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美生

合集下载

论庚款留学_周棉

论庚款留学_周棉

论庚款留学周 棉 李 冲内容提要 1909年,美国率先把部分庚款退还中国,此后,英、日、法、比、荷、等国也先后把部分庚款退还。

这些退款中的一部分被用于派遣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史称“庚款留学”。

中国派遣庚款留学生的谈判充满了争取主权的艰辛;庚款留学考试较其他留学考试严格;这一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对20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教育以及民主政治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庚款留学 缘起 影响庚款留学缘起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美、英、德、法、日、奥、意、俄、比、荷、西等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清政府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限期39年,本息共达9.822亿两。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庚子赔款”。

庚款留学是由庚子赔款的退赔部分用作到国外学习的留学项目,它最早是由美国所引起,此后,英、法、比、日等国也先后仿效。

(一)庚款留美的缘起美国从庚款中获得3200万两白银,外加年息,到1940年本息将达5300多万美元。

如何看待和使用这批赔款,美国国内有人提出,赔款数目过大,为了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应把部分还给中国。

中美之间就退还庚款的交涉始于1902年中国驻美公使梁诚赴任以后。

他赴任以后,首先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就庚款“还金”还是“还银”①问题会谈。

他提出,中国财政支拙,若要一概还金,民间负荷极大,后果不堪设想。

基于美国政府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海约翰觉得梁诚的话极有道理,并觉得美国所得庚款“原属过多”。

梁诚则趁机建议“核减庚款”,海约翰同意将此事禀告罗斯福总统。

1906年,在天津和冀鲁交界处传教已30余年、深知中国民众“仇洋”心理的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借回美国本土募捐的机会,设法拜见了罗斯福总统,提出“不是完全退还这笔钱,而是要把这笔钱用在使类似事件(按指义和团运动)难以再生”②。

此议得到了罗斯福的赞许。

同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罗斯福的一封备忘录中说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能够由于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

庚款留学生

庚款留学生

谢谢观看
梅贻琦
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分 三十九年付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 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 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这一历史性的现象,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描绘了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和知识的无私传递。这些留 学生,带着中国的希望和梦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如同诗 篇般流淌,描绘出一次次挫折与坚韧,一次次希望与进步。
这些庚款留学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是国际友谊的象征。他们不仅带回了知识和技术,更 带回了新的视角和理念。他们的存在,使得中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加生动、更加立体。
1928年北伐胜利,8月17日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基金也归入中基会管理。之后,清 华系的留学活动仍在延续。
从1909~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名,1929~1932年选送104名,庚款赴 美留学生共计1000余名。又一说,1909~1929年间直接或间接受庚款资助的留美学生达1800余 人。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续不断,到1917年留美学生已超过1500人,1925年达2500 余人。
留学批次
美国
英国
比利时
1909年农历8月,两部举行首次考选,录取47人,其中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北京高等农校校长金邦正,中国现代物理学奠基者之一胡刚复,中国现代化学开山者张子高以及 曾当选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的徐佩璜等。
赵元任

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历史趣谈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导语: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北方如火如荼,清政府与众列强开战,但是不幸战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向列强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这笔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留学生说的是利用庚子赔款退款向外国派遣留学生的事情,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庚子赔款清政府向众列强赔付了大量的白银,这笔赔款的数额远远的超出了各个列强在中国所遭受到的损失,于是经过交涉,众列强同意退还一部分赔款,众列强规定这笔赔款应该优先用在中国向各个国家派遣留学生方面。

因为众列强认为谁控制了中国的精神,谁就可以真正的控制中国的商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所以诸列强都积极的吸取中国的留学生到自己的国家内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也包括人文科学方面的专业。

而这些留学生的费用就从庚子赔款退款中支付,因此这些留学生就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的主要留学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这些留学生在各个国家的很多学科内学习,回国之后这批留学生成为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成绩卓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比如大学问家胡适、后来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等都是庚子赔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留学生影响了中国的各个领域,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被退还
庚子赔款是指的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对诸
生活常识分享。

庚款留美学生之留学三阶段研究

庚款留美学生之留学三阶段研究

人全都 学工程 、 理化 、 农、 医。 据 清华学 校1 9 0 9 年 到1 9 2 9 年
留美 生 学科 统 计 的 情 况 . 见 下表 :
学科
哲 学 文 学
人 数
l 8 6 1
所 占 比 例
1 . 4 4 . 8
生考试 , 此次 考试 较第一批庚款 生的选拔更严格 。据记 载 , 7
答 卷 。7 月2 7 日考 试 科 目是 物 理 、 植物 、 动物 、 生理 、 化学 、 三
自然 科 学 商 学
工 程 学 农 业
医 学
l 2 7 1 4 2
4 0 4 6 7
6 8
9 . 8 1 1 . 1
学生 的英 文要求 十分严 格 , 如行 政会 议 、 布告 、 校 长 和 来 宾
府 和人 民的努 力下 , 1 9 0 8 年美 国率先答 应退还 多余庚 款 . 用
于 培养 赴美 中 国留学生 。双 方协 议后 , 决 定 于1 9 0 9 年 起 开 始 派遣 留学生 , 确 定 派 出 留学 生 的 人 数 为 “ 初 四年 每 年 派 遣 学 生 约 一 百 名 赴 美 游 学 . 自第 五 年 起 ,每 年 至 少 续 派 五 十 名 。” 1 1 9 1 1 年 晚 清 政 府 还 设 立 了 留美 预 备 部 , 即清华 学堂 . 到1 9 2 9 年夏 , 清 华 留美 预 备 部 最 后 一 期 学 生 全 部 留美 后 , 清
大 的激励作 用 , 这与他们后来整 体成就显著是深有 渊源 的
二、 留学 中重 视 学 习理 工 科 整 个 庚 款 留美 学 生 在 美 国 学 习期 间 大 都 以 习 理 T 科 为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

庚子赔款留学生名单庚款留美生第一届、第二届名单
首批录取47人名单:
程义法邝煦堃金涛朱复唐悦良
梅贻琦罗惠桥吴玉麟范永增魏文彬
贺懋庆张福良胡刚复邢契莘王士杰
程义藻谢兆基裘昌运李鸣龢陆宝淦
朱维杰杨永言何杰吴清度徐佩璜
王仁输金邦正戴济严家驹秉志
陈熀张廷金陈庆尧卢景泰陈兆贞
袁钟铨徐承宗方仁裕邱培涵王健
高仑瑾张准王长平曾昭权王琎
李进嶐戴修驹
第二批录取72人名单:
杨锡仁赵元任王绍礽张谟实徐志芗
谭颂瀛朱菉王鸿卓胡继贤张彭春
周厚坤邓鸿宜沈祖伟区其伟程闿运
钱崇澍陈天骥吴家高路敏行周象贤
沈艾陈延寿傅骕李松涛刘寰伟
徐志诚高崇德竺可祯程延庆沈溯明
郑达宸席德炯徐墀成功一王松海
王预谌立杨维桢陈茂康朱进
施赞元胡宣明胡宪生郭守纯毛文钟霍炎昌陈福习殷源之符宗朝王裕震孙恒柯成茂过宪先邝翼堃胡适许先甲胡达施莹李平计大雄
周开基陆元昌周铭庄俊马仙峤易鼎新周仁何斌李锡之张宝华周均胡明堂。

庚子赔款留学生实习心得7篇.doc

庚子赔款留学生实习心得7篇.doc

庚子赔款留学生实习心得7篇庚子赔款留学生实习心得【篇1】我是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在即将毕业的这几个月里,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办公室文秘。

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所在的公司是北京驻乌的一个办事处,是一家私企,所以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忙,没有感觉到很累。

只是每天都要守在电话和传真机旁。

很耗时间,第一天就因为坐了一天腰酸背痛的。

但是过了几天就稍有点习惯了,每天向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孩学习一些办公知识。

刚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

现在在办公室,有闲的时候就会看一些会计方面的书,虽然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此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我觉得应该多学点,有几个技能在以后找工作也可以给自己我几个选择。

我现在上班近两个月了,在这短短一个多朋中,曾有几次想过干完一个月不干了。

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经理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

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刚开始。

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

不然,想念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

我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待遇挺不错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

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庚款留学的--耻辱与希望

庚款留学的--耻辱与希望

庚款留学的耻辱与希望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联军总司令将指挥部直接设在了故宫之中,因这一年正值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之乱”。

隔年,《辛丑条约》签订,英法美日等11国列强要求的赔款额极富侮辱性,清政府总共须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当时中国人口同为四亿五千万,平摊到每人头上正好一两。

有意味的是,在庚子赔款的耻辱下,却又走出了庚款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借退还庚款,扶助中国教育之名,妄图进一步控制中国,却也因此为中国打开了现代文明的大门,那些借助庚款学成归来的文化精英们,随即成为推动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引擎。

庚款兴学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庚款是用黄金还是白银偿还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举行谈判。

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他意识到美国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

梁诚当即改变谈判策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

他同时向清政府谏言,用这笔款子办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他的判断是,美国政府和民间都会支持这个计划。

美国朝野的有识之士早有向中国退还部分庚款的打算。

当列强在北京开会决定条约的内容时,海约翰就给了美国代表团两个有关索取赔款额的指示,一是美国提报损失索取额2500万美元,这个数额已将损失虚报了两倍。

其二,与列强协议总索取额不超过1.5亿美元。

作为此时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希望拥有太平洋西岸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能成为它的一个自由贸易区,而不希望中国被瓜分或分割。

英法日德等列强的贪婪没有使美国做成“好人”,但退还部分庚款的种子就此埋下。

1905年海约翰的突然逝世令退款一事暂时搁浅。

美国的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1906年3月,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传教士明恩溥回到美国,他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

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若干问题考释

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若干问题考释

第 29 卷第 2 期2023 年 5 月Vol. 29 No.2May 2023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若干问题考释*邹文通1,2,潜 伟1(1.北京科技大学 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2.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摘 要:文章以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的有关历史资料和卢嘉锡个人历史档案为基础,厘清了第五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的选拔历程、留英名单、出国事宜以及继续学习工作经历,较为全面地还原了相关历史事实。

关键词: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卢嘉锡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62(2023)02-0035-070 引言“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是指国民政府利用英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向英国派遣的公费留学生。

1933-1947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1943年以后改称为 “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先后举办了九届留英公费生考试,共选派公费留学生193人。

在国民政府举办的各类庚款事业中,“以英庚款收效最宏”。

[1]1567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考选留英公费生,严格考试,在抗战期间,国内科学人员缺乏之时,是一支有力的补充兵”。

[2]67作为民国时期留学生的典型代表,对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林子勋的《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3]对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留学政策及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刘晓琴的《中英庚款留学生研究》[4]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英庚款留学生述论》[5]宏观分析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留学生经费分配、政策制定、选拔及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周琇环的《中英庚款会的文教事业》[6]对历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群体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至于具体到每届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研究,目前只有蒲以康的《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的出国求学之路》。

[7]从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群体来看,我们不得不提及第五届,他们是在全面抗战背景下选派的首批留英学生,而且又是在目睹国家正受日寇欺凌、国人无力还击的背景下离开祖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9 15 5 5 3 2 8 5 2 1 2
1919
12 17 9 5 7 4 3 3 1 3 1 2
1920
18 6 7 8 16 5 1 4 2 7 3
总 数
167 109 112 59 50 18 26 19 26 22 15 11 5 1 3 3 1 1 0 2 0 651
2 2 1 1
(二)、知识构成
1、留美前英语水平颇高
遴选严格,淘汰率高,精中求精。
1910年7月举行第二次考试。据《学部官报》所载,考试科目有:一、 中文论说;二、英文论说;三、历史;四、地理;五、算学; 六、格致;七、德文或法文;上述科目自第二项至第六项“均用英 文考试”。
年份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赴美时间 1921年 1918年 1922年 1929年 1913年 1923年 1923年 1918年 1924年 1921年 1915年 1929年 1924年 1922年
类别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清华生
家庭背景 官吏 官吏 实业家 商职员 平民 教师 官吏 教师 教师 商人 官吏 小康 教师 教师
(1)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很多专业无相应工 作岗位; (2)教育界先进人士及先期留美毕业同学的积 极引荐;
(3)培养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才;
(4)大学里高薪资的吸引; (5)个人自身方面的原因;
(三)、“特殊”构成
1、非正途留美生
“袁氏后裔生” “冯氏子弟特别生”
2、片面强调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
期刊
6 、《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选派》李守郡 7、《浅析民国时期庚款留美生跻身于高等教育的原因》赵雪利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8、《论庚款留美教育及其影响》祝中侠 池州学院学报 9、《“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刘秀英 硕士论文
纪录片视频
10、《特别呈现——幼童》 11、《百年留学——庚款留学》 12、《庚款留学百年》
留美学务处从1909年到1911年,先后选派三批,总共180人,未完成头 四年每年100人的任务。从第四年开始,留美学生都要再经过几年的预备学 习,在留美预备学校,也即清华学堂。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
二、庚款留美学生群体研究
庚款留美学生 群体研究
内部构成
知识构成
“特殊”构成
(一)、内部构成


1914
10 10 13 5
美 国 人 数
1915
9 10 7 6 4 2 3 1
1911
15 8 13 8 1 3 2 2 4 1 5
1912
1 5 3 4
1913
9 8 9 4 3 5 1 1 2
1916
16 7 7 6 4 2 2 2
1917
10 13 6 4 4 3 2 2 4 2 1
1918
姓名 邱培涵 秉志 胡刚复 范永增 徐承志 徐佩璜 高伦瑾 唐悦良 袁忠栓 张廷金 张福良 张准 张兆贞 陈楛 陈庆尧 陆宝淦
学科 农商 农 数理 卫生工程 文科 华化工 铁道管理 教育政治 电机 电机 森林 化学 铁道管理 化工 化学 农业,化学
姓名 梅贻琦 程义法 程义藻 曾昭抡 杨永言 裘昌运 贺懋庆 卢景泰 戴修驹 戴济 谢兆基 魏文彬 邝煦堃 严家驺 罗惠桥
报考人数
640人 400人 备取143人
录取人数
47人 70人 63人
前三批出身教会大学者较多,如圣约翰大学,岭南大学,东吴大学等。 还有省立高等学堂。
2、留学中重视学习理工科
清华学校1909年到1929年留美生学科统计
学科 哲学 人数 18 所占比例 1.4%
文学
社会科学 法学 自然科学

61
325 29 127
4.男女比例
从1914年开始,清华学校每隔一年招考一定数量的女生,到 1929年止,共派遣留美女生7批,53人。 经考选,首批录取为清华留美女生的十人是:唐玉端,陈衡 哲,张端珍,王瑞娴,林旬,李凤麟,韩美英,杨毓英,汤蔼林, 周淑英。 清华学校到1929年止,派遣各类留美生1279人,女生仅占4%。
学科 电机 采矿 机械 电机 农业,经济 造船工程 道路工程 机械 工业化学 化工 财政 文学,新闻 数理 河海工程
土木 化工 采矿 冶金 化工 电机 电机 造船,军舰 森林 土木
(资料来源:刘真《留学教育》: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所学学科概况)
47名留美生中学习理工农医的39人,攻文学,教育,经济者仅8人。
4.8%
25.2% 2.2% 9.8%
商学
工程学 农业 医学 军事 未详者
142
404 67 68 92 19
11.1%
31.3% 5.2% 5.3% 2.2% 1.5%
姓名 王世杰 王仁辅 王长平 王键 王琎 方仁裕 朱复 朱维杰 何杰 李进嶐 李鸣稣 吴玉麟 吴清度 邢契莘 金邦正 金涛
学科 文学,哲学 算学 教育心理 化学 化工
参考资料
著作
1、《庚款留学百年》 陈新国著 中国出版集团 2、《近代中国留学史》 舒新城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3、《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李喜所,刘集林等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4、《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李喜所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5、《中国留美学生史》 【美】史黛西·比勒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大都任教于大学
3、对中国国情知之甚少,脱离广大而落后的农村社会;
聚集于少数几个大城市
4、全然接受西俗,摈弃中俗,包括中俗中的合理成分。
“打倒孔家店”
小结:
据统计,上世纪中叶,代表中国最高科学水准的 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学部委员中,近半数为庚款 留学生。
其他几个问题:
1、如何有效的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 2、庚款留美生对当时美国及美国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3、美国大学的学位制度是怎么样的?
表一
(资料来源:选自刘喜所的《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第97页)
省 份
江苏 广东 浙江 福建 河北 四川 湖北 江西 安徽 湖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贵州 云南 广西 甘肃 新疆 辽宁 吉林 总数
表二
1909
21 6 9 1 3 1 1 3 1 1 3 1 1
各 年
1910
29 10 14 3 3 3
6、伊利诺斯大学校长 詹姆士
美国为什么会同意庚款兴学这个建议?
1908年怀柔义正式通知:从1909年起至1940年止,将美庚款之半数 961,121万美元,逐年逐月退还中国。
11,
根据中美双方协定:自1909 年起,前4年每年派遣留美学生100 名,自 第5年起,每年至少续派50名学生,直到将退还的庚款用完为止。
1 1
4
1 1
2
1 1
1
2 1
1 47 70 63 16 43 44 42 51 51 74 71
1 79
3、年龄结构
学部和外务部将录取第一格学生的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第 二格学生年龄定在15岁以下。 清华学堂成立后,进一步明确学生入学年龄,高等科在16岁 以上20岁以下,中等科在12岁以上15岁以下者。
高梅 2013年5月8日
导入
中美教育交流概述
“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 容闳(1828年-1912年) “ 予之一身即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 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 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第一批留美幼童 1872年——1875年共派遣四批共 120名留美幼童
为什么多数学生都 选择学习理工科?
(1)政府的提倡和导向作用;
(2)来华传教士所开设的西学课程有关;
理由
(3)“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
(4)美国方面的影响;
(5)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3、留学归国后多任职于教育领域
留美生归国后,许多人进入教育系。
1909年至1922年544名归国的清华留美生中,从事 教育者204人,占总数的40%以上,位于所有职业之 首。
“中国驻美公使” 梁诚 “第四批留美幼童”
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
第二批庚款留美生 胡适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约翰· 杜威 (胡适导师)
一、庚款兴学的背景
1、《辛丑条约》的签订 赔付美国2444多万美元 2、中国驻美公使 梁诚 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白银 “财政之拙”“民间艰于负荷,仇洋之念益涨,大局或有动摇,祸患何堪设想” 3、美国国务卿 海约翰 “庚子赔款原属过多” 梁诚 “以各国若将赔款核减,于我财政殊有补益,贵国如能倡首,义声所播, 兴起闻风矣。” 4、传教士 明恩傅 拜见罗斯福总统 避免出现第二次义和团 5、美国驻华公使 怀柔义
1、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较为复杂。学生来源比较广泛。学,膳,宿费全免, 清贫学生有入选机会。
2、地域分布
详见表二“清华留学生统计表”,节选自《清华大学史料选编》 (表中的清华留学生包括三批直接留美生、清华学校预备留学 生以及清华招考的留美女生和专科生。) 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近代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姓名 萨本栋 杨石先 高崇熙 袁翰青 戴芳澜 邓叔群 朱物华 叶企孙 王守敬 黄子卿 袁复礼 冯德培 梁思成 杨廷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