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分类中具体商品名称间并非绝对排斥
尼斯分类目录中文版

商标注册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商品&服务名称概述商品分类(Classification of Goods lawpanel)是指一件商标注册申请可同时指定的商品范围.为了便于商标注册和管理,商标管理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所有商品划归为若干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编成表册.目前世界上商品分类表有两类,一类是本国独立实行的商品分类表,另一类是国际统一的商品分类表.商标注册的商品分类影响到如何判断商品是否相同或相似,相应影响到对商标权的保护国际商品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lawpanel)是在1957年6月15日在法国尼斯外交会议上正式签订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目际分类尼斯协定》确定的,于1961年4月8日生效.目前有33个国家正式加入尼斯联盟,有80多个非尼斯协定成员国采用国际商品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参加该协定的创始,在1988年11月加入《巴黎公约》尤其在1993年7月1日中国大陆实施商标法修改案后,开始采用国际服务分类。
尼斯协定主要规定的是商品与服务分类法,最新版本将商品分为34类,服务项目分为11类,为商标检索、商标管理提供了方便,影响日渐扩大。
弊端也很严重。
1994年8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尼斯联盟成员国,正式适用商品国际分类表。
国际商品分类1987年印制成册,称为《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尼斯联盟专家委员会第19次、第20次会议对第8版《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第9版《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
国际商品分类划分的基本原则是;(1)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主要用途分类,(2)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料进行分类;(3)构成其他商品某一部分的商品原则上与其他商品归为一类;(4)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由几种不同的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划分类别,(5)用于盛放商品的盒、箱等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归为一类.国际商品分类是在总结、吸收了许多国家商标注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它为各国商标的检索、申请和档案管理提供了统一工具,为实现商标国际注册创造了条件.了解商品分类的依据,有助于确定申请注册的商品范围,避免过宽或过窄,例如,几个商品同属一类,只要申请一个商标就可以了.如果每个商标只申请一种商品,不利于扩大使用,但申请范围过宽,又会因有些商标不能及时使用而带来麻烦.<中国企业申请出口商标注册范围过窄,而造成权利被侵犯的案例>中国的A企业将"飞跃"牌商标注册于某国第34类("加工或未加工的烟草、烟具、火柴")的某些商品上,但该企业在申请注册时只把其商标用于烟斗所用的烟草上.后来,某国B企业在香烟上开始使用与"飞跃"商标类似的"飞鱼"商标,并向该国商标主管机关申请商标注册,同时提出证明: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飞鱼"牌商标现在已对他的商品而不是对A企业的商品具有显著性.经审查,该国商标主管机关允许B企业注册其商标,并经B企业请求,禁止A企业在香烟上使用其"飞跃"牌商标.在此案例中,如果A企业只把其商标注册在"烟斗所用的烟草"上.只要未发生假冒情况,A 企业就不能阻止B企业把一个相似的商标用在香烟上.如果A企业的注册把各种烟草制品都包括在内,他就有权从一开始就阻止B企业,在各种烟草制品上使用相似商标.因此,在出口商品商标的注册申请中,对商标注册的范围不能过于限制,以防止被人钻空子.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NCL 9)有二种确定商品/服务名称的方式:在线检索目录导航第一类用于工业、科学、摄影、农业、园艺、森林的化学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树脂,未加工塑料物质,肥料,灭火用合成物,淬火和金属焊接用制剂,保存食品用化学品,鞣料,工业粘合剂第二类颜料,清漆,漆,防锈剂和木材防腐剂,着色剂,未加工的天然树脂,画家、装饰家、印刷商和艺术家用金属箔及金属粉[注释]本类主要包括颜料、染料和防腐制品.尤其包括:工业、手工业和艺术用颜料、清漆和漆;染衣用料;食品或饮料着色剂.尤其不包括:未加工的人造树脂(第一类);洗衣和漂白用上蓝剂(第三类);美容用染料(第三类);颜料盒(学校用文具)(第十六类);绝缘颜料和绝缘漆(第十七类).第三类洗衣用漂白剂及其他物料,清洁、擦亮、去渍及研磨用制剂,肥皂,香料,香精油,化妆品,发水,牙膏[注释]本类主要包括洗涤用品和化妆品.尤其包括:个人用除臭剂;化妆用卫生制剂.尤其不包括:清洁烟囱用化学制品(第一类);生产过程中用的去渍用品(第一类);非个人用除臭剂(第五类);磨石或手磨砂轮(第八类).第四类工业用油及油脂,润滑油,吸收、喷洒和粘结灰尘用品,燃料(包括马达用的汽油)和照明材料,照明用蜡烛和灯芯[注释]本类主要包括;工业用油脂,燃料和照明材料.尤其不包括;某些特种工业用油及油脂(查阅按字母排列的分类表).第五类医用和兽医用制剂,医用卫生制剂,医用营养品,婴儿食品,膏药,绷敷材料,填塞牙孔和牙模用料,消毒剂,消灭有害动物制剂,杀真菌剂,除锈剂[注释]本类主要包括药品和其他医用制剂.尤其包括:化妆品除外的个人保健用卫生制剂;非人用除臭剂;不含烟草的医用卷烟.尤其不包括:化妆用卫生制剂(第三类);个人用除臭剂(香料)(第三类);矫形用绷带(第十类).第六类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建筑材料,可移动建筑物,铁轨用金属材料,非电气用缆索和金属线,小五金具,金属管,保险箱,不属别类的普通金属制品,矿砂[注释]本类主要包括未加工的和半制成的普通金属,以及这些金属的简单制品.尤其不包括:汞,锑,碱金属的碱土金属(第一类);画家、装饰家、印刷商和艺术家用金属箔及金属粉(第二类);铝土(第一类).第七类机器和机床,马达和发动机(陆地车辆用的除外),机器传动用联轴节和传动机件(陆地车辆用的除外),非手动农业工具,孵化器[注释]本类主要包括要机器、机床、马达和发动机.尤其包括:各类马达、发动机零件;电动清洁机器和设备.尤其不包括:某些专用机器和机床(查阅按字母排列的分类表);手操作的手持工具和器械(第八类);陆地车辆用马达和发动机(第十二类).第八类手工用具和器械(手工操作的),刀、叉和勺餐具,佩刀,剃刀[注释] 本类主要包括各种行业的手工用具和器械.尤其包括:贵重金属制刀、叉和勺餐具;电动剃刀、理发推子(手工器具).尤其不包括:某些专用工具(查阅按字母排列的分类表);马达带动的器械和工具(第七类);外科手术刀(第十类);切纸刀(第十六类);击剑用兵器(第二十八类).第九类科学、航海、测地、摄影、电影、光学、衡具、量具、信号、检验(监督)、救护(营救)和教学用具及仪器;处理、开关、传送、积累、调节或控制电的仪器和器具,录制、通讯、重放声音和形象的器具,磁性数据载体[注释尤其包括:实验室科研用仪器及器械;领航用电气仪器及器械,如测量和传令仪器及器械;下列电气仪器及器械:(1)某些电热工具和器具,即电烙铁、电熨斗,如果不是电动产品,就属于第八类;(2)一些器材和设备,电暖衣服,汽车上的点烟器,如果不是电动的,就属于其他类别;量角器,穿孔卡式办公机械,与外接显示屏或监视器联用的娱乐装置. 所有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不论录制的媒体或传播工具,也就是,录制在磁性媒体上的软件或从远程计算机网络上下载的软件。
商品名称及编码的协调制度概述

一、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概述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是各个国家制定贸易政策、征收关税、进行贸易管理和贸易统计所需要的。
为了减少贸易谈判中因术语不同而造成的困难和商品流通中因分类制度不同而重复描述、重复归类、重复编号所带来的费用,促成国际贸易统计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比较,简化国际贸易单证和计算技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五十年代初,由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在统一全球的贸易商品分类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商品分类的详尽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由海关合作理事会主持,约6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从1976年开始研究,经历了约7年时间,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于1983年6月24日以国际公约的形式通过,1988年在国际上开始实施。
除了原来采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的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将陆续采用《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外,原来没有采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的加拿大、美国等国也已经采用。
它是CCCN《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和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这两个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的最新发展,是一个新型的、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超越了《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只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的局限,它以详尽、系统的分类大大地扩充了原有的分类体系,目的是为运输界的计费和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都提供一套可使用的分类制度,正如其名称所表达的那样,使各种分类制度都在这个新的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协调”起来。
事实证明,它已经在国际社会内越来越广泛的被重视和采用,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保持国际贸易秩序的相对稳定,海关合作理事会(现世界海关组织)在布鲁塞尔设有常设机构,负责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和意见,不断地对HS 进行审议,并每四、六年或五年对其修改一次,经第一、二、三、四次修改的HS分别于1992、1996、2002和2007年的1月1 日起实施。
商品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参考)

商品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分×15空=15分)1.商品学是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2.商品质量治理大体记忆了三个进展时期,即检验质量治理时期、统计质量治理时期和全面质量治理时期。
3.商品标准化的形式要紧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等。
4.表示安全认证标志。
5.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简称。
6.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作为分类标志,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7.某些固体商品在温度较高时,发软变形甚至熔融为液体的现象成为熔化。
二、别定项挑选题(2分×5题=10分)1.标志是(A)A.电子元器件专用合格认证标志B. 电工产品专用安全认证标志C. 环境标志D. 生态标志2. 鞋分成雨鞋、凉鞋、运动鞋等时,是按(C)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A. 原材料B.生产加工办法C.用途D.要紧成分3.商品在温度变化事情下引起长度、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B)性。
A. 弹性B. 热变形性C. 伸缩性D. 塑性4.包装标志按内容和作用,可分为(BCD)A.文字标志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C.收发货标志D.惊险物资包装标志E.图形标志5.爆炸品标志的颜色是(D)A.上白下红印红色B.上红下白印红色C.上红下白印黑色D.上白下红印黑色三、推断题(2分×5题=10分)1.(错)分期付款是一种支付方式,别是商品附加物。
2.(对)商品社会属性(除商品价值之外)构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基础。
3.(错)霉腐变质性属于商品的化学属性。
4.(对)液态酒,为防止酒瓶碰碎,常用纸或泡沫塑料举行中包装。
5.(错)绝对温度的212度,数值上等于摄氏0℃。
四、名词解释(4分×5题=20分)1.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1分),并能满脚人们和社会某种需要(2分)的劳动产品。
2. 全面商品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分)、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脚明确需求和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综合(2分)。
经济学:商品分类与编码知识学习五

经济学:商品分类与编码知识学习五1、名词解释商品代码正确答案: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2、单选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实践(江南博哥)中通常将两种方法()。
A.分别使用;B. 组合使用C.交叉使用正确答案:B3、填空题()是编制商品分类目录和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正确答案:分类标志4、填空题商品标识代码是()代码,本身不提供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信息。
正确答案:无含义5、问答题商品编码定义及其原则?正确答案:是指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商品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1)简明性与惟一性原则商品代码结构应在保证足够容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单,便于记忆和填写,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减少输入误差,提高处理效率。
同时,在同一个商品目录中,一个(组)商品代码只代表一种(类)商品。
(2)规范性与科学性原则。
同一商品目录,商品代码的类型、结构和格式必须统一。
商品代码结构应反映各类商品的特点,并与商品分类体系相适应。
(3)可扩展与自检性原则。
应为新商品留有后备容量(备用代码)。
6、单选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正确答案:A7、填空题标准版店内条码可以表示(),因此适用于变量消费单元和定量消费单元。
正确答案:价格信息8、单选根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时,在()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
A.同一层级;B.不同层级;C.所有层级;D.大类和中类正确答案:A9、名词解释商品分类正确答案: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10、名词解释商品目录正确答案:商品目录是指在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字和字母等全面记录和反映商品分类体系的文件形式。
商品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名词解释1.商品学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
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一、《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是于1957年6月15日在法国尼斯外交会议上正式签订,于1961年4月8日生效的国际公约,全称为《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
尼斯协定的成员国目前已发展到43个。
我国于1994年8月9日加入了尼斯联盟。
尼斯协定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体系,并保证其实施。
目前,国际分类共包括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共包含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项目。
申请人所需填报的商品及服务一般说来都在其中了。
不仅所有尼斯联盟成员国都使用此分类表,而且,非尼斯联盟成员国也可以使用该分类表。
所不同的是,尼斯联盟成员可以参与分类表的修订,而非成员国则无权参与。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此分类表。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尼斯分类),一般每五年修订一次,一是增加新的商品,二是将已列入分类表的商品按照新的观点进行调整,以求商品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国际商品分类表自1987年印制成册至今已10次修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尼斯联盟专家委员会第十九次、第二十次会议对第八版《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第九版《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已于2007年1月1日在我国正式使用。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尼斯分类)是在总结、吸收了许多国家商标注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它为各国商标的检索、申请和档案管理提供了统一工具,为实现商标国际注册创造了条件。
了解商品分类的依据,有助于确定申请注册的商品范围,避免过宽或过窄,例如,几个商品同属一类,只要申请一个商标就可以了。
如果每个商标只申请一种商品,不利于扩大使用,但申请范围过宽,又会因有些商标不能及时使用而带来麻烦。
从我国自1988年11月1日起采用国际分类至今来看,采用国际分类是成功的,大大方便了商标申请人,更加规范了商标主管机关的管理,密切了国际间商标事务的联系。
《商品学》考试知识点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
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
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
以下不属于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以下不属于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以下不属于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1. 各产品具有独特性。
这个原则是指商品分类应该根据各个产品的特点和差异性进行分类,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一种共同的标准将产品分为几类。
2. 互斥性。
这个原则是指一个产品只能属于一个分类,不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以避免混淆和歧义。
3. 完备性。
这个原则是指分类体系应该包括所有的商品,没有遗漏任何一种商品,以确保分类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4. 可操作性。
这个原则是指商品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用户使用和参考。
以上四个原则都属于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对于正确和有效地进行商品分类都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黄璞琳。
首发于《中国工商报》2006年1月5日。
尼斯分类中具体商品名称间并非绝对排斥
黄璞琳
《中国工商报》商标世界*理论法制版2005年12月22日刊登的史献军《此案是不是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以下简称“冒充”一文)认为:由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上,将“食用油”、“食用油脂”、“食用葵花籽油”一并列为第29类商品中的具体商品名称,因此,《商标注册证》上的“食用油脂”未涵盖“葵花籽油”;将“食用油脂”上获准注册的商标,使用在食用葵花籽油上并标注注册标记的,属于冒充注册商标行为。
笔者觉得此观点值得商榷,其理由并不充分。
首先,无论是《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即尼斯分类),还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2002年版),均并未明确同一类商品(服务)中所列举的具体商品名称或服务项目之间绝对地相互排斥、互不包容。
其次,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有关“申请商标注册不再允许填报商品和服务类似群名称,一律填报具体商品和服务项目名称”的规定,并不能推论出“同一类商品中所列举的具体商品名称之间绝对排斥、互不包容(或涵盖)”。
第三,使用商标的商品和服务以亿万计、非常繁杂,对其分类也是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断变化。
尼斯分类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上,同一类商品(服务)中所列举的具体商品名称或服务项目之间互有包含关系,是非常正常的。
例如,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啤酒是用麦芽酿制的低酒精度饮料,啤酒质量指标中都有原麦汁浓度一项。
我国市场上的啤酒包括有名的“青岛”牌啤酒,都属于“麦芽啤酒”。
而尼斯分类第32类3201 啤酒商品组别中,就既列举了“啤酒320002”,又列举了“麦芽啤酒320004”。
象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至1999年之间注册的“青岛啤酒”图文注册商标(注册号1028832、1304176),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也只是“啤酒”,而没有核定“麦芽啤酒”。
若按“冒充”一文的观点,“啤酒320002”不包括“麦芽啤酒320004”,那么“青岛啤酒”图文注册商标(注册号1022847、1028832、1304176)也不能在“麦芽啤酒”上使用了,这显然是荒唐的。
作者:黄璞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