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含答案).docx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科学教育(通用技术)题目: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教学内容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要从传统的以理科教育为核心的学科知识体系向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相结合的综合体系转变。
B. STS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够延续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反对单一的教授。
C. 在教育形式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要求既要符合知识特征,也要符合技术特征,还要符合社会特征。
D. 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科技素养且拥有社会责任新的STS人才。
2. 当代主导技术群中()是核心。
A. 空间技术B. 信息技术C. 海洋技术D. 新能源技术3. 二战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
A. 先降后升B. 先升后降C. 持续下降D. 持续上升4. 我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形成于()。
A. 西周B. 汉代C. 唐代D. 宋代5.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中,核心是()。
A. 科学B. 技术C. 社会D. 发展6. 下列关于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经济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C. 社会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基础D. 都不正确7. ()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A. 科学拉动B. 仿生学发展C. 文化演化D. 社会需求8. 控制论认为,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可以使用的反馈为()。
A. 正反馈B. 负反馈C. 零反馈D. 正负反馈相结合9. 《单向度的人》一书的作者是()。
A. 马克思B. 默顿C. 马尔库塞D. 泰勒10. 下列属于非再生能源的是()。
A. 地热能B. 天然气C. 植物燃料D. 太阳能11.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秉承的是()。
A. 课程的忠实取向B. 课程的相互适应取向C. 课程的创生取向D. 课程的实践取向12.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A. 顺应B. 同化C. 联想D. 平衡13. 追求“解放兴趣”的是()。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doc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科学教育(通用技术)题目:、技术设计中,方案的构思方法有哪几种?(分)、技术试验的实施包括哪几个步骤?(分)、“懂得什么样的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样的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
”指出某老师上述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并用行为目标的方法进行修改。
、“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请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解释。
、假设制作台灯的工序和花费的时间如图所示:()以缩短工期为目的改进流程,画出改进后的流程图。
()从人力和物力成本的角度比较原流程和改进后的流程。
、从使用的材料、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强度、方便实用、连接方式以及美观等方面考虑,设计一款手机架.()画出该手机架草图,并作必要说明。
()写出制作该手机架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写出至少两个对制作完成后的手机架进行的技术试验名称。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技术与设计》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流程的经历和环节、时序的体验,对其概念不难理解,但对流程的意义却很难把握。
如果让学生通过自身亲历的事件加以体验,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事件为案例进行探讨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而案例的选择将是关健.刘老师翻阅了课本,课本关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描述如下:“、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案例分析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
、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选择什么样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刘老师陷入沉思。
最终刘老师选择了旅游路线和行程的安排,因为同学们都有旅游经历。
有了案例,刘老师很快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材料二流程一引入新课刘老师说:“旅游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方式,假设我们有一个周末出游的计划,要在两天内游览结束返回。
实际上旅游的这个过程就是流程,旅游中我们途经的景点和食宿就是流程中的环节,什么时间到达哪里就是时序。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小学教育题目:1. 童话的底色是()。
A. 故事B. 真情C. 道理D. 人物2. 下列不属于简案的一项是()。
A. 卡片式教案B. 板书式教案C. 提问式教案D. 提纲式教案3. 下面不属于影响字音掌握的心理因素的一项是()。
A. 听音辨调能力的发展B. 拼音能力的水平C. 汉字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D. 字形的掌握程度4. 记事体文本的设计策略要聚焦四个“点”,表述欠准确的一项是()。
A. 教学起始点——观意B. 教学关键点——品人C. 教学着力点——表达D. 教学困难点——细节5. 童话故事类文本教学困难点是()。
A. 抓情节B. 促想象C. 重表达D. 读故事6. 童话故事类文本教学的关键点是()。
A. 抓情节B. 促想象C. 重表达D. 读故事7. 下列不属于单篇教材内容中的儿童分析的一项是()。
A. 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和学习后希望达到的结果,确定出儿童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生长点B. 如何进行调整、加工才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习C. 能为儿童的后续学习准备什么D. 单篇教材中儿童形象的分析8. 关于词语教学的中高年级都作为重点的一项是()。
A.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B. 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C.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D.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9. 下列不属于低年级句子教学内容的一项是()。
A. 积累句子,尤其是带有新句式的句子和表达精彩的句子B. 理解句子,尤其是新句式和关乎课文中心的C. 体会课文中关键句表情达意的作用D. 建立句子的概念,能辨清每句话10. 课标规定,要求“认识”的字要做到()。
A. 会写B. 会用C. 会理解D. 会读11. 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等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
A. 策略性知识B. 过程性知识C. 技能性知识D. 概念性知识12. 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基本特征的是()。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英语(小英)题目:1. 歌剧《卡门》的作曲者是()。
A. 圣桑B. 比才C. 威尔第D. 莫扎特2. 民歌《小河淌水》流行于()。
A. 蒙古B. 江西C. 云南D. 四川3.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的音乐风格当属于()。
A. 浪漫主义风格B. 民族主义风格C. 现代音乐风格D. 古典主义风格4. 下列不属于贝多芬作品的是()。
A. 《致爱丽丝》B. 《命运交响曲》C. 《动物狂欢节》D. 《田园交响曲》5. 柏辽兹是()作曲家。
A. 法国人,浪漫主义时期B. 德国人,古典主义时期C. 意大利人,巴洛克时期D. 德国人,浪漫主义时期6.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最多的音乐体裁是()。
A. 进行曲B. 圆舞曲C. 谐谑曲D. 随想曲7.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其管弦乐作品()被公认为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作品。
A. 《异国鸟》B. 《仲夏夜之梦》C.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D. 《牧神午后前奏曲》8. 《彼得与狼》的作者是()。
A. 巴托克B. 普罗科菲耶夫C. 格罗菲D. 柴可夫斯基9. 《海青拿天鹅》是一首著名的()独奏曲。
A. 笛子B. 琵琶C. 柳琴D. 二胡10. 近代歌剧形成于()。
A. 公元1500年左右B. 公元1550年左右C. 公元1600年左右D. 公元1650年左右11. He won’t be able to come on Friday because he () his exams.A. will sitB. was sitting forC. will be sitting forD. would sit for12. All the candidates passed the written test()the exception of John.A. onB. forC. inD. with13. My uncle is quite worn out from years of hard work. He is no longer the man()he was fifteen years ago.A. whichB. whomC. whoD. that14. Helen’s mother i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local()club.A. womenB. woman’sC. women’sD. the women15. It is high time that you()harder for the exam.A. studyB. had studiedC. studiedD. were to study16. Your dog is bigger than ()。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学信息).doc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学信息)题目:1.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存放顶点表的数组的大小为( )。
A. nB. n+1C. n-1D. n+边数2. 在一个M×N的矩阵A,若采用行序为主序进行顺序存储,每个元素占用8个字节,则$A_ij$($1<=i<=M$,$1<=j<=N$)元素的相对字节地址(相对首元素地址而言)为( )。
A. ((i-1)*N+j)*8B. ((i-1)*N+j-1)*8C. (i*N+j-1)*8D. ((i-1)*N+j+1)*83. 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数据元素,存储结点存放在连续的存储空间,用存储结点间的位置关系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该存储方式是( )存储方式。
A. 顺序B. 链式C. 索引D. 散列4.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_l$,$a_2$,…,$a_n$)中,删除任意一个结点时所需移动结点的平均次数为( )。
A. nB. n/2C. (n-1)/2D. (n+1)/25. 顺序查找法与二分查找法对存储结构的要求是( )。
A.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均只适用于顺序表B.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既适用于顺序表,也适用于链表C. 顺序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D. 二分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6. 对n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堆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为( )。
A. O($log_2$n)B. O(n$log_2$n)C. O(n)D. O($n_2$)7. 在一个顺序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 )位置。
A. 前一个B. 后一个C. 当前D. 最后8. 对具有n个元素的任意序列采用冒泡排序法进行排序,排序趟数为( )。
A. n-1B. nC. [1…n]D. [1…n-1]9. 一组记录的键值为(46,74,18,53,14,20,40,38,86,65),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小根堆为( )。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试题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小学)1. 现代德育发挥着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科学思想文化性,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安全等作用,体现了现代德育的()。
A. 德育目标的全面发展性B. 德育结构的多样综合性和开放性C. 德育功能的全面性D. 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 道德情感B. 道德意志C. 道德观念D. 道德行为3. 人的品德构成中处于基础性层次的品质是()。
A. 道德品质B. 政治品质C. 法纪品质D. 思想品质4. ()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
A. 语言说理法B. 形象感染法C. 实际训练法D. 品德评价法5. 学校德育产生于()。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6. 下列关于品德测评可能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无法保证,因而品德测评是不可能的B. 对品德进行测评是困难的,但并非是不可能的C. 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可以测评,成年人的品德不能测评D. 成年人的品德可以测评,青少年儿童的品德不能测评7. 就时间和空间来说,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是()。
A. 时间的长期性和空间的稳定性B. 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C. 时间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D. 时间的有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8. 三结合德育网络是指()。
A. 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网络B. 家庭、学校和班级相结合的网络C. 班级、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网络D. 社区、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网络9. 以下不属于德育内容的直接制约因素的是()。
A. 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B.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C. 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D. 一定社会、阶级、民族要求及其思想意识10. 以下有关德育原理和德育方针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地理科学(中学)题目:1.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下列哪个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
A. 国务院环保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D. 各级人民政府2.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 原生环境问题B. 次生环境问题C. 第一环境问题D. 继发环境问题3.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 原生环境问题B. 次生环境问题C. 第一环境问题D. 继发环境问题4. 《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 )。
A. 属于国家B. 除法律规定由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C. 除位于地表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D. 除砂石外属于国家所有5. 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
A.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B.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环境行政保护主管部门6. 当前,我国对主要污染物或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领域不包括( )。
A. 水污染防治B. 大气污染防治C.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D. 海洋污染防治7.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批准。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 省级人民政府C.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8.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
A.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危险责任原则9. 在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资源监督管理方面,按照行政区划由哪个部门监督管理( )。
A. 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B. 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C. 沿海地方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10. 某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对J公司作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决定,J公司对该处罚不服。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生物科学题目:1. 不属于血液中含氮物的是()。
A. 尿素B. 尿酸C. 肌酸D. 肌酐E. 核苷酸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营养性物质的是()。
A. 外界的药物B. 肠道细菌腐败产物C. 体内合成的酮体D. 体内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E. 食品添加剂如色素等3. CPS-Ⅰ的变构激活剂是()。
A. AGAB. GOTC. GPTD. GDPE. UAA4. 蛋白质特有的吸收峰在()。
A. 200nm处B. 250nm处C. 260nm处D. 270nm处E. 280nm处5. 在人体内可由胆固醇转化而生成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2C. 维生素CD. 维生素D6. 呼吸链中细胞色素参与传递电子的金属离子是()。
A. 锰B. 铜C. 铁D. 锌E. 银7. 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净生成的ATP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E. 5个8. 下列属于糖生理功能的是()。
A. 催化作用B. 调节作用C. 运动功能D. 氧化供能E. 支撑作用9. 参与肠道中次级胆汁酸生成的氨基酸是()。
A. 蛋氨酸B. 精氨酸C. 甘氨酸D. 鸟氨酸E. 瓜氨酸10. 下列维生素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是()。
A. 维生素B2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11. 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基因重排B. 转录C. DNA的甲基化D. 翻译速度12. 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 3’具有polyA结构B. 具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结构C. 具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结构D. 5’端CCA结构13. 转座时靶序列的DNA含有的bp数是()。
A. 1-3bpB. 3-12bpC. 15-20bpD. 25-30bp14. Watson和Crick在哪一年提出了著名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A. 1883年B. 1888年C. 1902年D. 1953年15. DNA变性是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小数)题目1、通过课程内容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哪些策略?答: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策略2.方程的教学策略3.正反比例的教学策略4•估算策略5.图形的认识”的教学策略6.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的解决策略模型思想在学生脑海中构建数学模型知识的迁移,新旧知识的联系.2、新修订《课标》关于估算教学的要求包括哪些?答:新修订《课标》关于估算教学的要求包括:强调了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明确估算的重点一是要有具体的情境,二是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
可见,估算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有助于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估算的价值与意义。
两个学段对于估算的要求侧重点不同。
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
第二学段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这个问题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数学本身的问题。
I1•估算教学的主要着眼点目前估算”从学生角度来讲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不知道什么选择用估算,往往学生一看见有大约” 就开始估了。
二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也就是估算策略怎么能够合理地进行应用。
为此,给大家提供一些估算教学的策略,希望能有所启发。
(1)培养估算意识①教师要重视估算,并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②要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让学生去体会估算的必要性③要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来养成好的习惯④要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2)教师可以适当第总结具体的估算的方法(3)形成估算策略2•估算的评价(1)对估算意识的评价(2)对于估算策略的评价估算分为:一种是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估算,一种是脱离实际问题的情境,纯算式的进行估算。
①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②纯试题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合理的区间内,就可以认为是正确的③注重对估算结果数量级中的把握3、关于估算的教学建议①整体把握估算教学所谓整体把握估算教学,就是要把握自己所教估算教学部分的知识结构与地位,要知道自己所教学的估算知识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处于什么位置?对今后的估算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要在自己所教的一段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就会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
②教师要重视估算,并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③要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④鼓励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过程,让学生进行合理估算。
⑤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⑥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3、自然数教学目标包括哪些,谈谈你的教学建议?一是理解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二是会比较数的大小;三是会读写数;四是会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五是能够描述数的大小和进行估计,建立数感。
要达成好以上课程目标,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教学。
(一)分阶段了解十进制计数法,逐步理解自然数概念前四个阶段是在第一学段里学习,而小学生第一学段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为主,那么帮助学生分阶段地理解自然数的抽象性是非常重要的。
1.在10以内数的认识中初步感受由数量抽象到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状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完成从数量到数的抽象。
所以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数量多与少的概念数来源于对数量本质的抽象,数量的本质是多与少。
虽然小学生会从一数到十,但是不一定感受到这些数字所表示数量的多少。
所以这部分的内容的教学有两个建议,数起源于数”来源于量”所以教学是首先给学生提供现实的事物,如5只小鸟图,8棵小树图,让学生看着这些具体的事物,用手一个一个点着数,有的老师叫他口手合一,说做一致,在具体的背景下知道8棵小树比7棵小树多,8比7多一。
第二建议就是除了用手指对数量进行点数”外,还有就是把5只小鸟和8棵小树圈起来,写出相应的数字,这样在感受数量多少的同时,建立数的大小概念。
第二就是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摆小棒,并对应着说出这个数,每摆一个,数量在增加,数字在变大,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态中感受由小到大排列的 1 —9这9个数字,感受数与数量的一一对应,知道自然数后一个比相邻的前一个数大一的特点,7后面加1就是8,再加1就是9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大小关系。
感受基数和序数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感受数量的多少的同时,建立数的大小概念。
(2 )从数量抽象到数的符号数的抽象性学生说不出来,只能提供大量的事例让学生逐步感受。
两个建议,一是数量相同,事物不同的操作活动或呈现图,如3棵树、3只羊、3个人,让学生用数来表示,当学生用一个数字符号 3 ”来表示时,这时已经把具体的单位和这个数量的具体含义去掉了,抽象为数’3 ”;反过来,给一个数’3 ”让学生在生活说一说或画一画,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3 ”来表示。
第二个建议,不让学生画出具体事物的形象(马、树、人),引导学生画3个圈、3个正方形、3个钩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 3 ”这个符号来表示,从而理解3的抽象性。
教材中一般都是让学生看着具体事物的图画圆圈,看着圆圈的图写出数字,就是这个用意。
所以说10以内数的教学重点是把具体的数量抽象出数,这样认识数,学生可能顺利通过自然数的这一特征认识更大的数。
(3 )丰富对1的认识它既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如1颗太阳、1座山、1条河,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如1根萝卜、1棵草等;还要进一步体验1根萝卜的数量可以用数’1 ”来表示,1筐萝卜也可以用数1 ”来表示。
1 ”不仅可以表示单一的事物数量,还可以表示很多同类事物集合在一起的数量,初步理解数从表示量的绝对大小到表示量的相对大小,也就是说同一形式的符号所表示的内容本质在不断地丰富4、通过学习,你认为“图形的认识”的教学策略有哪些?答: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的策略有几个方面:(一)经历图形抽象的过程,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原理。
1.从实际物体到立体图形的抽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首先接触到的是立体的东西,如:楼房、柜子、铅笔盒、球等,然后才会注意到立体图形的某个表面。
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也会遵循这种认知规律。
认识立体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盒子,让学生搭建一些喜欢的造型,并描述搭建的造型中都用到了什么形状的盒子。
然后让学生对盒子分一分,将特点相同的盒子放到一起,并起一个名字,然后从大量的统一形状的实际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电脑帮助学生实现由实物到符号的抽象过程。
例如:学生指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物体的形状以后,课件演示将高楼、盒子的背景隐去,只留下形,从而抽象出立体图形。
2.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抽象 1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2 )动手操作,拓印图形 3 )关注特征,分类命名①剪平面图形,并分类②观察平面图形,初步感知③ 求同,并命名④ 比较,沟通联系(二)经历分类与辨析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图形分类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对图形进行比较、概括,从而深入体会图形的特征。
首先,我们以四边形的分类”为例,探讨分类的过程。
1.观察比较,明确视角2.比较辨析,确定标准3.根据标准,进行分类(三)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1.观察2.操作3.想象4.猜想5.推理6.反思在活动中逐步积累直观经验和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直观观察,初步感知2 )操作探究(四)经历图形的转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内容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所谓空间观念是对空间中物体的位置、位置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空间观念是这样叙述的:主要是指能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建立空间观念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个想象力既包括从现实物体到平面图形的抽象,也包括从平面图形到现实物体的想象。
所以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要结合内容,让学生经历图形之间的转化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的直观表象,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以展开与折叠”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转化过程。
1.正方体到平面展开图的转化2.平面展开图到正方体的转化(1 )动手折(2 )想象折(3 )验证想象5、“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存在哪些常见错误与问题?答:(一)不能准确运用数学词汇表达图形名称1.问题分析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需要借助一些数学词汇来描述,而词汇的恰当使用是不太容易的,如学生常常把长方体叫做长方形;正方体叫做正方形,原因是抽象名称词汇与学生的经验词汇混淆。
(二)认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1.问题分析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究竟哪一部分是角,是非常困惑的。
因为在学生视觉范围内能够感知到的就是角的两条边,而感知不到的是围成的部分,所以容易产生边长角度就大的错觉。
其核心是用两条射线所夹部分”来定义角比较模糊:什么是所夹部分?是所夹部分的面积吗?此外,这样的定义还要求角的边的长度是无限的,与现实世界不符。
毋庸置疑,这样的定义很难揭示角的本质。
W(三)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平行位置关系理解不透1.问题分析以前通常将平行线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这一定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原因在于,两条直线不相交指的是无限延长”不相交,而无限延长是不能检验的。
学生面对这样不能检验的定义,无法真正把握。
(四)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1.问题分析由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和轴对称”都是变换后重合,但是变换的方式不同,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了重合”,忽略了怎样重合的过程,是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还是旋转180度后完全重合,所以学生很容易把平行四边形直观感知成轴对称图形”。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在课堂上再现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观察,充分动手实践,发挥丰富想象,敢于大胆猜想,善于合情推理,主动适时反思,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从而把握图形认识的目标,实现数学的理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完成《体积与体积单位》新课教学后,教师布置以下练习:在括号里镇上适当的单位•(1)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2)橡皮的体积约是10()(3)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4)一张课桌的桌面大小约是50()结果发现一部分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橡皮的体积约是10立方分米、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立方分米、一张课桌的桌面大小约是50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