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课件 (共33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 共摘(一说,有 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着窗儿,独自怎Biblioteka 得黑?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 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叠字的运用,创意 出奇,有大珠小珠
落玉盘之1妙.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
2.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光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上片 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 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下片 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 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
读后思考
①能不能用一个 字概括词全眼词:的愁感情?
②你认为这首词的 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端 声声慢
庄古 其代 品第
一
李清照
清 丽
才 女
其
词
作者别样的愁情:
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属风流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 身只影单 满地黄花 有谁堪摘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 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 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 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 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42张PPT

—梁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 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 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声声慢》内容及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 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 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 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
开人世。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 之孤独凄凉。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雁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 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 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 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 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声声慢》内容及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 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 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 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
开人世。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 之孤独凄凉。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雁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 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 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声声慢》课件(共40张PPT)

作业: 1、背诵《声声慢》 2、修改《声声慢 愁》的品读词
推荐阅读: 《蒋勋说宋词》 蒋勋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乱世美神李清照
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 愁,作者陷入一个“愁”的世界!以愁情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酒
酒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一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种 种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溢浓 满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凄 情
凉义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哀 伤
和 相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 思
落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寞幽 。愁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
研读词作 任务4:写品读词
声声慢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⑥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是环境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是心境描写。寻觅无果,所有的美好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消 失了,冷冷清清的外在环境,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波澜,于是直接抒发凄凄惨惨 戚戚的凄惨之情。 叠字手法作用:一、富有音乐的婉约美。造成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音乐效果。二、有层次的抒发情感。写出了词人精神状态 --生活境况--内心感受的三 种境界,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愁的感情基调。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高考链接
鉴赏诗句(炼句型题)的步骤方法: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①解读诗句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释句意
②抓住突出的艺术手法简析;
析手法
③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明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花
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杜甫 ——李白 ——王维 ——范仲淹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 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 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 着自己的节操。
知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 人 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 论 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世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注释: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于婚后不久,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 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

把握主旨
《醉花阴》 这首词是词人早年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 写的,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 思情怀。它奇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 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 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画,抒发国破家 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 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通过 对残秋景象的层层描述,表现了词人离乱的痛楚和 忧患余生的悲伤。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 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 的面容和愁苦的表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 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销 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 “瘦”字。在这里,词人奇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 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动着羸弱 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域。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 “次第”?词人为何说“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1)“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 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2)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 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 如何概括得尽呢!
合作交流
问题1 《醉花阴》反应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 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 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背景介绍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 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 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 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 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7.2《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宋人张端义说:“此乃公孙大娘舞 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 一下十四叠字者”(《贵耳集》)
叠字诗词举例
李清照词中叠字运用统计表
名称
叠字 叠词
叠句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旧时天气旧时衣。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 愁”
思考:(感知愁情)词人 什么?
(外部解读+内部解读)
外部解读(生平经历)
1101年
嫁给赵明诚 门当户对 共同研究金石书画 平静美满
检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
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
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
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
检 (1)请赏析全词的艺术手法。
①运用叠词。“寻寻觅觅”先写词人的神情、动作,接着“冷冷清清”写生活环境, 孤单清苦,最后写其心境“凄凄惨惨戚戚”,悲惨凄凉。由浅入深,句句含愁,使 词作读来琅琅上口,使词作具有音韵美。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 痛,营造出凄凉悲惨的氛围,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词主要表达一个“愁”,但作者并未直接言愁,而是从天 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几个方面层层铺来,巧妙地将内在的 精神外化或物化了,借景以渲染愁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丈夫新丧、 国破家亡之痛。 ③直抒胸臆。“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相思悼亡之悲,亡 国之痛,飘零之苦,年老之叹。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声声慢优秀课件ppt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 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传递亲友的 消息,也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卖花担上,买得一 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 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雁
梧桐 细雨
黄花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以酒暖身,借酒消愁 并非酒淡,愁情太深(酒 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
愁
品读思考
2、为了写“愁”,词人主要 选取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你 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分 析,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些 意象的诗句?总结出这些意 象所代表的感情。这些意象 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酒
雁
黄花
梧桐
高中语文 《声声慢》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课件
渲染凄凉、萧索的气氛
精选课件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精选课件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表达离情愁思
探究: 词中哪些意象表
现了作者的悲怀愁 情?
精选课件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精选课件
主要意象:
淡酒 大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精选课件
探究: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作者的 深创巨痛的呢?请你联系以前 学过的有关诗句,结合词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 画面,分组讨论分析。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 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 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 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和亡国之恨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主旨句: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精选课件
淡酒、秋风、黄花、梧桐和细雨这些意象 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深创巨痛的? 分析步骤:①回想有关诗句。
②说出意象内涵。 ③再现情景画面。 ④指出作者感情。
精选课件
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愁的象征
精选课件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精选课件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渲染凄凉、萧索的气氛
精选课件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精选课件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表达离情愁思
探究: 词中哪些意象表
现了作者的悲怀愁 情?
精选课件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精选课件
主要意象:
淡酒 大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精选课件
探究: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作者的 深创巨痛的呢?请你联系以前 学过的有关诗句,结合词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 画面,分组讨论分析。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 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 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 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和亡国之恨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主旨句: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精选课件
淡酒、秋风、黄花、梧桐和细雨这些意象 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深创巨痛的? 分析步骤:①回想有关诗句。
②说出意象内涵。 ③再现情景画面。 ④指出作者感情。
精选课件
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愁的象征
精选课件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精选课件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精析全文
词眼:
探析手法: 怎样入愁?
(一)直接抒情:
--杜甫《登高》
结论:
酒是“愁”的象 征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雁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为什么看到雁会伤心?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 流落南方(国破家。
黄岩、温州之间。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
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州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孑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按字数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 长调)其字数分 别为(58字以内)( 59—9)0 (91字以上)。
(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 的(字数)、 (句数)、(平仄),一首词可以没有(标题),但绝不 可没有(词牌)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 词的长调。
唐人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二)间接抒情:
酒
雁
借 景
抒
黄花 情 梧桐
意如 接这 讨 象何 触些 论 ?理 过意 探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 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 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其词自成 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作品《漱玉词》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安宁、幸福 1126-1127年:金兵入侵并灭北宋,金石书
画毁于战火。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为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 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品味:叠字的妙用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 好不好?
为什么?
2、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解 ?象 究 这 我: 些们 具曾 有在 丰哪 富些 含诗 义句 的中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
丧
沦
破
夫
落
之
之
之
痛
悲
苦
三、总结梳理: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之悲、丧夫之痛、流离之苦
探究性作业:
读柳永的《雨霖铃》 比较分析其中表现的“愁绪” 与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本词写作背景:
本词为写于作者晚年流寓江南之时。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夫死,家 变,伤于人事,作品转为浓郁凄婉。 《声声慢》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
词的基本知识
词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产生于(隋唐)兴盛于 ( 宋),又称(诗余)(曲子)(长短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
苦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忧 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