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高分秘籍之“倍数特性蒙题法”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国考数量关系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1. 利用整除思想解题:在数量关系中,经常出现一些数据具有
整除性质,如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
利用这些整除性质,可以快速求解问题。
2. 利用比例思想解题:比例是数量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通
常用倍数、分数等形式表示。
利用比例关系,可以求解一些复杂的问题。
3. 利用倍数特性解题:倍数特性是数量关系中的一个特殊性质,即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原数。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快速求解一些倍数问题。
4. 利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在数量关系中,有时候无法确定最优解,可以通过代入排除法来求解问题。
即把不同的选项代入题目中,逐步排除,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5. 利用图形特征解题:数量关系还可以通过图形特征来求解,
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可以用来求解一些数量关系问题。
以上是一些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当然,在实际考试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因此,考生需要加强对数量关系题目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最新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含公式)第一节代入排除法1.使用范围看题型。
典型题型有多位数(提到具体位数(3、4位数)或出现位数的变化(个位与十位数发生变化))、不定方程(未知数比方程多)、年龄、余数看选项。
选项为一组数(2个数,问法为:分别/各)、可转化为一组数(比例可看成一组数)剩两项。
通过其他条件排除2项时,代入一项获取答案。
2.使用方法优先排除:通过尾数、奇偶、倍数等特性来排除。
直接代入:最值、好算。
(出现最值的先代入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未出现最值时,先代入最好算的)PS:多位数问题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多次操作的、倒来倒去的优先考虑代入排除。
第二节倍数特性法(从问题入手)题型: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倍数且所求与比例有关优先考虑倍数特征1.基础知识法(整除法)——考核较少若A=B*C,则A能被B整除,又能被C整除(考试时B、C假设当成整数)题型:①平均分配物品、平均数;②存在三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常见判定方法:①常见数:口诀法(3、9看各位数字之和,2、5看末位数,4、25看末两位数)②因式分解法:把一个数分成几个互质的数相乘的形式(互质是指除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约数,如12=3*4)③拆分法(常用于7、11、13):例如验证395/405/409/416中哪个数能被13整除,先确定数字390,再计算+5/+15/+19/+26对比2.余数法(结合代入排除)题型:平均分实物,最后有剩余/缺少解题核心:多退少补(总量+、总量-)Eg :解析:总量-6=9*部门数,总量+10=11*部门数;有1个部门只能分1包代表着缺10包,代入选项可得知:正确选项为B3.比例型若A/B=m/n (m,n 互质),则的倍数是n m B A ±±的倍数n 是B 的倍数,m 是ANM N A M N A N A N A ++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占所有数总和的,则占其他数的补充:111 重要提示:若1个总量包含2个比例,单看问题比例无法解决时,用两个比例计算总量第三节 方程法思维: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1.普通方程主要在于设未知数: 避免出现分数,设小不设大出现比例避免出现分数,设比例出现高频多个主体,并于列式,设中间量未出现前面三种情况,求谁设谁2.不定方程主要在于怎么解方程(本质在于代入排除):①奇偶性26/2543a.b ,=+=+y x m by ax 如:先考虑奇偶性恰好为一奇一偶时,优当 ②倍数的倍数是,可知如:性奇一偶时,优先倍数特考虑倍数特性恰好为一,有公因子(公因素)时与或当36037m b a ,x y x m by ax =+=+③尾数 271203750b a ,=+=+y x m by ax 如:时,考虑尾数或尾数是或当 ④无以上三种特征时,直接代入选项3.不定方程组①3个未知数、2个方程,且未知数一定为整数(人数、具体事物的个数、本、页、张)方法:先消元(消解系数小的未知数,方便计算)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数量关系六大必杀技

数量关系解题六大必杀技灰兔老师数学交流群2:140685395一、直接代入法直接代入法,就是将题目的选项直接带入题干判断选项的正误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个种题型。
由于行测试卷的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即全部是“四选一”的单选题,因此直接代入法就成为解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
理论上,只要未知量全部在选项中给出就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但根据不同的题目条件和形式,存在各种不同的带入技巧。
应用范围:带入排除法广泛应用于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行程、年龄问题、日期星期问题等。
解题步骤;一般先根据整除性质、同余理论、题干中某个限制条件等将干扰性不强的选项排除,再将备选答案代入。
代入顺序:一般情况下,求最大值的题目,由大到小代入,反之亦然。
可以排除两选项的,代入剩余两种的一个,满足就选它,不满足选另一个,大打提高了解题速度与效率!【灰兔-题目一】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
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5,则所得分数的值是三分之二,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2007年安徽】A.20/29B.21/29C.29/30D.29/50【灰兔-正确答案】B【灰兔-思路点拨】先看分子分母和是不是50,排除ACD,选择B。
【灰兔-题目二】一个小于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是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国考2004B类-43】A.32B.47C.57D.72【灰兔-正确答案】C【灰兔-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讲解的是代入法应该从哪个选项开始代入。
本题问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多少,所以我们应该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
D选项72,与3的和是75,是5的倍数;但其与与3的差是69,不是6的倍数。
D选项错误。
C选项57,与3的和是60,是5的倍数;其与3的差是54,是6的倍数。
C选项正确,且C选项比AB大,故选择C。
注释:问题有最大、最小等要求时,我们要按照题目的指向选择代入选项的顺序。
本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快速解答。
排除法会在后文中讲解。
河南政法干警行测通关秘笈:数量之比例倍数特性

河南政法干警行测通关秘笈:数量之比例倍数特性
河南公务员考试群166909202
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同学因为数量关系的题目比较难,耗时太多,所以就直接放弃,但是华图教研中心提醒您在数量关系题目中有部分题目是可以根据我们的数字特性来求解的,比如说比例倍数特性,如果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洞悉其中的丝丝联系,那么就可以秒出我们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运用我们的比例倍数特性来解题。
一、浅识比例倍数特性
如果a:b=m:n(m,n互质),则 a是m 的倍数; b是n 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则a ±b应该是 m ± n 的倍数。
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看到分数、倍数、百分数和小数,就需要多思考一下,看是否可以运用我们的比例倍数特性来做题。
二、真题回放
1. 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2013国考)
A.48
B. 60
C.72
D. 96。
【公考干货】数量关系的4大“蒙题”技巧

【公考干货】数量关系的4大“蒙题”技巧如果只是看心情、碰运气,随随便便蒙一道选择题,答对的概率只有25%。
但科学地、有方法的蒙一道选择题,答对的概率可能高达100%噢!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激动?话不多说,数量关系题的“蒙题大法”来啦:1.关联选项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举个栗子:(2017-北京)某种鸡尾酒的酒精浓度为20%,由A种酒、B种酒和酒精浓度(酒精重量÷酒水重量)10%的C种酒按1:3:1的比例(重量比)调制成。
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则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36%B.30%C.24%D.18%【答案】A【解析】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观察选项,发现D选项是A 选项的一半,优先推测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36%。
但有时候,两个选项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不明显,需要考生自己去挖掘。
举个栗子:(2017-国家)工厂有5条效率不同的生产线。
某个生产项目如果任选3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条生产线一起加工,则需要5天整。
问如果所有生产线的产能都扩大一倍,任选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A. 11B. 13C. 15D. 30【答案】C【解析】如果产能都扩大一倍,则时间缩短一半。
观察选项,发现C选项是D 选项的一半,优先推测需要15天完成。
2.生活常识万事万物皆相通,问题皆源于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常识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秒杀题目。
举个栗子:(2014-国家)两同学需托运行李。
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
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50%。
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A. 1.5元B. 2.5元C. 3.5元D. 4.5元【答案】A【解析】由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可知,应该优先选择稍微低一点的。
公考数量关系题倍数题解题技巧

公考数量关系题倍数题解题技巧今天来聊聊公考数量关系题中倍数题的一些实用技巧。
我公考备考的时候,数量关系这一块里的倍数题可把我折磨得够呛。
一开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看着那些数字就头疼。
比如说,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1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463,求除数是多少。
当时啊,就觉得完全没有头绪。
后来呢,我就发现一个小技巧,对于这种涉及倍数、余数关系的题,可以设除数是x,那被除数根据关系就可以表示成8x + 16。
为什么这么设呢?就好比我们分糖果,假设除数是小朋友的人数,你知道每个小朋友能分8个糖果还剩16个,那被除数(糖果总数)不就是8倍的人数再加上剩下的16个嘛。
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463这个条件,就可以列出方程:(8x + 16)+x + 8+16 = 463。
这里解方程就和平时咱们算算账是一样的,把同类项合并,9x + 40 = 463,然后9x = 423,算出来x = 47,除数就是47啦。
这就像是我们在寻找藏在数字背后的小秘密,找到这个设立未知数的技巧,就像拿到了一把开锁的小钥匙。
对了,还有个事儿要说。
有些倍数题还和整除特性相关。
比如说啊,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也能被3整除。
这就像一个神奇的数字密码一样,要是你看到一个和3的倍数有关的倍数题,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去验证答案。
不过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懂这些诀窍呢,在做题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
而且这些技巧啊也有局限性,有些倍数题可能结合了其他的数学概念,会变得特别复杂。
这时候呢,你可能就需要用到一些替代方案,像代入法。
就好比我们试衣服,把选项一个个代入到题目中去看看是不是合适。
在做倍数题的时候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一定要仔细读题,看清楚到底谁是谁的几倍,可别搞混了,这就和我们出门要分清左右一样重要。
还有就是在计算的时候要细心,有时候一个小的计算失误就满盘皆输了。
你可能会问要是遇到更复杂的倍数题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得进行更多的练习啦,就像学骑自行车,熟能生巧嘛。
【备战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用代入排除法、倍数特性法、方程法快速解题

数量关系:三大解题方法(第一课时)【注意】1.提前预习,学得轻松;做好复习,学得扎实。
2.学习任务:(1)课程内容:讲解三大解题方法,从方法的角度讲解数量关系应该如何做题,都是非常简单且很好认知的方法):代入排除法、倍数特性法(存在技巧)、方程法(列方程,比较好接受)。
(2)重点内容:有同学学习数量关系是一听就会、一做就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是因为做题的时候没有形成思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套路,遇到什么题型就应该怎么想。
①掌握代入排除法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②掌握倍数特性法的基础知识,以及余数型和比例型的解题思路。
③掌握设未知数的技巧,熟悉不定方程的解题思路。
第一节代入排除法【注意】代入排除法(把选项代入题干,对则选,不对则排除):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代入求解,一套题中有 1~2 题能代出来就不错了。
1.什么时候“代”。
2.怎么“代”。
3.代入排除的“逻辑”。
【知识点】什么时候“代”:分三个维度。
1.题型:(1)年龄问题(题干涉及年龄):①例:3 年前张三的年龄是他女儿的 17 倍,3 年后张三的年龄是他女儿的 5 倍,那么张三的女儿现在:A.2 岁B.3 岁C.4 岁D.5 岁答:题干都是关于年龄的表述,为年龄问题,将选项代入题干,代入的时候需要结合常识,如年龄差不变,如今年老师和 A 相差7 岁,若干年后仍差 7 岁;法定婚龄必须满足客观事实,必须在满足法定婚龄之后才能结婚生子,太小或不成年则是不允许的,哪怕数据能对上也不行,因为公务员考试要符合最基本的价值观、法律和法规。
问小张女儿现在的年龄,3 年前女儿是存在的,故排除 A、B 项(3 年前不能是 0 岁或没出生),代入 C 项:女儿 3 年前1 岁,张三才 17 岁,这不太现实、不满足法定婚龄,排除 C 项,D 项当选。
题干分为 3 年前、现在、3 年后这三个时间点,代入时间点进行验证,看能否对应。
考试的时候,A、B、C 项明显错误,D 项不需要再验证,行测题不能没有答案,验证是费劲不讨好,掉入思维的误区,若 D 项也验证错误,则更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2017国考数量关系高分技巧之比例倍数

2017国考数量关系高分技巧之比例倍数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了帷幕,一众学子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学习之路也是荆棘满满,在行政能力测试考试当中数量关系模块一直让很多考生感觉头疼,而且技巧性特别强,但是想在众多考生当中脱颖而出,不也正是要能人所不能吗?别人会的我们要会,别人不会的我们也要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到达成功的彼岸。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数量关系当中一个特别经典的得高分的技巧,关于比例倍数问题。
比例倍数问题经常出现,属于基础应用题,但是不容易被考生所发现,那么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比例倍数问题。
一、题型特征:题目当中出现百分数、分数、比例、倍数、小数(m、n互质)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二、技巧应用【例题1】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 )A.140万元B.144万元C.98万元D.112万元【答案】B【华图讲授说明】比例倍数问题。
题目当中有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能得到式子进而得到甲应是3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判定原则,可看出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2】一袋糖里装有奶糖和水果糖,其中奶糖的颗数占总颗数的3/5。
现在又装进10颗水果糖,这时奶糖的颗数占总颗数的4/7。
那么,这袋糖里有多少颗奶糖?( )A. 90B. 112C. 120D. 122【答案】C【华图讲授说明】比例倍数问题,因为题目当中有分数,而且根据题意所以奶糖是3的倍数,可以排除BD选项;同理根据题目也可以得到,奶糖是4的倍数,选择C选项。
公务员考试除了考大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
还考察大家对于一些技巧的掌握,我们平均答题时间不到1分钟,所以大家对于一些技巧一定要熟练掌握,争取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能够熟练应用。
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得到更大的进步,顺利取得国考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高分秘籍之“倍数特性蒙题法”
华图教育周德让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是广大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一个模块,它相对于其他模块来说确实要难得多,甚至很多考生朋友们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将此模块作为放弃项。
但是我们知道,对于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来说,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模块对于自己来说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们肯定要采取“蒙题”的方法。
那“蒙题”的策略有哪些呢?本文主要从题目中的倍数特性进行出发阐述下应该如何蒙题。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生是一种选拔性地考试,为了要区分考生之间的层次,在考试的时候肯定要设置一些技巧。
在数学运算这个模块里,题目所涉及的数字以及选项一般都为整数,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凑整”这个特性进行蒙题。
【例1】(2013-国家)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
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
A.10850
B.10950
C.11050
D.11350
【解析】本题汉堡有卖出和不卖的,卖出的部分每个赚了10.5-4.5=6元,没卖出的部分每个赔了-4.5元。
可以看出,不管是卖出了还是没有卖出,所赚及所赔的都是3的倍数,而在4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可以被3整除,因此答案为B。
【例2】(2013-春季联考)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恤,在售出2
3
后,以定
价的8折将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该网店预计盈利为成本的:()
A.3.2%
B.不赚也不亏
C.1.6%
D.2.7%
【解析】本题出现了分数2/3,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实在没有时间就可以考虑将分数去掉化为整数,及应该为3的倍数,4个选项中只有D为3的倍数,因此答案为D.
【例3】(2012-国家)某市气象局观测发现,今年第一、二季度本市降水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和9%,而两个季度降水量的绝对增量刚好相同。
那么今年上半年该市降水量同比增长多少?()
A.9.5%
B.10%
C.9.9%
D.10.5%
【解析】本题出现了9%和11%,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倾向选取有倍数关系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即为11的倍数又为9的倍数,因此答案为C.
【例4】某蓄水池有一进水口A和一出水口B,池中无水时,打开A口关闭B口,加满整个蓄水池需2小时;池中满水时,打开B口关闭A口,放开池中水需1小时30分钟。
现池中有占总容量1/3的水,问同时打开A、B口,需多长时间才能把蓄水池放干?()
A.120分钟
B.110分钟
C.100分钟
D.90分钟
【解析】本题出现了1/3分数,因此答案倾向为3的倍数,所以可以在A和D之间蒙一个,本题的答案为A。
通过以上几题可以看出,在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关于数学运算的蒙题技巧主要是看选项和题干之间是否存在倍数关系,是否可以将题干的分数化简为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