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合集下载

2018考研政治马原必背: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_毙考题

2018考研政治马原必背: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2018考研政治马原必背: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同一个劳动的两重属性。

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商品的二因素,明白劳动对于商品的意义非凡;关键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我们先回顾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另一方面,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01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任何一个劳动产品,不经过我们具体形式的劳动,是无法拥有某种特殊的有用性,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即无法拥有使用价值。

打个比方说,演员靠演技生活,演戏是一种劳动。

《琅琊榜》的主演胡歌,在扮演梅长苏这个角色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他劳动的具体形式。

而为何胡歌扮演的梅长苏深入人心,因为他的演技也就是演戏这个劳动的具体形式把这个得之可得天下的江左梅郎的聪慧睿智展现的淋漓尽致,满足众人对人才的膜拜之情,消遣之余甚是热爱。

说明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02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

抽象劳动也就是我们在具体做某种劳动形式过程中消耗的脑力和体力。

别看梅庄主一言不合就生病吐血,要让血吐的真实也是要耗费不少脑力和体力的。

所以抽象劳动就是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也就形成来商品的价值实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0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好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是很多学习经济的人都会知道的知识,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的介绍商品生产中劳动的二重性:第一重性、人类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导其它自然力转化物质有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中具有“使用价值”。

要记住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自然力(包括人类劳动)只不过是改变其物质形态,引起属性转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凭空变出来)。

这一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节引用彼得罗。

维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说得很清楚。

注意“自然力”(也包括人类劳动)与物质有用属性转化的相对关系,不是价值,正如空也、阳光不包含任何货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不包含任何金钱关系,不包含任何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一样。

第二重性:作为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的人类劳动(这里的意思是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

这种劳动是价值的核心,在于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在于符合社会其它成员意志的支配关系。

它(价值)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的是权力,对于价值的生产者来说代表自然劳动被控制,或者说被奴役。

正如奴隶主支配奴役的劳动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一样,价值代表的正是商品经济下的对人类劳动的一种支配关系。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相互关系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二、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三、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五、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2017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此,帮助同学们理清商品二的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两个经济学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双重作用,既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也是商品本身。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既是劳动的产物,也是交换媒介。

首先,劳动二重性表明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双重角色。

劳动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之一,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劳动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商品,更重要的是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时间和强度直接影响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价值。

在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中,劳动被视为是商品生产的基础,是产品价值的源泉。

其次,商品二因素则是描述了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

首先,商品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的结果和表现。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投入越多,商品的价值越高。

其次,商品也是交换媒介。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们用商品来交换劳动,购买其他商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商品二因素的价值和作用基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

其次,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互为因果。

劳动二重性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的投入和价值决定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换价值。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二重性的发展。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获得劳动和其他商品,从而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

综上所述,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者同时被商品和劳动力双重性———劳动力和商品———利用,这种利用通常影响劳动者的权益,而且很容易造成将劳动者利用而不承认的现象。

劳动二重性受到商品和劳动的双重影响,而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也是协调地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产生。

首先,商品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力的分配方式和形式。

面对多种不同类别的商品,劳动力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而这种分配决定了劳动者们的费用和收入。

例如,虽然同样属于服务行业,但医疗保健和旅游业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异,由此可知,决定劳动者收入是商品性质多元化、差异化的差异点。

其次,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也决定了劳动力的变动趋势,以及其分配的方式。

市场供求变动的表现就是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市场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分配方式和最终的收益,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权益。

最后,商品的生产规模会间接影响劳动力的分配分配,以及生产组织的设计。

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会要求使用更高效的劳动活动配置,以追求成本效益,这也就是资本主义企业以获取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益为目标,而忽视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原因。

同时,大规模的生产也会朝着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这也会间接影响劳动力的配置。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商品的性质,价格及生产规模三个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劳动力的分配与配置,从而导致其所处的劳动二重性。

如果劳动者在商品泛滥等现象带来的压力下,得不到劳动力合理分配和权利保障,他们会处于被利用和受欺压的处境,因此,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劳动者、消费者及社会的双赢,才能真正解决劳动二重性问题。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对此作过如下概括:“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显然,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它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源于商品生产的社会条件。

商品生产的出现,是因为具备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样两个条件。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样,他的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

同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私人所有,于是劳动就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双重性质。

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这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但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不同性质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并确定交换的比例,客观上就要求必须抛开劳动的具体特点,单纯进行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比较,这就只能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以前,没有人能够分清、揭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意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它从来没有意识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为前提的。

” “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
概述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 价值之中。
LOGO
思考: 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人造氧气是不是商品?为 什么?
LOGO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 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 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 另一方面,又包括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 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惟一源 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 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 不是两种劳动。对立统一关系 抽象劳动LOGO
商 品 的 二 因 素
劳 动 的 二 重 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 足人类需要的属性
具体劳动
LOGO
LOGO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 性
LOGO
牙刷的作用? 刷牙
(使用价值)
牙刷多少钱?
7块钱(价值)
LOGO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 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LOGO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一方面,具体劳动创造出了能被人们所利 用的具体形态,即商品的使用价 值。 另一方面,抽象的劳动又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成了商品 具有价值的原因。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 中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
LOGO
问题 我们看到的商品是可以交换的,那么为什 么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进行交换?而交换 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下面就要讲到我们的下一个问题:商品的 价值
LOGO
二 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 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 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 畴。作为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价值是商品最 本质的因素。 问题: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LOGO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概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 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 一的关系。
对立性:第一,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 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 可兼得。
LOGO
第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 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 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 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 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是历史 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