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设计理论课程考试标准答案16
火炮设计理论(火炮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6.1 火炮战术技术指标
1.3 火炮系统反应时间
火炮系统反应时间是指火炮系统工作时由首先发现目标到火炮系 统能开始发射第一发炮弹之间的时间。 火炮从受领任务开始到开火为止所需的时间,是衡量火炮快速反 应能力的标志。 在战场上反应快的一方必占优势。 火炮的反应能力主要取决于火炮行军与战斗状态相互转换的时间、 火炮进入战斗状态时对阵地选择和设置的难易、射击诸元求解与传输 速度、射击准备(含弹药准备、供输弹、瞄准操作)的速度等。 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先进的侦察通讯设备和火控系统、随 动系统,是提高火炮反应能力的有效技术途径。
(1)向火炮设计决策者提供适当的资料和方法,帮助其选择能达到 规定的战术技术指标的火炮方案; (2)对火炮设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提供优化方案; (3)对火炮的发展,选择,修改,使用提出改进意见。 系统分析者应该不带偏见,进行公正的技术评估。
1.2 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必须明确; (2)方案:系统分析的目的是选择优化方案,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 (3)模型:系统分析确定的是各种方案的可比性能, 必须建立抽象的模型并进行参数量化; (4)准则:系统分析的过程是选优过程,必须实现制定优劣评判标准; (5)结果:系统分析的结果是得到最优方案; (6)建议:系统分析的最终结果是提出建议,作为决策者的参考意见。
§6.2
1.3 火炮综合性能指标
火炮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对系统可比性能进行分析,系统的性能一般应转化为数 量指标。为了对火炮进行系统分析,通常将火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转 化为火炮综合性能指标。火炮综合性能指标主要有效费比、威力系数、 金属利用系数、冲量系数等。 (1)效费比 效费比(也称相对价值),是以基本装备为基准,经过规范化的, 火炮系统的相对战斗效能与相对寿命周期费用之比。即
机设习题集16-20

第十六章轴选择题16-1工作时承受弯矩并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2工作时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 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3工作是以传递转矩为主,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称为。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4自行车的前轴是。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5自行车的中轴是。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6轴环的用途是。
(A)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B)提高轴的强度(C)提高轴的刚度(D)是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16-7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来进行轴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螺母(B)紧定螺钉(C)弹性挡圈16-8增大轴在载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
(A)使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B)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C)是轴的加工方便16-9轴上安装有过盈配合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
(A)轮毂中间部位(B)沿轮毂两端部位(C)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16-10采用表面强化如辗压、喷丸、碳氮共渗、氮化、渗氮、高频或火焰表面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
(A)静强度(B)刚度(C)疲劳强度(D)耐冲性能16-11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初步确定的。
(A)弯曲强度(B)扭转强度(C)复合强度(D)轴段上零件孔径16-12减速器中,齿轮轴的承载能力主要受到()的限制。
(A)短期过载下的静力强度(B)疲劳强度(C)脆性破坏(D)刚度16-13转轴上载荷和支点位置都已确定后,轴的直径可以根据()来进行计算或校核。
(A)弯曲强度(B)扭转强度(C)扭转刚度(D)复合强度16-14某轴的合成弯矩和转矩图所示,设扭剪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则量大当量弯矩M e是()N.m(A)224 (B)337 (C)450 (D)55916-15 减速器的输入轴是( )。
A 转轴B 心轴C 传动轴D 转轴也可能是传动轴16-16 自行车的前轮轴是( )。
爆破设计试题及答案

爆破设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爆破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爆破参数?A. 装药量B. 孔径C. 孔深D. 爆破时间答案:D2. 爆破时,为了确保安全,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什么?A. 增加装药量B. 减少装药量C. 增加孔深D. 延迟起爆答案:D3. 在爆破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爆破安全距离的计算因素?A. 爆破能量B. 地形地貌C. 爆破材料D. 爆破目的答案:D4. 爆破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爆破效果的评价指标?A. 爆破破碎率B. 爆破震动C. 爆破飞石D. 爆破成本答案:D5. 爆破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爆破施工的基本原则?A. 安全第一B. 经济合理C. 快速施工D. 随意施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爆破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地质因素包括哪些?A. 岩石类型B. 岩石硬度C. 岩石湿度D. 岩石孔隙率答案:ABCD2. 爆破设计时,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破效果?A. 装药量B. 孔径C. 爆破角度D. 爆破材料答案:ABCD3. 在爆破设计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爆破效率?A. 优化装药结构B. 精确计算装药量C. 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D. 增加爆破次数答案:ABC4. 爆破设计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破安全?A. 爆破环境B. 爆破方法C. 爆破材料D. 爆破时间答案:ABCD5. 爆破设计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爆破对环境的影响?A. 采用低噪音爆破技术B. 采用低震动爆破技术C. 采用环保型爆破材料D. 增加爆破距离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爆破设计中,____是指爆破孔的直径。
答案:孔径2. 在爆破设计中,____是指爆破孔的深度。
答案:孔深3. 爆破设计时,____是指爆破孔中装药的量。
答案:装药量4. 爆破设计中,____是指爆破孔中装药的位置。
答案:装药位置5. 爆破设计时,____是指爆破孔中装药的类型。
答案:装药类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爆破设计中,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
【机械课件】火炮设计理论课程考试标准答案37.doc

解: 1) 二、试分析图示杆后坐驻退机的液体流动情况,并推导其液压阻力中。
的计算式。
(15分)运动微分方程为:Mx+Ax =F (5分) 丫2 丫2 2 丫 2I > I . lx 1 lx 今— xV q xY j其中:M - m Q + +— m x +— J 2 +— m 3 + ------- /n 4朽-〃3 〃4K 】 dK 、 K, , dK. K. dK. K. clK彷 dx dx dx rj 4 dx课彳呈名称: 火炮设计理论 学分:4.0教学大纲编号:01023202 试卷编号:010******* 考试方式:团1卷 满分分值:100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60分) 1 .供输弹过程中,弹丸必须严格定位的三大位置指的是什么?(进弹口、输弹出发位置、药室。
)三大阶 段指的乂是什么?(拨弹、压弹、输弹。
) 2. 导气装置的哪些结构参数对气室压力的变化规律有影响?(导气孔在身管上的位置、导气;孔最小横断 面积、气室初始容积、活塞面积、活塞与气室壁间的环形面积、活塞及其随之运动的质量等。
) 3. 什么是浮动原理?(对日动炮而言,在后坐部分的复进过程中进行击发,利用后坐部分的复进动量部 分抵消火药气体对后坐部分的后坐冲量,从而减小后坐;并且保证连发射击时后坐部分的运动介于后坐到 位与复进到位之间,好象后坐部分“浮”在浮动行程上。
) 4. 炮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引导弹丸运动。
)主要包括哪儿个部件?(身管、炮尾、 炮闩。
) 5. 采用两段坡膛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减小坡膛的磨损)其锥度各为多少?(为了保证弹丸定位可靠, 第一段的圆锥度应大一些,一般取为1/10;为了减小磨损,第二段的圆锥度应小一•些,一-般取为1/30〜1/60。
) 膛线的起点在哪一段?(膛线的起点在第一段圆锥上。
) 6. 采用自紧身管提高身管强度的原理是什么?(自紧身管在制造时对其内膛施以高压,使内壁部分或全部 产生塑性变形;内压消除以后,由于管壁各层槊性变形不一致,在各层之间形成相互作用,使内层产生压 应力而外层产生拉应力;由于内壁产生与发射时方向相反的预应力,因此使发射时身管壁内应力趋于均匀 致,从而提高身管强度。
火炮设计理论(炮身设计)

§2.1 概述
药筒分装式药室: 适用于药筒分装式炮弹的药室,先装弹丸,再装药筒及 发射药。 药室结构形状由药筒的外形结构形状确定。
药筒分装式药筒有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与定装式药筒相同,仅药筒口部较短; 另一种药筒仅有药筒主体。 对应第一种药筒,药室也与定装式药室相同,仅园柱部 较短; 对应第二种药筒,药室仅由药室主体(基本锥体)和园 柱部组成。
§2.1 概述
4 身管寿命
4.1 身管寿命 火炮在按规定射击条件射击,身管在丧失要求的功能、 安全性或毁坏之前,所发射的当量全装药炮弹数。 4.2 身管主要失效现象 炸膛; 胀膛; 膛线剥落; 炮膛挂铜。
§2.1 概述
4.3 身管寿命分类
烧蚀寿命 烧蚀寿命终止标准: ①初速下降百分数超过规定值(5%~10%)。一般可以通 过测量药室增长量来评定烧蚀寿命等级。 ②射击密集度超过规定范围(如散布面积超过8倍)。
§2.1 概述
2 炮身的结构设计 2.1 内膛结构
药室部 坡膛
导向部
§2.1 概述
2 炮身的结构设计 2.1 内膛结构
2.2.1 药室: 发射前容纳/承装发射药(及药筒);击发后提供火药正 常燃烧空间的炮膛部分。 药室容积由内弹道设计确定,药室结构形状取决于炮弹 结构及装填方式等。 药室分为药筒定装式药室、药筒分装式药室、药包分装 式药室。
主讲:张相炎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火炮教研室
联系电话:84315581
第二章 炮身设计
§2.1 概述
1 炮身 1.1 炮身 1.2 炮身的作用 1.3 炮身的组成 完成炮弹的装填和发射,并赋予弹丸 初速和方向的火炮主要部件。 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引导 弹丸运动。 炮尾
身管
炮闩
火炮设计理论

火炮设计理论火炮设计是指根据作战需求和技术要求,从总体方案到详细设计,对火炮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火炮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装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战斗力。
一个优秀的火炮设计必须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火炮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作战任务以及可靠性等。
首先,火炮设计需要明确火炮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包括火炮的射程、射速、精度、弹药威力等。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火炮的实际作战效果。
射程决定了火炮的打击范围,射速决定了火炮的快速反应能力,精度决定了火炮的打击精度,弹药威力决定了火炮的杀伤效果。
因此,在火炮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确定这些性能指标。
其次,火炮设计需要考虑使用环境和作战任务。
使用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和电磁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火炮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形和气候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射程,电磁环境可能会影响火炮的通信和导航系统。
作战任务包括火炮的部署、指挥和作战使用等方面,火炮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战场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火炮设计需要考虑火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是指火炮在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包括火炮的寿命、故障率和维修便捷性等。
火炮应该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稳定地工作,并能够在需要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安全性是指火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包括火炮的防火、防爆和防燃能力等。
合理设置火炮的安全装置和系统,提高火炮的安全性能,对于减少意外事故和保护人员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火炮设计需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使火炮设计更加先进和高效。
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火炮的材料性能和强度,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火炮的控制和自动化水平,激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火炮的定位和瞄准精度。
因此,火炮设计需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总之,火炮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中北大学火炮概论终极版

《火炮概论》总复习题1.火炮系统是由弹药、发射装置、瞄准系统组成(火炮总体)。
2.弹药是由带引信的弹丸、带点火具的发射药、药筒的统称。
3.火炮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a 炮身内膛结构:滑膛—线膛—滑膛,b 炮架:无炮架—刚性炮架—弹性炮架,c 运动部分:人拉—马曳—牵引—自行,d 火炮由简单的火器发展为现代化的武器综合系统,e 火炮设计理论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d 新能源火炮异军突起。
4.火炮战术技术要求:弹丸威力 远射性 直射距离 有效射程 射击精度 速射性 射速(实际、理论射速、突击射速)火炮的寿命(身管寿命、运动部分寿命)机动性5.火炮的组成可概括为四大部分: 发射部分、架体部分、瞄准部分、运动部分(车轮、缓冲器、车轮制动器)6.火炮的个工作过程为火炮的射击过程。
射击过程中赋予弹丸初速的过程为发射过程。
7.简述发射整过程:击针击发 —底火引燃底火药—点火药燃烧和传火—发射药燃烧—膛压升高—弹带嵌膛线—燃气压力作功—弹丸边旋转边加速向前运动—炮管及其连固部分向后运动—弹丸出炮口8.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划分为前期(击发底火到弹带嵌膛线)、第一时期弹丸运动开始到发射药全部燃烧结束)、第二时期(发射药燃烧结束到弹丸底部飞离炮口断面)、后效时期(弹丸飞离炮口)9.后效期对后坐部分和对弹丸的作用从时间上讲是一样的?不一样。
起点相同而结束点不同。
10.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空气阻力由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波动阻力组成。
11.长形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和稳定方式有哪几种?有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两种方式12.射弹散布现象?它与弹道系数、初速、射角确定一条弹道相矛盾吗?不矛盾。
射弹散布的原因—存在各种随机因素使得各发弹之间的弹道系数、初速、射角的确切值存在微小的随机差异,造成了射弹散布现象。
13.身管内膛的组成?线膛内膛由药室部、坡膛和膛线部组成。
滑膛的炮膛由光滑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组成14.缠度 缠角的概念. 膛线的分类? 85加、54-122榴弹炮、57高炮、双-35高炮、83-122、D30-122 各采用什么样的膛线? 膛线对炮膛轴线的倾斜角叫做缠角,用α表示;膛线绕炮膛旋转一周,在轴向移动的产度, 用口 径的倍数表示称为膛线的缠度,用η表示。
放炮工考试题及答案

放炮工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放炮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熟练掌握放炮技能。
2、放炮母线长度应不小于(100m),且应使用(绝缘)良好、足够粗的导线。
3、放炮员在装药前应检查工作面是否有人员在(警戒线)以内停留或工作。
4、放炮前,放炮员必须先发出(预警)信号,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再发出(放炮)信号。
5、放炮后,放炮员必须等待(15分钟)后,且工作面无异常情况,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
6、放炮时,应使用(水炮泥)填塞炮眼,且填塞要(密实)。
7、放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红灯)作为警戒信号。
8、放炮时,发现(瞎炮)应及时处理,严禁自行掏挖瞎炮。
9、放炮后,应及时检查工作面(通风)情况,确保工作面无有害气体积聚。
10、放炮后,应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瞎炮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不是放炮前的准备工作?(A)清理巷道(B)检查线路(C)制作炸药(D)装填炸药2、下列哪个不是放炮的危险区域?(A)爆破点附近(B)下风口(C)工作人员停留处(D)炸药存放点3、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放炮信号?(A)口哨(B)灯光(C)鞭炮声(D)通知4、下列哪个是正确的瞎炮处理方法?(A)掏挖瞎炮眼(B)用水浇灭瞎炮眼(C)用木棍拔出瞎炮眼(D)沿瞎炮眼重新装填炸药起爆5、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放炮通风方法?(A)关闭所有通风设备(B)开启所有通风设备(C)开启局部通风机(D)关闭局部通风机6、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放炮安全距离?(A)10米(B)20米(C)30米(D)50米7、下列哪个是正确的炸药存放要求?(A)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点(B)存放在干燥的地点(C)存放在密封的容器内(D)随意放置8、下列哪个是错误的放炮工操作?(A)用木棍检查瞎炮眼是否震动(B)在有杂物的情况下进行起爆(C)在潮湿的地点进行起爆(D)在导电良好的地点进行起爆9、下列哪个是错误的炸药存放地点?(A)干燥的仓库内(B)阴凉通风的地点(C)炸药库内(D)靠近水源的地点10、下列哪个是错误的放炮后检查内容?(A)检查瞎炮等异常情况(B)检查通风情况(C)检查顶板情况(D)检查人员是否全部撤离安全区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放炮工可以私自保存炸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火炮设计理论 学分: 4.5 教学大纲编号:01023202
试卷编号:010******* 考试方式:闭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二、试分析图示杆后坐驻退机的液体流动情况,并推导其液压阻力0Φ的计算式。
(15分)
解:
1)连续方程:设射流相对活塞杆的速度为'w ,相对活塞杆而言,有连续方程a w VA '=,即V a A
w =',射流绝对速度V a a A V w w -=-='。
(5分) 2)能量方程:()2
2
22221222122V a a A K w K w w w p ⎪⎭
⎫ ⎝⎛-==+=+=ξξρ,即 22
12V a a A K p ⎪⎭⎫ ⎝⎛-=ρ(5分)
3)液压阻力:()()2
2
3
102V a a A K a A p -=-=Φρ(5分) 三、图示为某自动机构后坐时的机构简图。
其中加速臂1的质心与转轴O 重合。
试写出自动机运动微分
方程,并说明方程中各项的意义;写出自动机附加阻力T 的表达式。
(15分)
解:1)运动微分方程为:F x A x M =+•••2(5分) 其中:44
2
4
33
2
322
22
11
2
120m K m K J K m K m m M ηηηη+
+
+
+
+=
dx
dK m K dx dK m K dx dK J K dx dK m K A 4
4
443333222211
1
1
ηηηη+++=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60分)
1.什么是机构的逆传动?(在构件传动过程中,各零件的运动方向不变,而能量传递方向发生变化,由工作构件带动基础构件运动的阶段称为机构的逆传动。
)
2.什么是浮动原理?(对自动炮而言,在后坐部分的复进过程中进行击发,利用后坐部分的复进动量部分抵消火药气体对后坐部分的后坐冲量,从而减小后坐;并且保证连发射击时后坐部分的运动介于后坐到
位与复进到位之间,好象后坐部分“浮”在浮动行程上。
)
3.两构件斜撞击时,恢复系数b 是如何定义的?(撞击前后两构件的速度在接触点处公法线方向投影的相对值之比。
)实际计算两构件撞击时,恢复系数b 如何选取?(实际计算中,恢复系数作为符合系数,
当两构件撞击并立即分离时,b=1;当两构件撞击并不分离,即结合在一起时,b=0;一般b=0.4。
) 4.炮身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引导弹丸运动。
)主要包括哪几个部件?(身管、炮尾、
炮闩。
) 5.线膛炮的身管内膛包括哪几部分?(炮口部、膛线部和药室部。
)考虑身管各部在使用中的特殊性,应
如何取其安全系数?(炮口部的安全系数应大于膛线部的安全系数,膛线部的安全系数应大于药室部的安
全系数。
)
6.什么是身管设计压力曲线?(根据弹道理论计算出的,在射击条件下身管各截面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沿轴向变化的曲线称为身管设计压力曲线。
)什么是身管理论强度曲线?(在射击条件下身管各截面所承受的最大压力乘以身管各截面所要求的安全系数即可得到身管各截面的理论弹性强度极限,身管各截面的理论弹性强度极限沿轴向变化的曲线称为身管理论强度曲线。
)
7.反后坐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驻退机、复进机、复进节制器。
)按结构组成形式反后坐装置可分为哪几种?(独立式、联合式。
)驻退机有哪几种典型结构?(节制杆式、沟槽式、混合式、活门式等。
)复进机有哪几种典型结构?(弹簧式、气压式、火药气体式等。
)
8.发射时火炮驻退后坐运动分为哪几个时期?(弹丸膛内运动时期、后效期、惯性运动时期。
)最大后坐速度m ax V 出现在哪一时期?(后效期。
)如何判断m ax V 出现时机?(炮膛合力等于后坐阻力时。
) 9.后坐稳定极限角j 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火炮后坐稳定极限角是保持火炮后坐稳定的最小射角,当火
炮射角大于后坐稳定极限角时,则能保证火炮后坐稳定性,当火炮射角小于后坐稳定极限角时,则不能保证火炮后坐稳定性,当火炮射角等于后坐稳定极限角时,则是保证火炮后坐稳定性的临界状态。
)
10.在火炮总体方案设计时,先决定哪些主要质量(全炮质量、后坐部分质量、炮身质量、炮架质量等。
)和哪些基本尺寸?(火线高、全炮质心位置、耳轴中心位置、后坐长、耳轴中心到炮尾后端面的距离、车撤距、极限尺寸等。
)
11.火炮系统分析中,什么是效费比?(以基本装备为基准,经过规范化的,火炮系统的相对战斗效能与相对寿命周期费用之比。
)什么是效费比分析?(对能满足既定要求的每一火炮系统方案的战斗效能和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定量分析,给出评价准则,估计方案的相对价值。
)
12.火炮机动能力主要指哪两个性能?(火力机动性和运动性)它们又是如何定义的?(火力机动性是火
炮快速、准确地捕捉和跟踪目标的能力。
运动性是火炮快速运动,进入阵地和转换阵地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