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塔塔体及其防雷技术要求
塔式起重机防雷装置检测及作业要求

塔式起重机防雷装置检测及作业要求作者:于会明程志强武天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1期摘要结合现有相关防雷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检测现场工作实际,总结归纳了建筑塔式起重机防雷设施检测的方法和作业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防雷装置;检测;作业要求中图分类号 TH2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21-01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建设建筑安全的必要前提。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施工设备,因其起升高度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而其防雷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塔机是否需要设立防雷装置,如何设置防雷装置才能达到雷电防护要求,是施工防雷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笔者通过2015年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有关塔机防雷装置检测要求及作业要求,供同行参考。
1 塔吊雷击事故案例1.1 案例一2010年6月19日,山东省即墨市经济开发区江家西流村的工地上,一架塔吊因雷击导致起重臂从中间处折断(图1),所幸无人员伤亡。
1.2 案例二2013年5月11日,辽宁省沈阳市某建筑工地,因雷击导致一架高达100 m的塔吊遭遇雷击折断(图2),坠落的零部件砸中了2辆停在塔吊下方的汽车,无人员伤亡。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塔吊由于其高度过高,且通体为金属体,当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到直接雷击,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塔吊防雷检测工作刻不容缓。
2 检测规范依据2.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0.4条第四款规定的防雷建筑物,即在平均雷暴日>15 d/年的地区,高度≥15 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15 d/年的地区,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因此,作为构筑物的塔式起重机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其防雷措施应符合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相关规定[1]。
浅析风能资源测风塔的雷电防护措施

要】 结合作 者从事 风能资源专业观; 哽 l l 网测风塔雷 电防护的 经验 , 从防 雷的 角度对风能资 源专业观测 网测风 塔的防雷装 置进 行 了设
计, 希望能对今后 风能资源专业观测 网测风塔的防雷装置的设 计、 安装起 到一 定的塔 ; 雷电; 防护
◇ 科技之窗◇
科技 一向导
2 0 1 5 年1 8 期
浅析风能资源测风塔的雷电防护措施
( 1 . 山 东省 雷 电 防护 技 术 中 心
【 摘
山东
济南
郭刚强 , 颜 亭 2 2 5 0 0 3 1 ; 2 . 山东 省气 象局 机 关 服 务 中心
山东
济南
2 5 0 0 3 1 )
O . 概 述
1 . 2引 F 线
为了进一 步掌握我 国风能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特点 . 做好风能资源 评估工作 、 科学制定 风电发展规划 , 促进我 国风电又好又快发展 , 中国 气象局正组织 开展风 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建设工作 风 能资源专业观测 网建设 主要覆盖西北 、 华北 、 东北 以及东部沿 海风能资源丰 富地 区 . 并 兼顾其他具有 风能资源开发潜力 的 内陆地 区。风能资源专业观测 网分 布范围广 。 环境 复杂 , 所处 的气 象条件恶 劣, 而观测仪器 、 通讯模块 、 太 阳能供 电系统 等设备 , 都属于 现代化的 电子设备 . 很多设备 内部集成 电路工作 电压很 低 . 对瞬态过 电压极其 敏感 , 而且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 、 过电压 耐受能力差 等致命弱点 . 当 雷电过 电压超过设备的耐压水平时 . 则 可能造成这些 电子系统运行 中 断, 设 备永久性损坏 . 从而导致数据采集不 连续 。 为 了使设备在雷雨气 象条件下 . 能正常而持续工作 . 保证 观测资料 的连续性 . 有效 的降低维 修成本 . 减 轻维修人员的劳动强 度 . 测风塔上 的气 象电子仪器应按 照 国家防雷规范的要求 . 设计 和安 装完善 的防雷装 置 . 保障风能 观测网 正常持续 的运行
建筑防雷检测要求

建筑防雷检测要求建筑防雷检测是指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防雷检测,可以评估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确定防护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案,保障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建筑防雷检测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的评估在进行建筑防雷检测之前,需要对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历史雷电数据和现场观测,可以确定建筑物所面临的雷电威胁级别。
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设计防护系统的依据。
二、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需求分析建筑物内部设备对雷电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如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
在防雷检测中,需要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其所需的防护等级和技术要求。
这样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设备在雷电活动中不受损害。
三、防护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的评估结果,结合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需求,设计合理的防护系统方案。
防护系统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接地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用途,以及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施工质量的监督与验收防雷检测不仅包括设计阶段的工作,还包括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和验收。
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确保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验收阶段需要对防护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五、防护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防护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是建筑防雷工作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防护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防护系统的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六、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防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建筑防雷检测要求要关注最新的防雷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改进防护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提高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水平。
建筑防雷检测是建筑物雷电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评估、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与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造成的损害。
同时,建筑防雷检测也需要与防雷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不断提升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测风塔技术要求

1.测风塔位置要求1)测风塔位置的风况应基本代表该风电场的风况,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2)测风塔位置附近应无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3)测风塔位置应在风电场5km范围内且不受风电场尾流影响,应选择在风电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4)测风塔数量依风电场地形复杂程度、气候特征和装机容量而定。
对于地形较为平坦的风场,可选择一处安装测风塔。
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应选择二处及以上安装测风塔。
2.测风塔监测参数要求2.1. 风速1)瞬时风速:每秒采样一次,单位:m/s;2)10min平均风速:每秒采样一次,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min的平均风速,单位:m/s;3)小时平均风速:通过10min平均风速值获取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单位:m/s;4)极大风速:每3秒采样一次的瞬时风速的最大值,单位:m/s。
2.2. 风向1)风向采样:与风速同步采集的该风速的风向;2)风向区域:所记录的风向都是某一风速在该区域的瞬时采样值。
风向区域分为16等分时,每个扇形区域含22.5°;也可以采用多少度来表示风向。
2.3. 风速标准偏差以10min为时段,每秒采集和记录瞬时风速的标准偏差,单位m/s。
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min的风速标准偏差。
2.4. 气温气温应每10秒采样一次,记录采样值和每10分钟的平均值,单位为℃。
2.5. 大气压大气压应每10秒采样一次,记录采样值和每10分钟的平均值,单位为hPa。
2.6.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每10秒采样一次,记录采样值和每10分钟的平均值,单位为%RH。
3.测风塔监测仪器要求监测仪器在现场安装前应经气象计量部门检验合格,使用期间免维护,无需用户做参数标定。
3.1. 测风仪3.1.1.风速传感器1)测量范围0m/s~60m/s;2)测量精度:±0.5m/s(3m/s~30m/s);3)工作环境温度:-40℃~50℃;4)响应特性距离常数:5m。
推荐:结构设计资料:测风塔塔体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资料:测风塔塔体结构设计(1)测风塔要求为上下一致的正三角形钢结构拉线塔,70米塔的边长为0.5米,100和120米塔的边长为1米。
(2)测风塔底部要求设计为锥型铰接结构。
(3)测风塔要求通过多层三侧拉线固定,拉线层数根据相关标准而定。
(4)在铁塔底部距地面7米处设一平台,平台承重不低于300kg。
平台上方将安装采集器、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
架设平台主要为了便于人工数据采集,同时为了保证测风塔观测仪器的安全。
平台底部要求安装铁门,铁门能够用铁锁封闭。
(5)测风塔上要求设计安装用于架设气象传感器的横臂。
按照横臂伸出长度为测风塔直径的3倍以上的要求,70米塔横臂伸出塔身长度为1.75米,100和120米塔横臂伸出塔身长度为3.5米。
横臂要求稳定可靠,要求满足仪器设备安装架设和观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要求。
(6)横臂安装高度和层数根据测风塔种类而定:70米塔横臂分为4层,分别在10、30、50、70米处。
100米塔横臂分为5层,分别在10、30、50、70、100米处。
120米塔横臂分为7层,分别在1.5、10、30、50、70、100、120米处。
(7)测风塔上用于架设气象传感器的横臂要求能够伸缩,以便于气象传感器的安装维护。
(8)塔体垂直度应1/1000。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测风塔技术要求

求要器仪测监塔风测 .3
位单�值均平的钟分 01 每 和值样采录记�次一样采秒 01 每应度湿对相 。HR%为
度湿对相 .6.2 压气大 .5.2 温气 .4.2
。aPh 为位单 �值均平的钟分 01 每和值样采录记 �次一样采秒 01 每应压气大
。℃为位单�值均平的钟分 01 每和值样采录记�次一样采秒 01 每应温气
速风 .1.2
求要数参测监塔风测 .2
。塔风测装安上以及处二 择选应�场风的杂复为较形地于对。塔风测装安处一择选可�场风的坦平为 较形地于对。定而量容机装和征特候气、度程杂复形地场电风依量数塔风测 )4 �置位向风上的向风主 场电风在择选应 �响影流尾场电风受不且内围范 mk5 场电风在应置位塔风测 )3 �上 以倍 01 的度高大最物碍障在持保应离距物碍障排成与�倍 3 的度高物碍障 于大应离距物碍障个单与�物碍障等木树、物筑建大高无应近附置位塔风测 )2 �响影的形地部局免避�况风的场电风该表代本基应况风的置位塔风测 )1
求要置位塔风测 .1
2
�量据数的集采月个 3 于低不存保地整完能应 )4
�能功的录记和算计�集采的数参测监有所塔风测有具应 )1
�据数的集采到察观部外从接直可场现在能应 )2
�能功的据数载下内室或场现在有具应 )3
器集采据数 .3.1.3
。℃05�℃04-�度温境环作工
�°063�°0�围范量测 )1
�天 51�间时作工续连照日无 )7 �h 00052≥FBTM 站测遥 )6 ��59≥率通畅统系 )5
4
层一另�处度高心中毂轮的组机电发力风的装安拟和度高 m01 在择选应层两中 其�器感传向风、速风层三装安应上塔风测�时塔风测装安处一在只场电风
风力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风力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1.现代风力发电站设计应考虑雷电保护。
在选址时应考虑雷电频率和强度等因素,以确保风力发电站的雷电保护效果。
2. 风力发电站应设立接地系统,以确保设备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不超过安全范围。
接地系统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3. 风力发电站应配备适当的避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带等等,以防止雷电对设备的损坏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 风力发电站应进行雷电防护的设备和线路的隔离和保护。
应采用合适的防雷措施,如采用避雷器、绝缘子等,以提高风力发电站的雷电保护能力。
5. 风力发电站应定期进行雷电保护的检查和维护。
应制定完善的防雷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风力发电站应建立防雷应急预案,以应对雷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
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以确保在雷电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7. 风力发电站应加强防雷技术研究和应用。
应不断探索和推进防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风力发电站的抗雷能力和安全性能。
- 1 -。
塔机防雷接地电阻与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的限值

一、概述在建筑工地,塔吊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机械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建筑工地往往处于室外环境,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因此塔吊的防雷接地电阻及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的限值成为了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二、塔机防雷接地电阻的限值在建筑工地,塔吊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基础柱承托。
为了防止雷击对塔吊设备和工地人员造成伤害,塔吊的防雷接地电阻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一般来说,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塔机防雷接地电阻的限值应当在10Ω以下。
这是因为防雷接地电阻越小,意味着接地系统的接地性能越好,能更好地将雷击过电流引入地下,从而减小雷击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三、塔机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的限值除了静态防雷接地电阻外,塔吊还需要考虑到动态防雷冲击接地电阻。
防雷冲击接地电阻是指在雷击的瞬间,接地系统所受到的阻抗。
根据相关标准,塔机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的限值一般不应超过10Ω。
这是因为在雷击瞬间,防雷冲击接地电阻越小,能更好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避免雷击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
四、如何确保防雷接地电阻符合标准为了确保塔机的防雷接地电阻和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符合标准,建筑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取接地装置: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和塔吊设备要求,合理选取适合的接地装置,如铜排、接地极等。
2. 好地接地体:针对塔吊设备所在的地基状况,采取合适的接地体布置和埋设,确保接地体与土壤良好接触;加强接地体的防腐蚀措施,以确保接地体的导电性能。
3. 定期检测: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塔机的防雷接地电阻和防雷冲击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在检测中,可以借助专业检测设备,如接地电阻测试仪等,对塔机的接地电阻进行全面测量和评估。
4. 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防雷设备应急预案,明确防雷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和维护保养措施,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结论根据上述论述,塔机防雷接地电阻及防雷冲击接地电阻的限值是建筑工地施工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测风塔塔体及其防雷技术要求2008年4月目录一、概述11.1目标11.2编制依据11.3相关说明2二、风能观测网建设总体要求32.1风能观测网总体布局32.2风能观测网建设维护要求5三、测风塔设计制造技术要求53.1测风塔建设基本要求53.2测风塔分类及观测要求63.3测风塔塔体结构及设计要求73.4测风塔材质质量要求93.5测风塔基础设施技术要求93.6测风塔使用寿命要求93.7测风塔抗风要求93.8测风塔防腐蚀要求93.9测风塔抗覆冰能力要求93.10测风塔制造运输要求10四、测风塔防雷技术要求10五、测风塔安装施工技术要求105.1测风塔施工建设准备105.2测风塔施工建设要求115.3测风塔观测仪器安装调试要求11六、测风塔维修维护技术要求116.1测风塔及防雷设施免费保修期限116.2测风塔维修响应时间要求11七、测风塔设计制造施工单位资质要求127.1测风塔制造商资质要求127.2测风塔设计单位资质要求127.3测风塔施工建设单位资质要求137.4测风塔防雷项目设计建设单位资质要求13一、概述1.1目标为了进一步做好风能资源评估工作,掌握我国风能资源状况及其分布特点,科学制定风电发展规划,促进我国风电又好又快发展,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由中国气象局负责组织开展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的建设工作。
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共布设测风塔400座,主要覆盖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并兼顾其他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由329座70米、68座100米和3座120米测风塔组成,建设内容包括测站选址、观测仪器购置、测风塔建设及观测资料传输处理等。
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成后,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由省级气象部门运行维护并进行长期观测。
为做好测风设备的统一招标采购工作,根据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运行和维护的需要,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组织编制了测风塔建设技术要求。
测风塔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测风塔塔体、基础设施和雷电防护等内容,有关观测设备的要求不包括在内。
1.2 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风能资源详查区域和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方案的批复(发改能源[2007]3031号);(2)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大纲(气发[2007]478号);(3)《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 /T18709—2002;(4)《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QX/T74-2007;(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6)《钢塔桅设计规范》GY 5001-2004;(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8)《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 2-2000)(9)《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10)《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4-200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项目设计规范》(YD5098-2005)(12)《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1.3相关说明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开展全国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工作;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测风设备的部门集中采购,由省(区、市)气象局配合测风塔的建设,负责维护和资料收集;中国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负责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方案的编制和牵头建设工作;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总承服务单位负责组织各任务承包商实施观测网的建设和维修维护工作,并负责组织项目监理;测风塔供应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负责测风塔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和维修维护等工作,负责牵头联合防雷项目建设单位实施测风塔防雷项目设计建设,负责配合观测仪器供应商实施测风塔上观测仪器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在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统一指挥调度管理下,在省级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下,项目牵头单位、项目总承单位组织各有关供应服务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承担并完成各有关建设任务;本测风塔建设技术要求主要针对测风塔塔体、基础设施和雷电防护等。
虽然有关观测仪器的技术要求不包括在本技术要求之内,但明确要求测风塔提供商与未来观测仪器提供商配合承担塔上仪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任务。
二、风能观测网建设总体要求2.1风能观测网总体布局按照本次风能详查工作的总体规划,本期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建设共布设测风塔400座,主要覆盖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并兼顾其他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表1给出各省布设测风塔的具体数量和种类。
表1 各省风能资源观测塔布设表2.2风能观测网建设维护要求在观测网建设阶段,在总承服务单位的组织协调下,在省级气象部门的配合下,测风塔提供商负责完成测风塔的设计制造、安装建设、防雷项目等任务,负责配合观测仪器提供商完成测风塔观测仪器的安装调试任务。
在观测网建成运行阶段,在总承服务单位的组织协调下,在省级气象部门的配合下,测风塔提供商负责完成测风塔的维护保障任务,负责配合观测仪器提供商完成观测仪器的维护保障任务。
三、测风塔设计制造技术要求3.1 测风塔建设基本要求测风塔设计制造和施工必须符合以下相关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 135-90《钢塔桅设计规范》 GY 5001-200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测风塔制造商要根据风能观测专业网建设和运行要求,负责提供测风塔设计图纸及相关文档,内容包括:测风塔设计图、测风塔生产制造材质工艺技术要求、基础设施设计图(包括混凝土塔基、拉线基座设计等)、附属设施(包括拉线、仪器安装横臂等)、测风塔施工安装维护手册等。
测风塔设计图纸及相关文档(除防雷设施外)要求由具有国家认可的铁塔设计资质的公司或设计院设计,并出具相关设计证明。
测风塔要求满足长期稳定可靠运行要求。
测风塔建成后,要求能够在不同的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正常工作年限在30年以上。
3.2 测风塔分类及观测要求测风塔按高度划分为70米、100米和120米三种类型。
(1)70米测风塔风速传感器安装在10、30、50、70米高度;风向传感器安装在10、50、70米高度;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10米和70米高度;气压传感器安装在8.5米高度;在需要安装强风仪测风塔上,强风仪安装在70米高度,同时不再安装其它风向风速传感器。
在需要安装超声风仪的测风塔上,超声风仪安装在70米高度。
(2)100米测风塔风速传感器安装在10、30、50、70、100米高度;风向传感器安装在10、50、70、100米高度;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10米和70米高度;气压传感器安装在8.5米高度;在需要安装强风仪测风塔上,强风仪安装在70米高度,同时不再安装其它风向风速传感器;在需要安装超声风仪的测风塔上,超声风仪安装在70米高度。
(3)120米测风塔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10、30、50、70、100、120米高度;超声风仪安装在50、70、100、120米高度;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1.5、10、30、50、70、100、120米高度;气压传感器安装在8.5米高度。
在需要安装强风仪测风塔上,强风仪安装在70米高度,同时不再安装其它风向风速传感器;3.3测风塔塔体结构及设计要求(1)测风塔要求为上下一致的正三角形钢结构拉线塔,70米塔的边长为0.5米,100和120米塔的边长为1米;(2)测风塔底部要求设计为锥型铰接结构;(3)测风塔要求通过多层三侧拉线固定,拉线层数根据相关标准而定;(4)在铁塔底部距地面7米处设一平台,平台承重不低于300kg。
平台上方将安装采集器、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
架设平台主要为了便于人工数据采集,同时为了保证测风塔观测仪器的安全。
平台底部要求安装铁门,铁门能够用铁锁封闭。
(5)测风塔上要求设计安装用于架设气象传感器的横臂。
按照横臂伸出长度为测风塔直径的3倍以上的要求,70米塔横臂伸出塔身长度为1.75米,100和120米塔横臂伸出塔身长度为3.5米。
横臂要求稳定可靠,要求满足仪器设备安装架设和观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要求。
(6)横臂安装高度和层数根据测风塔种类而定:70米塔横臂分为4层,分别在10、30、50、70米处;100米塔横臂分为5层,分别在10、30、50、70、100米处;120米塔横臂分为7层,分别在1.5、10、30、50、70、100、120米处。
(7)测风塔上用于架设气象传感器的横臂要求能够伸缩,以便于气象传感器的安装维护。
(8)塔体垂直度应≤1/1000。
3.4测风塔材质质量要求测风塔要求按照相关规范标准采用统一、标准的主材和辅材。
测风塔供应商负责提供测风塔所用材料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
3.5 测风塔基础设施技术要求测风塔基础要求坚固可靠,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标准,能够适应各地不同季节的环境要求。
测风塔建设前,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施工单位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塔基建设质量。
地锚基础要求按照各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设计;测风塔拉线要求采用钢质材料。
3.6 测风塔使用寿命要求测风塔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
3.7测风塔抗风要求铁塔抗风强度:按10分钟平均风速(10米高)35米/秒设计。
3.8 测风塔防腐蚀要求为了保证测风塔的防腐能力,测风塔表面要求采用热锓镀锌。
3.9 测风塔抗覆冰能力要求测风塔设计生产时要考虑抗覆冰能力,要求在覆冰厚度小于10mm的情况下,测风塔不会倾斜或倒塌。
3.10 测风塔制造运输要求测风塔供应商组织制定并提供测风塔设计方案,测风塔设计方案须由具有铁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设计。
测风塔供应商要对测风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测风塔出厂前,测风塔必须通过由项目主管单位批准的出厂验收。
验收通过后,测风塔供应商负责测风塔的运输工作。
四、测风塔防雷技术要求测风塔防雷项目要求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根据《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QX/T74-2007)的要求,测风塔需要配备标准的避雷装置,测风塔要安装有独立引下线的防雷击接地装置和避雷针,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
五、测风塔安装施工技术要求5.1 测风塔施工建设准备测风塔供应商与防雷项目承担单位共同负责提供测风塔基础、测风塔塔体、测风塔防雷项目的施工建设方案。
施工建设方案经项目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5.2 测风塔施工建设要求测风塔供应商与防雷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建设方案进行施工建设,项目总承单位负责测风塔及其防雷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进度监督工作。
重点施工节点必须通过现场测试并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环节。
5.3测风塔观测仪器安装调试要求测风塔供应商要配合观测仪器供应商制定并提供测风塔观测仪器安装调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