文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句出自于《长恨歌》的名句。

这句话意味着情侣之间的深情厚意,也寓意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这句话的意义,并对其进行感悟。

从字面上来解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理解为希望人们能够长寿健康,同时能够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明月之光。

这句话传递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够长寿幸福,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同一片明月之光的温暖。

这句话的美丽和深意使得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句,被广泛传唱和引用。

从情感的角度来解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在这句话中,长久的寓意着一份执着和坚持,千里的寓意着距离和分离,而婵娟则代表了明月的光芒。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希望,希望爱情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身处远方,也能够感受到爱人的温暖和关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千里的距离象征着远方的美景,婵娟的明月则代表着美丽和祝福。

人们常常向往着未知的远方,渴望去探索和体验更多的美好事物。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与美丽事物共同存在,共同分享美好。

感悟方面,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计较距离和时间的阻隔,而是坚持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向往美好事物,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对美的敏感和热爱,不断寻找和创造美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传递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不论是希望人们能够长寿健康,还是希望爱情能够经得起考验,亦或是向往远方的美景,这句话都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心愿和憧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怀揣着这样的心愿,努力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和幸福。

让我们共同期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句特别美的话。

“婵娟”呢,在这里指的是月亮。

这句话是说呀,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中秋节不能回家。

小朋友就会想爸爸,这时候他想起这句话,就会觉得虽然爸爸不在身边,但是他们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心里就会觉得温暖一些。

再比如,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和家人朋友分开的时候,望着天上的月亮,就会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祝福。

虽然距离很远,但是他们相信,通过这一轮明月,他们的心意能传递给对方。

所以呀,这句话充满了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同学们,咱们接着讲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呀,有一种很温暖的力量。

它就像是在告诉我们,就算和亲人朋友不在一起,也不要太伤心。

想想看,有个哥哥在远方当兵,中秋节没办法和家人团聚。

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心里想着家人也在看这同一个月亮,就会觉得好像和家人靠得很近。

又比如说,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去了别的城市读书,他们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看着月亮,知道对方也在看,就会觉得虽然相隔很远,但友情一直都在。

这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魅力,让人们在分离的时候,心里还有着牵挂和希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同学们,咱们再深入说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啊,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就像有个小姐姐,为了追求梦想去了很远的地方,中秋节不能回家陪爸爸妈妈。

她抬头看着月亮,心里默默地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就算不在身边,也能通过月亮感受到彼此的爱。

还有呢,古代有个诗人,被贬到了很远的地方,心情很低落。

但是当他看到那明亮的月亮,想到远方的亲人朋友也能看到,心里就有了一丝安慰。

总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们在分离和困难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爱和温暖。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幸福的句子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幸福的句子

苏轼⽔调歌头表达幸福的句⼦1. 苏轼在⽔调歌头中表达美好愿望,道尽千载离⼈之情的句⼦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解释:1、但:只。

2、共:⼀起欣赏。

3、婵娟:原指美好的事物。

本次指⽉亮。

所以本句话的解释为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也能共享这美好的⽉光。

⼆、意义:《⽔调歌头·明⽉⼏时有》是宋代⼤⽂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词以⽉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对宇宙⼈⽣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作者热爱⽣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 《⽔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哪句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这⾥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

句意;只愿互相思念的⼈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也能通过⽉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光).解析;苏轼《⽔调歌头》赏析袁⾏霈原词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词前⼩序说:“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丙⾠,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边赏⽉⼀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调歌头》。

在⼤⾃然的景物⾥,⽉亮是很有浪漫⾊彩的,她很能启发⼈的艺术联想。

⼀钩新⽉,会让⼈联想到初⽣的萌芽的事物;⼀轮满⽉,会让⼈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活;⽉亮的皎洁,⼜会让⼈联想到光明磊落的⼈格。

在⽉亮⾝上集中了⼈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

⽉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个性格很豪放、⽓质很浪漫的⼈。

当他在中秋之夜,⼤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般,天上⼈间⾃由地飞翔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篇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小时候,每到中秋赏月时,大人就会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总是仰着头,凝神寻找月宫中嫦娥怀抱玉兔的影子;还时常夜半起身,偷听吴刚砍伐桂树的咚咚声。

我似乎看见了嫦娥袅娜的身影,也似乎听见了吴刚伐树声,许多年来,一直很向往月宫中的嫦娥,总想有朝一日能真的到月宫中,一睹嫦娥的仙姿芳颜。

后来啊,常见有情人之间互相赠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起先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听了心里装满了感动。

总在猜想,婵娟是不是一个如嫦娥般美妙的仙子?后来才知道,婵娟指的是月亮。

是谁能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把月亮比喻成婵娟?除了李白,怕只有苏轼了,就因苏轼这阙《水调歌头》,我便喜欢上了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有情人之间的一种愿望,也是一种祝福。

万物皆有情,人因有情而爱,因爱而生暖,情暖才会有三生轮回。

红尘滚滚,浊浪滔滔,许多人明知红尘多困扰,仍义无返顾投入其中,皆因放不下一个情字。

人们都说神仙好,神仙乐逍遥,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九天仙女思凡?因为红尘有爱,人间因有情而可爱。

千年前的一个中秋夜,一代大文豪苏轼,把酒对天问月,见月思念弟弟子由。

他和弟弟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流放,苏澈被贬济南,他被贬杭州。

自外放以来,他与弟弟整整五年没能相见,因此他请调山东密州,以靠近苏澈,方便见面共叙人伦。

然而,密州、济南路途并不遥远,可他们因各自忙于政务,仍不得相见。

近在咫尺,却形同天涯,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辛酸啊。

苏轼政治失意,几番遭贬谪,他已厌倦了官场,只想过一剪清宁闲逸的出世生活。

他举杯问青天:这明月是从几时开始有的?从明月诞生到现在,已经是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今夕月宫是什么日子?他想,月宫的今日一定是个好日子,否则今夜的月亮,怎么会如此圆,如此明亮?因为月亮的皎洁圆润,让人心生向往,他很想像嫦娥那样,乘着风的翅膀,飞向月宫,却又害怕自己忍受不了月宫的寒冷与寂寞,不敢前去。

唐朝的李商隐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吃得长生不老之药,虽然为逍遥的广寒仙子,可成年累月陪伴她的只有那只玉兔,还有吴刚砍伐桂树的咚咚声。

没有人间的暖和爱,即便长生不老又有何意义?想到此,苏轼在出世和入世的纠结彷徨中,最终选择了入世。

因此他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皎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
人舞动,天上虽然有琼楼玉宇,怎比得人间的幸福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