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五上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测试题答案201411

五上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测试题答案201411

五年级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检测题(2014年11月)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

50分。

1.《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 C )。

A.汉、蜀、吴B.秦、齐、楚C.魏、蜀、吴D.汉、魏、晋2.《三国演义》中被誉为“忠义的化身”的人是( D)A.黄忠B.张飞C.诸葛亮D.关羽3.孔明出山后的第二功是( B )。

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生擒曹操D.七擒孟获4.《三国演义》中赤兔马最早的主人是( C )。

A.关羽B.吕布C.董卓D.曹操5.( C )穿针——粗中有细。

A.黄忠B.魏延C.张飞D.周瑜6.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的人是( A)。

A.关羽B.张飞C.刘备D.赵云7.《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五虎大将”之中年龄最大的人是(E)。

A.张飞B.关羽C.赵云D.马超E.黄忠8.赤壁之战中,孔明借完东风后由( A )接应,而避过周瑜派人追杀。

A.赵云B.张飞C.关羽D.马超9.“乐不思蜀”这个故事讲的是( C )A.刘永B.刘理C.刘禅D.曹丕10.赤壁之战中,( C )利用蒋干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二人。

A.黄盖B.诸葛亮C.周瑜D.庞统11.《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 D )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12.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A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13.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 D )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14.《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是因为“我”( B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15.《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 C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D.诺曼底号16.《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 C )写的。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三国演义》阅读百科七十二题一、练习题1、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2、能够体现《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的一个字就是“义”。

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0、下面语句与何人有关(1)望梅止渴(曹操)(2)刮骨疗毒(关羽)(3)乐不思蜀(刘禅)(4)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5)鞠躬尽瘁(诸葛亮)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3篇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3篇

小学语文经典题(课外语段阅读)课外1:徐庶走马荐诸葛徐庶,字元直。

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

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

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

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

”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

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

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

”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

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

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

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

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鼎鼎有名:喜出望外:心绪如麻:2、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3、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找出写下来。

再试着写两个:4、照样子写词语。

鼎鼎..有名:心绪如.麻:5、短文选自古典名著《》,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

这本书的作者是,有许多成语都出自于这本书,请写出三个:、___________ _、。

再写两个出自于这本书的歇后语:、。

6、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7、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

五年级下册四大名著阅读题

五年级下册四大名著阅读题

一、填空。

(60分)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____为首的名好汉在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2.《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张顺,和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

3.《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谁_________;大闹忠义堂的人是谁_________;大闹飞云浦的人是谁_________。

4.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_________。

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6.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__,原为_________东京教头,后被_________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7.《红楼梦》的作者是代作家8.《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瑕”指的是_____9.《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_____10.《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_____,_____1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又唤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12.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___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13.沙僧也叫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14、白龙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__。

初三文言文:乐不思蜀文言文练习

初三文言文:乐不思蜀文言文练习

初三文言文:乐不思蜀文言文练习对于初三的同学们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今天,咱们就以“乐不思蜀”这个故事来进行一次文言文的练习。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原文是这样的:“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意思是说,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是否很想念蜀国?”刘禅回答:“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段文字中的重点字词。

“他日”,指某一天。

“王”,这里指司马昭。

“颇”,表示程度,意为“很”“甚”。

“思”,思念、想念。

“否”,是一个疑问词,相当于“吗”。

“此间”,指这里。

接下来,咱们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颇思蜀否颇:____2、此间乐乐:____答案:1、颇:很、甚 2、乐:快乐二、翻译句子1、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译文:____2、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译文:____答案:1、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是否很想念蜀国?” 2、刘禅回答:“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三、理解性填空1、表现刘禅贪图享乐,毫无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2、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禅是一个____的人。

答案:1、此间乐,不思蜀。

2、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咱们再深入思考一下,“乐不思蜀”这个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态呢?在三国时期,蜀国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被迁往魏国。

他的“乐不思蜀”或许并非完全出于真心的快乐,而可能是一种为了保命的无奈之举。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作为亡国之君,他的处境十分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他以这种看似愚蠢和没心没肺的回答来消除司马昭对他的猜忌,以求自保。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示。

对于个人来说,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能贪图眼前的安逸而忘记过去的艰辛和责任。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强大自身,才能避免被侵略和灭亡的命运。

苏教版六年级三国演义阅读题(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三国演义阅读题(含答案)

蓓蕾读书工程《三国演义》阅读竞赛(含答案)一、填空。

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

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蜀_、_X_,各自的首领是曹操、X备、孙权。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X备,使丈八蛇矛枪的 X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三顾茅庐、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

6、《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曹操_,“智绝”是_诸葛亮___,“义绝”是_关羽___。

7、X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关于、X飞、赵云、马超、黄盖。

8、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9、《三国演义》采用话本章回叙事的叙述手法,《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11、写出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探囊取物、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X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关公)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巧授连环计”涉及庞统、曹操这两个人物,使用连环计是因为连环计是一计连环累敌,一计以火攻敌,两计扣用。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乐不思蜀主人公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乐不思蜀主人公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乐不思蜀主人公一:[乐不思蜀主人公]乐不思蜀成语故事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说的是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设宴款待。

在放到蜀国的音乐时,蜀国的官员都掉眼泪了,只有刘禅还笑嘻嘻的,司马昭问刘禅,想念蜀国吗?刘禅说在这里快乐,并不想蜀国。

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

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

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

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

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

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

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

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

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

’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

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河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I)卷

河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I)卷

河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I)卷一、阅读 (共6题;共76分)1. (16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诗歌鉴赏,古诗对比阅读。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山中》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秋风引》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2)《山中》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________(谁?)的诗《山行》中的________。

《秋风引》中“萧萧”指的是________,叶绍翁写的《________》中“________”一句也有“萧萧”这个词。

(3)《山中》描绘由________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________所组成的山中深秋初时节的景色,色泽鲜明,富于诗情画意。

(4)《秋风引》表面写________,实际却是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2. (16分)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①诸儿竞走取之________②人问之________③取之,信然________(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

A . 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 . 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 . 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A . 信服B . 征服C . 服从3.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____你是谁____为什么哭____流浪汉说____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____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____中年时代打麻将____家产都败光啦____如今我一无所有____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不思蜀阅读答案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

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③蜀技:四川的歌舞。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⑤陇、蜀:都指四川。

2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为之作故蜀技▲乃可至于是乎▲
颇思蜀否?▲宜泣而答曰▲
23翻译句子: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24乐不思蜀故事的结尾处左右皆笑,你认为他们为何而笑呢?_▲
参考答案:
22、以前的旧的从前的这很应该应当
23、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助他使蜀国长久保全,更何况姜维呢。

24、能答到嘲笑、讥笑刘禅的平庸、无能、没有见识、目光短浅、贪图安乐、扶不起来的刘阿斗等其中两点可给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