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污泥老化控制方法

污泥老化控制方法

A、生化系统浮渣、泡沫的产生原因及对策生化池产生浮渣原因:来自活性污泥系统的不正常代谢,也可能是无机颗粒上浮导致。

二沉池浮渣:来自生化系统的浮渣、二沉池活性污泥硝化后污泥上浮、二沉池缺氧严重导致厌氧污泥上浮。

泡沫成因:水体黏度增加,主要由于: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曝气混合液活性污泥老化、进水含有过量的洗涤剂或者表面活性剂、死状菌膨胀等。

泡沫种类:1.棕黄色:活性污泥老化,污泥老化而解体,悬浮在混合液中,附在泡沫上,导致泡沫破裂时间延长,形成浮渣。

2.灰黑色:活性污泥缺氧,浮现局部厌氧反应。

此外可分析进水中是否带有黑色无机物质。

3.白色:粘稠不易破碎泡沫,色泽鲜白,堆积性较好,原因是进水负荷过高;粘稠但容易破碎,色泽为陈旧的白色,堆积性差,惟独局部堆积,原因过度曝气;4.彩色:进水带色而且负荷高;进水带洗涤剂或者表面活性剂。

浮渣种类:1.黑色稀薄的液面浮渣:活性污泥缺氧2.黑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液面浮渣:污泥严重缺氧或者厌氧。

3.棕褐色稀薄的浮渣:不堆积就正常。

4.棕褐色而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内部产生硝化反应;严重丝状菌膨胀。

泡沫浮渣结合分析故障:一.棕黄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处于或者将进入污泥老化状态。

1.结合沉降比测定是否小于8,污泥颜色是否色泽暗淡,沉降速度是否过快,结合泡沫颜色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浮现老化。

2.结合SVI 小于40,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浮现了老化。

3.结合镜检菌胶团比较致密,后生动物大量浮现,根据泡沫为棕黄色可判断污泥浮现了老化。

二.灰黑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系统浮现了缺氧或者厌氧状态。

重点需要对溶解氧进行综合判断。

对池体均匀布点进行溶解氧测定,如果浮现DO 小于0.5mg/L,需要重点进行确认。

在考虑区域污泥是否搅拌混合充分,是否存在沉淀死区。

三.白色泡沫:代表活性污泥负荷过高,曝气过量,洗涤剂进入等。

1. F/M 与白色泡沫:如果F/M 大于0.5 可以确认高负荷运行状态,培菌初期浮现泡沫正常.2. DO 与白色泡沫:DO 大于5.0mg/L 就是曝气过量,导致污泥过氧化而浮现解体,一般控制DO 不小于2mg/L 就可以了。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活性污泥是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它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然而,随着活性污泥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中的微生物会逐渐老化,影响处理效果,这就需要对活性污泥老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控制。

一、活性污泥老化的表现1. 污泥结构松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越来越少,污泥变得松散,容易被气泡带走,从而影响沉降性能。

2. 污泥颜色变暗:老化的活性污泥会表现出颜色变暗的特点,说明其中的微生物活性降低。

3. 污泥比容增大:由于老化微生物的死亡和溶解,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污泥比容增大。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1. 长期运行:活性污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影响其除污性能。

2. 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活性污泥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也会导致微生物老化。

3. 毒性物质的影响:废水中的毒性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加速其老化。

三、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方法1. 污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污泥的比容、颜色、颗粒度等参数检测,从而判断污泥的老化程度。

2. 水质分析:监测活性污泥出水的水质参数,如COD、NH3-N、TP等,分析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形态和数量,评估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能力。

四、活性污泥老化的控制方法1. 混能搅拌:采用混能搅拌设备,加强对活性污泥的混合和悬浮,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2. 曝气系统改造:提高曝气系统的氧气输送效率,增加氧气的溶解量,促进微生物的氧化代谢。

3. 排泥系统优化:优化活性污泥的排泥系统,及时去除老化污泥,减少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活性污泥老化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活性污泥老化的监测和控制是污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好氧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为两方面:泡沫问题和污泥问题。

以下就针对这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表现方式、主要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泡沫问题白色泡沫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影响氧的传递,减少氧的利用率。

3、主要原因:进水中含有大量洗涤剂(白色不粘泡沫),4、解决办法:用自来水冲洗,泡沫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适量投加消泡剂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防止大量洗涤剂废水进入茶色或灰色泡沫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茶色或灰色泡沫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大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3、主要原因:诺卡氏菌群、微丝菌、放线菌的过量增值,负荷过高,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曝气量过大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通过喷洒水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气泡来减少泡沫,严重时适当投加消泡剂。

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负荷,避免过高,防止泥龄过长,及时排泥。

污泥问题污泥膨胀问题1、表现:活性污泥质量变轻,结构松散,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丝状菌膨胀2、主要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差,3、主要原因:营养不均衡,溶解氧不足,pH值偏低,负荷过高,泥龄过长,4、解决办法:控制好C:N:P的质量比例为100:5:1,控制溶氧在2-4mg/L左右,调节好pH为,增加进水COD浓度,及时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补充进水中的N、P;溶氧控制在2mg/L左右;当pH在5以下时,及时投加NaOH稀释液进行调节至以上;当进水COD<300mg/L时,及时补给C源(工业葡萄糖或工业酒精);当好氧池SV>50%时,要及时排泥。

污泥老化问题1、表现: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浑浊,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曝气停止时,溶氧突然下降,出水悬浮物增加2、主要影响:出水COD不达标,浑浊3、主要原因:营养不足或不均衡,泥龄过长4、解决办法:及时补给营养,保证C: N: P=100:5:1,污泥浓度较高时,要排泥。

活性污泥老化问题及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老化问题及解决办法

活性污泥老化问题及解决办法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问题都会过度消耗能源。

一、污泥老化的原因1.污水处理系统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换句话说,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太低,并且长时间维持在低有机物污染物的状态。

比如COD低于了100mg/L。

理论上讲,如果进水浓度和流量太低,用降低活性污泥浓度的方法来应对就行了,但是不要忽略了如果进水浓度太低,活性污泥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太低,最终导致活性污泥无法絮凝,无法沉降的现象。

2.过度曝气导致活性污泥老化过度的曝气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被氧化,空气里面的氧气就是一种氧化剂,过度的曝气自然导致活性污泥里面的部分细菌被氧化,菌胶团被解体。

3.活性污泥浓度过高活性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没有金属底物浓度的支撑,简单地说就是C、N、P之间的比例严重不合理。

最终也会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4.排泥不及时排泥是控制活性污泥浓度的最常用的手段,排泥不及时对污泥的影响相当的大,如果长时间不排泥的话,活性污泥会以最快的速度发生老化。

二、活性污泥老化的判断判断一老化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细小的细菌会游离在水中。

但是游离状态下的细菌之间的水还是非常清澈的。

而不会出现污水一味的浑浊,但是老化后期解体严重,会导致出水混浊!判断二曝气池开始有泡沫与浮渣的混合物产生,一般是薄薄的一层,不堆积,颜色灰白(根据系统颜色判断)。

判断三菌胶团变的粗大,污泥颜色由浅变黄或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判断四回流的二沉池污泥产生的泡沫介于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泡沫之间,感觉有点黏性。

判断五镜检污泥结构松散,丝状菌少,轮虫多,原生动物少。

三、解决活性污泥老化1.对活性污泥泥龄控制上的要求为了保证生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不会因为排泥不及时而发生老化,我们要经常确认当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食微比的确认,间接指导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活性污泥老化现象概述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2、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1)活性污泥沉降比表现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①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再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倍左右。

②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③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④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⑤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2)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3)食微比的确认通常发生或可能发生活性污泥老化的情况下,食微比都处于或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食微比低于时,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很大。

3、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过度曝气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自身氧化。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汇总

好氧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为两方面:泡沫问题和污泥问题。

以下就针对这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表现方式、主要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泡沫问题白色泡沫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白色泡沫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影响氧的传递,减少氧的利用率。

3、主要原因:进水中含有大量洗涤剂(白色不粘泡沫),4、解决办法:用自来水冲洗,泡沫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适量投加消泡剂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防止大量洗涤剂废水进入茶色或灰色泡沫1、表现:好氧池表面出现大量茶色或灰色泡沫2、主要影响:泡沫带出大部分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3、主要原因:诺卡氏菌群、微丝菌、放线菌的过量增值,负荷过高,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曝气量过大4、解决办法:减小曝气量,通过喷洒水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气泡来减少泡沫,严重时适当投加消泡剂。

5、预防措施:控制好进水负荷,避免过高,防止泥龄过长,及时排泥。

污泥问题污泥膨胀问题1、表现:活性污泥质量变轻,结构松散,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丝状菌膨胀2、主要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差,3、主要原因:营养不均衡,溶解氧不足,pH值偏低,负荷过高,泥龄过长,4、解决办法:控制好C:N:P的质量比例为100:5:1,控制溶氧在2-4mg/L左右,调节好pH为,增加进水COD 浓度,及时排泥。

5、预防措施:及时补充进水中的N、P;溶氧控制在2mg/L左右;当pH在5以下时,及时投加NaOH稀释液进行调节至以上;当进水COD<300mg/L时,及时补给C源(工业葡萄糖或工业酒精);当好氧池SV>50%时,要及时排泥。

污泥老化问题1、表现:做沉降比时上清液浑浊,好氧池污泥耗氧量增加,曝气停止时,溶氧突然下降,出水悬浮物增加2、主要影响:出水COD不达标,浑浊3、主要原因:营养不足或不均衡,泥龄过长4、解决办法:及时补给营养,保证C: N: P=100:5:1,污泥浓度较高时,要排泥。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

遇到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有什么解决方法活性污泥系统异常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处理过程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废水的处理效果下降或者系统运行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活性污泥系统异常以及解决方法:1.污泥沉降异常:污泥沉降异常是指污泥在系统中沉降速度变慢或者完全不沉降。

这可能是由于过度拔节、过度膨胀、污泥浓度过高或者污泥细菌活性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适当增加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减少污泥的负荷,加强污泥的曝气以增加氧气供应,或者添加剂来改善污泥细菌的活性。

2.污泥脱水异常:污泥脱水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脱水效果下降或者存在脱水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污泥成分变化、污泥颗粒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或调整污泥的絮凝剂投加量,调整污泥浓度、颗粒大小,或者使用机械加工方法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3.污泥气味异常:污泥气味异常是指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产生了刺鼻、难闻的气味。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存在硫化物、硝化物、氨或者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产生的。

解决方法包括添加氧化剂来降解有机物,添加酸或碱来调节污泥的pH值,消除硫化物和硝化物的产生,以及适当控制污泥的温度和湿度等,以减少气味的产生。

4.污泥损耗异常:污泥损耗异常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污泥的浓度和数量出现快速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污泥中损失了一部分固体物质,或者系统中有异常的流量导致了污泥的损耗。

解决方法包括审查系统中的流量平衡和化学物质利用情况,修复任何产生污泥损耗的问题,并适当调整废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保持污泥的稳定性。

5.活性污泥系统厌氧状态异常:活性污泥系统需要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交替进行,以完成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如果系统中厌氧状态异常,可能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系统堵塞现象。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系统中的氧气供应是否足够,适当调整污水的进水流量和负荷,以及优化污泥的曝气和搅拌等设备,以确保厌氧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1、污泥腐化:现象:活性污泥呈灰⿊⾊、污泥发⽣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质恶化;现象:原因:1) 负荷量增⾼;2) 曝⽓不⾜;3) ⼯业废⽔的流⼊等;对策:1) 控制负荷量;2) 增⼤曝⽓量;3) 切断或控制⼯业废⽔的流⼊。

2、污泥上浮:现象:污泥沉淀30~60分钟后呈层状上浮,多发⽣在夏季;现象:原因:硝化作⽤导致在⼆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原因:对策:1) 减少污泥在⼆沉池的HRT;2) 减少曝⽓量。

3、污泥解体:现象: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量的悬浮微⼩絮体,出⽔透明度下降;现象:原因:污泥解体;曝⽓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氧化过度;原因:对策:减少曝⽓;增⼤负荷量。

对策:4、泥⽔界⾯不明显:原因:⾼浓度有机废⽔的流⼊,使微⽣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原因:对策:降低负荷;增⼤回流量以提⾼曝⽓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对策:5、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沉降性能恶化,在⼆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可达400以上。

1) 因丝状菌异常增殖⽽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主要是由于丝状菌异常增殖⽽引起的,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菌属、贝⽒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等、某些霉菌;(1) 污泥膨胀理论:①低F/M⽐(即低基质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膨胀;②低溶解氧浓度引起的溶解氧缺乏型膨胀;③⾼H2S浓度引起的硫细菌型膨胀。

活性污泥中存在着两⼤类群微⽣物,⼀是菌胶团细菌;⼀是丝状菌。

⼆者的⽣长速率与基质浓度的关系正好相反,即:在低基质浓度下,丝状菌的⽣长速率要⾼于菌胶团细菌;⽽在⾼基质浓度条件下,菌胶团细菌的⽣长速率则要⾼于丝状菌。

在常规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需要获得较⾼的出⽔⽔质,即⾄少在曝⽓池的出⼝处要求其中的有机物浓度要达到很低⽔平,即维持在很低的基质浓度,因此常常会引起丝状菌的⽣长占优,⽽引起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活性污泥老化现象概述
活性污泥老化的现象,在目前大多数运行着的好氧生化系统中普遍存在,而活性污泥的老化不但会导致出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升高,更多的是会出现能源的浪费。

因为通常导致活性污泥的老化与过度曝气、负荷过低有关,而这些运行问题都会消耗过度的能源。

2、活性污泥老化判断要点
(1)活性污泥沉降比表现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
①活性污泥沉降速度方面。

通常可以再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中发现,老化了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阶段,当然其他各阶段的沉降速度也相当快,通常较非老化活性污泥沉降速度快1.4倍左右。

②活性污泥絮团大小。

老化的活性污泥絮团都较大,但比较松散,其絮凝速度也较快。

③活性污泥颜色。

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显得很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④上清液清澈度。

老化后的活性污泥容易解体,所以游离在水体中的细小解絮体较多,但是絮体间的间隙水却保持较好的清澈度。

⑤液面浮渣。

浮渣的产生,确实也与活性污泥老化有关。

因为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细菌死亡,解体后的菌胶团细菌会被曝气打散后粘附气泡而使浮渣或泡沫产生。

(2)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是否发生老化
通常是看后生动物的数量占优势,表面看起来视乎和原生动物表现无关,事实上还是有明显的联系的。

主要表现在,出现后生动物占优势就肯定不会有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的优势明显,最多可以看到极少量的散兵游勇;相反也是一样,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时,通常看不到后生动物的踪迹。

为此,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可以作为活性污泥老化的指标。

(3)食微比的确认
通常发生或可能发生活性污泥老化的情况下,食微比都处于或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特别是食微比低于0.05时,出现活性污泥老化的几率很大。

3、活性污泥老化原因分析
(1)排泥不及时,污泥龄过长
(2)进水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
(3)过度曝气导致的活性污泥老化
过度曝气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活性污泥解体和自身氧化。

解体的原因是频繁地剪切作用导致活性污泥发生解体,自身氧化的理解是氧气本身就是氧化剂,过度曝气自然会氧化活性污泥。

(4)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
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高,没有足够的进水底物浓度支持,最终就会导致活性污泥老化。

4、抑制活性污泥老化的有效方法
(1)对活性污泥浓度控制上的要求
为了保证生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不会因为排泥不及时而发生老化,我们要经常确认当前排泥流量和活性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食微比的确认,间接指导活性污泥排泥流量的控制。

同时,必须做到排泥流量的均匀性,避免间隙的、流量波动过大的排泥方式。

(2)曝气的均匀性和过曝气的防止
要求对曝气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过曝气,将曝气池出口的DO浓度控制在2.5mg/L
左右即可。

同时也可降低曝气过度消耗的电能,为降低处理成本打下基础。

(3)低负荷运行状态的避免
要避免低负荷运行状态的出现,从而规避活性污泥老化的发生。

除了尽可能地提高进水中底物的浓度和可生化性,更多的要尽可能地降低活性污泥的浓度,以保证食微比能够保持在合理控制值内(0.15-0.25左右)。

必要时可以补充外加碳源来保证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繁殖功能,如投加化粪池水、引入生活污水等。

5、活性污泥老化时各工艺控制指标的表现
各工艺指标和活性污泥老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这些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确认活
性污泥是否老化和纠正老化是否到位准确。

(1)与食微比的关系
食微比控制低下是导致活性污泥发生老化的重要原因,应该说也是比较容易调整的,其老化程度与食微比的低下程度存在正关联。

(2)与溶解氧的关系
与溶解氧的关联方面,除了因为曝气过度,溶解氧控制过高导致活性污泥老化外,在食微比低下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

超过4.0mg/L 的曝气应该归类为过度浪费的曝气,这样的曝气结果助长活性污泥老化较为常见。

(3)与污泥龄的关系
保持7-10天的污泥龄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对于超过1个月的污泥龄现象要格外注意,这样的污泥龄控制,导致活性污泥老化时必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