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

合集下载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作者:邹云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7期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中,介绍了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发生的条件。

下面从微观的角度,谈笔者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

大多数物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因此,从微观的角度看,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其实就是看混合溶液中是否同时存在可以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三者之一的离子。

如有,则可发生反应,反之,则不可发生反应。

初中化学常见的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离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微溶)]--[AgCl]----------当溶液中同时出现以上离子组合时,则该反应就可以发生。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类型的问题。

【例1】下列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NaOH、、、NaCl、、、NaCl、分析:所谓物质在溶液中共存,就是物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

解此题可以从离子角度分析:因可溶性物质在溶液中,多以离子存在。

故选项A中,其实就是同时存在、-、、-、和-其中可与-生成沉淀故此组物质可反应,不可共存。

同理,选项B中与-可生成AgCl沉淀,选项D中与-可结合生成气体CO和都不可共存。

只有选项C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故可共存。

利用此原理,还可以解决混合溶液中的除杂问题。

【例2】今有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和Zn粉供选用,若欲除去中混有的少量的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

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HCl),以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应加入适量。

此题是应用无机化学反应规律去解决除杂的问题,除杂时所加试剂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第一,与保留的溶质不反应;第二,能跟杂质发生反应,反应的产物是沉淀、气体从溶液中析出或逸出,或是生成水、生成应保留的溶质留在溶液中;第三,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要除去稀中少量的从离子的观点看,实质就是除去-离子,而要除去-其实就是找一种可与-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离子,即在、、中只能选择Ba因为用会产生新杂质HCl,而用会与发生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理解与应用探究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理解与应用探究

课程篇复分解反应的微观理解与应用探究高秉晖(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六中学,甘肃白银)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重要的类型之一,掌握该反应有利于构建整个化学理论体系,关系到后续酸碱盐的转化规律及特征性质的学习,有必要对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内容加以剖析,下面对其微观理解、离子共存、物质提纯和物质鉴别开展探究。

探究一:从微观视角来理解复分解反应例1: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学生想从微观角度来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根据实质绘制了下图所示的复分解反应网络图,图中的直线表示两两结合可以发生反应,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OH -Cu 2+H +CO 32-Ba 2+B )(A )(A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过程(B )上图括号内的A 和B 可以表示NH +4和Ca 2+(C )NaOH 与NH 4Cl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NH 4Cl=NaCl+NH 3↑+H 2O (D )复分解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分析与解:上述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探究题,解题时需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根据微观视角下反应的条件可知选项(A )正确;括号中需要填写与OH -和CO 2-3反应生成水、气体和沉淀的离子,而OH -与NH +4反应可生成气体,CO 2-3与Ca 2+反应可生成沉淀,故选项(B )正确;NaOH 与NH 4Cl 反应有气体NH 3和H 2O 生成,显然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C )正确;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可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其中一定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故选项(D )错误。

综上可知,答案为(D )。

探究二:结合复分解反应来分析离子共存例2:下列各组物质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NO 3、NaCl 、KNO 3、(NH 4)2SO 4(B )H 2SO 4、HCl 、AgNO 3、Na 2SO 4(C )KMnO 4、CuCl 2、Fe 2(SO 4)3、NaNO 3(D )K 2SO 4、NaCl 、K 2CO 3、NaOH 分析与解:本题目判断物质能否大量共存,实则也是离子共存问题,需要拆解物质中的离子即可,从复分解反应来判断同样只需要根据其反应实质。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1.HCl+NaOH=NaCl+H2O
2.CaCO3+2HCl=CaCl2+CO2↑+H2O
3.CuSO4+2NaOH=Na2SO4+Cu(OH)2↓
4.CuSO4+BaCl2=BaSO4↓+CuCl2
5.Fe2O3+3H2SO4=Fe2(SO4)3+3H2O
找出相同之处,观察,思考。发现凡是有水生成或者有沉淀生成或者有气体产生的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
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2.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用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
2.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7min
[讲解]
讲解习题,校对答案,分析。
倾听
做记录
反思,总结做错原因
强调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
6min
[总结]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学会从宏观角度依据生成沉淀、气体、水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离子数目的减少和离子浓度的减小。
倾听,思考
在练习巩固后进一步总结,效果会更加好。
教学方法(策略)
探究法: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究阐述复分解反应是有特定物质生成的反应。
实验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和条件。
讲授法:讲授复分解反应概念分析、实质、发生条件等相关知识。
总结法:梳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预判方法。
教学媒体:seewo课件,数字化手持终端,板书。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如AB+CD==AD+CB(2)特点:①一般在水溶液里进行,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换。

②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是反应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阴、阳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如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的复分解反应:①常见的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 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NaCl+AgNO3==AgCl↓+NaNO3H2SO4+BaCl2==BaSO4↓+2HCl②常见的有气休生成的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③常见的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H2O+CO2↑易错点:例如CO2+Ca(OH)2====CaCO3↓+H2O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如:H2SO4+BaCl2====BaSO4↓+2HCl这个反应中,硫酸的成分(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的成分(氯离子和钡离子)互相交换,形成了硫酸钡和盐酸。

而CO2+Ca(OH)2==CaCO3↓+H2O反应中二氧化碳的成分(C和O2)并没有与氢氧化钙的成分(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互相交换,所以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同理,CO2+2NaOH==Na2CO3+H2O和SO2+2NaOH===Na2SO3+H2O之类的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

酸的性质定义: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复分解反应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复分解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其过程是将一个分子或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

这种反应往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例如适当的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等。

复分解反应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新的物质、研究反应机理以及制备化学物质等方面。

本文将从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和示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详细解释复分解反应是指将一个分子或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

其次,我们将介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例如适宜的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具体的复分解反应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以合成新的物质。

许多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如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例子。

其次,复分解反应有助于研究反应机理。

通过观察和分析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和产物,可以揭示反应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从而深入了解反应的机理。

最后,复分解反应在制备化学物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制备高纯度的化合物或分离纯度较高的化学品等。

综上所述,复分解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其要求包括适宜的条件和合适的反应物。

通过研究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和产物,我们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并在合成和制备新化合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化学科研和工业生产来说,掌握复分解反应的要求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复分解反应的要求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背景,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复分解反应的要求。

首先,我们将定义复分解反应,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复分解反应的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些要求。

中考专题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应用》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应用》课件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
猜想 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 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 溶液中有 溶液中有
H2SO4
H2SO4
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 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 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 (2)实Ba验Cl方2与案Na中2S也O有4反一应个也是会生错成误白的色,沉滴是淀加,B不aC能l2证.溶明原液一因定是有:H2SO4存在
练习8、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K2SO4、 CuSO4、KNO3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明同学 做了如下实验:
(1)取适量该白色固体粉末加入足量水中,得白色沉
淀,上层清液无色; 无CuSO4
(2)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可推断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_a_C_O_3,
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 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 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
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学反应中,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质。

这类反应可以通过微观角度来解释,涉及到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复分解反应中,通常涉及到一个起始物质(也称为反应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产物。

这个分解过程可以发生在分子层面或原子层面上,具体取决于反应物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条件。

以分子层面的复分解反应为例,假设一个分子(A)分解成两个分子(B和C)。

在反应开始时,分子A中的化学键开始断裂,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光照或添加催化剂等外部条件引起的。

一旦化学键断裂,分子A将分成两个或多个碎片,即分子B和分子C。

这些碎片可能具有新的化学键形成,并与周围的其他分子重新结合,形成稳定的产物。

在原子层面上,复分解反应涉及到化学键的断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当这些键断裂时,形成的自由原子可能会与其他自由原子重新结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生成产物。

总的来说,复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涉及到分子和原子的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这些过程在分子层面或原子层面上进行。

具体的分解和重新组合步骤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
的沉淀
盐的沉淀: Ag
+
Ca2+ 、Ba2+等和CO32-生成不溶性的碳酸盐的沉淀
看图探究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实质:
Ba2+
Cl-
Cl-
-和Na+ Cl 旁观者:
Na+ SO42- BaSO 4
Na+
结论:
有BaSO4沉淀生成的 复分解反应实质是 Ba2+和SO42-反应
HCO3

NH4
不溶
由此看来,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 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两种离子之间如果能结合成难溶性的 碱或盐、不稳定的酸或碱(分解放出 气体)、或难电离的水,反应就能发 生,反之,反应就不能发生。
【复习提纲】
一【注意】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 或水。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 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 物质----沉淀、气体、水。 3、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 【熟悉】几种沉淀:Cu(OH)2、Fe(OH)3、BaCO3、 CaCO3 、BaSO4 、AgCl、Mg(OH)2、Al(OH)3
H C1 H 2 SO4 + (H + 酸根离子) H NO3 H2 CO3 NaOH KOH ( 金属离子 + OH- ) Ba(OH)2 Ca (OH)2
NaCl Na2CO3 KCl CaCl2 CuSO4
由此我们知道: 酸碱盐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混合, 实际上是它们的离子与水分 子的混合
看图探究
反应
对于复分解反应三个条件我们进行微观总结: 1、有水生成: H+ + OH- → H2O 2、有气体生成:
H+ + CO32- ( H+ + HCO3- ) + NH + OH 4 NH3 3、有沉淀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平市实达中学 张海峰
复习酸、碱、盐的微观构成
酸 = H+ + 酸根离子 碱 = OH- + 金属离子
盐 = 金属离子(或NH4+) + 酸根离子 复习复分解反应定义(完成学案1、2)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碱 盐
金属氧 化物

反应的实质 :H++OH-=H2O
写化学反应方程并找出其反应实质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C 、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D 、两厂含有的相同离子是K+
二、除杂题(原则:不引、不减、好分)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有关化学方程式
NaCl溶液混 Na2CO3 NaOH溶液混 Ca(OH)2
三、离子鉴别 以及物质的鉴别问题
❖ 探究题:老师在实验室看到一瓶没有盖盖的氢 氧化钠溶液。
❖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做出猜想:牛牛同学: 强强同学: ❖ 请同学们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证明两位同学谁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
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3-、OH-中 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 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 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 确的是( )
A 、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 、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的结论正确。(方法越多越好) ❖ 注意:如果变质,有实力的小组可继续探究其
变质程度。
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呢?
1、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六组离子对。 2、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以及物质共存问题。 3、溶液中有关除杂问题。 4、离子的鉴别以及物质鉴别问题。
学案一、3小题。 学案二、除杂练习题。
各组离子间结构关系图
Cu2+ HCO3 Fe3+
Ca2+
OH- H+
CO32-
Ba2+
SO42-
Mg2+
NH4+
Ag+ Cl-
六离子组的有关应用
❖1、离子共存问题 拓展 物质共存问题。
❖ 2、溶液中除杂问题。 ❖3、离子鉴别问题 拓展 物质的鉴别问题。
一、离子共存-物质共存训练题
1、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
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Zn2+ B. K+ C. Mg2+ D. K+
Cu2+ Ba2+ Cl-
Na+
ClNO3Na+
H+
SO42,在PH=9溶液里能大量共
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K+、NO3-、Mg2+ 、SO42B:Na+、CO32-、NO3-、Ba2+ C:K+、 Fe3+ 、SO42- 、 ClD:K+、 Na+、 Cl- 、SO42-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2、碳酸钠与稀硫酸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 4、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6、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
微观反应实质
写化学反应方程并找出其反应实质
7、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8、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9、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10、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 11、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12、硝酸银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