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① 春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② 东汉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地动仪;东汉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③ 南朝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推算;④ 唐代僧一行和梁令瓒共同创制的黄道游仪,并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⑤ 元代郭守敬创制简仪;⑥ 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⑦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感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

(4)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6)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

特点(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试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3、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是近代科学无法正常产生的经济根源。

(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与工商业有关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大量知识分子埋头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脱离了生产、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是近代科技无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4)教育落后。

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相互融合,也不利于培养人才。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作者:谭周桂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创造了今天令我们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而且中国古代科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先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然而我国古代科技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没有孕育成近代科学,没有迅速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原因何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兴盛的原因在明清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遥遥领先世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后,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家统一是主流,也促进了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交流和发展。

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与封建皇权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扶持与推广。

总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2.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就是为适应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

例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3.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中国古代教育开始是由官府垄断。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从此私学兴起;后来汉武帝时就已经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智慧树答案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中华文化选讲(吉林师范大学)1.你喜欢中华文化吗?答案:喜欢第一章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答案:源远流长2.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答案: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3.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答案: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答案:包容性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答案: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6.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答案: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7.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答案:①②③④8.“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答案:包容性9.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答案:①②③10.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答案:①②③11.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发布:翟国毅时间:2010-4-15 17:42:07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 1695 讨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① 春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② 东汉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地动仪;东汉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③ 南朝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推算;④ 唐代僧一行和梁令瓒共同创制的黄道游仪,并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⑤ 元代郭守敬创制简仪;⑥ 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⑦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感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

(4)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6)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

特点(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试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3、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是近代科学无法正常产生的经济根源。

(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与工商业有关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使大量知识分子埋头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脱离了生产、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是近代科技无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重点) 名 称: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朝 代 (战国) (汉) (唐) (北宋) 特点: 影 响:领先世界并改变世界面貌 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境遇的启示(环境决定)
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 :商代有关哈雷彗星的记
载。战国时《石氏星表》世界现在最早星表。元 朝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 基本相同,领先现行公历300年。
②印刷术:隋唐时就有了佛经等雕版印刷品。北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 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 大贡献。
③指南针:战国时利用磁石制成司南。到北宋时期, 指南针被运用到航海事业。
④火药:唐朝中期已有配制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时期,战争中广泛使用火药 与火药武器。
1)基本发展历程: 明清: 前:长期领先世界 后:落后于西方
经济:小农经济 2)原因: 政治:专制统一加强
对外:交流由盛到衰
3)成 就:
天文:战国,《石氏星表》世界现在最早星表 元代,郭守敬,简仪
农学:南北朝《齐民要术》,贾思勰
医学:战国,《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
数学: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 南朝,祖冲之,圆周率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 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 术成就。
1、 古 代 科 技
文学是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文学形式)中的反映
3、古代艺术
1)汉字与书法
汉字:

简析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简析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简析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重庆/黄勇古代中国科技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了近代却逐渐衰落,笔者现就此作一阐述。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17世纪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几个文化发展的高潮: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有特殊地位,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到了隋唐时期,其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

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二、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教育不断地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明之前,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给科技的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

三、中国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1.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5)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

(6)教育落后。

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2.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1)14、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定下来,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集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识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2)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天文、数学、农学和医学1.天文学成就(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是《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2.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一)中国封建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②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前提。

③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

④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⑤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中国古代文化连绵不断,前朝文化的繁荣为后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成就。

(举例说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等)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创造。

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成果的直接创造者。

(二)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展阶段特征①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学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发展导致科技进步;小生产者队伍扩大,人本思想形成;古典文化第一个高峰:诗歌、散文发达。

②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呈现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

思想上“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取代“百家争鸣”。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等)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范缜的《神灭论》、北方的《齐民要术》和北方的民歌都体现这一特征。

④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盛阶段。

中国科技文化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形成“中华文化圈”。

⑤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理学、史学和文学发达,绘画艺术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⑥明清时期,承古萌新(表现:)(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中国古代科技特点①长期走在世界前列,明清时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

②来自于生活实践,又指导生产生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作者:陈普琴学院:生命科学班级:2014级生物科学01班时间:2014.11月摘要:回顾我国古代发展,科技一直领先世界。

问及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我国的大统一;是文化的交流;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封建制度、统一、文化交流、教育事业、实践。

17世纪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几个文化发展的高潮: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有特殊地位,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到了隋唐时期,其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

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我国古代创造领先世界科技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

与此用时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条件。

封建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我国古代科技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集体的智慧得到了不断地进步。

其次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这使百姓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生活,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使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由于中国民族的统一,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了统一的前提,进一步的,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共同创建了龙古代文化。

明之前,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我国古代教育也不断地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教学经验至今仍在延用。

我国科技就因为这些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断突破前进。

我们知道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知道实践产生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当然,所有的科技创造都来源于人类自己,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最后,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他们取得的卓越成就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比如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推向高潮,面向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