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四大方法详解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初级会计职称,店铺为大家分享了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您梦想成真!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注: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欢迎大家参考!(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注: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分录如何做?答:增值税进项税转出,也就是说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部分转入相关成本:1、原材料借:原材料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之前是: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如何正确理解材料成本差异?答:“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和应结转的领用、发出或报废的各种材料的`超支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常见的财务处理措施,用于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为
未来的费用和损失做好准备。
以下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1. 直线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年限,平均分摊
每年的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限较长、价值相对稳定的固定资产,例如房屋、汽车等。
2. 双倍余额折旧法
双倍余额折旧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年限,计算出折旧额的2.25倍。
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较高、年限较短的固定资产,例如飞机、电子设备等。
3.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针对某些特殊情况的折旧方法。
例如,当固定资产的价值急剧下降时,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法来更快地减少价值。
此外,当固定资产面临修理或更新换代时,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法来平滑过渡。
4. 混合折旧法
混合折旧法是将多种折旧方法相结合,以平衡固定资产的价值。
例如,可以使用双倍余额折旧法来加速折旧,同时使用直线折旧法来保持折旧费用的稳定。
除了上述折旧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残值率折旧法、折现折旧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目标和政策。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固定资产的年限、价值、使用情况、残值等。
不同的折旧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平衡。
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为了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出的每年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折旧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使用寿命内保持不变,年折旧费用等于固定资产原值除以使用寿命。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稳定,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情况。
2.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按照加速折旧的原则,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使用寿命内逐年递减。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残值后,再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得到每年的折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较高,使用寿命较短的情况。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残值和使用寿命来计算折旧费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固定资产残值,得到净值,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每年的折旧费用是上一年净值的两倍除以预计使用寿命。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开始使用时价值较高,但在使用寿命内价值迅速下降的情况。
4. 生产量法生产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量来计算折旧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固定资产的价值与使用量直接相关的情况。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得到折旧基数,然后按照每个单位的生产量或使用量来计算每单位的折旧费用,最后将每单位的折旧费用乘以实际的生产量或使用量,得到每年的折旧费用。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
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折旧费用,以实现合理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的目的。
同时,企业在计算折旧费用时,还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折旧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第一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有四种方法!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记折旧额均衡得分谈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月递减法,是指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的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一)平均年限折旧法由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总在一年以上,且在折旧年限内仍不变更其物质形态,所以转作工程和产品成本的损耗价值,在固定资产未曾废弃以前,也就不易作精确的计算。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资料把多少价值转给或转移到它帮助形成的产品中去,要根据平均计算来决定,即根据它执行职能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计量。
”①“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种劳动资料,例如某种机器,平均能用多少时间。
假定这种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只能持续6天,那末它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
一切劳动资料的损耗,例如它们的使用价值每天的损失,以及它们的价值每天往产品上相应的转移,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的。
”②由此可知,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一般是依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期间的工程和产品成本中,每年的折旧额,是由固定资产价值除以使用年限算得。
会计工作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会计工作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会计工作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为了合理计量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流失,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会计期间,并计入企业的成本或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会计数据的真实反映和企业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从直线法、加速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三个方面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常用方法。
一、直线法直线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 使用年限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指的是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支付的全部成本,包括购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预计残值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后,预计能够获得的残值。
直线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稳定,每年折旧金额相等。
它适用于那些未来价值基本不变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等。
然而,直线法忽略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动。
二、加速法加速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早期价值流失较快的特点,设计的折旧方法。
加速法有很多种,本文仅以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例进行说明。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法中常用的一种折旧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2 / 使用年限累计折旧以前期累计折旧金额为基础,每年计算折旧费用后进行累加。
加速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逐年减少,初期折旧费用较高。
加速法适用于那些价值在开始使用时较快流失的资产,如设备、车辆等。
然而,加速法可能会导致后期折旧费用过低,使资产在财务上价值过高。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法中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费用 = (固定资产原值 - 上一年累计折旧) × 2 / 使用年限其中,上一年累计折旧是指上一年度折旧费用累计的金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前几年折旧费用较高,后几年逐渐减少。
它适用于那些在早期价值流失较快,后期流失减慢的固定资产,如计算机、软件等。
会计实务实用的4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会计实务实用的4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用于确定长期生产资料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以便为公司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和税务报告。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计算资产的折旧费用。
下面将介绍四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费用的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残值)/使用寿命。
其中,资产原值是资产的购买成本,残值是资产预计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
使用寿命是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来确定的。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折旧费用稳定,适用于资产价值稳定且使用寿命可靠的情况。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一种资产折旧的前端加载方法,即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前期以较高的折旧费用来计算折旧,而在后期逐渐降低折旧费用。
加速折旧法有许多不同的变体,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倍率法。
这些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略有不同,但基本思想都是前期加大折旧费用,以便更快地记录资产的价值损耗。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常见形式。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费用的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2/使用寿命)×当年未折旧资产净值。
其中,资产净值等于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资产使用寿命的早期年限,折旧费用较高,有利于反映资产价值的损耗速度。
4.年数倍率法:年数倍率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加速折旧方法。
使用年数倍率法计算折旧费用的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折旧倍率。
折旧倍率是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来确定的,通常使用较高的倍率来计算前期年份的折旧,以反映资产在使用寿命较短的早期失去的价值。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
会计师应根据资产的特性、使用寿命、价值变化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以确保折旧费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和税务报告。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总结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总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计提折旧可以逐年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衰减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计提折旧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进行总结。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资产原值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得到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忽略了资产的残值,将资产价值均衡分摊到每一年,适用于资产使用寿命相对稳定的情况。
2.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来决定每年折旧金额的。
每年折旧金额是通过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逐年进行加总和除去固定资产原值,得到的年龄比率。
然后将该年龄比率乘以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来计算该年的折旧,该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在早期急剧下降然后趋于稳定的情况。
3.手工定额法手工定额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需要对资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维护和监控,根据设备的实际工作量、维修次数和使用情况等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金额。
这种方法的精确性较高,但是也需要额外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4.成本比例法(产量法)5.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该方法在固定资产的后期使用年限之前,采用较高的折旧费率计提折旧,以提高早期的折旧费用。
该方法适用于资产在使用初期衰减比较快的情况。
综上所述,不同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考虑到资产的使用寿命、价值变化趋势、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等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最适合的折旧方法。
此外,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还需要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确保折旧费用的精确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折旧四大方法详解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四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下面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①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未使用、停用的固定资产仍计提折旧)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有改变作为
会计
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要合理合法,并且需要在
报表
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四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下面跟着小K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
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①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未使用、停用的固定资产仍计提折旧)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要合理合法,并且需要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
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