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深圳产业转移图景

合集下载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一、深圳20+8产业集群是什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二、深圳产业结构?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新兴产业+高科技为主,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

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三、深圳的主要经济类型?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四大支柱产业强而有力的发展助力深圳经济增长,同时新兴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中。

据统计数据显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增长趋势。

其中,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7847.72亿元,涨幅达102.4%。

最全面的深圳产业转移图景-星河产城研究院

最全面的深圳产业转移图景-星河产城研究院

01
02
03
产业结构升级时期 (1995-1998年)
低端加工贸易企业外迁 政策主导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批低端加工贸 易类企业外迁,此阶段主要受政府政策 影响,例如“三个一批”发展战略(形 成一批支柱产业,创办一批大型企业集 团,创造一批名优产品),深圳政府有 意引导投资项目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 逐渐淘汰低端加工产业。
大湾区各市工业用电成本差别不大,相对而言 肇庆和汕尾两市成本较低
分/千瓦时
120
10市工业用电成本比较
100
80
60
62.25 60.55 62.25 62.25 62.25
60.85
66.03 62.25
54.02
54.02
40
20
0 东莞 惠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肇庆 江门 汕尾 深圳 广州
高峰用电
平时用电
低谷用电
数据来源:广东省发改委《关于降低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
生产要素比较总结
总体来看,汕尾和肇庆在各类生产要素上的成本较低,成本优势明显
• 用地成本最低
• 汕尾、江门、惠州
• 人工成本最低
• 汕尾、东莞、肇庆
• 用水用电成本最低
• 肇庆、汕尾
20.3
广州2100 深圳2200
二类地区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16.4
1720
三类地区 汕头、惠州、江门、肇庆 15.3
1550
2019年10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较
元/年
140000
120000
127757 119453
100000 80000 60000
74017
100878
83639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深圳的主要产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深圳的主要产业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最为著名的产业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金融业也在深圳得到快速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内地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的物流业也相当发达,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深圳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深圳的产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互联网+等方向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深圳未来的重点。

2.创新创业:深圳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涌现,深圳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3.服务业发展:深圳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业将持续成为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深圳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才竞争:随着深圳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市场上的人才供应仍然不足。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环境污染:深圳的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深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3.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外产业的竞争加剧,深圳的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提升深圳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深圳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通过持续升级和创新,深圳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助力深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然而,深圳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解决。

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以上是对深圳产业的分析报告,通过对深圳的主要产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深圳产业占比变化趋势分析

深圳产业占比变化趋势分析

深圳产业占比变化趋势分析深圳产业占比变化趋势分析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占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产业占比的变化对于深圳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圳产业占比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探讨深圳产业占比的发展现状、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深圳产业占比的发展现状1.第一产业占比逐渐下降深圳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渔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土地的城市建设,深圳的农业和渔业占比逐渐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9年,深圳第一产业占比从11.7%下降到了1.8%,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2.第二产业占比逐渐上升深圳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深圳的工业发展迅猛,第二产业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9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从41.1%上升到了56.4%。

3.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深圳的第三产业包括商贸、金融、房地产、文化和旅游等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进一步现代化,深圳的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从1990年到2019年,深圳第三产业占比从47.2%上升到了41.8%。

三、深圳产业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1.市场需求的改变随着消费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深圳市场对于高端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导致了深圳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

2.政府政策的引导深圳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这对于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发挥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靠近香港,拥有便利的交通和海港资源,这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机遇。

此外,深圳还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促进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深圳产业占比变化的未来发展方向1.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深圳产业占比的变化趋势表明,未来深圳需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大对于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广东省产业转移态势分析报告ppt

广东省产业转移态势分析报告ppt
揭阳要做大做优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翡翠玉器、五金塑料、食品饮料等传统特色产业,努力 打造“氨基塑料、中药饮片、五金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模具、玉器”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特 色产业基地。
城市 名称 广州 深圳 佛山 珠 三 东莞 角 九 中山 市 惠州 江门 珠海 肇庆 合计
产业特色 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制造、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金属材料、陶瓷产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会展物流、科技服务、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工业、服装、家具、毛织、五 金模具 家电产业、五金、服装、电子信息、玩具产业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 鞋业工业、纺织服装和建材工业 五金不锈钢产业、制鞋业、摩托车产业 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汽车 零部件、林业化工、建筑材为中心,潮州、揭阳、汕尾市区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 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 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 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汕尾市以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心发展区, 建设成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积极参与“汕潮揭”合作,加快融入珠 三角,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力基地和 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 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 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揭阳市按照“粤东水城”的要求建设成为山海 工商城市,能源石化及制造业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汕尾红海湾开发区、向东经揭阳(惠来)石化基地、汕头南部工 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 济区南翼。。。。。。

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专稿
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 冼雪琳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29)
摘要: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转移方式基础上,研究深圳三大 产业布局、行业集中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及外贸依存度等产业 结构特征,发现深圳产业难以占据高附加值环节、产业投向不尽合理、金 融机构密集度低、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人才匮乏及软环境有待改 善等主要问题,建议深圳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 产业升级和生态产业链平衡。
2011 年 4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17
39 万亿美金,增长 38.7%,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商品贸易国。 2.国 际 投 资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及国外资本的对内投资。
对外投资推动国内产业对外转移;对内投资促使国外产业对内转 移。 国际投资已形成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投资等多元 化格局。 中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也较成功。 虽然英美 两国一产业结构中的配置不尽合理, 存在各行业分布不均、 流向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比重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结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2000 ~2010 from WTO, World bank and Bureau of Statistic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global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ways of transfer. It analyzes the layout of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Shenzhe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FDI,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etc. The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are disclosed: failure to occupy high value-added areas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unreasonable investments towards different industries, low dens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o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capacity, lack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soft 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and other major issues. Thu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so as to adjust Shenzhen’s industrial layout, improve Shenzhen’s internat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maintain balance of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Keywords:Global industrial upgrading;Product life cycle;Industrial Structure

深圳各区产业转移趋势

深圳各区产业转移趋势

深圳各区产业转移趋势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深入进行,深圳的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产业转移一词最早源自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指的是将制造业产能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地区的现象。

然而,在深圳这座经济特区城市中,产业转移的含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它包括了将传统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以及将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等方面的转变。

深圳市是中国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深圳正在经历从制造业重心向高科技产业转移的过程。

这种转变的驱动力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吸引等。

近年来,深圳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华为、腾讯等知名科技企业的崛起,以及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等。

与此同时,深圳的产业转移还涉及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过去,深圳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区以及一些周边的工业园区,这导致了城市的空间过于集中和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圳市政府开始推动产业向城市边缘和周边地区转移。

这一转移趋势不仅解决了城市的承载能力问题,还将深圳的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例如,龙华、光明等区域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深圳新的制造业中心,并且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劳动力资源。

此外,深圳的产业转移还涉及到了去杠杆化和降低房地产的依赖。

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蓬勃发展的过程,深圳也受益于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圳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深圳市政府决定通过产业转移来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并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这一举措既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又可以促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深圳的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和层面的调整。

深圳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深圳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深圳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改革开发30年来,作为中国改革开发的桥头堡,深圳的崛起举世瞩目。

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国现在正极力摆脱“世界工厂”的原始地位,最初沿海地区所仰仗的“三来一补”企业目前又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

其实,产业的梯度转移一直就如风向标一样,强劲的风力当初将一大批企业从欧美吹向香港、进而从香港吹向深圳等沿海地区、然后又渗透到内地。

而作为改革开发的桥头堡,深圳在经历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当初赖以生存的外来加工型企业在如今“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型经济产业”的压力下,“宠儿”变成了“弃儿”。

而在产业转移的缓冲阶段,所谓“总部经济”在现实的压力下又能有多少年的“青春”?是痛定思痛谋求异地发展,还是改造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今产业转移的大形势下,产业转移究竟路在何方?社会、政府、企业、个人究竟如何抉择?而作为内地产业转移的承接方来说,又该怎样做才能在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大趋势下分得一杯羹?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产业转移是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一个新的说法,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但其实在此之前,各种产业在市场规律的驱使下已经暗流涌动了,有的是因为产能过剩,比方说纺织制衣行业;有的是因为政策支持力度大小,选择趋利避害,比方说机械模具行业;有的是因为自身扩张需求谋求异地发展,比方说制造业的战略扩张行为……在这个阶段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有一个盲点——“大小通吃、兼收并蓄”的招商引资行为,无形当中造成了产业重叠或者产业不配套现象的产生,为新一轮的产业重组或转移又埋下了隐患。

其实,很多地方政府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在这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悄然崛起,这种经济现象的产生,足以说明有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在感知到自身产业发展的现实压力下,随着“你不情、我不愿”的政企关系日趋恶化,主动寻求解脱找到了“二婚的婆家”。

这一批企业经受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考验,同时也尝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甜头。

站在城市经营的角度上考虑,每个城市都想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名片来,这个贴金的过程非常漫长,需要自身的摸索,更需要外界力量的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 惠州工业用地成本相对较低,且靠近深圳,投资热度排名第一。
• 各市工业地价相对深圳而言,成本优势均较为明显。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2019年数据
人工成本比较
汕尾、东莞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广州、深圳、珠海的人工成本最高
广东省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地区级别
一类地区
具体城市
广州、深圳
最低工资标准
元/小时 元/月
20.3
广州2100 深圳2200
二类地区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16.4
1720
三类地区 汕头、惠州、江门、肇庆 15.3
1550
2019年10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较
元/ 年
140000
120000
127757 119453
100000 80000 60000
74017
100878
83639
86401
85691
80271
80332
64288
40000
韶关、河源、梅州、汕尾、 四类地区 阳江、湛江、茂名、清远、 14
潮州、揭阳、云浮
1410
数据来源:广东省政府《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20000
0 东莞
惠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肇庆
江门
汕尾
深圳
广州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公报
用水用电成本比较
肇庆和汕尾在工业用水用电成本上相对较低,深圳用水价格是肇庆的2.3倍
元/ ㎡
450
401.76
350
250
150
2019年8市工业用地楼面价比较
270.29
279.43
303.17
349.35
深圳工业用地楼面价平均为
2727元/ ㎡,相当于其他城市 的10倍左右!
259.96
185.06
159.75
50
-50
东莞
惠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肇庆
江门
汕尾
2019年8市投资热度排名
数据来源:广东省发改委《关于降低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研究报告 © 星河产城研究院
生产要素比较总结
总体来看,汕尾和肇庆在各类生产要素上的成本较低,成本优势明显
• 用地成本最低
01
02
03
产业结构升级时期 (1995-1998年)
低端加工贸易企业外迁 政策主导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批低端加工贸 易类企业外迁,此阶段主要受政府政策 影响,例如“三个一批”发展战略(形 成一批支柱产业,创办一批大型企 业集 团,创造一批名优产品),深圳 政府有 意引导投资项目向高新技术产 业聚集, 逐渐淘汰低端加工产业。
2021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研究报告(大湾区)
前言
世界的产业发展史是一部工业革命史,也是一部产业转移史。拜WTO全球化与世界产业转移浪潮所赐,作为中国改革开放 的窗口,深圳特区率先承接了全球产业转移,并成功积累了“第 一 桶 金 ” 。
经过40年的沧桑巨变与大国崛起国运加持,深圳自身不断追求创新突破,已经实现三次“ 产 业 革 命 ” , 正 从 “产业转移 输 入城市”逐渐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转变,先行示范与核心引擎地位日益彰显。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目前是全国各地设置 招 商办公室最多的城市,全国政府干招商的、产业地产干招商的几乎都绕不开深圳这座奇迹城市。
高新产业发展时期 (2005-2008年)
加工贸易&中小制造企业外迁 成本&环保主导
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类和中小制 造企业外迁,一个是环保压力,深圳市出台 《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政策,提高深圳 市的环保门槛;一个是成本压力,受劳动力 成本上升、产品利润下滑等影响,导致一批 劳动密集型企业、重污染工业企业和“三资” 企业外迁至广东周边、内地以及海外。
排名
工业用地 出让宗数城市188 Nhomakorabea惠州
2
84
佛山
3
80
东莞
4
52
肇庆
5
46
中山
6
41
珠海
7
35
江门
8
19
汕尾
• 汕尾、江门等城市的工业用地成本最低,楼面价低于200元/ ㎡,但远离大湾区中心,工业用地出让数量相对较少;东莞、中山等

城市工业用地成本最高,超过350元/ ㎡,由于靠近广深,工业土地出让数量相对较多。
1.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土 地价格、租金和人力成本
2.土地严重不足,深圳剩余可 开发土地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
土地 严重不足
营商 环境变化
3. 深圳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新的产业政策出台,营商环境政策改 变,迫使一些产业转移
用地成本比较
汕尾、江门、惠州工业用地成本最低,深圳是其他城市的10倍左右,此外东莞用地成本较高
作为一家扎根于深圳的企业,星河集团始终与深圳共成长。星河产城研究院研究团队历时数月、搜集一手数据、实地考察 走访,形成《深圳产业转移趋势研究报告(大湾区)》,详实的分析了深圳产业转移动因、转移城市去向、转移产业类型、转 移案例解析、转移未来趋势等,力求描绘出史上最全面的深圳产业转移图景,为国内产业人、招商人提供参考。
目录
一、转移动因:大湾区九城综合比较 二、转移特征:转移产业类别与去向 三、转移实例:转移典型企业与园区 四、转移趋势:都市圈时代五大趋势
第一部分
转移动因:大湾区九城综合比较
(用地成本、人工成本、用水用电成本、交通连接、 产业分布、招商政策)
转移进程演变
深圳产业转移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目前已进入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外迁阶段
分/ 千瓦时
120
10市工业用电成本比较
100
80
60
62.25 60.55 62.25 62.25 62.25
60.85
66.03 62.25
54.02
54.02
40
20
0 东莞 惠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肇庆 江门 汕尾 深圳 广州
高峰用电
平时用电
低谷用电
数据说明:按各市非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水价进行统计
8市用水价格远低广州深圳,其中肇庆、中山、江 门等城市的用水成本相对较低,均未超过2元/ m ³
大湾区各市工业用电成本差别不大,相对而言 肇庆和汕尾两市成本较低
元/ m³
4
3.5
10市工业用水成本比较
3.77 3.46
3
2.53
2.43
2.43
2.5
2
1.9
1.8
1.5
1.86
1.9
1.6
1
0.5
0 东莞 惠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肇庆 江门 汕尾 深圳 广州
创新产业发展时期 (2015年至今)
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外迁 成本主导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批高新技术 企业外迁,让位给高附加值创新型高 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该阶段的 外迁主要受人工成本持续上升、深圳 土地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等市场作用的 影响。
转移动因分析
深圳产业转移主要源于三大因素:
要素 成本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