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耐药基因mdr-1检测
多 药 耐 药(MDR)

多 药 耐 药(MDR)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也是白血病化疗效果改善缓慢的主要原因。
尽管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连续不断地推出,但是收效却总是不太令人满意。
在临床上,许多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初次化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结果,然而最终仍难免要复发,且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差,其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据估计,癌症死亡中有90%以上存在着耐药这一现象。
因此对肿瘤耐药现象的研究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前者在化疗前就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与药物的使用无关,后者是由化疗药物诱导产生的,即在药物使用前对药物敏感,而在药物应用后产生的耐药。
获得性耐药根据耐药谱不同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 PDR)和多药耐药(multi resistance, MDR)。
原药耐药只对使用过的药物产生耐药,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而多药耐药则是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他多种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导致一些联合化疗方案的失败。
一,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白血病治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
虽然人们作了很大的努力来证明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机制,但总的来说耐药的形成过程的了解还很少,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药物吸收减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依赖于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浓度。
许多药物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是个个主动的领带能量的过程,与药物浓度梯度有关。
参与此过程的载体蛋白结构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对药物吸收的减少,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降低,其后果就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对MTX转运的研究认为,耐药性的产生可由于药物与细胞膜结合载体蛋白的亲和力下降,或者细胞所表达的载体蛋白的数量下降。
卵巢癌组织中MDR-1、Wnt-1、FZD-1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Ch n e a d r lt n hp o x r s in o a g n ea i s i fe p e so fMDR- W n - a d F D- g n s o 1. t1 n Z 1 e e
i ar n ov i can ert su t ug・esit ce an c i e wi dr s h r s an
P均 < .5 ; 0 0 ) 但在 Ⅱ组 中, R 1和 Wn一、 Z . 基 因的表达 无相关性 ( 分别 为 一0 0 1 .3 , MD - t F D1 1 r .9 、0 0 1 P均 >0 0 ) .5 。 结论 卵巢癌组织 中 MD - 因 有较 高 的阳性 表达 率 , 卵巢 癌 的化疗 耐药 有关 , D 一 基 因可 能通 过 抑制 R 1基 与 M R1
I组 分 为 先 期 化 疗 有 效 组 (I 组 ) 2例 和 化 疗 后 复 发 组 (I A 2 B组 ) 。 采 用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R .C 8例 T P R技 术 检 测 各 组
卵巢癌组织 中 的 MD .、 t 、 Z . 因。结 果 I组 M R 1基 因阳性 表达率 为 7 % ( 13 ) Ⅱ组 为 8 % R 1 Wn一 F D 1基 1 D 一 0 2/ 0 , 6
L/ Bo we U — n. Ho g a n xi
临床评价MDR (2)

临床评价MDR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指一种疾病在用普通疗法治疗时药物失效的情况。
MDR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个严重问题,导致难以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蔓延。
,对于MDR的临床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临床评价MDR 的方法和意义展开论述。
MDR的定义和机制MDR是指疾病在使用常规疗法时出现耐药现象。
耐药性的产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机制是通过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基因突变来获得。
这些突变使得病原体对抗生素等药物表现出抗性。
临床评价MDR的方法1. 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常用的评价MDR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病原体与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接触,观察其对药物的反应,从而评估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针对具体病原体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2. 基因测序分析基因测序分析可以揭示病原体基因组中的各种突变信息。
这些突变可能与药物抵抗力的产生有关。
通过对病原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与基因库进行比对分析,可以找出可能与MDR相关的突变位点。
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MDR的发生机制,并为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3. 临床病例观察临床病例观察是一种对MDR进行评价的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以初步判断其对于药物的敏感性。
,这种方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其他并发症等,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评估MDR的方法。
临床评价MDR的意义1. 指导治疗临床评价MDR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通过评估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可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不必要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2. 防止交叉感染临床评价MDR还可以帮助医院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防止病原体的交叉感染。
通过评估病原体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敏感性,可以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指导药物研发临床评价MDR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多药耐药基因 (MDR1)核酸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CatSA-67021MDR1(RNA)2010(第二版)1/2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说明书(PCR-荧光探针法)【名称】通用名: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核酸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英文名: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1)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iagnostic kit 汉语拼音:zhong liu duo yao nai yao ji yin (MDR1)he suan kuo zeng jian ce shi ji he shuo ming shu【目的】本试剂盒适用于检测肿瘤患者新鲜组织、全血等样本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 ,用于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辅助诊断及其病人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控。
其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
【原理】本试剂盒选取一对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特异性引物和一条特异性荧光杂交探针,应用Trizol 提取RNA ,经逆转录酶作用将RNA 转录成cDNA ,后者在、耐热DNA 聚合酶(Taq 酶)作用下,配以FQ-Buffer(内含Mg 2+、Tris-HCl 等)四种核苷酸单体(dNTPs )等成分,通过PCR-荧光探针体外扩增法对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进行扩增,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实时定量检测之目的。
【组成】名称数量规格RNA 提取液B 1管500μl/管逆转录酶系1管40μl/管MDR1-RT MIX 2管140μl/管Taq 酶系1管80μl/管MDR1-PCR MIX 1管960μl/管MDR1阳性质控品1管50μl/管(1×107Copies/ml)阴性质控品1管500μl/管DEPC 水1管2000μl/管备注:10×RCLB 、RNA 提取液A (500500μμl Trizol reagents reagents))等另行配备。
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核酸扩增(RT-PCR)

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核酸扩增(RT-PCR)荧光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MDR1 mRNA RT-PCR Detection Kit前言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是一种ATP依赖型膜转运蛋白,它可以将药物及许多其他相关分子从细胞内排出,参与许多正常的生理活动。
MDR1基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均呈高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精确检测微量肿瘤组织、外周血及其他组织和体液中细胞的MDR1表达,能够对肿瘤的治疗方案的确定、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提供帮助,并与其他与MDR1表达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
检测标本外周血、骨髓、组织等检测目标胃癌、肝癌、肠癌、肺癌、脑胶质瘤、卵巢癌、白血病等各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试剂盒规格及组成试剂盒规格20次/盒。
试剂盒组成Trizol 12.5ml75%酒精 5mlRT反应液 450µlm-MLV逆转录酶 25µlRNasin 25µlMDR1 PCR反应液 1505µlTaq酶 70µlDEPC-H2O 500µl阴性对照 20µl阳性对照 20µl标 准 品2支(109copy/ml)稀释液 500μl/支自备试剂、材料1.5ml Eppendorf管、0.5 ml Eppendorf管, 10μl 、200μl 、1000μl吸头(进口,无菌)、氯仿、异丙醇。
(注意:所用的实验器材都要DEPC处理,做到无RNA酶污染)建议: 鉴于荧光PCR反应的灵敏度要求,请使用本公司推荐的相应耗材。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本试剂盒上适用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检测。
静脉血5ml(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有核细胞,将有核细胞收集到1.5ml 管中(进口,无菌),1,5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在沉淀中加入Trizol 500μl(请参照Trizol的使用说明书)混匀置室温10分钟,加入氯仿100μl混匀,4 0C 10000rpm 10分钟,吸取上层水相于1.5ml管中,并加入3倍体积的异丙醇(预冷)混匀,置冰上20分钟,离心15000rpm 15分钟(沉淀RNA)。
PPMP调控KBv200细胞株mdr1基因表达逆转其多药耐药

PPMP调控KBv200细胞株mdr1基因表达逆转其多药耐药袁匀;王丽莉;张积仁【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01(026)003【摘要】为研究糖脂合成酶抑制剂苯基棕榈酰胺吗啡丙醇(DL-threo-1-phenyl-2-palmit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HCl,PPMP)对人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细胞株KBv200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mRNA表达的调控,以及PPMP 对细胞株KBv200的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作者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细胞株KBv200进行PPMP处理,用RT-PCR技术分析PPMP处理前后细胞mdr1的mRNA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PMP处理前后KBv200及其敏感株KB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药物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5μmol/L、15μmol/L PPMP可部分抑制KBv200细胞mdr1 mRNA表达,25μmol/L PPMP可完全抑制KBv200细胞mdr1 mRNA表达;PPMP可增加KBv200细胞内罗丹明荧光强度,随着PPMP 浓度的增加,耐药细胞内的罗丹明荧光强度逐渐增大。
提示PPMP对细胞株KBv200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有抑制作用,并可以逆转KBv200的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与PPMP浓度呈正相关。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PMP (DL-threo-1-phenyl-2- palmit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 a kind of glycolipids synthase inhibitor, on the modulation of mdr1 mRNA expression and the reversing effect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PPMP in human malignancy KBv200cell line. In vitro KBv200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PPMP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the alterations of mRNA expression of drug-resistant gene mdr1 in KB(sensitive cell line) and KBv200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PPMP) cells were analyzed by RT-PCR. Intracellular rhodamine(Rh123)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PPMP was found to inhibit mdr1 gene expression of KBv200 at the mRNA level, and complete inhibition appeared at 25μmol/L PPMP treatment for 48h. PPMP could increase intracellular Rh123 accumulation in resistant cell lines. This mod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and Rh123 accumulation was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PMP. It suggested that PPMP, a chemical inhibitor of glycolipids synthase, could modulate mdr1 expression at the mRNA level in a content dependent manner, PPMP possesses MDR-reversing activity.【总页数】3页(P163-165)【作者】袁匀;王丽莉;张积仁【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R73-35【相关文献】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逆转多药耐药肝癌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变化 [J], 唐海桦;周铭;张海英;梁钢2.汉防已甲素、罗通定及川芎嗪对肿瘤细胞株KBV200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 [J], 徐建业;周琦;汤伟3.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多药耐药逆转对中性鞘糖脂表达的调控作用 [J], 李胜平;王丽莉;张积仁;张健4.靶向mdr1b/mdr1a基因siRNA逆转T24/ADM多药耐药性研究 [J], 刘正清;姚启盛;杨勇;陈从波;龚小新;黄力;王黎5.切割MDR1 RNA的核酶(Ribozyme)对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DOX化疗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J], 王宝成;郭军;顾广玉;师秋丽;狄剑时;姚长樱;植晓燕;徐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总结报告一、引言多重耐药菌(MDR)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加强对MDR的监测和控制,本次报告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目的本次目标性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多重耐药菌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耐药机制以及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通过监测分析,可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
三、监测方法本次目标性监测采用以下方法:1. 临床标本收集:选择不同类型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从不同医院的患者中进行采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 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菌落分离和纯化,使用传统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的鉴定,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测试不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记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的抑菌环直径,为后续的耐药机制分析提供参考。
四、监测结果根据本次目标性监测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多重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在不同地区的医院,MDR感染范围广泛,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和不同类型的标本。
耐药菌株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普遍存在。
2. 耐药机制分析:通过对不同MDR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耐药基因的传播是导致MDR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和可移动性基因元件的介导共同促进了MDR菌株的形成。
3. 治疗方法:根据对多重耐药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发现MDR菌株对大部分传统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因此,应该优先选择其他治疗手段,如联合用药、靶向治疗和药物修饰等。
五、建议针对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监测:不同地区的医院应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地报告MDR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2. 提高临床规范:医疗机构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和患者隔离等措施,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医治感染变得更加困难,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的监测分析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和分类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按照其抗药谱的扩展程度,多重耐药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Ⅰ型多重耐药菌(MDR,Multidrug Resistant),即对至少一种抗生素耐药;Ⅱ型多重耐药菌(XDR,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即对多种抗生素耐药;Ⅲ型多重耐药菌(PDR,Pandrug-Resistant),即对所有已知抗生素耐药。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1. 监测对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医院内的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以及社区环境中的相关标本等。
2. 监测内容(1)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对医院内患者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统计,包括感染类型、部位、病原菌、感染情况等。
(2)多重耐药菌的耐药谱分析:对多重耐药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3)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机制:研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和机制,了解其在医疗环境和社区环境中的传播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 监测方法(1)临床标本检验:对临床患者的分泌物、组织等标本进行菌落计数和耐药菌分离鉴定。
(2)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多重耐药菌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和分析,包括耐药基因检测、耐药菌分子分型等。
(3)环境监测: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空气、水等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测,了解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1.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1)强化手卫生: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的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室、医疗器械等环境必须保持无菌,避免手术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药物耐受是影响肿瘤化疗的最大障碍。
多药耐药(MDR)是指细胞可耐受结构、功能及杀伤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的致死剂量。
耐药的根本原因是多耐药基因mdr-1表达升高。
mdr-1基因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人类mdr-1基因位于染色体7q21-21、1,共有28个外显子,其cDNA长度4.3kb,编码一个170kD的膜糖蛋白(P-170)。
通过检测mdr-1基因表达可以预测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化疗。
用反转录PCR (RT-PCR)测定mdr-1基因表达的方法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
mdr-1高表达对致肿瘤对多种药物产生耐受,但并非对所有的药物都耐受。
单纯mdr-1表达升高与化疗药物DDP 的耐受关系不大。
mdr-1基因表达主要可造成肿瘤对几种脂性药物产生程度不同的耐受;对生物碱类高度耐受;对蒽环类中度耐受;对VP-16中低度耐受;对烷化剂或抗代谢类药物不耐受。
故在mdr-1阴性或低表达肿瘤中使用上述药物。
而在mdr-1阳性病人的化疗方案中,注重CDDP、MTX、5-Fu或氮芥等则更可取。
目前利用mdr的逆转剂Verapamil等来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可减轻心脏毒性。
Pirk在63例AML患者中发现:29%为mdr-1阴性,其化疗完全缓解率为89%;71%为mdr-1阳性,其化疗完全缓解率为53%;所有较早死亡的患者都为mdr-1阳性。
mdr-1阳性表达为预后不良因素。
mdr-1表达阴性一般来说对化疗敏感,但也存在不敏感的,可能除mdr-1以外还可能有未明机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