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回顾_翁德修

合集下载

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_论_紫颜色_主人公的觉醒历程

美国黑人女性双重身份的寻回_论_紫颜色_主人公的觉醒历程

个体和身份,因此在面对养子哈波向她讨教如何对付不听话的妻子索非亚时,她竟然站在男权者的立场,唆使哈波“打她”。

就在西莉任由生命在浑浑噩噩中流逝时,一个坚强的女性闯入了她的生活,将她从迷失中唤醒,她就是黑人女歌手一莎格。

莎格与西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她放荡不羁,胆大妄为,离经叛道,敢做敢为,坚强勇敢,对传统的教条不屑一顾,每晚都在酒吧唱歌调情,公然勾引有妇之夫,对于旁人对她的指指点点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作为某某先生的情妇,她曾经一度想要与西莉为敌,但是西莉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了解到西莉的善良而改变了初衷。

勿庸置疑,西莉和莎格的感情不同一般,是朋友之情,姐妹之情甚至可以说是爱情,这是因为在莎格之前西莉从没真正感受到关怀和爱。

父亲的早逝,母亲的疯癫,妹妹的过早离开使她没有享受过亲情,而丈夫又不把她当作人,总是讽刺她:“你是黑人,你很穷,你长得难看,你是个女人……你一钱不值”,因此在西莉心里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人,在继父和丈夫对她的一次次施暴后,她厌恶自己的身体,认为性爱只能带给自己痛苦,因此不再相信男人,也更不会爱上他们。

此时,同性爱“虽然是女性之间友爱的极端方式,但不能不说它是一种有效的反抗父权制压迫的方式。

”③在和莎格之间的交往中,西莉克服了对自己身体的憎恶,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女性的尊严,从而开始重新认识自我。

西莉在莎格身上体验到了一名女性所应享受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来自于对自身的喜爱,西莉通过莎格找到了作为一个人,一名女性的身份。

当西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不是工具,奴隶,她才有了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愤怒,斥责丈夫的卑鄙行径,面对自己的丈夫勇敢地反驳:“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难看……不过我就在这里。

”虽然莎格帮助西莉找回了作为女性的身份,但是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女性,她血液里的黑人天性依然被埋没着,等待着被唤醒。

法农曾指出,在殖民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侵略下,黑人无疑变成了劣等民族,他们为了获得白人的另眼相看,挣脱自己劣等民族的枷锁,抹去自己与身俱来的黑色身份的耻辱,就在无意中对自己的肤色面貌产生憎恨。

文学毕业论文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论文

文学毕业论文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论文

论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论文论文关键词:黑人文学;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论文摘要: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

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一、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美国黑人妇女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是最切近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轨迹的新兴批评流派。

以白人男性为主的主流文学批评和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的女性主义批评均忽视了黑人女性作家。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主题和黑人女性语体的确立和发展,建立了黑人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理论,探索性别和种族在黑人妇女文学中所形成的明显的文艺传统。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不仅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种族、性别等问题,同时也研究作品中的阶级、历史和文化。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反种族运动开始兴起,邓巴、杜波伊斯、哈里斯、华盛顿、凯布尔等具有民族责任感的黑人作家和理论家的作品,加深了人们对有色人种以及妇女和少数族裔的种族意识。

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文学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群体出现。

1970年,民权运动的活跃分子、诗人、表演艺术家玛雅·安吉洛出版系列自传的第一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立刻畅销;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出版,开始了她们辉煌的文学事业。

她们均摆脱了那种表层的社会抗议方式,有机地结合两种传统和语言特征,从不同角度将种族道义责任提升到弘扬生命意义的层面上,最终达到在融合中确立自身地位的目的,激励黑人女性作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重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流派。

在70年代后期,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以其独特的面貌崛起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界,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黑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崭新的能量中心”。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二十世纪后期美国文坛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虽然受到种族歧视和压迫,但她们以独特的视角,探索并挖掘美国黑人社会中的多种关系,构建出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标签: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文学;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2014 — 01 — 13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英美语言文学。

一、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概况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黑人文学迅速崛起,它兼具美国黑人民族与美国文化的双重特征,因而它既是独具魅力的黑人女性文学,又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

在这个作家群体中,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并在各个阶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她们以美国黑人群体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民族历史与种族身份形成了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特色。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杰西·福塞特、内拉·拉森等女性作家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代表,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及文化,这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高潮;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赖特、埃利森等为代表的美国黑人作家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种族意识,其作品大多体现反抗与斗争这一主题,为美国文坛带来了新鲜血液,美国黑人文学再次迎来了文学创作高潮。

赖特等人成为美国文坛上“抗议小说”的先驱。

七十年代后,美国社会不同的种族可以和谐共处,多元文化逐渐融合,黑人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被白人主流社会认可和接受,黑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黑人女性文学取得长足进步,美国黑人文学尤其是黑人女性文学迎来创作辉煌时期。

在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如莫里森、沃克、安吉萝等为人们所熟识。

她们强调“自身的融合”,结合黑人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塑造追求平等、自由的黑人女性形像,并直面黑人群体内部的种种矛盾,从而确立了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份, 为 美 国 文 学 的发 展 做 出 了 巨大 的 贡 献 。
【 关键 词 ] 美 国黑 人 女性 作 家 ; 文学 ; 爱丽丝 ・ 沃 克; 托 尼・ 莫 里 森
[ 中 图分 类 号 ] I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2 2 3 4 ( 2 0 1 4 ) 0 2— 0 1 0 4— 0 2
( 齐齐哈尔大 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 黑龙江
[ 摘
齐齐哈 尔
1 6 1 0 0 6 )
要] 二 十 世 纪后 期 美 国 文坛 涌现 出 了很 多优 秀 的 黑人 女 作 家 , 虽 然 受的 视 角 , 探 索 并挖 掘 美 国 黑人 社 会 中 的 多种 关 系 , 构 建 出 自身 独 特 的 文 化 身
了 新鲜 血 液 , 美 国黑 人 文 学 再 次 迎 来 了 文 学 创作 高潮 。 赖 特
等 人成 为美 国文 坛 上 “ 抗议小说” 的先 驱 。 七十年代后 , 美 国
等 。它 声 讨 男 性 中 心 主义 传 统 文 化 对 女 性 创 作 的 压抑 , 提倡 种 女权 主义 写 作 方 式 ” ( 朱立元 , P 3 4 2 ) 。
2 0 1 4年 第 2期
理 论 观 察
Th e o r e t i c Ob s e r v a t i o n
No . 2 , 2 0 1 4 S e r i a l No . 9 2
( 总第 9 2期)
●●文学视线
二十世纪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 究
张 国 华
十年代初期 , 第 三代 黑 人 女性 作 家 的先 驱 艾 丽 丝 ・ 沃 克 在 美

三、 当代 美 国 黑 人 女性 文 学 作 品评 析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

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一)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

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

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

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

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

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

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

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第34卷第1期Vol.34N o.1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1月20日Jan.20201320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1.010所谓“文化身份”是指某一特定族群其整体的价值观、道德品行的凝聚,并被外界所认同,它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的苏醒,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积淀。

“文化身份”问题探讨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有了良好的民族文化才能为其身份发展提供条件。

在研究文化身份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某一民族如何在非本族环境中保证自身文化有一席之地,不被忽视。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身份就是衡量某一群体或民族的根本标志,它象征一个群体的根本特点。

在当今多元的价值观社会中,保持本民族或种族的文化身份是十分必要的。

显然,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类文化特点,因此,对于文化身份问题的探讨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个部分。

尤其在多民族社会中,人们对于文化身份问题更加重视。

在美国,“困扰少数族裔美国人的一个历史性的集体经历即文化身份的认同。

文化身份既是一个族群和个体支撑性的内核,又作为一个种族精神领域里的鲜明标识而存在,所以,一些身份认同与身份定位如我究竟是谁、是什么,我的归属在哪里等问题一直是少数族裔女性文本关注的焦点。

”[1]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会很自然地同当代美国种族和女权问题相联系。

文化身份批评使黑人女性作家与作品重新被挖掘和解读。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学界开始对传统的美国文学中的种族、性别、身份问题进行了反思。

一、在不断探索中提升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事实上,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一直致力于探索黑人女性在美国的境遇和身份处境,黑人解放进程经历了早期的黑人争取自由和权利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开始为他们的人格和身份独立而奋斗。

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玛雅安吉罗和佐拉尼尔霍斯顿等黑人女作家的代表作品皆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肯定,这些黑人女性作家在寻求和构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并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方法以提升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改变以往被排挤、被忽略的情形。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修树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

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

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

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

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

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

“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生。

”[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

美国黑人文学初探

美国黑人文学初探

在黑
,
人 文 学发展 中是 一 个新 的突破
哈莱姆文 艺复兴 运 动 是第 一 次 由美 国 黑 人 白 己主 动掀 起 沉一 场 文 学 运 动
们 的 作 品反 映 了 美 国 黑 人 的悲 惨处 境

,
总 的说米

,
揭露 了 广 泛存在 的种 族 歧 视 问题 和 对 种 族 平 等 的 渴
,


休斯
朗斯顿 的 文 艺 思 想 和 文 体 方 面 在 文 学 上 造
就了
;
批黑人 作家
,
,
但 他并 没有 得 到美 国 全 社会 的承 认
,
,
在 美 国本土 的读 者
,
,
尤其 是 自人 读
,
音 扛 公目 中
至 今 地 位 也不 是很 高的
除 了 社会 原 因 外
,
人 们 也不得 不 承 认在文 学 艺术 上
他 的 作 品 通过 黑 人 题
从 而 削 弱 了 作 品 的战
,
材来揭 示 种族 的普 遍 问题 斗性 的杜 波依 斯 作品《


但 是他 努力 迎合 白人编 辑

取悦 白人读 者
反映 了 黑人 知 识分 子当 时 的 思 想 倾 向 威廉
(D

u
在 当时诸 多 的 黑 人 作家 中
1 8 6 8一 1 9 6 3 )
望 黑 人 作家 的作 品 也 摆脱 了 内容上 低声 下 气 与 形式 上 的单 调 模仿 以强 烈的 异 国情 调 引人 瞩 } 1在 语言 交 际 中所采 用 的热情
, ,
奔 放 的不 同 韵律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