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共8页
学习情境八气动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的使用

单向型控制阀
单向阀
单向型控制阀
或门型梭阀 在气压传动系统中,当两个通路P1和P2均与另一通路A相通,而 不允许P1与P2相通时,就要用或门型梭阀,如图所示。由于阀芯 像织布梭子一样来回运动,因而称之为梭阀,该阀相当于两个单 向阀的组合。在逻辑回路中,它起到或门的作用。
单向型控制阀
或门型梭阀 如图a所示,当P1进气时,将阀芯推向右边,通路P2被关闭,于 是气流从P1进入通路A。反之,气流则从P2进入A,如图b所示。 当P1,P2同时进气时,哪端压力高,A就与哪端相通,另一端就 自动关闭。
学习情境八 气动执行元件及控制元件的使用
项目1:气缸气马达的使用
知识点 ➢ 气缸的分类、结构、原理 ➢ 气马达的结构原理 ➢ 气缸的工作特性 ➢ 气缸的主要尺寸及结构设计
技能点 ➢ 拆装气缸、气马达
气动执行元件
气动执行元件 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包括气缸和气马达。
气缸 气缸是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之一。 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驱动工作机构作往复直 线运动或摆动的装置。 与液压缸比较,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压力低和动作 迅速等优点。故应用十分广泛。
标准化气缸
我国目前已生产出五种从结构到参数都已经标准化、系列化的气缸(简 称标准化气缸)供用户优先选用,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标准化气缸, 这样可使产品具有互换性,给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带来方便。 标准化气缸的系列和标记
标准化气缸的标记是用符号“QG”表示气缸,用符号“A、B、C、D、H” 表示五种系列。具体的标志方法是:
单向型控制阀
与门型梭阀的应用
单向型控制阀
快速排气阀快速排气阀又称快排阀。 它是为加快气缸运动作快速排 气用的。图示为膜片式快速排气阀。当P口进气时,膜片被压下封住 排气口,气流经膜片四周小孔,由A口流出,同时关闭下口。当气流 反向流动时,A口气压将 膜片顶起封住P口,A 口气体经T口迅速排掉。
第十三章 气动控制元件

第四节 气动逻辑元件
气动逻辑元件是用压缩空气为介质,通过元件的可动部 件在气控信号作用下动作,改变气流方向以实现一定 逻辑功能的气体控制元件。实际上气动方向控制阀也 具有逻辑元件的各种功能,所不同的是它的输出功率 较大,尺寸大;而气动逻辑元件的尺寸较小。
一、气功逻辑元件的分类 气动逻辑元件的种类很多,一船可按下列方式来分类, (1)按工作压力来分 可分为高压元件(工作压力为0.2-
膜片式; 按控制方式分:电磁换向阀、气动换向阀、机动换
向阀和手动换向阀; 按作用特点分:单向型控制阀和换向型控制阀;
二、单向型控制阀
1、单向阀
单向阀是指气流只能向 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 反向流动的阀。
2、或门型梭阀 工作原理:P1、P2与A
通,但P1和P2不通。
或门型梭阀的应用回路
3、与门型梭阀
当逻辑元件要相互串联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流量,否则可能推 不动下一级元件。
另外,尽管高压逻辑元件对气源过滤要求不高,但最好使用过 滤后的气源,一定不要使加入油雾的气源进入逻辑元件。
四、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
高压膜片元件是利用膜片式阀芯的变形来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 它的最基本的单元是三门元件和四门元件。
1.三门元件:C无信号,B输出;C有信号,B无输出; 2.四门元件:膜片两侧都有压力且压力不相等时,压力小的一
三、逻辑元件的选用
气动逻辑控制系统所用气源的压力变化必须保障逻辑元件正常 工作需要的气压范围和输出端切换时所需的切换压力,逻辑 元件的输出流量和响应时间等在设计系统时可根据系统要求 参照有关资料选取。
无论采用截止式或膜片式高压逻辑元件,都要尽量将元件集中 布置,以便于集中管理。
由于信号的传输有一定的延时,信号的发出点(例如行程开关) 与接收点(例如元件)之间,不能相距太远。一般说来,最好 不要超过几十米。
气动元件介绍PPT课件

三联件
➢三联件的组成:
由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三部分组成。
作用: 过滤器:过滤压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洁净动力源。 减压阀:获得稳定的压力。 油雾器:产生润滑油雾,减少摩擦,增加使用寿命。
三联件
➢减压阀:
将较高的输入压力调到规定的输出压力,并能保持输出压力稳定,不受空气流量 变化及气源压力波动的影响。
缺点: 1. 由于空气有压缩性,气缸的动作速度易受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 气缸在低速运动时,由于摩擦力占推力的比例较大,气缸稳定性不如液压缸。 3. 气缸的输出力比液压缸小。
气动元件介绍
➢气动元件的组成:
气源设备: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气罐 气源处理元件:过滤器、干燥器 气动控制元件:压力、方向、速度控制阀 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气马达、气爪 气动辅助元件:油雾器、消音器、管接头
原理:
1 若顺时针旋转手柄,调压弹簧被压缩,推动膜片和阀杆下移,阀门打开,在输出口有气压 输出;同时,输出气压经反馈孔作用在膜片上产生向上推力,直到该推力与弹簧作用力平 衡时,阀便有稳定压力输出。 2 若输出压力超过调定值,则原有平衡被打破,膜片离开平衡位置而向上变形,使得溢流阀 打开,多余空气经溢流口排出,直到膜片上受力再一次平衡。
1、减少相对运动件间的摩擦力, 2、减少密封材料的磨损,以防止泄漏, 3、防止管道及金属零部件的腐蚀,延长元件使用寿命.
观察镜(调节油雾大小)
注意:
1. 可以取下油杯直接加油或者拧开注油塞 (可带压)加油;调节螺钉(观察镜上)可 以控制油量,避免油雾过多影响元件使用
2. 油雾器低于最低油线应注意加油,但应注 意不超过最高油线
➢电磁换向阀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干净的气源。颗粒状杂质很容易导致阀芯与密封件的滑伤,或堵塞阀内部 小通径流道。
第三章 气动控制元件

梭阀的应用实例
用两个手动按钮1S1和1S2操纵气缸进 退。当驱动两个按钮阀中的任何一个 动作时,双作用气缸活塞杆都伸出。 只有同时松开两个按钮阀,气缸活塞 杆才回缩。
梭阀主要用于选择信号,如应用于手动 和自动操作的选择回路。当管接头等选 用不当时,造成某通口的进气量或排气 量非常小时,阀芯可能会换向不到位, 造成路路通现象,必须防止。此外梭阀 也可用于高低压转换回路。
1.减压阀pressure reducing valve 作用: 减压、稳压
图形符号
减压阀(调压阀)是将较高的入口压力 调节并降低到符合使用的出口压力,并 保持调节后出口压力的稳定。 减压阀按压力调节方式可分为直动式和 先导式;按溢流结构分为溢流式、非溢 流式和恒量排气式三种。
减压阀溢流口结构
6.气动逻辑元件
含义:通过元件内部的可动部件的动 作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一定逻辑功能 的气动控制元件。 特点:抗污染能力强,无功耗气量 低,带负载能力强。
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工作压力分
高压元件(工作压力0.2~0.8MPa) 低压元件(工作压力0.02~0.2MPa) 微压元件(工作压力0.02MPa以下)
按逻辑功能分
双压阀的应用实例
只有当两个按钮阀1S1和1S2都压下 时,单作用气缸活塞杆才伸出。若 二者中有一个不动作,则气缸活塞 杆将回缩至初始位置。
4、快速排气阀 (quick exhaust valve)
快排阀是为使气缸 快速排气,加快气 缸运动速度而设置 的专用阀,安装在 换向阀和气缸之间。
原理:当P口进气时, 推动膜片向下变形,打开P与A的通路,关闭O口;当P 口没有进气时,A口的气体推动膜片复位,关闭P 口,A口气体经口快速排出。
气缸的工作原理

第十三章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旋转运动或冲击动作。
气动执行元件分为气缸和气马达两大类。
气缸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输出力和直线速度或摆动角位移。
气马达用于提供连续回转运动,输出转矩和转速。
气动控制元件用来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以保证执行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正常进行工作。
气动控制元件按功能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第一节气缸一、气缸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安装形式1.气缸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图13-1 普通双作用气缸1、3-缓冲柱塞 2-活塞 4-缸筒 5-导向套 6-防尘圈7-前端盖 8-气口 9-传感器 10-活塞杆 11-耐磨环 12-密封圈 13-后端盖 14-缓冲节流阀以气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为例来说明,气缸典型结构如图13-1所示。
它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后端盖及密封件等组成。
双作用气缸内部被活塞分成两个腔。
有活塞杆腔称为有杆腔,无活塞杆腔称为无杆腔。
当从无杆腔输入压缩空气时,有杆腔排气,气缸两腔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当有杆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
若有杆腔和无杆腔交替进气和排气,活塞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2.气缸的分类气缸的种类很多,一般按气缸的结构特征、功能、驱动方式或安装方法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按结构特征,气缸主要分为活塞式气缸和膜片式气缸两种。
按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气缸和摆动气缸两类。
3.气缸的安装形式气缸的安装形式可分为1)固定式气缸气缸安装在机体上固定不动,有脚座式和法兰式。
2)轴销式气缸缸体围绕固定轴可作一定角度的摆动,有U形钩式和耳轴式。
3)回转式气缸缸体固定在机床主轴上,可随机床主轴作高速旋转运动。
这种气缸常用于机床上气动卡盘中,以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卡。
4)嵌入式气缸气缸缸筒直接制作在夹具体内。
《气动控制元件》课件

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流程
吸入环节
气源将气体吸入到气动控制元 件中,经过过滤和减压后进入
压缩环节。
压缩环节
气体经过压缩后,压力和温度 升高,然后进入传递环节。
传递环节
经过压缩的气体通过控制阀的 控制,将气体传递到气动执行 元件中,实现各种不同的动作 和控制功能。
控制环节
控制阀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调 节气体的流量和压力,从而实
结构设计优化
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控制系统集成
将多个气动控制元件集成于一体,实现集中控制和监测。
气动控制元件的市场趋势
定制化需求增长
技术合作与联盟
根据不同行业和应用的特定需求,定 制化的气动控制元件将更受欢迎。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气动控制元件企 业将寻求技术合作与产业联盟。
03 气动控制元件的常见故障 及排除方法
气动控制元件的常见故障
气动控制元件堵塞
由于杂质或水分的进入,导致元件内部通道 堵塞,影响气体的流动。
气动控制元件动作不灵敏
由于内部零件磨损或老化,导致元件动作迟 缓或不灵敏。
气动控制元件泄漏
由于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不当,导致气体从元 件内部泄漏。
气动控制元件输出不稳定
《气动控制元件》PPT课件
目 录
• 气动控制元件概述 • 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 • 气动控制元件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气动控制元件的选型与使用 • 气动控制元件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01 气动控制元件概述
气动控制元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气动控制元件是用于控制气体流 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的元件,是 气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02 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
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简介
气动技术培训控制元件篇课件

气动技术培训控制元件篇课件一、教学内容1. 气动方向控制阀:介绍单向阀、换向阀、截止阀等;2. 气动压力控制阀:讲解压力继电器、减压阀、顺序阀等;3. 气动流量控制阀:阐述流量控制阀、节流阀、单向节流阀等;4. 气动逻辑控制元件:介绍逻辑控制阀、气控延时阀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2. 学会气动控制元件的选用方法;3. 能够分析气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气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选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气动控制元件实物、气动控制系统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出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重要性;2. 新课导入:(1)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2)气动控制元件的选用方法;(3)气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应用;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气动控制系统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控制元件的作用;4. 例题讲解:讲解气动控制元件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六、板书设计1. 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2. 气动控制元件的选用方法;3. 气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2)阐述气动控制元件的选用方法;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对气动控制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掌握较好,但在选用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气动控制元件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控制元件的选用方法;2. 气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应用;3. 实践情景引入及例题讲解。
气动控制元件

第一节 方向控制阀
一、方向控制阀的分类
按阀芯结构不同分:滑柱式(又称柱塞式、也称滑阀)、截 止式(又称提动式)、平面式(又称滑块 式)、旋转式和膜片式。 按控制方式不同分:电磁换向阀、气动换向阀、机动换向 阀和手动换向阀。 按作用特点不同分:单向型控制阀和换向型控制阀。
二、单向型控制阀
1. 单向阀 单向阀:指气流只能向一个方 向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的阀。 工作原理、结构和图形符号: 见图13-1。 2. “或”门型梭阀 “或”门型梭阀:属气动逻辑元件, 其功能起到“或”门 逻辑运算功能, 按其阀芯的工作原理又称梭 阀。 工作原理:图13-2。 应用案例:图13-3。
一、气动逻辑元件的分类
(1) 按工作压力来分 高压元件(工作压力为0.2~0.8MPa), 低压元件(工作压力为0.02~0.2MPa)及微压元件(工作 压力为0.02MPa以下)三种。 (2) 按逻辑功能分 可分为“是门”(S=A)元件、“或门” (S=A+B)元件、“与门”(S=A· B)元件、“非 S A 门”( )元件和双稳态元件等。
注意:滑阀式气动换向阀与液压滑阀原理基本相同,这 里只介绍截止式。
1. 截止式气控阀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图13-8。图13-8a为没有控制信号时的状态, 图13-8b为有控制信号K时的状态,该阀属常 闭型二位三通阀。
2. 截止式换向阀的特点 (1) 阀芯的行程短 故开启时间短,通流能力强,流量特 性好,结构紧凑,适用于大流量的场合。 图13-9所示为两种截止式换向阀芯的结构形式。 分析:图13-9a形式,按通流面积相等有
(3) 调压阀的流量特性 流量特性: 指输入压力p1一定时,输 出压力p2随输出流量q而变化 的特性。见图13-17。输出流 量变化越小越好,如图13-17 中可见,p1较小和流量稍大 时,流量特性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摆动、旋转运动或冲击动作。
气动执行元件分为气缸和气马达两大类。
气缸用于提供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输出力和直线速度或摆动角位移。
气马达用于提供连续回转运动,输出转矩和转速。
气动控制元件用来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以保证执行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正常进行工作。
气动控制元件按功能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第一节气缸一、气缸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安装形式1.气缸的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图13-1 普通双作用气缸1、3-缓冲柱塞 2-活塞 4-缸筒 5-导向套 6-防尘圈7-前端盖 8-气口 9-传感器 10-活塞杆 11-耐磨环 12-密封圈 13-后端盖 14-缓冲节流阀以气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为例来说明,气缸典型结构如图13-1所示。
它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后端盖及密封件等组成。
双作用气缸内部被活塞分成两个腔。
有活塞杆腔称为有杆腔,无活塞杆腔称为无杆腔。
当从无杆腔输入压缩空气时,有杆腔排气,气缸两腔的压力差作用在活塞上所形成的力克服阻力负载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当有杆腔进气,无杆腔排气时,使活塞杆缩回。
若有杆腔和无杆腔交替进气和排气,活塞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2.气缸的分类气缸的种类很多,一般按气缸的结构特征、功能、驱动方式或安装方法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按结构特征,气缸主要分为活塞式气缸和膜片式气缸两种。
按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气缸和摆动气缸两类。
3.气缸的安装形式气缸的安装形式可分为1)固定式气缸气缸安装在机体上固定不动,有脚座式和法兰式。
2)轴销式气缸缸体围绕固定轴可作一定角度的摆动,有U形钩式和耳轴式。
3)回转式气缸缸体固定在机床主轴上,可随机床主轴作高速旋转运动。
这种气缸常用于机床上气动卡盘中,以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卡。
4)嵌入式气缸气缸缸筒直接制作在夹具体内。
二、常用气缸的结构原理1.普通气缸包括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气缸。
常用于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图13-2为最常用的单杆双作用普通气缸的基本结构,气缸一般由缸筒、前后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件和紧固件等零件组成。
缸筒7与前后缸盖固定连接。
有活塞杆侧的缸盖5为前缸盖,缸底侧的缸盖14为后缸盖。
在缸盖上开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设有气缓冲机构。
前缸盖上,设有密封圈、防尘圈3,同时还设有导向套4,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
活塞杆6与活塞9紧固相连。
活塞上除有密封圈10,11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漏气外,还有耐磨环12以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活塞上装有磁环。
活塞两侧常装有橡胶垫作为缓冲垫8。
如果是气缓冲,则活塞两侧沿轴线方向设有缓冲柱塞,同时缸盖上有缓冲节流阀和缓冲套,当气缸运动到端头时,图13-2 普通双作用气缸1,13-弹簧挡圈 2-防尘圈压板 3-防尘圈 4-导向套 5-杆侧端盖 6-活塞杆7-缸筒8-缓冲垫9-活塞10-活塞密封圈11-密封圈12-耐磨环14-无杆侧端盖缓冲柱塞进入缓冲套,气缸排气需经缓冲节流阀,排气阻力增加,产生排气背压,形成缓冲气垫,起到缓冲作用。
2.特殊气缸图13-3 薄膜气缸1-缸体 2-膜片 3-膜盘 4-活塞杆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在普通气缸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或增加气缸的部分结构,设计开发出多种特殊气缸。
(1)薄膜式气缸 图13-3为膜片气缸的工作原理图。
膜片有平膜片和盘形膜片两种 一般用夹织物橡胶、钢片或磷青铜片制成,厚度为 5~6mm (有用 1~2mm 厚膜片的)。
图13-3所示的膜片气缸的功能类似于弹簧复位的活塞式单作用气缸,工作时,膜片在压缩空气作用下推动活塞杆运动。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好、不易漏气、加工简单、成本低、无磨损件、维修方便等,适用于行程短的场合。
缺点是行程短,一般不趁过50mm 。
平膜片的行程更短,约为其直径的1/10。
(2)磁性开关气缸 磁性开关气缸是指在气缸的活塞上安装有磁环,在缸筒上直接安装磁性开关,磁性开关用来检测气缸行程的位置,控制气缸往复运动。
因此,就不需要在缸筒上安装行程阀或行程开关来检测气缸活塞位置,也不需要在活塞杆上设置挡块。
其工作原理如图13-4所示。
它是在气缸活塞上安装永久磁环,在缸筒外壳上装有舌簧开关。
开关内装有舌簧片、保护电路和动作指示灯等,均用树脂塑封在一个盒子内。
当装有永久磁铁的活塞运动到舌簧片附近,磁力线通过舌簧片使其磁化,两个簧片被吸引接触,则开关接通。
当永久磁铁返回离开时,磁场减弱,两簧片弹开,则开关断开。
由于开关的接通或断开,使电磁阀换向,从而实现气缸的往复运动。
图13-4磁性开关气缸1-动作指示灯 2-保护电路 3-开关外壳4-导线5-活塞6-磁环7-缸筒8-舌簧开关 气缸磁性开关与其它开关的比较见表3-1。
表3-错误!未定义书签。
<![endif]> (3)带阀气缸 带阀气缸是由气缸、换向阀和速度控制阀等组成的一种组合式气动执行元件。
它省去了连接管道和管接头,减少了能量损耗,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等优点。
带阀气缸的阀有电控、气控、机控和手控等各种控制方式。
阀的安装形式有安装在气缸尾部、上部等几种。
如图13-5所示,电磁换向阀安装在气缸的上部,当有电信号时,则电磁阀被切换,输出气压可直接控制气缸动作。
图13-5 带阀组合气缸1-管接头2-气缸3-气管4-电磁换向阀5-换向阀底板6-单向节流阀组合件7-密封圈。
(4)带导杆气缸 图13-6为带导杆气缸,在缸筒两侧配导向用的滑动轴承(轴瓦式或滚珠式),因此导向精度高,承受横向载荷能力强。
<![endif]> <![endif]> <![endif]>开关形式 控制原理 成本 调整安装复杂性 磁性开关 磁场变化 低 方便,不占位置 行程开关 机械触点 低 麻烦,占位置 接近开关 阻抗变化 高 麻烦,占位置 光电开关 光的变化 高 麻烦,占位置13-6 典型带导杆气缸的13-6典型带导杆气缸的结构(5)无杆气缸无杆气缸是指利用活塞直接或间接方式连接外界执行机构,并使其跟随活塞实现往复运动的气缸。
这种气缸的最大优点是节省安装空间。
1)磁性无杆气缸活塞通过磁力带动缸体外部的移动体做同步移动,其结构如图13-7所示。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活塞上安装一组高强磁性的永久磁环,磁力线通过薄壁缸筒与套在外面的另一组磁环作用,由于两组磁环磁性相反,具有很强的吸力。
当活塞在缸筒内被气压推动时,则在磁力作用下,带动缸筒外的磁环套一起移动。
气缸活塞的推力必须与磁环的吸力相适应。
图13-7磁性无杆气缸1-套筒 2-外磁环 3-外磁导板 4-内磁环 5-内磁导板 6-压盖 7-卡环8-活塞 9-活塞轴 10-缓冲柱塞 11-气缸筒 12-端盖 13-进、排气口2)机械接触式无杆气缸称机械接触式无杆气缸,其结构如13-8所示。
在气缸缸管轴向开有一条槽,活塞与滑块在槽上部移动。
为了防止泄漏及防尘需要,在开口部采用聚氨脂密封带和防尘不锈钢带固定在两端缸盖上,活塞架穿过槽,把活塞与滑块连成一体。
活塞与滑块连接在一起,带动固定在滑块上的执行机构实现往复运动。
这种气缸的特点是:1) 与普通气缸相比,在同样行程下可缩小1/2安装位置;2) 不需设置防转机构;3) 适用于缸径10~80mm,最大行程在缸径≥40mm时可达7m;4) 速度高,标准型可达0.1~0.5m/s;高速型可达到0.3~3.0m/s。
其缺点是:1) 密封性能差,容易产生外泄漏。
在使用三位阀时必须选用中压式;2) 受负载力小,为了增加负载能力,必须增加导向机构。
图13-8 机械接触式无杆气缸l-节流阀2-缓冲柱塞3-密封带4-防尘不锈钢带 5-活塞 6-滑块 7-活塞架(6)锁紧气缸带有锁紧装置的气缸称为锁紧气缸按锁紧位置分为行程末端锁紧型和任意位置锁紧型。
4-1)行程末端锁紧型气缸如图13-9所示,当活塞运动到行程末端,气压释放后,锁定活塞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插入活塞杆的卡槽中,活塞杆被锁定。
供气加压时,锁定活塞1缩回退出卡槽而开锁,活塞杆便可运动。
图13-9 带端锁气缸的结构原理a)手动解除非锁式b)手动解除锁式。
1-锁定活塞2-橡胶帽3,12-帽4-缓冲垫圈5-锁用弹簧6-密封件7-导向套8-螺钉9-旋钮10-弹簧11-限位环2)任意位置锁紧型气缸按锁紧方式可分为卡套锥面式、弹簧式和偏心式等多种形式。
卡套锥面式锁紧装置由锥形制动活塞6、制动瓦1、制动臂4和制动弹簧7等构成,其结构原理如图13-10所示。
作用在锥状锁紧活塞上的弹簧力由于楔的作用而被放大,再由杠杆原理得到放大。
这个放大的作用力作用在制动瓦1上,把活塞杆锁紧。
要释放对活塞的锁紧,向供气口A′供应压缩空气,把锁紧弹簧力撤掉。
图13-10 制动气缸制动装置工作原理a)自由状态b)锁紧状态l-制动瓦 2-制动瓦座3-转轴 4-制动臂 5-压轮 6-锥形制动活塞7-制动弹簧(7)气动手爪气动手爪这种执行元件是一种变型气缸。
它可以用来抓取物体,实现机械手各种动作。
在自动化系统中,气动手爪常应用在搬运、传送工件机构中抓取、拾放物体。
图13-11 平行开合手指气动手爪有平行开合手指(如图13-11所示)、肘节摆动开合手爪、有两爪、三爪和四爪等类型,其中两爪中有平开式和支点开闭式驱动方式有直线式和旋转式。
气动手爪的开闭一般是通过由气缸活塞产生的往复直线运动带动与手爪相连的曲柄连杆、滚轮或齿轮等机构,驱动各个手爪同步做开、闭运动。
(8)气液阻尼缸气缸以可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动作快,但速度稳定性差,当负载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爬行”或“自走”现象。
另外,压缩空气的压力较低,因而气缸的输出力较小。
为此,经常采用气缸和油缸相结合的方式,组成各种气液组合式执行元件,以达到控制速度或增大输出力的目的。
气液阻尼缸是利用气缸驱动油缸,油缸除起阻尼作用外,还能增加气缸的刚性(因为油是不可压缩的),发挥了液压传动稳定、传动速度较均匀的优点。
常用于机床和切削装置的进给驱动装置。
串联式气液阻尼缸的结构如图13-12所示。
它采用一根活塞杆将两活塞串在一起,油缸和气缸之间用隔板隔开,防止气体串入油缸中。
当气缸左端进气时,气缸将克服负载阻力,带动油缸向右运动,调节节流阀开度就能改变阻尼缸活塞的运动速度。
图13-12气液阻尼缸(10)摆动气缸摆动气缸是一种在小于360°角度范围内做往复摆动的气缸,它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力矩使机构实现往复摆动。
摆动气缸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叶片式和活塞式两种。
1)叶片式摆动气缸单叶片式摆动气缸的结构原理如图13-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