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表08)击实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击实试验记录

击实试验记录
分辨力 / / 温度(℃) 23 相对湿度 (% 59
中铁二十一局一分部水泥挤密桩现场
仪器设备名称 电动重型击实仪 电热干燥箱 型号 BKJ-Ⅲ型 101-2型 管理编号 21-DX-ZX-052 21-DX-ZX-060 采用标准
试日期
示值范围 / /
土的密度ρ(g/cm3) 试样制备方法 1 2
干法
风干试样含水率ω0(%) 估计最优含水率(%) 3 4
6.2 17.3 5 7 41.64 38.35 22.92 3.29 15.43 21.32 21.4 8889 4660 4229 2103.9 2.01 1.66
盒号 盒和湿试样总质量(g) 盒和干试样总质量(g) 含 盒质量(g) 水 水质量(g) 率 干试样质量(g) 含水率ω (%) 单值
筒体积V (cm3) 湿密度ρ (g/cm3) 干密度ρ d (g/cm3) 最大干密度ρ d(g/cm3) 大于5mm、20mm或40mm颗粒含量(%) 校正后最优含水率(%)17.2
干 密 度
筒和试样总质量m 2 筒质量m 1(g) 湿试样质量(g)
3 4 5 10 12 8 14 11 49.67 38.76 46.16 41.25 42.80 42.87 47.02 49.83 ⑴ 46.81 36.82 43.07 38.65 39.77 39.95 43.04 45.44 ⑵ 22.06 21.90 22.95 21.76 22.30 22.88 21.85 22.10 ⑶ ⑷=⑴-⑵ 2.86 1.94 3.09 2.60 3.03 2.92 3.98 4.39 ⑷ ⑸=⑵-⑶ 22.06 14.92 20.12 16.89 17.47 17.07 21.19 23.34 ⑸ ⑹ ⑹=[⑷/⑸]×100 12.96 13.00 15.36 15.39 17.34 17.11 18.78 18.81 13.0 15.4 17.2 18.8 平均值 8641 9012 9174 9160 ⑴ 4660 4660 4661 4660 ⑵ 3981 4352 4513 4500 ⑶=⑴-⑵ ⑶ 2103.9 2103.9 2103.9 2103.9 ⑷ 1.89 2.07 2.15 2.14 ⑸=⑶/⑷ ⑸ 1.67 1.79 1.83 1.80 ⑹ ⑹=⑸/(1+ω) 1.83 最优含水率ω(%) 17.2 饱和度ωsat(%) 0 校正后最大干密度(g/cm3)1.83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控制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密实度的重要指标。

(二)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加,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ωop,与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如附图6-1所示。

锤质量2.5kg,筒高116mm,体积947.4cm3。

2.天平:称量200g,分度0.01g。

3.台称:称量10kg,分度值5g。

4.筛:孔径5mm。

5.其它: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5mm筛,土样量不少于20kg。

2.加水拌和:预定5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2%,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优含水量。

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m w—所需加水质量,g;m w o—风干含水率时土样的质量,g;ωo—土样的风干含水率,%;ω—预定达到的含水率,%。

·10·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每个试样取2.5kg,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向土样均匀喷洒预定的加水量,并均匀拌和。

3.分层击实: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g,倒入筒内,整平表面,击实25次,每层击实后土样约为击实筒容积1/3。

击实时,击锤应自由落下,锤迹须均匀分布于土面。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三层的击实。

击实后试样略高出击实筒(不得大于6mm)。

4.称土质量:取下套环,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土质量,准确至0.1g。

附图6-1 击实仪示意图5.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2个各约15~30g土测定含水率,平行差值不得超过1%。

按2~4步骤进行其它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五)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前,击实筒内壁要涂一层凡士林。

击实试验记录表

击实试验记录表
7
3140.3
1103
2037.3
2.04
1.70
F75
33.93
32.44
20
13.93
12.44
12.0
12.0
F34
33.90
32.48
20
13.99
12.48
12.1
8
3108.5
1103
2005.5
2.01
1.67
F07
32.78
31.29
20
12.78
11.29
13.2
13.2
F94
33.18
F35
35.44
34.02
20
15.44
14.02
10.1
2
3058.1
1103
1955.1
1.96
1.75
F75
33.93
32.45
20
13.93
12.45
11.9
11.8
F98
33.60
32.26
20
13.69
12.26
11.7
3
3130.9
1103
2027.9
2.03
1.80
F08
32.88
31.40
估计最优含水率:风干含水率:土粒比重:1.72
实验序号
干 密 度
含 水 率
筒+土质量
(g)
筒质量
(g)
湿土质量
(g)
密度
(g/cm3)
干密度
(g/cm3)


盒+湿土质量
(g)
盒+干土质量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土工击实试验来研究土壤的击实性能,并通过检验原始记录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实验原理: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用于研究土壤的击实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利用落锤的冲击力作用于土层,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进一步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

实验中采用击实规范指导实施试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实验中所需的设备有落锤、击实针、土柱、刻度尺、天平、室内水桶等。

实验步骤:1.准备土柱:将土壤样品装入环形模具中,保证土柱的高度和直径满足规范要求。

2.落锤冲击:将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击实针,使其插入土柱中。

3.记录击实次数:记录击实针插入土柱的深度,以及每次冲击后击实针的回弹高度。

4.重复冲击:依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击实针插入土柱的深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冲击次数,深度1 (mm) ,深度2 (mm) ,深度3 (mm) ,深度4 (mm) ,深度5 (mm)--------,------------,------------,------------,------------,------------1,10,12,8,11,92,19,21,17,20,183,25,26,24,27,254,30,33,29,32,315,34,36,33,35,34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观察到每次冲击后击实针插入土壤的深度逐渐增加,并在一定次数后趋于稳定。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土壤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冲击后,已经较为密实,难以继续增加密实度。

进一步通过计算平均深度和回弹高度,可以得到更加具体的数据:平均深度,平均回弹高度------------,-----------------27mm , 7mm通过分析平均深度和回弹高度,可以评估和比较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击实性能差异。

深度的增加代表了冲击的力度和击实效果,而回弹高度则反映了土壤的弹性恢复情况。

8-试验原始记录

8-试验原始记录

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承载比(CBR)试验原始记录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原始记录土颗粒分析试验原始记录(筛分法)土有机质含量试验原始记录含水率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掺配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密度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针片状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破碎砾石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化学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密度原始试验记录细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棱角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TKY- 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SKY- 试验日期:水泥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金属力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4-GYC- 试验日期:金属焊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钢筋挤压连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无机结合料含灰量试验原始记录(EDTA) 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机结合料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含灰量标准曲线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石灰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验证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砂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用料计算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一、1.取样地点: 6.实测原材料风干含水量2.稳定材料种类:①W砂砾=3.配合比:②W土=4.击实筒体积:③.W石灰=5.最大粒径:④.W粉煤灰=二、计算:1.确定每份混合料干质量(G)=2.计算每份混合料各原材料的风干质量:G×百分比×(1+W风)①②③3.拟定最佳含水量及每点的加水量计算:复核:试验负责人:。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计算公式
干密度(g/cm³)ρ
2
备注
审核:
土工击实试验检验原始记录
试验日期:
试验环境
土质类别
试验结果
2
3
4
5
委托日期 击实类别
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ρ2=ρ1/ (1+w)
含水量(%)w 复核:
w=m水/m干
湿密度(g/cm ³)ρ1
试验:
超尺寸颗 粒含量(%) 每层击数 (次) 最佳含水量 (%) 修正后最佳 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g/cm3)
超粒径颗粒修 正后最大干密 度(g/cm3)
击实曲线示意图
击实曲线图见报告
ρ1=m1/V
第1页/共1页
试验编号:
样品名称 检测设备
检测方法
试样编号
1
筒加试样质量(g)
筒质量(g)
试样质量(g)(m1)
筒体积(cm3)(V)
湿密度(g/cm3)ρ1
盒号
1
2
盒质量(g) 盒加湿土质量(g) 盒加干土质量(g) 水份质量(m水)
干土质量(g)(m干) 含水量(%)w
平均含水量(%)
干密度(g/cm3)ρ2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5479 10783 5304 2.44
5479 10807 5328 2.45
干密度(g/cm³) 盒号
2.28
17
1
2.29
4
13
2.31
2
10
2.29
16
12
2.28
5
8
盒质量(g)
472.9 481.6 465.9 458.9 486.6 469.2 488.0 451.2 491.2 491.1
7.1
平均含水率(%)
2.3
4.2
5.1
6.2
7.3
最大干密度
(g/cm³) 最佳含水率
(%)
校准后最大干密度
(g/cm³) 校准后最佳含水率
(%)

2.3
干密度(g/cm3)

2.25

2.2
与 干
2.15

2.1

2.05

2

1.95

-4
-2
0
2
线
备注: 试验:
复核:
y = -0.0038x2 + 0.0358x + 2.158

1.9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线
含水率(%)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制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103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JL-001
工程部位/用途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及填写

公路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及填写

第一篇路线施工检测记录:1.施检—01导线点测量汇总表(1).该表为高速、一级公路、大桥、隧道等用坐标放样或用导线点网控制的工程使用。

不采用坐标放样的工程,不填此表。

(2).本表由施检01-1表导线测量记录表及施检01-2表附合导线测量计算表汇总而来。

2.施检一02路线平曲线检查表路线平曲线检查表是检查路面工程完工后的平曲线与设计平曲线的偏差情况。

为便于检测又能反映出曲线的主体,主要检测内容为:交点桩号、曲线偏角、曲线外距。

表中切线长、半径、缓和曲线长一般不检测。

3.施检-03路线纵坡检查表本表用于检查成型后的公路纵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施检-04超高、加宽、视距检测表该表适用于路线平面指标比较小且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路段。

第二篇路基试表的填表说明(1)表头部分的填写:工程名称:指工程项目名称含合同段号。

试样编号:指对试样进行分类编号。

试样地点:指取样具体位置。

拟定用途:指用于何工程地段、结构层次和工程部位。

试验单位:指试验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名称。

试样说明:指试样的类型及特征。

试验规程:指本试验所采用现行的部颁或行业试验规程的代号。

试验环境:指试验时试验场所的温度或湿度。

主要仪器:指使用计量器具或专用试验仪器的名称及型号精度等。

技术负责人:指试验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的技术负责人试验日期:试验当天日期。

(2).表中主体部分的填写:①.应将试验数据如实填在规定的格内或栏内,其中各项测试结果的计算及数据应符合有效数字的规定,测定结果应符合试验规程规定的精度或允许偏差的要求。

采用的计量单位要与规范、规程规定的保持一致,不得随意采用。

②.如填写有误,不得涂改,应在原数据上划一杠,在其旁边将正确数据填上。

③.试验结果栏是综合上述检测数据,用简炼的语言将试验结果与施工技术规范或试验规程相比较后得出合格或能否使用的结论。

④.附注或备注栏在必要时填写与试验有关或须进一步说明情况的事由。

⑤.监理工程师意见栏要求对检验结果准确地说明结论性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含水量
6.2
7.1
8.0
9.3
2.18 2.22 2.21 2.18 2.14
3.0 5.0
5.4 6.2 7.1 8.0 9.3
7.0 9.0 11.0
试 验 结 果 及 说 明
最佳含水量(%) 6.1 最大干密度(g/cm3) 2.22
2.20
2.18
2.16
2.14
2.12
技术负责人意见 监理工程师意见
15755 10630 5125 2.354 2.18 10 723.6 675.3 77.0 48.3 598.3 8.07 11 924.1 863.2 97.6 60.9 765.6 7.95 3
15730 10630 5100 2.343 2.14 7 687.4 635.6 73.5 51.8 562.1 9.22
日期 日期
#
筒容积
2177 cm3
击实方法
重击Ⅱ
45cm
击实层数和
予计含水量(%) 干 筒+湿试样质量 密 度 筒 质 量 湿试样质量 湿 干 盒 密 g g g
3 3
15640 10630 5010 2.301 2.18 1 5 835.8 800.4 140.0 35.4 660.4 5.36 5.4
度 g/cm
密 度 g/cm 号 g g g g g % %
盒+湿试样质量 含 盒+干试样质量 盒 质 量 水 水 质 量 量 干试样质量 含 水 量
926.4 885.5 140.6 40.9 744.9 5.49
876.8 823.0 74.7 53.8 748.3 7.19
754.2 698.4 97.0 55.8 601.4 9.28
2.24
2.22
15760 10630 5130 2.356 2.22 12 793.4 756.1 159.6 37.3 596.5 6.25 13 835.2 795.8 146.0 39.4 649.8 6.06 9
15775 10630 5145 2.363 2.21 19 781.7 735.7 76.2 46.0 659.5 6.97

工程名称





试表08
国道216线大黄山幸福路口至天池路口段一 级公路改造工程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2004.5.17 击锤质量 4500g JTJ051-1993
试样编号 90517 试样地点 K591+700 试样说明 天然砂砾 及用途 用于路基填料 筒 号 落 距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