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1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模式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模式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是指针对3-6岁的儿童,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观摩式音乐欣赏
观摩式音乐欣赏是指儿童通过观看别人演奏、唱歌、跳舞等音乐表演形式来进行音乐欣赏。
观摩式音乐欣赏可以增加儿童对音乐的认识,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互动式音乐欣赏
互动式音乐欣赏是指儿童通过互动的形式,如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互动式音乐欣赏可以增强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提高儿童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创造式音乐欣赏
创造式音乐欣赏是指儿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来进行音乐欣赏。
创造式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模式包括观摩式音乐欣赏、互动式音乐欣赏和创造式音乐欣赏,不同的音乐欣赏活动形式可以针对儿童不同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使儿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件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

2023-11-03CATALOGUE目录•音乐欣赏活动概述•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与目标•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与组织•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案例分析•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01音乐欣赏活动概述定义: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等审美活动,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促进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发展的教育活动。
特点强调审美体验:音乐欣赏活动注重学前儿童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反应,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激发学前儿童的感受、想象和创造力。
多样化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活动选择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形式的音乐,以拓展学前儿童的审美经验和视野。
强调感知和表现:音乐欣赏活动注重学前儿童的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通过引导学前儿童参与音乐活动,促进其身体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定义与特点010*******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以刺激学前儿童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发展,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意义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通过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学前儿童可以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其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丰富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音乐欣赏活动可以拓展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使其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和风格,为其未来的音乐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音乐欣赏活动可以带给学前儿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音乐欣赏活动的历史与发展历史音乐欣赏活动起源于古代的音乐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第一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与目的1.1 音乐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的作用1.2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1.3 音乐欣赏活动的原则第二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与选择2.1 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2.2 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择标准2.3 音乐欣赏活动的分类及特点第三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1 音乐欣赏活动设计的要点3.2 音乐欣赏活动实施的过程与方法3.3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教师角色与指导策略第四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与反馈4.1 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标准与方法4.2 音乐欣赏活动评价的注意事项4.3 音乐欣赏活动的反馈与改进第五章:音乐欣赏活动案例分析5.1 音乐欣赏活动案例介绍5.2 音乐欣赏活动案例分析5.3 音乐欣赏活动案例总结与启示第六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6.1 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6.2 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技巧6.3 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与应用第七章: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亲子互动7.1 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7.2 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3 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注意事项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8.1 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需求8.2 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设计8.3 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实施与评价第九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资源与拓展9.1 音乐欣赏活动的资源分类与利用9.2 音乐欣赏活动的拓展与创新9.3 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辅助工具与技术第十章: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与管理10.1 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策略10.2 音乐欣赏活动的管理方法10.3 音乐欣赏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第十一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安全与健康11.1 音乐欣赏活动中儿童的安全保障11.2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健康注意事项11.3 音乐欣赏活动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第十二章:音乐欣赏活动与多元智能发展12.1 音乐欣赏活动与儿童多元智能的关系12.2 音乐欣赏活动设计对多元智能发展的促进12.3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多元智能评价与反思第十三章:音乐欣赏活动与文化交流13.1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文化交流意义13.2 跨文化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与实施13.3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第十四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研究14.1 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4.2 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3 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成果第十五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总结与展望15.1 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成果与反思15.2 音乐欣赏活动的发展方向与建议15.3 音乐欣赏活动的未来展望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活动教案,包括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与目的、内容与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馈等方面。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件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音乐感知能力
创造性和表现力
评价儿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是否展现 出创造性和表现力,能否进行简单的 音乐创作和表演。
通过观察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和表达, 评估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分析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
内容适应性
检查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理解和欣 赏音乐,是否需要改进。
定义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是引导学前儿 童聆听、感受、体验和欣赏音乐的过 程,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
目标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激发学前儿童对 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音乐 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 面发展。
音乐欣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培养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活动能够培养学前儿童 的审美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懂得 什么是美的音乐、美的艺术,从 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件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概述 •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理论
基础 •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方法
与技巧
目录
•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 案例
•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 与反思
01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概述
定义与目标
03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方法 与技巧
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素材
01
02
03
节奏明快
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的音乐,能够激发学前儿 童的听赏兴趣。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第一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与目的1.1 理解音乐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1.2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1.3 明确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第二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2.1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2 熟悉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流程与实施策略2.3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与评价第三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资源与素材3.1 了解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资源分类与选用原则3.2 搜集与整理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素材3.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教学资源的使用技巧第四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4.1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如聆听、模仿、表演等4.2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策略,如引导、激励、反馈等4.3 分析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案例,提高教学效果第五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5.1 理解音乐欣赏活动评价的重要性5.2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5.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反思与改进策略第六章: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题选择与内容安排6.1 分析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主题与内容6.2 学习如何根据儿童发展水平选择音乐素材6.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题设计与内容安排技巧第七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7.1 分析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设计案例7.2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施与调整策略7.3 分享音乐欣赏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改进措施第八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指导与示范8.1 学习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指导8.2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示范与演示技巧8.3 分析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指导与示范案例第九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家庭延伸与社区合作9.1 了解音乐欣赏活动的家庭延伸意义与方法9.2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与策略9.3 分析音乐欣赏活动的家庭延伸与社区合作案例第十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创新发展与趋势10.1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理念10.2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方法10.3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第十一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发展与学习动机11.1 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1.2 学习如何激发儿童的音乐学习动机11.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辅导与激励策略第十二章:音乐欣赏活动的特殊需求儿童教育12.1 认识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教育重要性12.2 学习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设计12.3 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教育策略与支持第十三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安全教育与风险预防13.1 了解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潜在安全风险13.2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方法13.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风险预防与管理策略第十四章:音乐欣赏活动的环境布置与材料准备14.1 分析音乐欣赏活动环境布置的要求与效果14.2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材料选择与准备方法14.3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的环境与材料使用案例第十五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总结与提升15.1 理解音乐欣赏活动总结的重要性15.2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总结方法与技巧15.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提升策略与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音乐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及其对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ppt课件

1.引出主题 2.分析音乐 3.幼儿感受音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三)大班
(1)学前儿童听觉分化能力更加精细,听辨能力更强,能 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细节部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 杂的器乐曲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
(2)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增强了,能结合自己的想 象和联想,用较完整的语言或一定的故事情节来描述音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体会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3.体验与同伴共同参加舞会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体会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概念及 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小班
(1)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形象鲜明生动的标题乐曲,能 很快识别如熊走、兔跳、鸟飞等动物活动的乐曲。 (2)已经能够区别音乐作品的性质,以动作表达对音乐感 受的能力强于用语言的表述。
(3)重复欣赏熟悉的音乐作品的片段,辨认是哪首歌曲的 一部分,表达什么内容或情绪。 (4)欣赏不带歌词的歌曲旋律,让学前儿童辨认是什么歌 曲,说出歌曲名称。 (5)让学前儿童用动作辨认他们熟悉的音乐,检验音乐欣 赏的效果。 (6)在中、大班可以让学前儿童欣赏体裁、风格类似,但 未曾听过的新作品,以检查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欣赏音乐的 迁移能力。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活动教案第一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与目的1.1 理解音乐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1.2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1.3 明确音乐欣赏活动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与类型2.1 熟悉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内容:歌唱、器乐、综合音乐活动等2.2 了解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3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第三章: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1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等3.2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实施步骤:导入、展开、总结等3.3 探讨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策略:引导、激发、鼓励等第四章: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1 理解音乐欣赏活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4.2 掌握音乐欣赏活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4.3 学习音乐欣赏活动的反思与改进策略第五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5.1 分析经典音乐欣赏活动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5.2 结合本国或本地区音乐文化特色,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活动5.3 亲身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实践,提高音乐教学能力第六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资源与材料6.1 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活动所需的教学资源,如音乐教材、音响设备、乐器等6.2 学会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材料,包括歌曲、器乐曲、故事音乐等6.3 掌握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音乐欣赏活动的质量第七章: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7.1 学习并掌握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引导、互动等7.2 探索和运用适合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技巧,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可视化教学等7.3 学会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第八章: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欣赏活动8.1 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音乐教育需求和特点8.2 掌握为特殊需求儿童设计音乐欣赏活动的原则和方法8.3 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活动促进特殊需求儿童身心发展第九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家长参与与沟通9.1 认识家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9.2 学习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促进家校合作9.3 探索家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如家长音乐会、亲子活动等第十章:音乐欣赏活动的创新与发展10.1 了解音乐欣赏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教学理念10.2 学会创新音乐欣赏活动,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0.3 掌握如何持续发展和完善音乐欣赏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与类型(第二章)需要关注如何选择和整合多样化的音乐内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的学前儿童。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

二、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动物狂欢节
【活动目标】
1.听出不同音乐中所表达的动物形象,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良
好习惯和情趣。
2.根据不同的动物形象展开想象,激发幼儿音乐创作的兴趣。 3.选取不同的道具进行集体表演,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感受音乐中的变化与不同的节奏。
【教学要求】
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乐曲,并能听懂其中乐句中的强音 (老狼走路时的停顿),让幼儿享受音乐欣赏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1.引出主题 2.分析音乐 3.幼儿感受音乐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强弱变化体会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一、大班音乐欣赏——《小动物舞会》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猴子、小鸟、兔子、大灰狼等小动物的图片和头饰。 经验准备:小动物舞会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分段欣赏音乐,根据音乐体会所表达的情景 三、游戏“小动物舞会”(检验音乐欣赏的效果) 四、结束活动
4.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如:《动物狂欢 节》(圣一桑曲)、《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曲)中的《四 小天鹅》等。三、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
三、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
1.倾听人体声音 2.倾听日常用具的声音
3.倾听周围的声音
4.记忆声音 5.录制声音
第三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材 料的选择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
(3)音乐理解能力有限,对作品的性质等不易理解,往 往只注意一些特征性因素,如模拟音色。
(4)该阶段学前儿童的音乐记忆力正逐步形成。
(5)到了小班末期,学前儿童能学会借助想象、联想来 理解性质鲜明的音乐情绪,产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4~5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一)音乐感知、听辨能力
听觉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身心的发 展,他们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如音乐中的渐 弱、渐强、渐快、渐慢等;能分辨不同体裁、性 质和风格的乐曲,不仅能听出音乐在情绪上的变 化,还能感知一些简单的曲式结构。同时,他们 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能基本理解 歌曲及有标题的器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可 以借助于图片、动作等作出正确的回答。
第32页
1.视觉材料
选择视觉辅助材料的条件:
A
B
C
D
从音乐出发,与音乐 欣赏的要求相一致。 指视觉材料的线条、 构图、造型、色彩、 形象、内容、情绪等 都应与音乐相一致。
第20页
喜欢倾听、观赏他人的音乐、舞蹈,喜欢参与并注意吸收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也喜欢与他人谈论自己的看法。
喜欢并较自信地使用不同艺术手段来表达欣赏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能比较自 觉地从音乐、舞蹈欣赏中获取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经验。
初步养成有注意、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观赏音乐、舞蹈表演 的习惯。
欣赏一定数量的音乐舞蹈作品,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欣赏过的作品片断。
(1)歌曲 歌词一般情况下较容易为儿童所接受,着重考虑歌曲的内容、形象、情绪应 该是能为儿童所熟悉、喜爱和愿意接受的;歌词,应该是儿童所能够理解的。 (2)器乐曲 器乐曲包括有标题的和无标题的两类。 有标题的器乐曲有一定的内容、情节,往往描述某件事情或某种情景。一些 无标题的器乐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结构单纯工整、长度适中。如《龟兔赛跑》 《彼得与狼》等,具有一定的图画性和戏剧性,有助于儿童想象和联想,也便于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找到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形象。
第25页
2.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包括由中外优秀儿童歌曲及优秀民歌改编的器乐曲。
《小白船》(根据朝鲜族童谣改编) 《森吉德玛》(贺绿汀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 《茉莉花》(根据江苏民歌改编) 《海滨之歌》(根据日本民歌改编)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根据波兰儿童歌曲改编) 《夏天里过海洋》(根据意大利歌曲改编)等。
(二)欣赏音乐作品
学前儿童可以欣赏的音乐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少儿歌曲
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专门创作的简单器乐曲
Hale Waihona Puke 第24页音乐童话著名音乐作品或片段
戏曲唱段
1.少儿歌曲
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包括创作歌曲和广泛流传的民歌、童谣。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霍希贤曲) 《卖报歌》(安娥词、聂耳曲) 《只怕不抵抗》(麦新词、冼星海曲) 《小白菜》(河北民歌) 《春天来了》(德国儿童歌曲) 《铃儿响叮当》(美国儿童歌曲) 《请来看看我们的农庄》(西班牙儿童歌曲) 《我的小鸡》(前苏联儿童歌曲)
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在胎儿期就开始了。多数胎儿3个月大时就对外界的声音有所感觉,他们用动 作及改变内部呼吸的方法对声音作出反应。
婴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不仅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的音乐,还能进行区别。 6个月大时就开始试图模仿所能听到的声音。 1岁前的婴儿对音乐的听觉感知和反应是较缓慢和不太精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外界环 境中各种声音的反应、听辨和分化能力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分辨声源、音色等,还会认真倾听自己喜 欢的音乐。 2岁左右的儿童不仅对歌曲感兴趣,而且还喜欢用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声音或物体“创造”音乐。
05
喜欢倾听、观赏他人表演的音乐舞蹈,也喜欢参与并开始注意吸收这些表演方 式中使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06
初步学习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欣赏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初步学习如何从 音乐舞蹈欣赏中获取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经验
0 7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比较集中注意力地倾听、观看音乐、舞蹈表演
0 8 欣赏一定数量的音乐舞蹈作品,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认欣赏过的作品。
第26页
3.专门创作的简单器乐曲
《小鸟》(罗忠熔曲) 《滑梯》(顾嘉琳曲) 《跳绳》(刘诗昆曲) 《扑蝴蝶》(丁善德曲) 《青蛙合唱队》(汤普森曲) 《熊跳舞》(卡尔•海迪曲) 《狮王进行曲》(圣桑曲) 《我和小蚊子跳舞》(里亚多夫斯基曲) 《小士兵进行曲》(舒曼曲)等。
4.音乐童话
《龟兔赛跑》(史真荣曲) 《骄傲的小鸭子》(周群烈曲) 《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第五章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 第三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与选材 第四学 前儿童音乐欣赏的设计与指导 第五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教学实例与评析
【学习目标】
01
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欣 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彼得与狼》片段欣赏
(二)辅助材料的选择
音乐欣赏活动的主通道虽然是听觉,但为了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其他辅助通道 诸如视觉、运动觉和言语知觉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为学前儿童选择辅助材料时,所选的视觉 材料、动作材料、语言材料都应该是艺术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而且应是能够促进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和理 解的。
04 初步养成有注意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 观赏的习惯。
第15页
二、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
(一)3~4岁(小班)
A B C D
第16页
能初步感受性质鲜明而单纯,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情 感,并能在感受过程中产生较积极的外部反应
初步了解进行曲、摇篮曲、舞曲和劳动音乐的特征
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能分辨差别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分辨音乐中的拍子,能听出歌 曲,乐曲的前奏、开始和结束
喜欢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也喜欢用自己的体态、嗓音和动 作来表现它们
E
喜欢倾听、观赏他人表演的音乐、舞蹈,并喜欢进行模仿。
F
初步注意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怎样反映周围熟悉的事物,初步注意不同艺术形式在反
(三)5~6岁(大班)
能较准确地感受性质鲜明而单纯、结构适中的器乐曲和稍复杂的艺术歌曲的形象、内容、情 感,并能在感受过程中产生较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积极而富有个性的外部反应。
在扩大接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进行曲、摇篮曲、舞曲、劳动音乐的认识。
能对歌曲、乐曲的音区、速度、力度、节拍等的性质和变化做出直接判断,进一步掌握音乐 的结构,能分辨乐段、乐句中明显的重复与变化关系。 喜欢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也喜欢用音乐舞蹈表演的方式 带有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02
对各种不同音乐、舞蹈的形式、内容有比较广泛的爱好。
03
喜欢与他人分享、倾听、观赏及谈论音乐舞蹈表演的快乐。
第14页
(三)操作技能目标
01 初步积累一定的音乐、舞蹈语汇。
02 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有 关的概念深化自己的感知和理解。
03 初步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来 表达自己对音乐、舞蹈作品的理解认识、 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
第27页
5.著名音乐作品或片段
《牧童短笛)(贺绿汀曲) 《金蛇狂舞》(聂耳曲) 《瑶族舞曲》(刘铁山等曲) 《钟表店》(奥尔特曲) 《口哨与小狗》(普来亚曲) 《铁匠波尔卡》(约夫•施特劳斯曲) 《玩具兵进行曲》(耶塞尔曲) 《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曲) 《卡门序曲》(比才曲) 《梦幻曲》(舒曼曲)
第10页
(二)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更富有创造性和个性表 现,他们的表现意识会更主动、更积极,创造性 表达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如身体动作、嗓音表 达、语言描述、图片再现等。此外,他们的表现 也更细致、完满,更具有艺术的审美情趣。
第11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
02
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欣 赏活动的目标
03
熟悉学前儿童音乐欣 赏活动的内容和选材
04
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欣 赏活动程序的设计
05
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欣 赏活动的指导要点
06
会组织实施学前儿童 音乐欣赏活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0~3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并不完 善,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水平较低,记忆也 不明确,还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更不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的情感。但是这 个阶段的儿童喜欢摆弄乐器、敲打物品,使物体 发出声音来引起别人注意,并喜欢用不同于他人 的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第7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 的内容与选材
一、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欣赏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欣赏中 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一)倾听周围环境的各种音响
日常生活中随时可引导的倾听活动: ✓ 倾听活动室中的声音; ✓ 倾听庭院、活动场所中的声音; ✓ 倾听厨房中的声音; ✓ 倾听卧室中的声音; ✓ 倾听马路上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 ✓ 倾听建筑工地上各种建筑机械的声音; ✓ 倾听在公园、郊外游玩时所听到的声音; ✓ 倾听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其他声音。
第28页
6.戏曲唱段
豫剧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抬花轿》 京剧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
(三)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
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 ✓ 了解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常见表演形式; ✓ 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 ✓ 能听出并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绪、内容、形象及作
品的主要结构; ✓ 能分辨常见人声和乐器的音色; ✓ 能根据音乐作品的音响展开想象、联想; ✓ 能运用一定的媒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一、学前儿童音乐欣赏活动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