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共47张ppt)

1)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 然 原 因
a、流域广、支流多(水系特点) b、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 水同时袭来(气候异常) c、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形特点)
a.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流域涵养水源
人 能力降低使水位异常升高,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 为 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原 b.水土流失导致湖泊的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 因 湖泊面积减小,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
考点二
解析
中国的自然灾害
疑难剖析
考点二
解析
中国的自然灾害
疑难剖析
4
2
解析
思维建模
制定救灾 应急预案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二章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 害》课件(共47张ppt)
2020/8/25
考纲要求:
▪ 结合实例,简述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的分布和特点,分析洪涝、风暴潮等水文 灾害形成的原因。
▪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 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灾、减灾的 措施。
▪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 加强对天气气候和洪水的监测预报 ▪ 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 ▪ 加强防洪管理 ▪ 建立洪涝保险制度 ▪ 制定洪水的救灾应急预案 ▪ 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4、雨涝
(1)诱发雨涝的自11然00E因素:450N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类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型
发生时间
暴 主要有台 雨 风、锋面 洪 等带来的 水 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
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 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 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共20张PPT)优质课件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社会经济最发
青海
达的地区之一。面积占全国的15.1﹪安苏,江人口
占全西藏国自的治区38
四
川
﹪ ,GDP重占庆 全国湖 的北40
﹪徽
,上高海新
西江
技术产业占全国的湖70南﹪ 。
云南
图2.5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主 要 发 生 范 围
200N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 农业大省。
滥
围湖造田
伐
森水 林土 陡流 坡失
泥 河流蓄洪
沙 泄洪能力
堆
下降
积
加重 洪灾
开
垦 下游低洼地 资产、人口
过度开发
等密度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洪水灾害
1、概念: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特点:
• ①东部多,西部少; • ②沿海多,内陆少; •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3、类型:
暴类雨型洪水形是成影原响因我国范围分最布地广区、时间发最生时长间、
思考
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
失的重点?
•
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
分布区,这里人口和城市密集、农业集中、工业发
达、商贸繁荣,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
防洪的重点地区;
•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ppt课件

中
季和秋季
北方沿海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1.分布
长江流域,特别是 洞庭湖 平原、 鄱阳湖 平原和长江三 角洲地区。 2.原因 (1)自然原因:西南和 东南 季风影响;阶梯交界处多山; 排水不畅 ;东部临海。
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
(2)人为原因: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 ③我国的 经济核心地带。
雨锋暴
雨形成 洪水
高原的部分地区
类型 融雪 洪水
成因 积雪融水和 冰川融水形 成洪水 冰凌对水流
分布地区 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以阿尔泰山、天山、喀喇
发生时间 4~5月
冰川
洪 水 融水
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
雅山等较严重
7~8月 初春解冻 时节、初 冬封冻季
冰凌 产生阻力而 洪水 引起江河水
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
自 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 是雨期大范围普降暴雨,引起长 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 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地形―→滞洪能力
然
因 素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
场所
地形―→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因素
原因 长江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
上游―→ 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滥伐森林 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 人 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为 中游―→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 因 围湖造田 峰能力减弱
1.了解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水
文灾害多发区。 2.比较我国风暴潮灾害的时空差异和危害。 3.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一、洪水灾害 1.分布特点 (1)东部 多 ,西部少。
地理人教选修五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增长等
中国水文灾害的
3
成因和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平原、高原、盆地等不同 地形对降水和径流有影响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 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时空 分布不均
气候条件:中国气候多样,降水 量、气温等气候因素对水文灾害
影响: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受到影 响,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
严重影响
治理措施:加强环境监管、推 广清洁生产、实施生态修复等
西南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采取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保护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水文灾害意识和防范流域的洪涝灾害
长江流域的地 理位置和特点
洪涝灾害的典 型案例分析
洪涝灾害的发生 原因和影响因素
洪涝灾害的预 防和治理措施
黄河流域的干旱灾害
干旱原因:自然因素 (降水量减少、气温 升高等)和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水资源 管理不当等)
加强水文灾害监测和预 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提高预警精度和时效性
建立水文灾害应急响应 机制,包括应急预案、 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水文灾害
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水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 警准确率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完善的水文灾害应急预 案
干旱影响:农业减 产、水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恶化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课件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中地区、云贵高原部分地区 的东部平原地区
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比较
的洪水灾害
第四页,共49页。
3.灾情 (1)状农况业对 东(nó部_n_g平_y_è原_) _影地响区最威为胁严严重重
洪灾隐患加重、灾情日益严重 (2)原因 ①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_蓄__洪__(x_ù_h_ó_n_g能)泄力洪下降。 ②低洼地的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 (3)措施 ①控制河流水上土游流山失地(的sh_u_ǐt_ǔ_l_iú_s_h_ī_)_。 ②控制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
第十四页,共49页。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冰冻,初春时上游 影响城市、
冰凌 的河段,黄河上游的 河段先解冻,从而 交通、 工业
洪水 宁夏、内蒙古河段和 引起上游河水越过 等
部分下游河段及松 下游冰面溢出两
花江部分河段
岸,形成洪水
第十五页,共49页。
第五页,共49页。
[图表导读] 1.读教材 P37 图 2.18“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 毫米的日 数”、P38 图 2.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 年)”、P39 图 2.20“中国重大洪水灾害点位示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洪水频率分布规律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2)我国乌鲁木齐深居内陆,为什么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 毫米 的日数较多? (3)暴雨频率出现较高的主要是哪些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国重大洪水灾害点位具有哪些社会经济特征? (5)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第3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件(共25张PPT)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 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印度低压控制
水文灾害多发区
原因 防治
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②水系:流域广,支流多,汇聚水量大,尤其流域内普降暴雨,干流及各 支流洪水同时爆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③地形: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东部临海,多风暴潮
农作物受灾面积是指农业生产 中栽种的各种植物,因灾害造 成的减产或绝收面积数。其中 造成农作物减产三成以上的面 积数为成灾面积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中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78~2000年)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 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 川等 农业大省。
2.分布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3.洪水类型:
类型
暴雨 洪水
(范围最广)
洪灾
融雪 洪水
时空分布
4~9月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 川融水形成洪水;主要分 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 区
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
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
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
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高中人教版地理课件中国的水文灾害

水 河段先解冻,
流的河段
初冬 初春
暴雨洪水:(台风、梅雨暴雨)
中国洪水点位图
四川 关中地区 盆地 云贵高原
嫩江 松花江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雨涝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原因:
1100E
450N
① 季风区降雨多, 暴雨集中;
② 东部平原地势低平, 河流排水不畅;
200N
灾情变化:灾情日益严重
① 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
一般影响范围
的频次多,时间长, 引起的风暴潮频繁。
严重影响范围 ② 经济发达,工农业、 人口、城市密集。
③ 直接的人员、财产等 经济损失,还有更加 严重的间接损失。
“森拉克”风暴潮影响范围(2002年)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1.分布:_长__江___流__域__ 是我国暴雨和1洪98涝3灾年害
的多发地区, 1954其年中洞庭湖平原、鄱__阳__湖__平__原___ 和
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2.多发的原因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年份 降雨量 流量 洪水位
1954
偏大
小
低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1998
偏小
大
高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洪 淹没 溃 死亡三江来自原及 长白山地32219
松辽平原 169 357
环渤海平原 415 799
黄淮平原 846 1407
长江中下游 平原和江 949 南丘陵
2151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
旱江灾南我害丘国尤陵是其地世突区有界出:条上,加件自对强的然我植地灾国树区害人造建最民林造严的,水重生防库的产止,国和水削家生土减之活流洪一造失峰,成;的其极威中大胁水危。、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第3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课件(共23张PPT)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
学习目标
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风暴潮的时 空差异和危害。 联系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分析水文灾害 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
二、风暴潮灾害 ---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一般影响范围 严重影响范围
思考:
我国风暴潮 灾害主要分布在 哪里?有几种类 型的风暴潮?
互动探究
为什么1998年洪水灾害中死亡人数 少,而经济损失却严重?
1998年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少、大堤决 口数量和淹没范围小,说明我国防洪工程发 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 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 抢险。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 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产 密度加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 A)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减弱噪音,调节气候
当堂检测
5.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 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 响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 1983年
1954年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是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洞庭 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互动探究 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位于东部沿海,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屮團的水夂烫書
教学目标
1 •根据地图分析,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 了解三种洪水类型的分布差异,重点是暴雨洪水的分
布地区、类型和原因。
3•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的相互联系上,理解长江
ks5u精品课件
中下游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ks5u精品课件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 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
图2. 18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
\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我国洪水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
布地区、发生时间对比
我国洪水灾害按洪水来源有哪三种类型?
它们在形咸原因、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等方面有何差异?
ks5u精品课件
类型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降雨多、暴雨集 暴雨中;地势低平, 洪
水排水不畅;人类 经济活动。
1、暴雨洪水——特点:影响我国范围最广、 东部 季风区
融雪受气温升高
洪水影响形成
I 西北和 东北山区
4、5月:融雪洪水 7、8月:冰川融水 冰凌洪水
受河道流向和 地理位置的制 约 河流从低纬
度向高纬度
流的河段
I (s5u 精品课件 秋末春初
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2v凌讯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
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一般多发生在有结冰期且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
黄河凌汛
"松花江L ■
■
J a
签十淮河
珠江
图2. 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1989年)
通过读图2、20,说出我国特大贰入
3 、
I
洪水点位主要分布的地区?
主要分布我国X® 海
河、黄河、\ 淮河、长
江和〜垃卜 珠江的中
下游:二 平原地区。
中国洪水点位图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弯
© H 彳匕訂.
'念;雨涝主要
亠丄*程嘗疫生范围
I - \芦险好/ i^T /
瘁初0°N /:;
t
4、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一范围
■乙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ks5u精品课件
甘3
水土流失泥沙堆积
F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围湖造田
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
下降
加重
洪灾
资产、人口
等密度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
翩髓踽熾勰治水土流
•般影响范匡严重影响范屋二、风暴潮灾害
我国最严重
的海洋灾害
发生季节发生地区危害
不仅毁坏船
及码头、港
口等工程设
施,并造应
不同程度的
人员伤亡。
只,而且破
坏房屋、农
田、海堤以
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
害影响更为深远?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
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
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
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
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
p41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区, 其中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其频繁。
自然原因
1>气候: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长江流域范2、地形:受平原地形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
围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洪能力不足。
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如,滥伐森林、! 湖造田等,导致泥沙淤积河道抬高河床,湖泊调蓄洪峰能力降低。
2、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经济密度大。
ks5u精品课件
拉
海
2()00
•
I »
1 (KM> MOO "1)0
西抵自诒
%
----- 懺城舛线 幽水 Hl/tnin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
量
V —*
f
湖
I K<> km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S
98年洪水灾害的财产损失利
重,但
是人员伤亡的数量比54年
的》
1、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
2、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产密度加大,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ks5u精品课件
/
■
—修建水鼠分「滯)洪区/.
—翻蹴退耕还和草)
1—防汛抢险解藏鶴物资淮备
天气气候和洪水的监測郦TE工程瞬
一齡借息藏制定救灾h-洪
瓣险制度应急预案
L—陆洪減处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