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完整版PPT课件

声声慢完整版PPT课件
文本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只剩 无尽的伤心。于是,她写下了这篇《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画面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丰富 声声慢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黄花堆积”、“憔悴损” 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丰富的视觉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词 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意境深远 通过意象的营造和词句的锤炼,声声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无尽的韵味和思索。
画面与情感的交融
画面美不仅在于视觉的享受,更在于与词中情感的交融。 词人通过画面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人在欣赏中产生 共鸣。
完美地表达出来。词人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形
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06 声声慢拓展延伸学习
相关词牌作品欣赏与比较
选择《声声慢》词牌的不同作 品,如李清照、辛弃疾等名家 的作品,进行欣赏和比较。
分析不同作品在主题、情感、 意象等方面的异同,感受词牌 的艺术魅力。
通过比较,了解《声声慢》词 牌的特点和风格,加深对词牌 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
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 慢”“人在楼上”“寒松叹”等。此 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 入声。
特点
属中调,多以抒情为主,情思细腻,婉 转缠绵。其节奏舒缓,适合表达深沉、 哀婉的情感。
声声慢词牌代表作品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闲愁离愁)
阴》 《一剪梅》
哀婉凄清、苍凉悲楚 《声声慢》《永遇
(浓愁哀愁)
乐》《菩萨蛮》
1103,与赵 明诚结婚
1129,丈夫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32,再嫁张汝 舟(渣男),离 婚,被判刑两年
1084 出生书 香门第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
什么可采摘的?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 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呢?
9/4/2023
鉴赏探讨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 流南方不能如愿的句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3.《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几?句,由景 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菊花当中,只能看着花 瓣枯萎凋零,联想自身,不禁黯然神伤。
• 4. 《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无奈、孤独、 纷繁不尽的思绪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深思愁情 ——愁的内涵:
1129,丈夫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51,孑然一 身,悲苦离世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未来之忧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颠沛流离之苦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在词中呈现方式
01
02
03
描绘相思之苦
词中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刻画了恋人之间深深的 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以景寄情
词人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 ,如黄花、秋风、细雨等 ,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使爱情主题更加鲜明。
抒发忠贞之情
词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坚定和执着,传达了对 忠贞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难。
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新知 识和新思考,以及这些发现对
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建议: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上 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将《声声慢》中的情感和意 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思考如何借鉴李清照的写作技巧,提 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东方女性形象
受传统文化影响,东方女性形象 多呈现为温柔贤淑、忍辱负重、 默默奉献的特点。
西方女性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形象更加独 立自主,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和自 由平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跨文化交流对女性文学创作启示
拓宽视野
01
通过跨文化交流,女性作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生
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从而拓宽创作视野。
借鉴经验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创作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创作
经验和艺术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促进融合
03
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女性文学作品具
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07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声声慢》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 目标回顾:1.背过作者生平,读三遍写作背景。 • 2.翻译本诗并找到意象,分析出他们表达的内容情感。 • 3.分析叠词的作用并学会迁移运用。 • 4.总结出本词艺术特色及中心思想。 • 总结: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叠词作用: •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1)全词语言通俗自然,
• 学习方法:借助学习资料,个人朗读分析后小组 讨论交流
• 学习时间:5分钟 • 学习的检测与评价:抢答,按号抽叫。点评,奖
励积分1分。声音大声,大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作用: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
作用:统纳全篇,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 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 情, “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深。
乡愁、离愁 怀乡之愁、悼亡之悲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憔悴 人憔悴 以花衬人
隐含生命逝 去的悲哀
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花衰 人瘦 以花衬人
少女闺思的 淡淡哀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 词人对个人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坚守,
无论是秋天的景致,还是渲染天地 的生息寒暖,秋雁悲鸣,都是透过 窗户看到的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行为 引发
环境
感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注意这句话的内在逻辑顺序
词人在寻觅什么?
哪里冷清?
流亡前安定闲适的生活? 丈夫在世时的情意? 心爱的金石拓片?
环境冷清 内心冷清
似有所寻,不知所寻 无处可寻,无所依托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6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6张

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丰富地抒发了词人那种复杂的情感。
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让语言更 加富有韵律。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说生活的变故际遇 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
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
年。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 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 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声声慢
(写于1151年左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动 作 收藏、故园)
冷冷清清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命运凄惨,
沉痛凄厉
1、音韵上:叠词加强音乐美,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2、内容上:加深意境,奠定哀婉、凄凉、悲凉的氛围 3、情感上:增强感情,加强语气,表现愁苦的心情
四、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柳永《雨霖铃》(离愁)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15
问: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 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 “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 凄凉惨淡。
16
5、总结归纳
❖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来品读 ❖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 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
4
一、说教材
3、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分析抒情语句来理解 作者的情感。 (2)通过分析重要意象来领悟 作者的情感。
难点:挖掘词中主要意象的丰富而又复 杂的内涵。
5
二、说学情
17
五、说课综述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 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发 散思维能力、运用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 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8
李清照是北宋最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 的代表,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声声 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有着很高的 文学欣赏价值。
3
一、说教材
2、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前后期作品的不 同特点。
(2)抓抒情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3)抓主要意象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12
巧用叠词,写出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寻寻觅觅
国破、家败、人亡, 特定环境
孤苦空虚,欲寻寄托、 中的特定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男女殉情而死后)两家求 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 松柏,左右种梧桐。
离情别绪 孤独忧愁 愁思纷乱
忠贞爱情
赏析诗歌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诗歌鉴赏方法: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 握诗歌情感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环境
冷冷清清
冷清凄凉
感情
凄凄惨惨戚戚
郁郁寡欢 惨然不乐
• 1.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2.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梁衡评价: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 ,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无常,心绪难平
声声慢
酒、风、雁、黄花、 窗儿、梧桐细雨
《 寄一锦书剪寻来梅寻?》雁:觅字“觅回云,时中冷,谁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月时满西候楼,。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索然无味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惶然无助
声凄厉,象征哀思;传书信,思念亡夫;北人南渡,漂泊异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窗儿 梧桐细雨
间接抒情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赏析诗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知人论世析愁情:
痛 家人离散
悲 夫死无子
伤 半壁江山
恨 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隅
苦 形影相吊
愁 漫漫余生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话愁
以水喻愁,思绪万千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 ——取水源源不断,极言愁长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 春》 ——取水承载力,言愁之重
话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写出了“愁”之广、 “愁”之多、“愁”之密
感悟:雁是离情别恨的寄托,思念音信的企盼。
意象分析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词人憔悴瘦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花衰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 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经繁华、中遭丧乱、晚历凄凉
代表人物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
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诵读提示: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和缓的语速
任务二:研读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你认为哪一句能奠 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②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 全词的感情?
读后思考:抓情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抒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主旨句
抓景语:意象
词人是如何表现这“愁情”的呢? 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 内心的愁苦?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
3、愁情:孤独、寂寞、悲痛、愁苦
课后作业
熟读并背诵默写出来



慢李 清 照】ຫໍສະໝຸດ 声声慢一、学习目标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 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抓住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 凄清的意境,感受词人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本首词,体会本词所要 表达的感情,并且能够当堂背诵。
读后思考:抓情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