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习题精选
《徐霞客游记》阅读题

《徐霞客游记》阅读题摘要:一、《徐霞客游记》简介1.作者徐霞客2.作品背景及历史地位3.作品内容与特点二、阅读题解析1.题目类型2.题目难度及考察点3.解题技巧与策略三、阅读建议1.针对不同需求读者的建议2.阅读方法与时间安排3.阅读心得与收获正文:【提纲】一、《徐霞客游记》简介《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游记体散文集。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字霞客,号敬斋,江苏江阴人。
他生于明嘉靖年间,一生热爱山水,以旅行和记录为乐。
他的游记不仅记录了我国明代各地的风景名胜、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还融入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徐霞客游记》分为《粤西游日记》、《黔中游日记》、《楚南游日记》和《浙东游日记》四部分,共有60 余篇。
作品详细记录了徐霞客一生的游历过程,展现了他的旅行路线、所到之处的景色以及旅行中的趣事。
在徐霞客的笔下,山水景物栩栩如生,充满诗意,令人陶醉。
二、阅读题解析《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常被选入各类阅读材料中。
阅读题通常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主要考察学生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
题目难度不一,初级题目主要考察对基本情节的理解,高级题目则涉及对作品内涵、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解题技巧与策略:1.通读全文,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心理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4.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如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等。
三、阅读建议1.对于文学爱好者,《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可以领略到明代山水之美,感受徐霞客的文人情怀,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对于学生,《徐霞客游记》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结合课堂所学,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速读、精读、泛读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古诗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
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
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
出寺,雾渐解。
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
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
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例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为汉阳峰之阳也。
一径循山,轻嶂幽寂,非复人世。
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存有僧短发覆额,溃衲赤足者,即为慧灯也,方挑水磨腐。
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
欤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反问之,实乃云南鸡足山僧。
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华之,方返耳。
余即为拉一僧为导,攀缘半里,至其所。
石壁峭补,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
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
至就是而鲑鲤汉阳,下翻飞绝壁,与世复隔矣。
暝色已再分,爱人灯龛。
灯煎臭相饷,前指路僧亦至。
灯半月一臭,必自己出来,必遍布其徒。
徒亦自至,去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大径直之乐汉阳峰。
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
南瞰鄱湖,水天滚滚。
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望失恃。
惟北面之桃花峰,封府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
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
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例如两角并肩,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隔海相望甚将近。
而路必仍至金竹坪,拖犁头细长后,出来其左胁,北转始超过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
余始至岭角,盼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
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并无居者。
因结点五老峰,方知就是山之阴,一冈连属于;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入五枝,凭空倾侧者万仞,外并无重冈叠嶂之倚,际目甚阔。
然彼此隔海相望,则五峰排序自颇为,一览无法阿库县;惟尼里一峰,则两旁并无底。
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徐霞客《游等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因谋尽汉阳之胜大胜:名胜b.下山二里,循旧路循:沿着c.灯半月一腐臭:豆腐d.则五峰排序自颇为掩:遮掩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转而西南若亡郑而有助于君 b.覆盖住则汉阳峰也则刘病日笃c.灯有徒,结茅于内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亦以慕灯居此农人告余以春及1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是在汉阳峰顶与五老峰顶所见的一组是()a.其阳,水俱南直属南康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b.南瞰鄱湖,水天浩荡风高水绝,寂并无居者c.石壁峭补,悬梯以度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d.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一径循山,轻嶂幽寂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文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主要记叙了________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畏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的杰作《________》。
2. 下列词语适合本文中对徐霞客描述的有________。
①淡泊名利②诚实守信③兢兢业业④不畏艰险⑤胸怀宽广⑥公正无私⑦锲而不舍⑧才华横溢⑨英勇无畏⑩求真求实)3. 拼音写字我最棒。
4. 比一比,快乐组词语。
5. 小小翻译解词语。
(1)先驱:________(2)卓尔不群:________(3)雄心壮志:________(4)锲而不舍:________6. 加部首变新字,再组词。
余________西________7. 关联词语对号入座。
不是……而是……;不仅……还……;虽然……但是……;即使……也……(1)________徐霞客失去了三个同伴,________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2)徐霞客________荒野露宿,栖身洞穴,________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3)徐霞客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________岷江________金沙江。
(4)科学家________对地球进行分析研究,________对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研究。
8. 按要求写句子。
(1)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缩句)________(2)徐霞客那种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成反问句)________(3)太阳升起来。
(扩句)________9. 课内语段阅读。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
有一次,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洞口盘着一条蟒蛇,他还是设法进到洞里去考察。
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火把进去。
最新-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精选7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精选7篇)徐霞客是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篇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上一节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深入研究课文语言,写法上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并从徐霞客的精神闪光点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
(一)明确目标1.分析精要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2.用比较法体会本文的写法特点。
3.学习徐霞客的伟大精神。
(二)整体感知(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此问题的设置,从浅入深,有一定的坡度。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
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分析问题,归纳答案。
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
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1)第3、4段对徐母进行了语言行动描写,“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可以看出徐母是一个胸襟开阔、与众不同的妇人。
她叫儿子陪她游荆溪和勾曲,表明她善解人意,处事巧妙。
总之,徐母是一位可敬的母亲,正是有了她的不断鼓励,使徐霞客毫无顾虑的走上旅途,坚持信念,取得成就。
(2)主要通过环境险恶,条件艰苦来突出徐霞客写作游记的艰难。
第7~8句写出游历自然环境的危险,第9句写途中人为的艰难。
第10~11句则如特写镜头,描绘出徐霞客夜宿山野,挑豆燃草坚持写作,突出了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感人形象。
(3)徐霞客是一个不慕世俗,志存高远,有恒心、有毅力、有着不懈追求,无畏探险精神的智者勇士。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峡》《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三峡》《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含答案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又南五里,诸峰森丛江右,石崖回亘①,亦犹山门之列于江左者,而其上复有石森列,若立而伛偻,若坐而箕踞者。
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奕”,岂即此耶?至此江稍转西南,其东岸有聚落②日鸡腊,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
道侧有溪自西来入,于是舟转东行。
五里,转而南,有崖悬突江左,层累叠嵌,光采离奇。
眺其东,有尖峰弯竖,形若牛角。
既而东转五里,江北聚落出焉,名曰犁冲。
江流环其三面,中成盘涯,若犁之尖,故名。
忽转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复转东去。
北山松桧③森然。
遥闻滩声如雷,久之始至,则悬流回瀑,一泻数里,是.曰横旋滩。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有删减)【注释】①亘:连绵不断。
②聚落:村落,③桧:树名。
又名松柏、刺柏。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时朝发.白帝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春冬之时.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C.乃.柳州东南陆路大道也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D.是.曰横旋滩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2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舟人谓此处有“八仙对弈”,岂即此耶?2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忽转而北直抵牛角山下复转东去24.甲乙两文皆描绘山水。
乙文描写了峰、石崖、石和水的特征,其中石的特征是、。
甲文夏天的江水与乙文横旋滩的水相同之处是、。
【答案】21.D 22.(1)从三峡开始算起,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紧密相连的山峰,几乎没有任何缺口。
新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三单元17徐霞客传练习含解析53

17徐霞客传生活是部巨著,喜怒哀乐掺杂期间。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满怀喜悦,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失意而闷闷不乐。
只是我们不知道,在我们撒娇的时候,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在默默地为我们承当,在悄无声息地为我们分享。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去的地方。
男儿志在四方,不问年龄,不问处境。
在徐霞客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立志去考察西南 的地貌,也就是云贵高原。
史料上说: “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深夜,辞别亲友,大笑出门,放舟作万里遐征。
”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不仅放舟万里。
而且大笑出门,这等的风采,还 有什么千山万水和艰难困苦不能穿越?徐霞客寄情于山水间,他整个人融进了山水之间,融进了易逝的岁月,融进了历史的 长河中。
“何处不可埋吾骨?” 这种大无畏的气概感天动地,化作了一缕清风,化作了一道彩虹,化作了一支永恒的歌。
豪放与婉约在山水间交响,铁血与诗情在天地间汇聚,穿越时空的先驱光芒,独步千古的永恒丰碑,用男儿的十趾敲击大地,奏响历史的华彩乐章。
他,千古奇人徐霞客,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多维课堂核心突叫、内容梳理.早期:胸有大志,孝心为重r ■初游范围游之广母亲去世前*历尽艰险游之乐■执着态度游之笃《徐霞I(放志远游 {观察T 考察客传》| 南寻北探母亲去世后 <历尽磨难《溯江纪源》 死而无憾-《鸡足山志》 、把握主旨 本文集中笔墨记叙了徐霞客的游踪及其游记著述,表现了徐霞客热爱祖国山河,为舆地 之学,穷毕生精力而执着追求的精神,赞扬了他特立独行的品格。
三、艺术特色作者评价(类比) 徐霞客■王玄冲、义海i叙事清楚,详略互用。
本文交代徐霞客的一生,采取了详略互用的写法,如写他早期的出游,只是简略地交代了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却较详细地记叙了他如何去登雁宕绝顶的事。
全文虽然罗列其游踪,却没有枯燥乏味的流水簿之弊,就在于作者注重动用详略错综的手法。
2.感情饱满、语言形象。
作者对徐霞客生平的介绍,饱蘸感情,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因而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人物的形象也立体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徐霞客游记》阅读题

《徐霞客游记》阅读题
(实用版)
目录
1.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简介
2.《徐霞客游记》的内容及特点
3.阅读《徐霞客游记》的意义和价值
4.如何阅读《徐霞客游记》
正文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描绘中国山水风光的游记文学作品。
徐霞客,原名徐弘祖,号霞客,明代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
他自幼喜爱旅行,成年后更是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全国。
这部游记是他历经 34 年旅行,记录下的所见所闻,被誉为“中国游记的鼻祖”。
《徐霞客游记》的内容非常丰富,详细记载了徐霞客所游历的各地风光、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
全书共 13 卷,包括了名山大川、古迹遗址、奇花异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部游记的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徐霞客在游记中对所见所闻进行了详细记录,尽量保持了对客观事实的忠实,同时他还对一些民间传说和古代文献进行了核实和考证。
这使得《徐霞客游记》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地理学意义。
阅读《徐霞客游记》,不仅可以让我们欣赏到祖国的壮丽山河,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历史。
此外,徐霞客在游记中所展现的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具有很大的启示。
因此,阅读《徐霞客游记》对于我们了解自然、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阅读《徐霞客游记》呢?首先,我们要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游记的内容。
其次,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游
记中的细节,尤其是徐霞客对各种景观的描绘,这样可以更好地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苏轼《记游白水岩》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2、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3、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习题精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习题精选
一、解释下列词语
(1)家道:
(2)涉猎:
(3)年事渐高:
(4)散佚:
二、选择题
(1)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A.以上还都是崇侦八年以前——也就是他50岁以前的事。
B.霞客的一生,足迹遍于现在的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至云贵。
c.他家是封建社会里的所谓“世家”。
D.他不禁感慨地说:“当初有老母在堂,我不能不有所分心,现在是我可以许身于大好河山的时候了。
”
(2)对下列句子主语、谓语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
B.他||常常在令人厌烦的经书的覆盖下偷偷阅读这类书。
c.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D.从崇祯九年起,霞客||按着预定的计划作万里远游。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1)“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舟游太湖去了。
”
①两处的“他”指_____。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品质?
(2)仿照“毕竟是因为有老母在堂,所以霞客早年的出游,都是比较短期的,每次出游的时间也有些间隔”这样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四、填空题
徐霞客抛弃了他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传统人生道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毕生的精力()旅行,发现并描写()的壮丽,解释()的奥秘,为中国()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方向。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这个文段。
19岁那年,父亲因病逝世。
三年之后,服丧期满,他就想出外游历,以实现自己幼年以来的愿望。
但是又惦念家有老母,心中很是踌躇。
霞客的母亲是个很寻常的妇人,她了解到自己儿子的心意,就勉励他说:“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至于说‘游必有方’的古训,也不过是说要计算好路途的远近,时间的短长,能够如期往返,也就是了。
怎么能够为了母亲的缘故羁留家园,好像是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一个样子呢?”于是,她亲手为儿子整理行装,促儿子成行。
霞客得到母亲这番鼓励,也就开始踏上了一生的征途。
(1)给文段中加重的字注音。
惦踌躇篱笆
(2)“她了解到自己儿子的心意”这里的“心意”指的是什么?
(3)文中画线处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为什么说“霞客的母亲是个很不寻常的妇人”?从哪两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二)阅读下面这个文段。
霞客出游,主要是依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处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危崖,_____绝壁,_____
洪流,_____洞穴,_____狂风暴雨,_____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
至于人事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
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总要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有时日行百余里,到晚上还要在危垣绝壁之下,点起豆大的油灯进行写作。
甚至在露宿山野、寄身草莽的时候,他还是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
(2)请选出文段空相处应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
A.历登涉探冒行B.登历涉行冒探c.登历涉探冒行D.历登涉行冒探
(3)请用“无论……,总要……”造句。
(4)霞客为什么要出游?霞客的出游经历体现了霞客怎么样的精神?
答案:
一、(1)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2)比喻广泛地阅览书籍,一般不作深入的钻研探索。
(3)渐渐年老。
(4)失散、失传。
二、(1)B(2)c
三、(1)①霞客父亲②表现”他”无意宦途,洒脱自由的性格。
(2)毕竟是因为有父母的管教,所以他
早年的学习,都是比较优秀的,每次考试时也总会受人称赞。
四、孤身祖国山河地理现象地理学
五、(一)(1)diànchóuchúlíba(2)”心意”是指想出外游历,以实现自己幼年以来的愿望。
但又惦念家有老母。
(3)比喻(4)当时社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之路,但霞客的母亲并没有以此来束缚他,反而鼓励他出游,以增长见识,因此她是个很不寻常的妇人。
从她对霞客说的一席鼓励的话以及她为儿子整理行装,促儿子成行可以体现出来。
(二)(1)c(2)无论当天有多累,她在晚上睡觉前,总要坚持写日记。
(3)出游原因:纯然出于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地理考察事业的兴趣。
霞客的出游体现了他不畏艰难困苦,执著的求知精神,即科学精神。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