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曝气池污泥老化
污泥老化该咋办?

污泥⽼化该咋办?在实际应⽤中,我们通过⾷微⽐控制活性污泥的状态,说⽩了,也就是给每个微⽣物分配多少吃掉有机物的任务,这是⼀个技术活⼉,就好⽐⼀个国家的⼈⼝控制,搞不好就会出现问题,如⼈⼝过多、⼈⼝⽼龄化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物世界也是⼀样的道理,⽐如污泥⽼化。
污泥⽼化是好氧⽣化法中的常见问题,⼀旦出现除了影响出⽔⽔质,还要花功夫培养污泥。
因此,搞清楚污泥⽼化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常重要。
01如何判断污泥⽼化了在⼭少爷系列⽂章前⾯⼏期讲污泥上浮、飘泥等问题时,其原因都有污泥⽼化这个因素;反过来看,这些现象都可以作为污泥⽼化的判断依据。
当然,实际应⽤中需要多⽅⾯分析,有以下⼏点:a、沉降⽐实验污泥发⽣⽼化后,在污泥沉降⽐实验中表现为污泥⽆机化程度⾼、凝聚性较差、污泥絮团松散变⼤、污泥颜⾊变深变暗、液⾯有细⼩浮渣、沉降速率变快等。
知道了这些判断依据,要避免按图索骥。
可以这样理解,这是污泥⽼化在沉降⽐中的直观表现,可以发现这和所有⽣命体的衰⽼是⼀样的,和⼈的衰⽼也⼀样,总体表现为没有⽣机、死⽓沉沉。
事实上,经验丰富的⼯程师简单看看沉降过程就能判断个差不多。
因为,活性污泥是⼀团⽣命体,运维跟我们很多朋友养的的宠物⼀样,相处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就能知道对⽅出了什么问题。
需要强调的⼀点是,沉降⽐这样的实验要经常做,⽽且要充分地在过程中把握污泥的特性,时间久了就成为“⽼医⽣”了。
b、镜检观察活性污泥⽼化后,其中的⽣物组成也会发⽣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后⽣动物会⼤量繁殖。
据此可以通过镜检观察后⽣动物是否⼤量繁殖来判断污泥⽼化。
⽼化的污泥,镜检会发现很多⽼化迹象的原后⽣动物,如磷壳⾍、表壳⾍、线⾍等。
c、判断⾷微⽐污泥⽼化多发⽣在低负荷情况下,特别是⾷微⽐低于0.05时,出现活性污泥⽼化的⼏率很⼤。
实际操作中,可以利⽤上述⽅法综合判断。
02污泥⽼化的原因具体导致污泥⽼化的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是⼀个逻辑——泥多⾷少。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活性污泥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然而,随着活性污泥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中的微生物会逐渐老化,影响处理效果,这就需要对活性污泥老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控制。
一、活性污泥老化的表现1. 污泥结构松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越来越少,污泥变得松散,容易被气泡带走,从而影响沉降性能。
2. 污泥颜色变暗:老化的活性污泥会表现出颜色变暗的特点,说明其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
3. 污泥比容增大:由于老化微生物的死亡和溶解,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泥比容增大。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1. 长期运行:活性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影响其除污性能。
2. 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也会导致微生物老化。
3. 毒性物质的影响:废水中的毒性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加速其老化。
三、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方法1. 污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污泥的比容、颜色、颗粒度等参数检测,从而判断污泥的老化程度。
2. 水质分析:监测活性污泥出水的水质参数,如COD、NH3-N、TP等,分析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评估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能力。
四、活性污泥老化的控制方法1. 混能搅拌:采用混能搅拌设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混合和悬浮,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2. 曝气系统改造:提高曝气系统的氧气输送效率,增加氧气的溶解量,促进微生物的氧化代谢。
3. 排泥系统优化:优化活性污泥的排泥系统,及时去除老化污泥,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活性污泥老化的监测和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两看一闻,判断好氧系统运行状态

2看1闻,判断好氧系统运行状态作为污水站的运行管理人员,每天都会进行好氧系统巡检。
那么,巡检时需要注意什么事情?能否通过一些感官指标来判断系统运行状况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3个简单的小技巧。
1. 看曝气池池面颜色走近曝气池,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水面的颜色。
在正常情况下,曝气池水面呈棕黄色或者巧克力棕色,这表明污泥状况比较正常;若是污泥不成熟,颜色通常会比较浅;若是呈深褐色或者黑色,则表明曝气不足,处于厌氧状态,即腐败状态;当有其它不正常颜色时,表明带有颜色的物质进入了处理系统。
通过颜色观察好氧系统时,还需注意天气变化对颜色的影响,同样状况的曝气池,晴天和阴天的颜色也是有差异的。
2. 闻曝气池气味走到曝气池的巡检通道时,我们就会闻到池面溢出的气味。
正常情况下,在好氧池边巡检时,能够闻到轻微的霉烂味或是土腥味,这是好氧污泥代谢过程中的气态产物,随曝气气体溢出所致。
如果闻到腐败性的气味,这主要是由于污泥严重缺氧,分解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导致,同时,污泥的颜色会非常黑。
3. 看曝气池泡沫靠近曝气池的护栏,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池面的泡沫。
曝气池上常见的泡沫可以分为化学泡沫和生物泡沫。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初期,化学泡沫较多,通常在曝气池表面会堆成高达几十公分的白色泡沫,有时还会出现彩色的泡沫。
这是由于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进入污水系统中的表面活性剂、或者混入了带有颜色的废水,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下形成的泡沫。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培养初期,活性污泥尚未形成的阶段(也相当于污泥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随活性污泥的增长,数量的增多,大量的洗涤剂会被微生物吸收,泡沫也就自然消失了。
说完化学泡沫,我们再来说说生物泡沫。
在好氧污泥活性良好的情况下,生物泡沫呈棕黄色,颜色与当时的污泥颜色相同,池面没有明显堆积;若出现白浪状泡沫,表明污泥不成熟,应当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若是出现深褐色泡沫,粘稠易堆积,并附着有好氧污泥絮体,表明污泥出现衰老,应当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
如何确定污水系统的污泥龄?

如何确定污水系统的污泥龄?环保工程师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是指在反应系统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污泥龄是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能说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状况,世代时间长于污泥龄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不可能繁衍成优势种属。
泥龄的长短与污水处理效果有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泥龄越长,微生物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越长,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时间越长,对有机污染物降解越彻底,处理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是泥龄长短对微生物种群有选择性,因为不同种群的微生物有不同的世代周期,如果泥龄小于某种微生物的世代周期,这种微生物还来不及繁殖就排出池外,不可能在池中生存,为了培养繁殖所需要的某种微生物,选定的泥龄必须大于该种微生物的世代周期。
最明显的例子是硝化菌,它是产生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它的世代周期较长,并要求好氧环境,所以在污水进行硝化时须有较长的好氧泥龄。
当污水反硝化时,是反硝化菌在工作,反硝化菌需要缺氧环境,为了进行反硝化,就必须有缺氧段(区段或时段),随着反硝化氮量的增大,需要的反硝化菌越多,也就是缺氧段和缺氧泥龄要加长。
泥龄是根据理论同时又参照经验的累积确定的,按照处理要求和处理厂规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泥龄,德国ATV标准中单级活性污泥工艺污水处理厂的最小泥龄数值见《德国标准中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泥龄表》。
《德国标准中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泥龄表》《德国标准中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泥龄表》中对规模小的污水厂取大值,是考虑到小厂的进水水质变化幅度大,运行工况变化幅度大,因而选用较大的安全系数。
无硝化污水处理厂的最小泥龄选择4~5 d,是针对生活污水的水质并使处理出水达到BOD=30 mg/L和SS=30 mg/L确定的,这是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就像污泥负荷的取值一样。
有硝化的污水处理厂,泥龄必须大于硝化菌的世代周期,设计通常采用一个安全系数,以确保硝化作用的进行,其计算式为:θc=F(1/μo)——(1)式中θc——满足硝化要求的设计泥龄,dF——安全系数,取值范围2.0~3.0,通常取2.31/μo——硝化菌世代周期,dμo——硝化菌比生长速率,d-1μo=0.47×1.103(T-15)——(2)式中T——设计污水温度,北方地区通常取10 ℃,南方地区可取11~12 ℃代入式(2)得:μo=0.47×1.103(10-15)=0.288/d再代入式(1)得:θc=2.3×1/0.288=7.99 d计算所得数值与《德国标准中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泥龄表》中的数值相符,它的理论依据和经验积累具有普遍意义,并不随水质变化而改变,因此可以在我国设计中应用。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和污泥老化出现怎样的情况?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和污泥老化出现怎样的情况?01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表象有哪些?1、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混浊,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渣和浮泥出现2、污泥老化会导致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3、镜检污泥结构分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4、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泡沫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5、好氧池处理效果变差,耗氧量增加,出水COD和悬浮物增加,浊度上升02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原因?1、营养料不足或不均衡,好氧池中硫化物浓度过高,溶解氧不足2、泥龄过长(镜检污泥中轮虫多,污泥结构分散,出水混浊,掺清水上清液还是混浊,同时有污泥解体迹象)3、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厌氧反硝化后污泥变黏稠,产生脂类物质(严重时二沉池会有臭味出现)03 好氧池污泥老化的解决方法?1、增加营养料的投加2、多排放好氧池污泥,加大污泥回流,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3、适当减少好氧池进水量,待污泥活性好转再慢慢提高水量04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过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1、好氧污泥会自身氧化,污泥颜色变白2、好氧污泥逐渐老化,结构松散,菌胶团瘦小,丝状菌增多,轮虫大量繁殖3、上清液细碎污泥多,处理效果变差,出水变混浊4、出水颜色会变深(经过厌氧处理后断开的键在高氧氧化下会重新链接起来)05 好氧池溶解氧长期不足会出现怎样的情况?1、污泥颜色变黑,处理效果变差2、污泥负荷增大,丝状菌容易繁殖,会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3、镜检污泥发现轮虫大量繁殖,钟虫纤毛虫等消失,菌胶团不透明4、二沉池出水混浊,回流污泥反硝化泡沫增多,污泥和泡沫都变得黏稠06 好氧池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的表现有哪些?1、出水颜色变深(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2、污泥沉降性变差,污泥指数升高(SV30≥80~100,SVI≥ 150)3、污泥沉降为整体沉降,上清液清澈,但出水COD会随着污泥膨胀发展而逐步升高,好氧去除率逐渐降低4、镜检污泥丝状菌大量繁殖,大量伸出菌胶团外(菌胶团逐渐变瘦小,污泥结构变松散)5、污泥沉淀后外观感觉到有松松的膨胀感(摇晃感觉污泥轻飘飘)6、好氧池泡沫增多(有可能是丝状菌所至)7、污泥颜色变浅(褐色变成类黄色)。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1.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
1.1活性污泥沉降比进行观察
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在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1.4倍左右。
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
具鲜活的光泽。
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1.2显微镜观察
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运行管理人员巡视曝气池时的感观指标

运行管理人员巡视曝气池时的感观指标
巡视人员在巡视曝气池时首先可得到的是感观指标,通过观测一些表观现象及时调整工艺运行状态或紧急处理发生的事故等。
如水的颜色、气味、泡沫、絮体流态等。
(1)正常的活性污泥颜色为黄褐色,正常的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气味为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即生物活性越高,土腥味越浓。
但黄褐色和土腥味只是活性污泥正常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唯指标。
还需通过其它理化指标加以确定,如果颜色发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发生腐败,需增大曝气量或减少进水量。
(2)巡视人员应在巡视中观察曝气池内气泡翻腾的均匀性和气泡尺寸大小均匀性,如果局部气泡变少,则说明曝气器有问题,可能局部堵塞,需清洗曝气头或曝气器具。
如果局部有集中上冒水柱、水圈,说明曝气头或曝气膜破碎,需更换新曝气头、曝气膜。
(3)巡视中应观察曝气池中有无泡沫产生,如发现其有异常现象,则按上述曝气池内发生泡沫时对策及经验,具体实施消泡的办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活性污泥老化现象概述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2、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1)活性污泥沉降比表现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①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再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倍左右。
②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③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④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⑤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2)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3)食微比的确认通常发生或可能发生活性污泥老化的情况下,食微比都处于或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食微比低于时,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很大。
3、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过度曝气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自身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曝气池污泥老化,污泥老化后表面现象,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老化现象概述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1、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即表象)
4、活性污泥老化时各工艺控制指标的表现
各工艺指标和活性污泥老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这些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确认活性污泥是否老化和纠正老化是否到位准确。
(1)与F/M的关系
F/M控制低下是导致活性污泥发生老化的重要原因,应该说也是比较容易调整的,其老化程度与F/M的低下程度存在正关联。
(2)与溶解氧的关系
与溶解氧的关联方面,除了因为曝气过度,溶解氧控制过高导致活性污泥老化外,在食微比低下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超过4.0mg/L的曝气应该归类为过度浪费的曝气,这样的曝气结果助长活性污泥老化较为常见。(3)与污泥龄的关系
3、抑制活性污泥老化的有效方法
(1)对活性不及时而发生老化,我们要经常确认当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食微比的确认,间接指导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同时,必须做到排泥流量的均匀性,避免间隙的、流量波动过大的排泥方式。
(2)曝气的均匀性和过曝气的防止
2、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
(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
(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
(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
过度曝气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自身氧化。解体的原因是频繁地剪切作用导致活性污泥发生解体,自身氧化的理解是氧气本身就是氧化剂,过度曝气自然会氧化活性污泥。
(4)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没有足够的进水底物浓度支持,最终就会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要求对曝气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过曝气,将曝气池出口的DO浓度控制在2.5mg/L左右即可。同时也可降低曝气过度消耗的电能,为降低处理成本打下基础。
(3)低负荷运行状态的避免
要避免低负荷运行状态的出现,从而规避活性污泥老化的发生。除了尽可能地提高进水中底物的浓度和可生化性,更多的要尽可能地降低活性污泥的浓度,以保证食微比能够保持在合理控制值内(0.15-0.25左右)。必要时可以补充外加碳源来保证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粪池水、引入生活污水等。
(1)初始阶段做沉降比时上清液开始浑浊,有细碎污泥悬浮,难沉降,慢慢二沉池会有浮渣和浮泥出现。
(2)污泥老化会导致曝气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注意溶解氧突然下降的征兆。)
(3)镜检污泥结构松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污泥颜色变浅变黄或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4)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5)有机负荷率(F/M)太低,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就大。
有机负荷率(F/M),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M指的是微生物,它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数量。通常发生或可能发生活性污泥老化的情况下,F/M都处于或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F/M低于0.05时,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