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故障,其中一些故障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事故和影响。
因此,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继电保护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领域。
一、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信息,通过对变电站、电缆、线路等实施保护手段,使故障隔离在故障地点或其附近的一种电力安全保护措施。
它是一种自动电气装置,能够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检测并切断故障部分,确保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力系统各种设备的电气安全和稳定运行,减少事故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同时,继电保护还能够对设备进行监测和保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继电保护的功能1.测量功能:继电保护具有测量、计算电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的能力,通过对电气量的监测和测量,能够快速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
2.判断功能:通过比较测量数据和预设值,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作出判断,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3.保护功能:继电保护能够根据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4.信号传输功能:继电保护能够将故障信息及时传输到相关设备,如断路器、遥信等,使得故障信息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快速传递。
5.指示功能:通过指示灯、显示屏等方式,将故障信息以人能够识别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快处理速度。
三、继电保护的分类1.按照保护方式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保护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有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差动保护等。
2.按照保护范围分类继电保护还可以按照保护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缆保护、线路保护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详细版)

1. 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正常运行,不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
2.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①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类型和电气元件的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
反应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有一定个延时动作。
③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4.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输出元件三部分组成。
测量比较元件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或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是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是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即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5.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三种:①两相一继电器的两相电流差接线②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③;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6. 90°接线方式是指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当cos ψ=1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如ÌA 和电压ÚA 相位相差90°。
7. 90°接线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第一,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见电压,其值很高;第二,适当地选择继电器的内角α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围,保护装置这样动作就叫做有选择性。
快速性:目前,断路器的最小动作时间约为0.05~0.06秒。
110KV 的网络短路故障切除时间约为0.1~0.7秒;配电网络故障切除的最小时间还可更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不允许长时间电压降低的用户,一般约为0.5~1.0秒。
对于远处的故障允许以较长的时间切除。
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它在保护围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其保护围发生故障时,不因其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在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又不应误动作。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四大基本要相互联系而有时又相互矛盾的。
在具体考虑保护的四大基本要求时,必须从全局着眼。
一般说来,选择性是首要满足的,非选择性动作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为了保证选择性,有时可能使故障切除的时间延长从而要影响到整个系统,这时就必须保证快速性而暂时牺牲部分选择性,因为此时快速性是照顾全局的措施。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一是测量部分、二是逻辑部分、三是执行部分。
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图如下:第一章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一、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及时限特性1、继电保护装置阶梯形时限特性:各保护装置的时限大小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的保护,其动作时限越长,用t1、t2、t3分别表示保护1、2、3的动作时限则有t1>t2>t3,它好比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形时限特性。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阶梯形时限特性如下图:二、电流电压保护的常用继电器1、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刚好能够动作的最小电流叫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3
§1-2 保护装置构成基本原理和组成 一、保护装置的原理
利用发生故障时,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电流、 电压、相角)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来实现保护。 二、构成 1、测量单元:测量被保护元件运行参数的变化,并 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2、逻辑单元:对测量单元送来的信号进行综合判断, 决定保护装置是否需要动作。 3、执行单元:根据逻辑单元的决定,发出信号或跳 闸命令 故障参数量→测量→逻辑→执行→跳闸或信号脉冲
带自保持,手动复归;
带自保持线圈,自动复归。
21
⑤信号继电器 用途:用来指示保护装置的动作,同时接通灯光、 音响信号。 结构:吸引衔铁式(DX-11型) 原理:线圈通电动作(触点闭合,掉牌) 自保持(机械自保持),手动复归 类型:串联信号继电器(电流型) 并联信号继电器(电压型) DXM-2A:磁力自保持灯光显示代替机械掉牌 干簧触点工作线圈、复归线圈(极性不能反接)
19
线圈电压消失→弹簧1作用→衔铁、连杆立即返回原 位(摩擦离合器使主传动轮不能带动延时机构,复 归不延时) 动作时间整定:改变静触点位置(9a与9b之间距离) 特点:线圈短时通电(可缩小继电器尺寸),若通 电时间>30s,需在线圈回路串接一个附加电阻 (P121图8-7)
正常起动→Rf被短接 动作后→Rf串接,保证热稳定 ④中间继电器 用途:增加触点数量和容量,动作和返回可带不大 的延时,可以构成自保持回路 结构:吸引衔铁式(DZ-10系列)
第一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生产特点
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是指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故障隔离,从而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继电保护的作用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包括对电力设备的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进行检测,并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电力设备。
继电保护还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各种故障情况的定位和识别,帮助维修人员准确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排除速度。
继电保护还可以记录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提供运行状态的检测和分析。
二、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对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判断。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元件和辅助设备两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元件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和判断。
辅助设备包括接线板、显示器等,用于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电和显示。
三、继电保护的分类根据对电流、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继电保护可分为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两种。
电流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过载情况进行判断。
电流保护主要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电压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压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电力设备的接地故障等情况进行判断。
电压保护主要包括接地保护和欠压保护。
四、继电保护的操作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过载情况时,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同时切断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的连接,防止过载现象继续发生。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短路情况时,会立即切断电力设备与电力系统的连接,以防止短路现象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接地故障等情况时,会发出警报并立即采取措施将故障隔离,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设备的形式不断更新,继电保护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5 说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联合工作时,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性和速动性?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即靠电流整定值保证选择性。
它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一部分,灵敏度不够。
限时电流速断的整定值低于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短路,按躲开下级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来整定,提高了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但是为保证下级线路短路时不误动,增加一个时限阶段的延时,在下级线路故障时由下级的电流速断保护切除故障,保证它的选择性。
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保护线路全长,速断范围内的故障由速断保护快速切除,速断范围外的故障则必须由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切除。
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的配合,既保证了动作的灵敏性,也能够满足速动性的要求。
2.6为什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需要同时逐级配合,而电流速断的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大于本线路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不但保护本线路全长且保护相邻线路全长,可以起远后备保护作用。
当远处短路时,应保证离故障点最近的过电流保护最先动作,即要求保护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逐级配合,最末端的过电流保护灵敏度最高、动作时间最短,每向上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时间级差,动作电流逐级增加。
否则,会出现越级跳闸、非选择性动作现象。
电流速断只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下一级线路故障时它不会动作因而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
2.10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当两条上下、级线路安装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时,上级线路装在A 、C 相上,而下级线路装在A 、B 相上,有何优缺点?当两条线路并列时,这种安装方式有何优缺点?以上串、并两种线路,若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有何不足?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允许单相接地时继续短时运行,在不同线路不同相别的两点接地形成两相短路时,可以只切除一条故障线路,另一条线路继续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pt课件

6
一、继电保护的概念
继电保护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各种继 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安装在被保护元件 上,反应被保护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 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 自动装置。
11/13/2023
7
二、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与事故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外界(雷击、鸟 害等)、内部(绝缘损坏、老化等)及 操作等原因,可能引起各种故障或不正常 工作状态。
11/13/2023
3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 继电保护的基础元件 2 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3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4 同步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5 微机保护 2、实践部分 1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2 继电器调试与二次配线实习
11/13/2023
4
三、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会抓重点,领会问题的真谛;
21
§4 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
11/13/2023
22
§5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组件运行参数,并 与整定值相比较,以判断被保护组件是份 发生故障。如果运行参数达到或超过(或 低于)整定值,测量部分向逻辑部分发信 号,并起动保护装置。逻辑部分接受测量 部分的信号后,按照规定的逻辑条件,判 断保护装置是否动作于跳闸或动作于发信 号,执行部分根据逻辑部分送来的信号而 动作。
2
一、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大家掌握电力系 统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配置原则,常 用继电器的试验方法;培养继电保护装置 整定计算和识读继电保护装置原理图、展 开图的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继电 保护的运行、安装、调试检修及设计工作 打下基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继电保护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
本文将从继电保护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的原因1. 变电站设备老化变电站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变电站设备老化,以及长期运行产生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敏感度下降、动作可靠性下降等问题,导致了继电保护问题的出现。
2. 外部电力系统故障外部电力系统故障是导致继电保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雷击导致的变电站设备故障,或者输电线路短路引起的故障,都有可能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进而引发继电保护的失灵。
3. 环境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还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温天气下,设备的散热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敏感度下降;又如,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继电保护的准确性等。
4. 人为操作不当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人为操作也是导致继电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操作导致的跳闸误动作,或者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误操作,都可能导致继电保护问题的出现。
1. 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针对变电站设备老化问题,可以采取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方法来解决。
定期的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发现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对外部电力系统的监测针对外部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可以加强对外部电力系统的监测,及时发现故障,预警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动作,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环境适应能力针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时,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采用适合的材料和技术,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5. 应用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解决继电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 全阻抗继电器与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高。
2、 为防止电压互感器三相熔断器同时熔断时断线闭锁装置失去作用,应3、 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生单相接地,当接地电容电流大于_____安时,保护动作于跳闸。
5、 发电机低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应采用________接线,电压元件采用_________接线6、 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且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无断路器时,差动保护____________。
7、 发电机采用什么型式的相间短路后备保护由______ ______ __及_______ ________决定。
8、 阻波器就是由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回路,其谐振频率为 。
9、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故障点故障相电压 、 _____电压最高, 零序电压为零。
10、 微机保护的数字滤波就是用_ __实现的。
11、 闭锁角应该按照 可能出现的最大间断角来整定,最大间断角主要由 的角度误差、序电流滤波器产生的角度误差、 引起的角度误差、 需要的延时等决定。
12、 使动作阻抗降为 set Z 对应的测量电流,称为最大精确工作电流,用ac.max I 13、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除用常规条件选择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校验。
14、 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接调相电阻的目的就是调节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间的_______。
15、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除用常规条件选择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校验。
16、 利用通信通道将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区内还就是区外,这种保护称之为输电线路的17、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速动性、 、可靠性。
即保护的四性。
二、选择题1. 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中存在 分量电流。
(A)正序、负序与零序 (B)正序 (C)负序与零序 (D)正序与负序2.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分支系数与网络接线方式有关,其值 。
(A) 可能大于1或等于1或小于1 (B) 大于1 (C)小于1 (D) 等于13. 双电源线路相间短路在故障点存在过渡电阻时,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的阻抗继电器测量到附加阻抗的性质。
(A)呈电感性 (B) 视具体情况而定 (C)呈电容性 (D) 呈电阻性4.比相原理只适用于比较两之间的相位关系。
(A)交流量 (B)直流量 (C)同频率交流量 (D)绝对值5 以下不就是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工作的因素的就是(A)短路点的过渡电阻(B)电力系统的接地运行方式(C)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分支电路(D )TA、TV的误差6 发电机低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与电压元件应分别采用采用________接线。
A)三相式三相式B)两相星形三相式C)三相式两相星形D)两相星形两相星形7 过电流继电保护的启动电流返回电流A) 小于B)等于C)大于D) 不确定8 断路器失灵保护属于A) 近后备保护B)远后备保护C)三段式电流保护D)纵联保护K= 。
9 已知一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 dz=5A,返回电流I h=4.3A,该继电器的返回系数reA、1、5B、0.86C、1、16D、110 关于自动重合闸,以下说法错误的就是A、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B、可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C、可以纠正断路器的误跳闸D、可以改善断路器的工作条件1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最常见的短路故障就是。
(A) 单相接地短路 (B)三相短路 (C)两相接地短路 (D)金属性两相短路12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所接的负荷阻抗越大,为满足误差的要求,则允许的( )。
(A)一次电流倍数越大(B)一次电流倍数越小(C)一次电流倍数不变(D)一次电流倍数等于113在相同的条件下,在输电线路的同一点发生三相或两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相间的残压 ( )。
(A)相同(B)不同(C)两相短路残压高于三相短路(D)三相短路残压高于两相短路14 一般( )保护就是依靠动作值来保证选择性。
(A)瞬时电流速断 (B)限时电流速断 (C)定时限过电流 (D)过负荷保护15低电压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相比,( )。
(A)两者相同 (B)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低电压继电器 (C)大小相等(D)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过电压继电器三、简答题1、零序电流灵敏I 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 段的区别就是什么?分别在哪种情况下起作用?2、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中采用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有何优点?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什么不利用三相相间电流保护兼作零序电流保护,而要采用零序电流保护?4、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就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5、什么就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6、三段式距离保护Ⅰ段与Ⅱ段如何整定计算?7、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工作的因素有哪些?8、补全下图电流保护的两种常用接线方式,并简要比较她们在各种故障时的性能四、计算题1、对于装有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请分析:1)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引入的电压电流就是什么量?(写出三个继电器的) 2)如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30oα=,写出其动作方程并画出其动作特性。
3)对于安装在送点侧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负荷功率因数为0、85,分析正常运行时B 相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方向。
2、 图示单侧电源组成网络,线路1L 、2L 上均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计算线路1L 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并校验保护的灵敏度。
(保护I 的可靠系数取1、2,II 的可靠系数取1、1,III 段的可靠系数取1、2,自启动系数取2、2)并且,通过短路计算,以下条件为已知:1L 正常运行时最大负荷电流为120A;2L 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2s 。
K1点的最大短路电流:(3)1.max 1.475()K I kA =;K1点的最小短路电流:(2)1.min 1.250()K I kA =K2点的最大短路电流:)(862.0)3(max .2kA I k =;K2点的最小短路电流:)(737.0)2(min .2kA I k = K3点的最大短路电流:)(609.0)3(max .3kA I k =;K3点的最小短路电流:(2)3.min 0.537()k I kA =Ω=Ω==1413max .min ..S S S X X E 33、如图所示的网络中,各线路均装设有距离保护,试对其中保护1的相间短路保护I,II,III 段进行整定计算。
已知线路A-B 的最大负荷电流A I D 350max .=,功率因数9.0cos =D ϕ,各线路每公里阻抗km z /4.01Ω=,阻抗角 70=L ϕ,电动机的自启动系数5.1=ss K ,正常时母线最低工作电压min.L U 取等于N U 9.0(kV U N 110=)、=.1.1''1S S X X E Ω=Ω==25203/115min .2max .2''2S S X X kVE MVAS U T k 5.315.10%==10BC《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复习材料答案一、填空题1、方向阻抗2、在其中一相熔断器两端并接一个电容3、防止保护拒动与误动4、 55、三相式三相式6、可只装一套7、发电机容量及保护灵敏度8、载波频率9、为零、零序电压,变压器中性点。
10、程序11、躲过区外故障时,互感器,线路电容电流,高频信号沿线传输12、0、913、10%误差曲线14、相位15、10%误差曲线16、纵联保护17、选择性灵敏性二、选择题1、B2、A3、B4、C5、B6、A7、C8、A9、B 10、D11、A 12、B 13、A 14、A 15、B三、简答题1、零序电流灵敏I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的区别就是什么?分别在哪种情况下起作用?区别:零序电流灵敏I段与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定值整定原则不同,动作灵敏度不同。
零序电流灵敏I段动作灵敏度高,作为全相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保护,非全相运行时需退出运行;零序电流不灵敏I段的动作灵敏度低,作为非全相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地保护2、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中采用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有何优点?(1)可反应所有不对称故障:增加电压记忆后,也可反应三相对称故障(2)没有电压死区;保护区外故障时,近故障侧负序电压(功率)高于远故障侧负序电压(功率),容易实现灵敏度配合(3)振荡时三相对称,不存在负序分量,负序功率方向元件不误动。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为什么不利用三相相间电流保护兼作零序电流保护,而要采用零序电流保护?答: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几率很大(总故障80%)以上,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出现很大故障相与零序短路电流,而相电流保护灵敏度不够,故需单独设零序电流保护。
4、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作用分别就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端的主保护。
它动作迅速、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本线路首段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端的远后备。
它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后备。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相邻下一线路的远后备。
它保护范围大、动作灵敏、但切除故障时间长。
5、什么就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主要适用于什么场合?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就就是当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的动作,然后进行重合。
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则在断路器合闸之后,在加速保护动作瞬时切除故障,而与第一次动作就是否带时限无关。
重合闸后加速应用于35kV 以上的网络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
6、三段式距离保护Ⅰ段与Ⅱ段如何整定计算? 1)距离保护Ⅰ段整定阻抗按躲过相邻线路出口短路的原则来整定I I 1rel ABIrel.0.80.85set Z K Z K ==其中,2、)距离保护Ⅱ段整定阻抗II II I .min 2II (1)I()0.8relAB bset rel K Z K Z K =+=set1与相邻线路距离段配合Z 其中II II1rel AB b.min T II rel (2)()0.7~0.75set Z K Z K Z K =+=其中动作时间的选择II I 12II 1T t t tt t t=+∆=+∆IIset1senABsen1.25(1)II(1)ZKZK=≥灵敏度校验要求分段相配合分7、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工作的因素有哪些?1 短路点的过渡电阻2 电力系统振荡3 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分支电路4 TA、TV的误差5 TV二次回路断线6 串联补偿电容8、画出电流保护的两种常用接线方式,并简要比较她们在各种故障时的性能1)、对各种相间短路,两种接线方式均能正确反映;只就是动作继电器的个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