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分析

合集下载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开题报告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开题报告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不再只是为了盈利而存在,其社会角色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涉及道德、人文、法律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

随着公众对企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探索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为企业、政府和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内容和方向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企业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得到普及。

本文将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角度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2. 企业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从多个层面加以考虑,包括环境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社区责任等。

本文将重点探究企业应该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并对这些责任的特点、实践经验加以分析。

3. 如何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手段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信息披露等方面分析企业如何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分析成功案例,总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和教训。

4. 政府、公众的角色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和公众的责任。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社会舆论的角度探讨政府、公众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和公众应该如何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三、预期成果1. 深入探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 对企业应该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为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

3. 探究企业如何有效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管理和运营的建议。

4. 分析政府、公众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和作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加清晰的定义和界定,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建议和方向。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效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效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效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关注社会和环境影响,并自愿承担的责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回报。

本文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效益,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品牌形象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和市场份额都有积极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和销售机会。

提高员工士气和忠诚度一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员工加入,并保持员工的忠诚度和士气。

员工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到自豪,会更加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减少员工的流失率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减少企业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少潜在的法律诉讼和负面舆论对企业形象的损害。

符合社会伦理和环保标准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降低经营风险,保持持续发展。

打造利益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共享成果。

这样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也有助于形成更加健康、稳定的商业生态系统,实现长期共赢。

关键因素分析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明确承诺和支持。

只有领导层将CSR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并付诸实践,才能确保CSR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透明度和问责制度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信息透明度,公开相关数据和成果,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促进企业持续改进,确保CSR项目的有效实施。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即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旨在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成本较高而望而却步。

因此,本文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收益,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化。

首先,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所需付出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

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来实现社会责任目标,这些成本可能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等,这些费用需要从企业的盈利中扣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此外,企业还需要培训员工、建立社会责任团队等,这些都需要成本支出。

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效益,确保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过大的影响。

然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着明显的收益。

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后,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销售额。

其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更愿意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工作,他们会感到自豪,对企业更加忠诚,减少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绩效。

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可以获得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为了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大化,企业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首先,企业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社会责任的价值,不应只看到眼前的成本,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带来的长期收益。

其次,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目标和战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社会责任的实施方案,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期望。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效益分析作者:李清来源:《经营者》2014年第12期摘要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追逐经济利润的同时产生了负外部效应,公众越发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等方面展开,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

企业在承担责任时必定付出相应的成本,同时也会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一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势必将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成本绩效分析一、引言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观念在全球引起了重视。

对于企业来讲,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了新一轮竞争的衡量指标。

倘若企业将追求利益最大化摆在首位,其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必然缺乏后劲。

因此,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展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投入成本和可获效益的分析研究,势在必行,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分析(1)对股东履行责任的成本。

股东在企业生产运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和股东建立融洽关系是企业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

因此,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是实现其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对股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第一,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致力于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第二,不侵害股东的合法权益,接受股东的日常监督。

第三,定期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公开企业的财务指标。

第四,企业经营者应时刻坚持股东利益至上,不能冒险将股东的投资用于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项目上。

综上,企业对股东履行责任,有利于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提高,有利于公司广纳资金,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对员工履行责任的成本。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企业内部员工的比拼。

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人力资源支出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对员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一是积极主动承担对本企业员工的责任。

例如,安全教育、健康体检等多方面员工福利。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了70%以上的就业机会,贡献了50%以上的GDP。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小企业也需要逐步承担起社会责任。

然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较高,如何进行有效的平衡与利益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成本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拓展市场、提高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效益,为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谋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提供思路和建议。

2.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构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效益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证分析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开展文献综述,以了解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进展、国内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情况、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和效益的相关研究成果。

2)设计问卷,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情况以及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情况。

3)分析问卷调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性。

4)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案例,采取深度访谈等方法,探究其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提出结论和建议,为中小企业在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3.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我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研究成果:1)探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应用文-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成本与收益分析

应用文-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成本与收益分析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成本与收益分析'\xa0\xa0\xa0\xa0\xa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已经在国民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

据《中华时报》2005年11月报道,截止到2004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6%,的48%、GDP的58%、出口的68%、工业新增产值的74%、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从而吸纳了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尽管中小企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但自身存在着发展瓶颈,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资金紧缺、人才缺乏、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高,从而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竞争劣势,资信较差,抗风险能力弱,不规范,产权制度不合理。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寿命短等瓶颈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虽然中小企业也通过缴费和税收等履行了部分社会责任,但很多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充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过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表现为诚信缺失,偷税漏税严重,导致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横行,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劳资纠纷不断,矿难频发以及产品质量问题、污染问题等等频繁发生。

还有许多中小企业一味地以廉价劳动力作为企业的发展资源,不重视企业员工的福利、生产条件。

中小企业产值迅速提升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中小企业排污负荷比例中,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呈明显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不容乐观。

中小企业加大社会责任投入的必要性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或资本积累期,自身需要发展成长,于是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与大型企业竞争,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为代价,甚至置消费者、劳动者、债权人等的利益于不顾,给整个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产品质量低劣等信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效益分析
维普资讯
S p,2 0 e 0 8
现代商 贸工 业 Moe ui sTaen ut dr B s e r d r n ns dIs y
20 年第 9 08 期
企 业 社会 责任成 本一 效 益分 析
周奇志 邵 飞
( 西南 交通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四川 成都 6 0 0 ) 10 0 摘 要: 现在 , 会责任 已经成 为企 业所 必须肩 负的责任 。这既 是政 府 对企 业的要 求, 是社会 民众对企 业的 期望 。 社 更
响, 消费者 已经不 再 仅仅 以“ 物美 价 廉 ” 量 一 个企业 的好 基 于此 客观情况我们对成 本效益 的分析 主要是 对企业 承担 衡 坏, 反而更加 注重 企业对 员 工 、 生态 环 境 、 社会 总体 的 保 护环境责任所产生 的可用货币剂量 的成本一 收益分析 。 对 对
的两个 方面 。成本 可 以定 义 为损失 掉 的效 益 , 而效 益 则可 以看作 是免于损 失 的成 本 。环 境受 到 污染 和破 坏 , 必造 势
2 企 业社会 责任成本 —— 收益 分析 的初 述
这 可 或 各种经济活动 都会 发 生成 本 收益 问 题 , 既反 应 于 内 成经 济损失 , 里 的损失 , 以 当成是 环境 经济 的降低 , 这 也可 因此环境 经济 中即含有 效益 也包 括 部活动又反应于 外部 活动 , 而效 果也 同样包 含 企业 内部效 者 , 以称 之为成本 , 我 果和对整个社会 的外部效 果 。对 于 内部效 果而 言我们 很容 成 本 。在本文 中, 们将 成 直接 承 担的 成本 或 获取 的收益 , 而外 部效
出 决 策提 供 依 据 。 关键 词 : 业 ; 会 责 任 ; 本 效 益 企 社 成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探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探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探企业是开放组织,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于社会中的。

企业的经营活动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制约。

这就要求企业履行其对社会的责任。

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是否满足成本与效益原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标签: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效益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给国内燃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国内几大石油巨头纷纷提升石油价格,并且对内称无法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对外却大量出口,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燃油市场的压力。

中石化的这种行为发人深思:企业作为经济和社会主体的混合体,在实现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同时是否应考虑其经济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成本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经营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空间,帮助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理论界一直将企业视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现代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

而在这一系列契约中,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契约是最高层次、最重要的契约。

在企业产权分离的情况下,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成为衡量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最重要的指标。

20世纪30年代,科斯提出一个新的命题——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延伸。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创造利润,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并且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这里的社会是指,包括一切能够对企业的活动造成影响,或受到企业活动影响的社会主体。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管理层在决定是否开始某一经济活动时,一定会考虑该活动所带来的相应的成本和效益。

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管理层才会做出开展该经济活动的决定。

只有以成本与效益分析为导向,企业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国内外各大企业的年报中经常能看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report),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益从来没有出现在年报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中国目前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对于诸多企业而言,如果不改变依靠牺牲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高速增长的行为模式,将会影响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即使总体的情况十分糟糕,中国仍然有相当一批企业家在坚守着自己良心和企业道德的底线,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只是,他们的声音往往过于微弱而且落寞。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使中国许多企业成为“短命企业”,再次拉大了自己和发达国家的距离,给自己走向世界设置了障碍,而且造成了许许多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必然性:首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必然要求。

其次,国际竞争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就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而且随着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国家强制推行SA8000(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以至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就不能再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存在。

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情况,并希望通过分析验证我国中央企业近几年的社会责任成本变化。

本文在充分研究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中央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抽样方式选取若干家中央企业作为样本,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来研究其社会责任成本的变化,分析近几年来该企业收益的变化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通过以上方法对我国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及收益的趋势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方面,也希望给其他研究社会责任的学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的研究现状(1)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谢尔顿(1924)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后,西方对“企业是否应当承担CSR”也有过较长时间的争论。

最为典型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贝儿(Adolf A.Berle)与多德(E.Merrick Dodd)两位教授关于企业功能、角色与责任的论战,后人称之为“哈佛论战”。

多德教授认为企业是兼社会服务功能和盈利功能于一体的经济机构。

直到1954年,这场论战以代表传统观念的贝尔教授全面宣告“这场论战明显地以多德教授的观点获胜而告终”。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争论并未就此结束,此后大量的著名学者加入到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争论之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真正使得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争论趋于平息的,是在科斯(1960)的“产权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后。

至此,西方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基本达成共识。

(2)国外主要理论研究首先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问题的研究。

Edmondson和Carroll(1999)以慈善活动为具体研究背景,探讨了企业的慈善责任动机。

Norcia和Tigner(2000)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

其次,与企业社会责任动机比较接近的另一个变量是企业社会责任态度。

Rashid和Ibrahim(2002)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了上述个体主观因素外,还有人研究了个体层面的其他因素。

例如Thomas和Simerly(1995)发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背景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Browne(2003)在其博士论文中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了高层管理人员入口统计变量、CEO薪酬、CEO权力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重点已从“CSR是什么”、“企业是否应当承担CSR”转向“企业应如何实施CSR”以及“如何推进企业承担CSR”等问题。

西方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面的研究日趋丰富和完善。

(3)国外采取的措施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企业中,采取以下措施非常普遍: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针对具体的利益相关者报告社会责任行为;制定有关入权、环境问题的责任守则,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的)认证;实行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如企业道德委员会等等。

西方政府对CSR的政策支持,为CSR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操作空间,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上升为一种制度化的价值观。

二、国内研究现状(1)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企业社会责任在我们国家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成果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经过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长久、深入、扎实的研究,背景和基础都不够厚实。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如下: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这一时期,企业主要是在行政命令指导下完成目标,不是自愿,没有选择权。

这一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是非常不恰当的,随着国有企业逐渐独立,这种现象也会消失。

改革开放后的放任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慢慢被摈弃,人们观念不断变化,追求经济利益被整个社会普遍认可。

”这时,在“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思想的误导下,极大地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这种完全漠视企业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的观点也非常不恰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发展和被重视。

随着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渐确立,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企业家和学者都正确认识到,过多和过少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都是不合适的,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国内主要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与国外有所不同。

李双龙(2005)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①一国的历史、文化、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②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③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④企业的所有制性质:⑤预期心理。

这种归纳有一定的启发性,但系统性不够。

田虹(2006)提出了一个系统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归纳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李立清(2006)在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以湖南省293家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为主要分析技术,研究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在行业属性、规模属性和所有制属性上的差异性等。

李正(2006)以上海证券交易所521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企业年报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评价方法,以多元线性回归为主要分析技术,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归纳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影响因素研究的基本特点:第一,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第二,在为数不多的组织层面影响因素研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和产业类型等企业自身属性,实质性因素不多,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第三,国内研究对影响因素的归纳不够系统,提炼不到位,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的比例不高。

(3)国内企业的缺陷首先,从现有实践来看,政府并不重视CSR推进工作的整体统筹和战略规划。

对企业社会责任加以推进的,多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单项政策。

其中,劳动保障、环境保护部门表现较为突出,但这大多只是出于这些部门本身职能的缘由,相关部门也不一定具有CSR意识。

目前不仅需要在企业和社会中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政府本身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

其次,目前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目前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劳资关系、环境保护等方面,以强制型责任为主,对一些自愿型责任没有强调。

另一方面,从现有实践来看,对企业社会责任开展推进工作的,主要是沿海改革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等等。

其次,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能力也需提高。

如今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强制性责任的法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

但是社会实际中,很多企业都没有很好贯彻期执行。

这不仅削弱我国出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社会和谐,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方面存在着问题。

3.参考文献[1]李双龙.试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J].经济体制改革,2005(04).[2]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6(01).[3]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 (02).[4]章辉美,李绍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05).[5]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李立清,李燕凌著.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及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8]田志龙,贺远琼和卫武.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03(12).[9]曹晓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的政府角色: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10]呙晶晶.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D].北京:华中师范大学,2009.[11]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12]王水嫩.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04).[13] 沈洪涛.21世纪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公司公民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08).[14]Bowen H 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M].New York: Harpor&Row, 1953.[15]CED.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Corporations[M].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71.[16]Frederick W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Reagan era and Beyond[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03).[17]Carroll A B.Corporate SociM Responsibility[J].Business&Society Review,1999 (3).[18]Norcia V D.&Tigner J.Mixed Motives and Ethical Decisions in Busi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10).[19] Rashid M.Z.A.&Ibrahim S.Executive and Management Attitudes towa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lbility in Malaysia[J].Corporate Governan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ffective Board Performance,2002(4).[20]Thomas A.S.&Simerly R.L.Internal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The Role of 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Briarcliff Manor,1995(114).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引言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功能的分析2.2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涵义2.3企业社会责任收益及计量3.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3.1我国中央企业的样本选取3.2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的财务指标选取3.3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的数据分析3.3.1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的总体趋势分析3.3.2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行业对比分析3.3.3 多元回归分析4.结论和建议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1、与指导老师联系,确定研究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