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现实意义

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现实意义布鲁纳是美国当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心理学思想上,主要是接受并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的观点;在教育理论方面,属于“过程——结构”主义的教育哲学派别。
他思维培育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倡的“发现学习”中。
“发现学习”是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布鲁纳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
”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的“发现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结构,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
在布鲁纳看来,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
由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的范围和深度很有限,所以只有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一生当中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
第二,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
也就是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
第三,学生不需要在头脑中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获得大量的知识。
布鲁纳特别重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把学生当作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
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模式:①带着问题学习、探索,提出问题,设置情景,产生不确定性;②提出假设,寻求答案,提示各种可能,讨论,求证;③评价和验证;④得出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和寻找,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去发现,去创新,从而获得知识。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为了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而建构的一种学习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的教学启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的教学启示【摘要】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理论给世界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浪潮,他的理论主要从学生学习的方面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研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理论。
他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所以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一定的必要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去探索和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去获得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鲁纳明确提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沿袭以前那种表演式的教学,要把教学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
布鲁纳的理论教育的发展指示了道路。
【关键词】认知发现理论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求知欲望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具有很高声誉的学者。
他的研究处处显示智慧的火花,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给世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的研究室关于知觉思维、发现学习的。
在那个年代,他的研究和创造引领了当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他的成就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发现和创造与他自己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对世界的影响方面,人们将他与弗洛伊德、杜威等划时代人物相提并论。
布鲁纳的研究成果给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在心理学方面他受到皮亚杰、维果斯基、格塔式学派和托尔曼,在哲学方面他受到皮尔斯、詹姆斯和杜威等的影响,创造出一套新的教育理论——认知发现理论。
认知发现理论是指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
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类学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所谈的认知是抽象思维水平上的认知。
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
”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2)。
教育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所以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发现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传授成功的认知策略。
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Journa l of Chongqing Unive rsity of Sc i ence and Technol ogy(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No.62008布鲁纳“发现学习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朱峰摘 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主动探索事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论;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6-0188-02作者简介:朱峰(1983-),男,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音乐学院音乐教学论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7-11-09 布鲁纳(J.S.B rune r)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 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 t.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 e wey.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discovery l ea rning)的模式和理论,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发现学习”作为布鲁纳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精髓,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
”他还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
”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布鲁纳教育思想

论述题:评析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借鉴价值杰罗姆·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研究和思想主要是关于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
他把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教育领域,并且,以强调知识结构把握和倡导发现学习,领导了当时美国的教改活动。
尽管他所倡导的课程改革,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比如,儿童教育方面、新课程改革、以及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我对布鲁纳教育思想的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我觉得可以借鉴的方面(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发现学习的观点等)进行论述。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儿童教育中国对学龄前的教育、小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了。
但是,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学龄前教育的问题上,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漏洞很大。
如在培养儿童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上,重视不够,漏洞还很多。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对儿童教育的发展的某些方面,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布鲁纳十分重视个体智力的问题,不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其发展特点,同时也区分了个体智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其智力理论的基础,他根据儿童智力成长规律提出促进其生长的方法措施,总结个体智力成长模式,并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性表征阶段、映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
动作性表征阶段,主要是五岁之前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即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即通过动作进行认知,逐步学习对事物的反应并形成习惯的动作。
所以,儿童这个阶段通过语言和图解方法学习,如骑脚踏车,是没有效果的,要重视的是儿童自身的实际行动。
所以,对待这一阶段的儿童特别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
映象性表征阶段,指处于六七岁至十岁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图像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视觉或其他感觉,组织和概括化印象的使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

现代认知理论经对我们的启示,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它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式发现的力量。
” (一)运用动机原则,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引起”、“维持”和“导向”是三个至关重要的词语。
“引起”在句中的含义是: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驱动的;“维持”是维护保持的意思,带有排他性,是说动机能够使得他引起的行为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使得行为有一种持续性;“导向”是引导、指向的意思,是说动机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因此,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正好揭示了动机的三大机能:即“引起”揭示了动机的“始发机能”,“导向”揭示了动机的“导向机能”;而“维持”则揭示了动机的“选择”和“强化”机能。
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
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的构建其知识体系。
我们所说的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动力,他制约着学生学习教材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长效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外来动机(诸如奖励、分数、名次等等),作用比较短暂;只有内在动机才会起长效作用,比如,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是学生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因素。
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认知发现”理论由芬兰心理学家B.L.蒂尔(1976)提出,它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转折点。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不仅仅是一种空瓶子,他们对新知识和技能有更多的理解,而是更多的自主发现学习。
“认知发现”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全球教育教学的重视,倡导“认知发现”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教育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结构式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并深入挖掘学习者的潜能。
“认知发现”理论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认知发现”理论要求教育教学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学生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参与者,他们可以以自我发现的方式探索知识,因此,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发现的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其次,“认知发现”理论强调教育教学应多渠道提供学习者信息,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
“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引导学习者发现的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学习者的一种信息缺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让学习者使用科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发现知识的目的。
第三,“认知发现”理论要求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发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自主发现学习时,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策略,不断进行探索,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而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分析及其他方式,帮助学生探索,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发现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认知发现”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以自主发现的方式探索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布鲁纳对教学实践的启示(3篇)

第1篇一、引言布鲁纳(Jerome S. Brun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他的教育理论对全球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教学实践启示主要体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学科基本结构理论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布鲁纳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二、认知发展理论1. 认知发展理论概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序的过程。
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 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关注个体认知发展阶段,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现学习理论1. 发现学习理论概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2. 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四、学科基本结构理论1.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概述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学科知识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
2. 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认知学习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认知学习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分享到:本站编辑:admin 日期:2011-05-10 13:25 点击:70次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进入高潮,至今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重视人的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
认知学习理论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并会在今后推进素质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主动发展学生主体性应用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on the Impact of Quality EducationSUN He(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stractOur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mid '80s, in the '90s to a climax. Promot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refor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urrent course of reform, and will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be more widely used.Key words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active development and subjectivity of student; applications1 认知学习理论1.1 兴起认知学习结构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摘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学习”启示布鲁纳(J.S.Burner)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t 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ewey 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
所谓“发现”,布鲁纳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强调的是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似,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言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发现学习”作为布鲁纳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精髓,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发现学习”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他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①因此,探讨智慧生长的一个最有用的概念是表征或表征系统。
表征或者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认知生长期,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1、动作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即指通过动作认知事物,它由一系列适合于得到某种结果的行动构成,具有高度操作性的特点。
布鲁纳认为,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人类演进过程中经历的第一类重大发明:制造出能够扩展人类动作能力的器具,包括简单的工具以及由各种简单工具组合而成的器具。
通过扩展动作能力,人类变得强有力了。
2、映像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即指通过心理表象来认知事物,即用心理表象①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9.作为某些客体的替代物。
它是比动作表征高一级的认知方式。
这相当于人类演进过程中经历的第二类重大发明:涉及扩展感觉能力的工具,包括简单的烟熏信号到望远镜、显微镜、收音机和电视机等,从而使人们看到、听到或感受到本来无法感觉到的东西。
3、符号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人类演进过程中经历的第三类重大发明:扩扩展人类推理能力的工具,如语言、学说和对事物的种种解释,直到现代的计算机系统。
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是学习者不同的认知模式,代表着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认知,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的教学要以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方式进行。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认知的生长,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化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
①因此,他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
二、“发现学习”的主要中心思想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②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知识库,而是要他们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应该是一种结果,而应该是一种过程。
布鲁纳还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
”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
”③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发现知识,并不是要学生去寻找那些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
他说:“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因此,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
在布鲁纳看来,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由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的范围和深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一生当中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
2、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
也就①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1.②王桂.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21.③[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C].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2.是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界。
3、学生不需要在头脑里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使他获得大量的知识。
布鲁纳特别重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把学生当作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
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根据这个中心思想,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模式。
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和寻找,从而获得知识的答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发现学习”的特征布鲁纳虽然不是发现学习的创始人,但他比其他人更注意发现法的理论依据,使之具有科学的基础。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为了改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而建构的一种学习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①1、学习过程“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布鲁纳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教学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
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2、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学生的发现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所谓“直觉思维”,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②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虽然不一定能获得正确答案,但由于“直觉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心智活动,因此它就可能转变成“发现学习”的前奏,对学生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都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
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①心理学百科全书[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425.②[台湾]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5.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3、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
布鲁纳十分重视内在动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作用。
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他说:“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在内部认识结构的改组与扩展,它不是简单的由刺激到反应的连接,而是在头脑中不断形成、变更认知结构的过程。
”①因此,布鲁纳反对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张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信息提取人类的记忆功能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针对许多人把“贮存”看作是记忆的主要功能,布鲁纳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对信息的“贮存”,而是对信息的“提取”。
提取的关键在于组织,在于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么才能提取信息。
他说:“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
”因此,学生的记忆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一经提出,即刻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教育界人士的推崇和赞誉,布鲁纳自己也认为他的这一理论有以下四大优点:(1)由于学生主动思维式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2)由于学生从主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3)学生养成“发现”的习惯后,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对今后的独立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4)由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自己亲自发现的,“发现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
由此,布鲁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市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②四、“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③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当代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其中有些观点具有一定的面性,但他强调认知、理解的作用,以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①[美]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②[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98:49.③赵德肃.布鲁纳“发现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11-20.这些都我国的教育教学是有一定启发作用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和认知能力培养。
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完全是由教师根据国家统编的教材来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教材、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并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以了解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教材所规定的内容,或检查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程度如何。
如果学生学得不令人满意,教师就得重新讲授一遍,或联合学生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取得比较优秀的学习成绩,注重结果。
这也是社会上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成绩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
尽管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绞尽脑汁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愿望和个性,但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这三个最根本的因素,学生是不能选择的。
因此,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发展智力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过是教师十分狭窄的一厢情愿而已。
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