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合集下载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文件号:技术规格书项目号:版次:0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工程设计院阶段:红台集气站控制系统改造工程第 1 页共 16 页设计证书编号勘察证书编号日期:DeltaV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校对审核审定编制核准会签技术规格书文件号:第 2 页共 15页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红台集气站DeltaV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研究院版次: 0目录1. 总则 ..................................................................... .. (3)1.1概述 ..................................................................... ................................................................................. 3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 ..................................................................... (3)1.3 环境条件 ..................................................................... ........................................................................4 1.4 工程简况 ..................................................................... ........................................................................4 1.5卖方的责任 ..................................................................... (5)1.6供货及服务范围 ..................................................................... . (5)2系统技术规格 ..................................................................... . (6)2.1 系统配置 ..................................................................... .........................................................................6 2.2 冗余 ..................................................................... ................................................................................. 8 2.3 I/O卡件 ..................................................................... ........................................................................ .... 8 2.4 DELTAV VIM虚拟I/O模块网关 ..................................................................... (8)2.5 软件版本 ..................................................................... .........................................................................9 2.6 机柜 ..................................................................... ........................................................................ ......... 9 3文件资料 ..................................................................... .. (9)3.1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 . (9)3.2 应用手册文件 ..................................................................... ............................................................... 10 3.3中间文件资料 ..................................................................... ................................................................ 10 3.4组态培训资料 ..................................................................... ................................................................ 10 4.技术服务 ..................................................................... .. (10)4.1 概述 ..................................................................... ........................................................................ ....... 10 4.2项目管理 ..................................................................... ........................................................................10 4.3 工程开工会 ..................................................................... (11)4.4 现场技术服务 ..................................................................... .............................................................. 11 5. 技术培训 ..................................................................... (11)6 测试与验收...................................................................... . (12)6.1工厂测试与出厂验收 ..................................................................... (12)6.2 现场验收 ..................................................................... ......................................................................12 7. 性能保证 ..................................................................... (12)附件:供货清单 ..................................................................... . (13)技术规格书文件号:第 3 页共 15页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红台集气站DeltaV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研究院版次: 01. 总则1.1概述本DeltaV系统规格书为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丘东采油厂红台集气站控制系统改造工程而编制。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⒈引言本技术规格书旨在定义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功能需求,以便供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理解和满足用户的期望。

本文档的编写基于客户对SCADA系统的需求和相关行业标准。

⒉项目背景本章节介绍SCADA系统的实施背景和目标,包括系统应用领域、现有工艺控制系统的局限性和改进的需求。

⒊系统概述此章节描述SCADA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

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架构图、系统能力和目标,以及用户所期望的结果和效益。

⒋系统需求本章节详细描述SCADA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每个功能和性能指标应具体说明,并应与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和验证。

此外,对于每个功能和性能要求,应明确指出是否是必需的或可选的。

⑴实时监控⒋⑴监测和显示⒋⑵报警和事件管理⒋⑶数据采集和记录⒋⑷远程访问和控制⑵数据分析和报表⒋⑴数据处理和分析⒋⑵报表和定制⑶安全性和权限控制⒋⑴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⒋⑵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⒋⑶数据备份和恢复⑷故障排除和系统维护⒋⑴远程诊断和故障排查⒋⑵系统维护和更新⒌硬件和软件要求⑴硬件要求⑵软件要求⑶数据通信要求⒍系统部署和集成本章节描述了SCADA系统的部署和集成过程。

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软件的配置和集成、系统与现有控制系统的接口要求等。

此外,还应包括测试和验收的流程和标准。

⒎维护和支持本章节描述了SCADA系统的维护和支持要求,包括系统的升级和维修、技术支持的响应时间要求和服务级别协议等。

⒏法律名词及注释⑴法律名词1:名称和解释。

⑵法律名词2:名称和解释。

⒐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SIS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SIS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是买方购买时与卖方签署的技术规格书范本,范本的部分条文有明显维护买方利益的意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时会留意到。

1、总则1.1 概述本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是对××××项目的安全仪表控制系统在供货范围、系统功能、技术性能、工程实施、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最小要求,对规格书中未提及的,但为实现系统技术性能和系统完整性必须的系统配置和有关附件,卖方有责任向用户方提出,并提供完整的SIS系统,卖方应根据这些基本要求配置成熟来主流设备和软件版本本,提供良好的项目技术服务。

1.2 工厂及装况(对工厂或装置实际情况作简要说明)1.3 供货及服务范围卖方的供货及服务范量包括:硬件、软件、技术服务、工程服务、技术培训、软件组态、系统集成、包装运输、开箱检验、安装指导、现场调试和测试、系统交付验收等。

1.4 报价技术文件要求1.4.1 通用要求报价技术文件必须符合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所列的供货范围、技术规格、技术指标和原则。

卖方在报价技术文件中所提供的SIS的系统配置,无论是硬件、软件,都必须是完整的、无缺项的。

无论何时发现缺项、漏项,卖方都必须无偿补足。

买方对技术文件的确认并不能免除或减轻卖方的责任。

1.4.2 报价技术文件中的歧义如果最终报价技术文件中的条款,技术规格、数字等出现前后不一致或互相矛盾之处,原则上以对买方有利的条款、技术规格、数字为准,1.4.3 报价技术文件与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的差异卖方在报价技术文件中所提供设备的技术规格中若有不满足本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的指标或有差别的地方,卖方必须在报价技术文件中明确说明,否则,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不论报价技术文件是否被确认)均由卖方承担。

报价技术文件必须对替代方案进行明确说明,报价技术文件可根据对规格书的理解和系统的特点,提出更好的建议方案,可作为备选方案单列报价。

1.4.4 报价技术文件的主要内容报价技术文件应参照本安全仪表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的内容编写,并进行必要的说明。

ESD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ESD控制系统技术规格书

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要求 (3)1 工程概况 (3)2 站控系统安装场所 (3)第二部分主要技术要求 (4)1 采用的规范、标准及法规 (4)2 资格及责任 (4)2.1 资格 (4)2.2 供货商的责任 (5)2.3 投标时应提供的文件 (6)3 总体要求 (7)3.1工作范围 (7)3.2 供货范围 (9)4 技术要求 (11)4.1 ESD系统技术要求 (11)5 系统培训 (17)6 项目实施 (17)7 试验、检查、调试和验收 (18)8 备品备件 (18)9 包装和运输 (18)10 质量保证 (19)11 提交文件 (19)12 技术服务 (21)13 售后服务 (21)14 相关文件 (22)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要求1 工程概况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农药搬迁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其中的三氯化磷车间的氯化工艺、杀虫双车间的氯化工艺按照国家安监局的要求,需要设置紧急停车系统。

2 站控系统安装场所1)安装场所业主将为站控系统提供必要的房间及环境条件,供货商所提供的设备和材料应能适应所处环境条件。

除特殊说明,站控系统的所有设备将被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区域内。

主要设臵有站控制室、机柜间、UPS室等。

控制室、机柜间、UPS室设臵防静电活动地板。

为保证ESD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房间配备了空调设备。

其房间的温度及湿度如下:-温度:18~28℃,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不得结露;-相对湿度:15%~85%。

2)环境条件把可研的有关长寿区的环境条件写上即可。

第二部分主要技术要求1 采用的规范、标准及法规应参照下列标准和规范(不限于)的现行版本(包括修改部分)的要求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和规范(包括部颁标准和规范):除另有说明外,卖方提供的系统和服务应符合下列(但不仅限于)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版本:IEC61508/61511 ESD系统设计、制造标准IEC61131-3 软件标准ANSI/ISA S5.1 仪表符号和说明ANSI/ISA S5.2 过程操作用二进制逻辑图ANSI/ISA S5.4 仪表回路图ANSI/ISA S18.1 报警顺序及规定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SHB-Z06-1999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T 3018-2003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范SH/T 3081-2003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其它ISA、ISO、NEC、IEC、MSS、ICEA和制造厂标准2 资格及责任承担此项目的供货商根据本技术规格书和其它相关的文件为业主成套提供所要求的控制系统,并对所提供控制系统的技术、质量、进度、服务负全部责任。

DCS技术规格书

DCS技术规格书

技术规格书本次招标采购设备为用于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平、闻喜工程中造气装置、合成氨装置、尿素装置以及锅炉装置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投标方应根据招标文件所提出的设备技术规格、图纸和服务要求,综合考虑设备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的设备前来投标。

1.1.1标准规范除另有说明外,提供的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1 ANSI/ISA S5.1 仪表符号和说明2 ISA S5.4 仪表回路图3 NEC 美国国家电气规范4 ANSI MC8.1/ISA RP55.1 数字过程计算机的硬件检验5 其它IEC、ISO和制造厂标准1.2系统特点1.2.1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在开放式的冗余通讯网络上分布了多台系统组件,这些系统组件带有独立的功能处理器,每个功能处理器都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进行组态和编程,一旦完成组态和编程,功能处理器可独立于任何上位计算机,(工程师站或操作站)并按组态自行工作。

位于此冗余通讯网络上的操作站与工程师站是系统的人-机界面。

1.2.2用于现场控制的过程控制单元其物理位置分散、控制功能分散、系统功能分散,而用于过程监视及管理的人-机接口单元其显示、操作、记录、管理功能集中。

该系统将安装在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内经过现场调试、配上电源、接上输入输出信号就可满足本装置的生产监视、过程控制、操作画面、参数报警、数据记录,操作记录及趋势等项的功能要求,并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1.2.3控制器及I/O模件等硬件应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1.2.3.1过程控制器通过智能型过程I/O硬件、连接端子及必要的信号处理,完成连续的、离散的、顺序的控制及数据采集功能,过程控制器集中在装置控制室的机柜室内。

1.2.3.2作为人-机接口的CRT操作站/工程师站、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安装在装置控制室,附加的操作员接口将安装在就地控制室、调度室等等。

【精品】PLC技术规格书

【精品】PLC技术规格书

PLC技术规格书PL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文件编号DOCUMENT NUMBER:01-50-0101-46-001目次1 概述 (4)1.1 装置简况 (4)1.2 供货范围 (4)1.3 供货方责任 (5)1.4 对报价书的要求 (5)1.5 标准规范 (6)2PLC规模数据 (6)2.1 输入/输出信号类型 (6)2.2 输入/输出信号规模 (7)2.3 PLC系统配置图(建议) (8)3 系统功能要求 (8)3.1 控制功能 (8)3.2 画面功能 (9)3.3 报表功能 (11)3.4 历史数据存储功能 (11)4 系统配置要求 (11)4.1 配置原则 (11)4.2 操作站 (12)4.3 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 (13)4.4 通讯系统 (14)5 系统技术规格 (15)5.1 冗余要求 (15)5.2 平均无故障时间及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16)5.3 PLC的自诊断及容错 (16)5.4 过程硬件接口要求(I/O) (16)5.5 工作环境要求 (17)5.6 电源系统 (17)5.7 接地要求 (17)5.8 控制室接地端子柜 (17)5.9 PLC接线 (17)5.10机械要求 (17)6 技术资料交付 (17)7 项目实施 (19)7.1 项目进度 (19)7.2项目管理 (19)7.3设计协调 (19)7.4 用户培训 (19)7.5现场服务 (20)8 检查和验收 (20)8.1 工厂验收 (20)8.2 现场验收 (21)8.3 其他检查 (21)9 备品备件 (21)10 质量保证与维修支持 (22)1概述1.1 装置简况本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PLC)用于凯米拉天成兖州AKD脱甲苯改造项目的生产过程控制、显示和I/O传输功能。

该装置安装一套年处理量8000吨的预处理装置将现有生产线生产的AKD 中甲苯含量从2000-15000ppm减低至1000ppm以下;并进入刮膜蒸发器系统继续处理至10ppm以下。

DCS技术规格书(模版0312).pdf

DCS技术规格书(模版0312).pdf

中国___________有限公司装置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规格书中国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公司目录1. 总则1.1 范围1.2 技术标书内容要求1.3 项目进度安排1.4 装置说明1.5 系统配置要求2 技术要求2.1 运行要求2.2 过程I/O接口2.3 过程控制站(PCS)2.4 操作站2.5 工程师站2.6 通讯系统要求2.7 系统负载要求2.8安全和可靠性要求2.9 供电要求2.10 环境要求2.11 机械要求3 卖方职责要求3.1 技术服务3.2 质量保证3.3 资料内容3.4 出厂验收测试步骤3.5 支持服务1 总则1.1 概述本文件详细说明买方对集散控制系统 (DCS) 的要求。

整个系统应经过出厂测试,只要接上电源和输入输出信号即可实现其全部功能。

在文件中,术语“买方”特指最终用户和设计单位,术语“卖方”特指具有多年的分散控制系统(DCS)生产组装和工程应用经验,能够提供订货合同文件中所规定的全部设备及相应服务的厂商或组织。

术语“系统”特指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包括现场控制单元,操作单元,通讯系统及相应软件等。

1.1.1 规格书意图规格书是订货合同的基础文件。

卖方应仔细阅读本规格书的每一段,按照规定组织编写投标书。

系统规格书和卖方提供的投标书是买方与卖方今后所有谈判的基础,并将作为合同附件。

凡属系统运行所必需的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即使系统规格书并没有要求,卖方仍负有全部责任满足这些要求,以提供完整的工作系统。

1.1.2 标准和规范卖方所提供的系统应符合最新版本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1.1.3 卖方职责卖方对所有提供的硬件、软件、技术服务和整套系统的最终运转负有完全责任。

卖方的技术服务应包括:工程会议、系统工程和设计、技术培训、组态、出厂测试、包装运输、安装指导、现场测试、开工指导、系统移交(包括组态资料)及质量保证、系统资料和支持服务等。

1.1.4 供货原则声明及保证卖方必须接受下列原则并签字:1 服从原则询价书及其附件和修改通知中规定的所有要求都将100%的满足。

高速电吹风电控规格书

高速电吹风电控规格书

高速电吹风电控规格书一、设备概述本规格书旨在详细介绍高速电吹风电控系统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该电控系统专为高速电吹风设计,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美容美发等领域。

二、工作原理高速电吹风电控系统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通过调节电机驱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备过热保护、过流保护等多种安全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三、设备参数1. 输入电压:AC 100-240V, 50/60Hz2. 输出电压:DC 12V3. 输出电流:最大2A4. 电机转速:最大30000转/分钟5. 控制精度:±5%6. 工作环境温度:-10℃-40℃7. 外形尺寸:根据具体型号而定8. 重量:根据具体型号而定四、输入输出规格输入电压范围为AC 100-240V, 50/60Hz,确保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正常使用。

输出电压为DC 12V,输出电流最大为2A,满足电机正常运转的需求。

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芯片,能够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同时,系统还具备多种保护功能,如过热保护、过流保护等,确保设备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六、安全保护功能高速电吹风电控系统具备以下安全保护功能:1. 过热保护:当电机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降低输出电流,防止电机过热损坏。

2. 过流保护:当电机电流过大时,系统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防止电机过流损坏。

3. 短路保护:当电机发生短路时,系统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防止电路故障对设备造成损坏。

4. 欠压保护:当输入电压过低时,系统会自动降低输出电流,防止因电压过低导致设备损坏。

5. 相序保护:当输入电源相序错误时,系统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防止电机反转造成设备损坏。

6. 控制异常保护:当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进入保护状态,确保设备安全。

7. 噪音防护:系统采用噪音抑制技术,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音,提高使用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规格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则 (2)二、系统范围划分 (2)三、集中控制系统方式及功能 (3)(1)集中自动方式 (3)(2)手动方式 (3)(3)就地方式 (4)(1)起车前的操作过程 (4)(2)起车过程的控制 (4)(3)系统运行的闭锁及控制 (5)(4)停车过程的控制 (5)四、控制室的布置及主要设备的选型 (6)(2)主要设备的选型 (6)五、控制系统网络构成 (7)(2)信息层 (8)(3)控制层 (8)(4)设备层 (8)6.2编程软件 (11)七、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 (12)八、安全容错及保密性 (12)九、单机自动化系统 (13)十、检测、计量、保护装置 (14)十二、货范围参考表 (16)一、总则本控制系统设计时首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其次从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平衡,此外还结合可扩充、可升级、标准化、系统集成等以后的发展趋势,最终做出的一套完成、合理的监控系统。

本系统自动化水平较高,功能齐全:首先,全厂工艺设备,溜槽翻板及闸门,高压回路(进、出线),低压进线及联络开关等均纳入集中控制;其次,各单机自动化系统信息全部共享,控制主机均为公司1756-L63型冗余CPU,主站与各控制分站之间数据全部通过ControLNet通讯网络连接;再次,所有低压设备均通过现场总线DeviceNet与系统连接进行电力参数、设备运行参数检测,舍弃了传统的硬接线采集,避免信息量少,模拟量回路过多缺点。

考虑到选煤厂的工作环境复杂,整个通信系统尽量采用光缆进行连接,主干线ControNet网络采用光缆,可获得较长的通信距离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二、系统范围划分本设计控制范围为始于原煤储煤场下给煤机、经胶带输送机、准备车间、风选车间、末煤仓等,终于汽车装车仓和产品仓的生产系统;始于产品仓下给煤机、经胶带输送机等,终于汽车装车点或快速装车站的产品运输系统。

按工艺流程的特点,生产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控制系统:(1)原煤准备系统:包括原煤储煤场下给煤机及胶带输送机;(2)原煤旁路系统:包括原煤的筛分破碎设备及混煤运输设备;(3)产品煤储存及运输系统:包括汽车装车仓、产品仓的配仓、排料及运输设备;(4)快速装车系统:包括产品缓冲仓下给煤机、胶带输送机和快速装车站设备。

三、集中控制系统方式及功能全厂集中控制系统的操作在控制室内完成,通过调度监控计算机实施监控操作。

装车系统自成一套监控系统(随装车站设备一块供货)。

以上所有集控系统具备以太网接口,在矿调度室对所有设备实现远控功能。

3.1控制方式有集中自动、集中手动、就地三种控制方式:(1)集中自动方式集中自动方式的所有操作均可通过上位计算机进行操作,运行人员根据工艺要求可在CRT上调出预选流程菜单。

当程序选择无误且组成一条完整的流程时,CRT上出现流程选择有效信号。

当挡板及其现场信号全部到位后,发出允许启动信号后。

所选设备按逆煤流方向启动各台设备,设备起动前告警器发出预告音响,设备启动后现场预告停止音响。

程序停机时顺煤流逐一按预定的延时停机。

(2)手动方式手动方式分为联锁手动和解锁手动。

联锁手动是操作人员在上位机上通过PLC完成。

操作人员根据运行要求在上位机上调出相应画面进行。

对已选择好的流程的设备按联锁方式逆煤流逐台的启动设备,按顺煤流方向逐台停机。

解锁手动也在上位机进行操作,此时无任何联锁关系,可启停任何设备。

(3)就地方式就地方式为解锁手动,是在就地控制箱上进行操作,此时控制室对设备不起控制作用。

控制系统在现场设有仅供设备检修的起停按钮及事故紧急停机拉线开关(或按钮)。

根据工艺流程特点,不同的系统设置不同的操作界面。

在人机接口操作界面上设置如下操作指令及信号:集中/就地、集中起车、集中停车、起车/停车过程指示、解除、音响解除、手动预告信号、故障报警信号。

3.2集中控制系统的功能如下:系统正常运行后,程序可根据各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各自的运行方式,并满足集中/就地的无扰动切换。

(1)起车前的操作过程a)控制方式选择 --- 集控自动方式,PLC能执行用户程序的全部控制功能;就地方式下,PLC仅执行模拟显示功能;集控手动方式下,在集控室实现单台设备的起、停车,并具有联锁、解锁功能。

b)系统流程选择 --- 当选定任一选煤流程后,PLC将检测有关输入状态,判断参与该流程控制的溜槽位置,设备工作方式,以及保护点状态等是否满足起车条件。

(2)起车过程的控制当前述指令操作完毕,系统准备就绪,操作员按系统发出起车指令,所选系统将在指定的起车方式下进入起车控制过程。

起车过程按照逆煤流方向按照使设备无料空运转时间最短的原则分系统或分组进行。

在逆煤流起车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可随时按下停车按钮,终止起车过程。

起车指令自动撤除并报警,已起设备保持运行,在短时间排除故障后,可从故障设备接续起车。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顺序停车。

(3)系统运行的闭锁及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逆煤流闭锁保护、报警。

对各种保护、运行参数实时检测。

完成系统中各调节过程的控制,如给煤机给煤量的调节。

调度人员和岗位工人都可随时解除某个系统和设备的运行。

对不需参与顺序起车或难以进入顺序起车过程的设备,可在起车前或在任一时刻在控制室控制该设备(如某些泵、闸板、阀门等)。

(4)停车过程的控制当系统对任一流程发出停车指令后,PLC将按用户程序完成停车闭锁控制,确保设备停车后不出现存料现象。

在停车过程中,如遇某台设备故障,则该设备和受其闭锁的设备立即停车,不受闭锁的设备仍可按程序停车。

设备停车时间的设置按照本台设备的存料处理完毕的最小时间设定,减少设备的空运转时间。

凡因可能造成设备存料或因设备急停造成跑水跑料使车间环境恶化的设备,除本设备故障立即停车外,其他设备故障引起设备闭锁停车时,则上述设备不立即停车,而按一定延时停车。

(5)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具有紧急停车功能,使全厂设备立即停车,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6)当现场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控制系统发出事故报警信号。

对一般事故(如皮带的一级跑偏)只作报警,对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事故和直接作用于停车。

(7)实时采集检测生产过程工艺参数。

并对越限参数实施报警,影响设备运行或生产过程的越限参数实施停车四、控制室的布置及主要设备的选型(1)控制室的布置在准备车间内设有控制室,作为全厂调度指挥生产的中心。

内设主机柜PLCA0(控制主站)1台、操作台1套、研华工控机3台,液晶显示器3台,以及以后要上的生产调度电话系统。

(2)主要设备的选型控制主机选用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的Control Logix 系列PLC。

按系统不同分为主站和控制分站,主站PLCA0设在控制室,原煤储存仓配电室设PLCA1控制分站,准备车间配电室设PLCA2、PLCA3控制分站,产品仓上配电室设PLCA4、PLCA5控制分站,产品仓下配电室设PLCA6、PLCA7控制分站,2转载点配电室设PLCA8控制分站,产品缓冲仓下配电室设PLCA9、PLCA10控制分站;主站和各控制分站之间通过ControNet通讯主干网络(冗余光纤网)进行通讯,以保证各控制分站可靠运行;成套设备(如快速装车系统、复合式干选系统等)也通过ControlNet冗余通讯网络(电缆式)与主站通讯;设备控制回路的E3 Plus、变频器、配电室进线柜的I/O等通过各控制分站DeviceNet网与相应的控制分站通讯;高压综合自动化系统、高压配电柜内的多功能仪表等通过Modbus网连接与分站通讯;集控主站、装车系统主战均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与工控机和数据服务器通讯。

(3)现场控制设备:全厂输煤系统的现场电气设备按防爆标准考虑,其他场所所有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为IP55(防水防尘型)。

五、控制系统网络构成(1)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网络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信息层、控制层及设备层;各层网络都使用完全开放的、成熟的和先进的技术,并能与企业级网络和信息系统完全集成,同时能够与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完全无缝链结,选煤厂综合自动化及配电系统作为整体矿山综合自动化的一个井上子系统,通过数据处理器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方便整个矿山的全面计算机管理,构建数字化矿山。

各层网络保证在应用层以上采用一致的通讯协议。

在选煤厂任何一级网络上,都能够对网络内的控制设备直接浏览、在线网络组态、在线设备参数化以及在线编程;由于数据采集、在线组态引起的网络信息传递不应该对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能有任何影响,所有智能设备的网络通讯形成全网连接,构建成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系统。

现场控制分站在现场进行工艺检测参数、设备运行工况信号的采集、检测和控制,并向集中控制室进行实时传送。

集中控制室可调用各现场控制分站的全部运行信息,在集中控制室可控制现场设备。

(2)信息层信息层主要由7台工业交换机(采用 \思科的Stratix产品)、2台上位操作计算机、1台工程师站兼数据服务器、一台路由器等组成。

该层网络实现工业控制实时数据服务器、和操作员站的联网。

信息层采用基于100Mbps TCP/IP以太网的开放网络技术,所有的网络介质和附件(交换机、集线器、线缆、接头、工具等)都能够从第三方购得而非某厂商专有。

以上设备均放置于选煤厂集中控制室和装车站控制室。

监控层采用罗克韦尔的Rsview SE 监控软件。

(3)控制层控制层主站、控制分站PLC采用美国公司的ControlLogix ,CPU为1756-L63,内存8M字节。

采用ControlNet网路作为用于全厂控制的主干网络,并采用冗余光纤进行通信连接,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该网络能够提供实时I/O控制,同时能够实现网络化组态和维护;控制层具备与第三方网络连接的能力,方便控制系统的网络拓展,如可与Modbus网等连接。

编程软件采用罗克韦尔的RSLogix5000软件。

(4)设备层设备层通过一个开放的网络DeviceNet网,用一根电缆将底层的所有设备直接和现场控制站、E3、变频器、I/O等相连。

配置软件采用罗克韦尔的RSNetWorx for DeviceNet软件。

六、软件6.1监控软件本系统采用RSView SE人机界面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