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2)

合集下载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③按课本要求进行实验。
观察并思考:观察对硫代硫酸钠及松香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观察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思考硫代硫酸钠和松香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
(3)作图并分析。
①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完成图像。
指明坐标轴上的两面三刀个轴的指向圾示时间和温度,硫代硫酸钠从35,松香从60开始计时,温度坐标上每小格代表2,时间“0”表示时间的起点,在加热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有一个对应的温度,在图像上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固体的熔化。
(1)概念与问题。
师:你们见过水结成冰和冰化为水的现象吗?(预)
生1:见过。冬天,北方的河面会结成冰。春天,河面的冰会化为水。
生2:冬天的夜晚,地面上的积水会结成冰。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冰会融化为水。
生3:将水放入冰箱里后,水会结成冰。将冰取出冰箱后,冰会融化成水。
师:这些事例说明什么?(预)
(2)实验与思考。
①器材及实验装置介绍。准备两套课本图4—2实验装置,分别安放在讲台左右两端。一套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另一套做松香熔化实验。注意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分另请两组学生(每组4人),上台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工(报时、搅拌、读数、记录),其它同学注意观察。
②注意:实验中要分工协作;当硫代硫酸钠粉末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存在的三种状态,请回忆是哪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些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学生回答:不)那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逐步进行探究。

《熔化和凝固》 知识清单

《熔化和凝固》 知识清单

《熔化和凝固》知识清单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来打破固态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紧密排列,使其变得更加自由和无序,从而形成液态。

例如,冰在温度升高时会熔化成水,铁在高温下会熔化成铁水。

2、凝固凝固则是与熔化相反的过程,即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会释放出热量,分子或原子重新排列形成规则的结构,变成固态。

像水在温度降低到 0℃时会凝固成冰,液态的金属溶液冷却后会凝固成金属固体。

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的特点(1)吸热过程:物质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被称为熔点。

(2)状态变化:由固态逐渐变为液态,在完全熔化之前,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凝固的特点(1)放热过程:物质在凝固时会放出热量,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2)状态变化:由液态逐渐变为固态,在完全凝固之前,物质同样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三、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1)定义: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称为晶体。

(2)常见的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萘等。

(3)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特点:熔化图像:在达到熔点之前,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

凝固图像:在达到凝固点之前,温度逐渐降低;达到凝固点时,开始凝固,温度保持不变;完全凝固后,温度继续降低。

2、非晶体(1)定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变化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2)常见的非晶体:玻璃、松香、沥青、塑料等。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特点:温度一直上升或下降,没有水平的线段。

四、熔化和凝固的条件1、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持续吸热。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物质才能熔化。

2、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

(2)持续放热。

同样,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物质才能凝固。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二、导学设问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①AB 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的过程)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048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

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这是海波熔化过程)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2、非晶体(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丽水市八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丽水市八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了解晶体熔化的条件,知道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知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熔化和凝固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冬天下雪后,当屋顶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时,我们常看到屋檐背阴处挂着一根根粗细不一的冰柱,这是由于屋顶上向阳处直接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达到1~2℃时,积雪会熔化;背阴处的温度仍在0℃以下,沿屋檐流下的水又凝固成冰柱。

方法指导: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

注意“熔化”和“溶化”不同,后者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规律总结:熔化、凝固图像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时间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没有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为非晶体。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示范教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示范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知道固态与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3. 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指导实验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凝固图象,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

三、教学用具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停表、冰块等。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mp4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水为例,固态形式一般有冰、霜、雪、冰雹;液态形式一般有雨、雾、露、白气;气态则是人眼看不到的水蒸气。

固、液、气三态可以相互转化,冰块在加热时可以变成水,那么水能变成冰吗?需要什么条件?你看到水通常有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能相互转化吗?【新知讲解】(一)熔化和凝固教师展示图片,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我们这节课就着重研究这两种物态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生活中,冰雪融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假设:春天,天气暖和时,冰雪才会融化,所以猜想物质熔化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这时物体的温度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应该是一样的。

(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师表述,根据你的猜想,请确定要进行的实验探究。

1.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熔化所需要的条件?(选择海波作为研究的固体)2.比较不同固体的熔化规律?(比较海波与石蜡的熔化规律)教师提问,实验需要用到什么器材?这些器材如何组装?学生回答,实验器材有:海波或者石蜡、烧杯或者小试管、铁架台和石棉网或者试管夹、酒精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项综合全练(八)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专项综合全练(八)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科版八上物理专项综合全练(八)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明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的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不同试管中,之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1) 如图甲,在选择冰块的加热方式时,你认为最佳的选择是(选填“A”或“B”)。

(2) 分析图乙可知,盐水冰和纯冰这一类固体都属于,在熔化过程中都要热量,但含盐浓度越大,越低。

(3) 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还发现: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选填“快”或“慢”)。

(4) 本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5) 若某次雪后气温为−5∘C,则撒盐浓度达到曲线(选填图乙中相应序号)对应的浓度为宜。

2.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如表:时间/min01234567甲的温度/∘C3540454954586367乙的温度/∘C4446484848484950(1) 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选填“海波”或“蜡”)。

(2) 在t=6min时,乙物体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 如图所示,可以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选填序号)。

(4) 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3.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他们从冰的温度−7∘C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甲、乙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第四章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3)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4)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注:糖和盐溶于水,是属于“溶解”。

)6、凝固的例子: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注: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描述:A-B是固体(B点是固体);B-C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C点是液态),熔化过程吸热。

E-F液态(F点是液态);F-G是固液共存态;G-H是固体(B点是固体)【总结】(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凝固时,温度也保持不变(凝固点)。

(3)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5)凝固过程需要不断放热。

(6)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段平行时间轴。

8、如图所示为松香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总结】(1)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无熔点)。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三、教学流程●自学反馈与评估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

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1、固体的分类: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铝锅可化锡,而不能化铁? ②灯丝用钨丝做?
5.熔化条件: (1)达到______ (2)继续______ (缺一不可)。
6.凝固图像: 水 ① EF段:____态,____热,温______; ② FG段:____过程,放热,温______; ③ GH段: ____态,____热,温_______。 蜡液:放热→变稠→变硬→变固,温度_____ 《熔化-凝固》图像
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
固体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熔化 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无熔点,熔化吸热, 温度上升。
1.电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 2000ºC, 能用铁、金、铅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 吗?你准备选用哪一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当电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 2000ºC时,铁、金、铅都已熔化.
应钨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 ,它的熔点为3410ºC,灯丝发光时不会熔化.
(5)图像:
温度 /℃
温度 /℃
0 时间/min
冰熔化图像:
0 时间/min
松香熔化图像:
(6)分析论证:
①AB段:____态,____热,温____;
②BC段:____过程,___热,温___,___态;
③CD段:____态,____热,温______。
注:0℃时可能3态:
____(B点),_____(C点),_____(BC)
7.凝固点:晶体______时的温度. (1)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它的熔点_____。 (2)寒区测气温,用酒精温度计(不用水银): 因为酒精________________。
(3)冬北用盐水和泥:_____水的凝固点。 (4)冬北汽车水箱用酒、水混合液:
来 水的凝固点。 (5)冬路撒溶雪剂(盐): _____雪的熔点。 8.熔化时___热,凝固时要___热: (1)“下雪不冷,化雪冷”: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 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凝固 和 ___熔_化___,反映一个共性 温度不变 。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
BC、CD、DE、EF、FG段中。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冰的温度升高到0ºC就会熔化 B.物体的温度下降,就一定放热 C.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用铝锅不能熔化铁
3.下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
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开始加热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固 态。 (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熔化 ,是 固态 与 液态 共存。 (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5 ℃的水了.
5、下列图象可能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温度/℃
温度 /℃
D
48 B C
BC段:固液共存 态,不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A 4 8 时间/min
(1)
时间/min (2)
温度/℃ BC
98
A (3) 时间/min
温度/℃ E
温度/℃
FG H
时间/min (4)
时间/min (5)
6、如图8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 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AB和FG 段 度
D

处于液态的是 CD和DE 段,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BC和EF 段,
温度升高的是 AB和CD 段,
温度降低的是 DE和FG 段,
温度不变的是 BC和EF 段,
吸热的是
AD
段,
BC EF
放热的是
DG
段,
A
G 时间/分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美国诗人惠特曼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你微笑地看着我,不说一句话。而我知道,为了这个,我已经等了很久了。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北方菜窖放桶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练习>:
几种常见晶体几种常见非晶体来自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冰凌
火山爆发
冰山
1.熔化: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
2.探究“冰的熔化”: (1)提问:冰熔化,温度不断升高吗? (2)设计:P98图4-27,水浴(均匀,减缓,宜观) (3)步骤: ①按图组装; ②加热从-4℃记时,每隔1min记1次温度, 观态变、温变; ③全熔化后再观3min,填表。 (4)表格: P48中

4、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度 ℃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40

D乙
(1)由图判断出_乙___ 图线220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B
C
_2_1_0_℃,熔化时间是__3_分钟,200
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_非_晶__体___。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温度升高的是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AB、BC、CD 段.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7)蜡(松香)熔化: 固体吸热→变软→变粘→变稀→成液,温度_____ 3.固体分类: (1)晶体:有固定的_____(分子排列规则.)
例:冰,石盐、明矾、金属、萘……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____(分子排列不规则)
例: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4.熔点:晶体的________。 (1)找规律: (2)思考:
时间
时间
AB: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BC: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 CD: 液态物质吸热温度继续上升(液态)
晶体熔化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例:大烧杯和小试管中
都装有冰块,如图放置, 给大烧杯加热,当大烧杯 中的冰还没全部熔化,小 试管中的冰会熔化吗?
物质状态变化:
熔化(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规律
1.晶体熔化时温 度不变;非晶体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始 终在升高
2.晶体熔化过程中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熔化是一个软 化的过程
3.晶体和非晶体 熔化时都要吸热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曲线
温度/°C 海波
温度/°C 松香
熔化过程 D 凝固过程
熔点
B
C 液态
凝固点 固A态(固液共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