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调整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国银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采用以下三种: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

计算
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一工
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请注意,具体的折旧方法可能会根据中国银行的内部政策和规定有所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流程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流程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流程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企业为了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并及时反映资
产使用价值的衰减而制定的规定。

会计处理流程是指固定资产折旧在企业会
计系统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应该明确规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常见的折旧方法
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额折旧法。

直线法是将资产原值按平均年限进
行分摊折旧;加速折旧法则在资产初期进行较快的折旧,后期减少;减余额
折旧法则根据资产净值进行折算。

折旧年限是指固定资产从购入时预计的使
用年限,一般由国家税法或会计准则规定。

会计处理流程包括资产原值的入账、折旧费用的核算和固定资产账务调整。

在资产购买时,原值应按照购入金额确认,并入账至固定资产账户。

随后,根据折旧政策,每年确认的折旧费用应按照既定的折旧方法计算并核算。

在会计核算中,折旧费用应在利润表上列示,并相应减少固定资产账户
的余额。

一般会计软件会自动生成折旧凭证,将折旧费用录入到相应的费用
科目中。

折旧费用的科目通常为“固定资产折旧费”。

此外,重要的是要及时
调整固定资产账户的余额,以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动。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会计处理流程是企业为了规范资产折旧行为并合理
反映资产价值变动而制定的。

通过明确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以及执行规定
的会计处理流程,企业能够准确计提折旧费用,及时更新资产账户余额,从
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

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

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100%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

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固计使用寿命期内加快得到补偿2、年数总和法: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四大方法详解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四大方法详解

固定资产折旧四大方法详解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四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下面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一、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二、加速折旧法(1)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会计处理 东奥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会计处理 东奥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会计处理东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长期资产的价值递减和更新换代的过程。

在日常的财务核算中,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情况,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对其进行折旧,以反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消耗和价值变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上会选择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法等常见的折旧方法。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企业可能会考虑变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以更好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和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可能涉及到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最初预估的寿命有较大差异,导致原折旧方法无法合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考虑调整折旧方法,使之更好地适应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由于企业经营策略的变化或者财务政策的调整,导致原折旧方法无法有效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申请变更折旧方法,以更好地满足财务报告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不论是哪种情况,企业在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编制一份变更折旧方法的申请报告,提出变更折旧方法的理由和依据,并经企业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企业还需要对旧折旧方法下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编制调整折旧额度和折旧期间的会计凭证,以确保变更后的折旧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

企业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确保变更折旧方法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变更折旧方法前,企业需要对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变更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评估变更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企业需要对变更折旧方法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后果进行充分的评估,确定变更折旧方法的风险可控范围,避免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

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

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的要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采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介绍1、平均年限折旧法一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残值=原值×残值率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2、平均年限折旧法二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4、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调整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调整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调整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记录了企业资产的折旧情况,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对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进行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调整方法。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是指记录企业所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原值、累计折旧额和净值等信息的表格。

这张表格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更新一次。

二、为什么需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1. 购置或报废固定资产:当企业购置或报废了某些固定资产时,需要更新相应的信息。

2. 投入使用日期变更:有些固定资产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按照原计划投入使用,需要调整相应的折旧信息。

3. 折旧方法变更:企业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调整,例如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等。

4. 其他原因:例如固定资产的净值计算错误、资产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调整方法1. 购置或报废固定资产当企业购置或报废了某些固定资产时,需要更新相应的信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中找到对应的资产记录,将其原值和累计折旧额分别增加或减少相应金额。

(2)在“购置日期”或“报废日期”一栏中填写正确的日期,并在“备注”一栏中注明购置或报废原因。

2. 投入使用日期变更有些固定资产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按照原计划投入使用,需要调整相应的折旧信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中找到对应的资产记录,在“投入使用日期”一栏中填写正确的日期。

(2)根据新的投入使用日期重新计算该资产的折旧额,并将累计折旧额和净值进行相应调整。

3. 折旧方法变更企业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进行调整,例如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等。

固定资产本月折旧修改的步骤

固定资产本月折旧修改的步骤

固定资产本月折旧修改的步骤操作要点:1.计提折旧后,打开折旧清单,按Ctrl+Alt+G,工具栏上显示【修改】按钮图标。

2.点【修改】按钮,修改【本月计提折旧额】。

注意:系统弹出提示【是否将此修改后的折旧额XX作为第XXX号卡片以后每次计提的折旧额?】,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选择“是”,或者“否”。

3、修改了本月计提折旧额后,需要手工重算<折旧分配表>数据,避免部门类别汇总折旧额出错。

4、注意事项:(1)选项【当(月初已计提月份)=可使用月份-1】时将剩余折旧全部提足(工作量法除外)】如果勾选,则除工作量法外,本月计提折旧额=净值-净残值,不能手工修改。

如果不勾选,则该月不提足,可手工修改。

(2)本系统发生与折旧计算有关的变动单后,比如原值增加、原值减少、折旧方法调整、累计折旧调整、使用年限调整、净残值(率)调整,以前修改的本月计提折旧额或单位折旧的继承值无效。

(3)如果卡片的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1时,即最后一个月计提,“本月计提折旧额”也不可以修改。

操作流程:1.计提折旧后,打开折旧清单,按Ctrl+Alt+G,工具栏上显示【修改】按钮图标。

1.点【修改】按钮,修改【本月计提折旧额】。

1.系统弹出提示【是否将此修改后的折旧额XX作为第XXX号卡片以后每次计提的折旧额?】。

(1)如果点击"是",则以后该资产每次计提折旧不按公式计提,按修改后的值计提折旧。

弹出提示【您已修改了本月折旧额数据,在退出<折旧清单>时系统将自动进入<折旧分配表>,进入后请手工重算<折旧分配表>数据,避免部门类别汇总折旧额出错!】(2)如果点击"否",则以后每次计提还按折旧方法公式计算本月计提折旧额。

弹出提示【以后每次计提折旧(除月末结账之外)将重新按折旧公式计算!】4、修改了本月计提折旧额后,需要手工重算<折旧分配表>数据,避免部门类别汇总折旧额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调整方法
一、将固定资产结转到2011年年初。

二、更新程序,用最新的固定资产程序替换原来的程序。

三、进入固定资产软件,进入建账下的“系统参数”模块,将残值率改成千分之三十,如下
图:
四、进入辅助功能下的“折旧调整”模块,如下图:
按照以下步骤对折旧进行调整:
1、追加:可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型选择固定资产。

2、残值:自动计算固定资产的残值。

3、净值:用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可自动计算出固定资产的净值。

该净值如果与
审计人员算出的净值不一致,可以直接修改累计折旧,然后点“净值”,确保该净值与审计人员算的净值一致。

4、已用:计算固定资产已使用月份。

点击“已用”时,系统会让你选择会计时间,应选择
成2010年12月,如下图:
5、可用:计算固定资产尚可使用月份。

点“可用”前,需要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
修改。

可直接修改使用年限。

6、月折旧:计算固定资产的月折旧。

7、合计:计算合计数。

8、更新:更新固定资产卡片。

9、清空:该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调整完毕后,点“清空”,清除掉该类固定资产,然后点
“追加”,选择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按照以上的步骤对固定资产进行调整,直至所有类型的卡片全部调整完毕。

五、固定资产调整完毕后,点击建账下的“投入使用”,选择会计时间2011年1月1日,将
固定资产投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