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6.1人的呼吸4-气体交换与运输-学习任务单
七年级生物下册 知识提纲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提纲北京课改版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植物的茎可以分为木本茎和草本茎。
木本茎的组成为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韧皮部含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是活细胞,用于运输有机物,方向是由上向下。
木质部含有导管和木纤维,导管是死细胞,用于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是由下向上。
草本茎没有形成层,因此茎的加粗有限。
植物进行物质运输的过程中,蒸腾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2、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系统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完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含有水、养料和废物等,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心肌细胞构成,其搏动频率称为心率。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完成物质运输。
动脉血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少,而静脉血则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
血液循环的意义在于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出体外,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体内环境的稳定。
第六章:生物的呼吸1、植物的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验表明,植物的呼吸部位包括根、茎、叶和花等。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动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是指将氧气吸入体内,而内呼吸则是将氧气输送到细胞中,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完成气体交换。
呼吸的过程中,横膈肌和肋间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注: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已被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也已被删除。
)2.呼吸的过程呼吸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它包括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6章 生物的呼吸复习

B.①②③ D.③④
【思路点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气体交换 的场所,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包括肺泡数目很
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选 C。
知识点2: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称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完 成。
典型例题
2.(2011 年广东中山)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 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呼气 B.乙表示吸气 C.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D.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 【思路点拨】甲图中的③处于舒张状态,而乙图中的③处于 收缩状态。选 D。
3.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
典型例题
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它 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肺和气囊 B 肺 C 气囊
D 气管
【思路点拨】鸟的体内有气囊,与肺相连,能暂
时储存气体,进行双重呼吸,但只有肺能进行气 体交换。故选B。
8.鱼在水中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交替张开和关闭 ,使水由口流入,由腮孔流出,其意义是() A、更换体内的水分 B、完成呼吸作用
知识的 3: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呼吸的意义:通过呼吸,细胞利用进入人体的氧将有机物 不断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 温的需要。同时,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_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排出体 外。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
重点内容
1、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
知识点1 探究 种子的呼吸作用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北京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复习课件

知识点归纳
1.植物呼吸要从外界不断吸入____,呼出____。 2.呼吸的实质是分解____,释放________。 3.植物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与
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4.肺泡适应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 (1)____(2)____(3)____(4)____
⒌人在进行活动加强时,产生的相应变化是( D)。
A.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⒍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C)。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③肺的通气(外界空气
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1.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它的主要部分是(D )。
A.鳃盖 B.鳃耙 C.鳃弓 D.鳃丝
12.之所以说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C )。
A.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B.青蛙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在水中用皮肤呼吸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 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用皮肤呼吸,有能用肺呼吸
二、填空题
⒈植物呼吸所分解的_有__机__物__,正是植物进行_光__合__作_用__的产物, 呼吸作用释放的_能__量__,也是植物_光__合__作用贮藏在_有__机__物__中 的 能量 。 ⒉呼吸的意义是吸入的 氧气 可以将体内的 有机物 不断分解, 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_______。
C呼吸道黏膜可分泌黏液 D鼻涕和痰中的水分可以重新吸收
北京版七年级下生物 6.1.4气体交换 教案设计

教师
课题
气体交换的过程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许多结构及生理过程如肺泡的结构,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见到。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尽量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认识所观察的实物和制作模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介绍呼吸肌(肋间外肌、膈肌)
2、肋间肌收缩和舒张与胸腔容积的变化。
解释:模型的每部分相当于什么结构。
总结:肋间外肌收缩:胸廓横径扩大
肋间外肌舒张:胸廓横径缩小
3、膈肌的收缩、舒张与胸腔容积变化的关系。
解释:模型的每部分相当于什么结构。
出示:动画
提示:呼气和吸气时膈的上升与下降
总结:呼吸运动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作用
总结
通过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肺泡中什么气体增多?
为什么人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增多呢?
出示: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的图片
问题串:
1肺泡与什么进行气体交换?
2怎么交换的?
3为什么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呢?
4为什么氧气扩散到血液,而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呢?
问: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
出示:肺泡模型
操作
观察
漂浮在水面上
(有许多肺泡)
观察肺泡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通气)
那么,外界空气又是怎样到达肺泡的?
讲: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介绍:由胸椎、肋骨和胸骨构成了胸廓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呼吸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呼吸与呼吸作用
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人的呼吸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尿液的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排出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汗液的排出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0页 0117页 0201页 0277页 0347页 0406页 0470页
第五章 生物体的物质运输 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人的呼吸 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呼吸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第八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五章 生物体的物质运输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代谢废物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6.1人的呼吸——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设计

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3)理解肺部适于气体交换的形态结构特点。
(4)了解呼吸运动是如何完成外界与肺泡的气体交换的。
2.能力: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你们两个问题。
俗语有云:"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
"那么人类要生存,离不开什么呢?(食物、水、空气等。
)据测定,一个人不进食不饮水最多能活7天,不进食但饮水能活10天。
那么不呼吸呢?(活动一)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
大家先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试试能坚持多久。
通过刚刚的测试,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人离不开呼吸,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师:那你们认为呼吸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呢?(呼吸系统),对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人类离不开的呼吸是怎样来实现的。
二、首先是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两个大内容: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先来看第一个内容,呼吸系统。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P52页,了解呼吸系统的构成,并划出你认为的重要知识点。
(图片也要看)三、分析课文我们通过预习知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一)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呼吸道。
问题:1.呼吸道是由什么构成的?作用是什么?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为什么空气经过鼻腔后会变得温暖、湿润?(展示不同人的鼻子)原因是因为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着温暖的血液。
当外界寒冷的空气经过鼻腔时,血管中的血液可以将其加热,以减少对气管和肺的刺激。
这就好像在鼻腔这个小房间内安装了暖气管道一样。
最新-北京课改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6章生物的呼吸课件-PPT文档资料

难点突破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 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 ,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 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 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难点突破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梳理
生物的呼吸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运动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4. 植物的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实质 5.植物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6.单细胞生物的呼吸 7.鱼类的呼吸 8.两栖动物的呼吸 9.鸟类的双重呼吸 10.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难点突破
呼吸系统的组成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 能.
难点突破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最大.温度升高,呼吸作用 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在一定范同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 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作用. 在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取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 可延长储藏时间.
难点突破
典例精讲
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 于( A)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解析: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 交换,而不是有利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生物的呼吸复习(第1课时)-1教案

教案复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介绍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的组成。
肺的组成。
提问:1.三幅图片是按照什么顺序出现的?2.你看到了什么结构,它们又分别有哪些功能? 肺泡适宜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的数目多;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毛细血管丰富;有丰富的弹性纤维。
采用先复习再习题练习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在教学中除了复习知识之外,还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观、局部与整体观的认识。
复习呼吸过程总结外界气体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
包括:1肺通气,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4组织中的气体交换。
其中1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4两次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为原理实现的。
再来复习血液循环。
复习呼吸运动。
气体是如何进入胸腔的?又是如何呼出的? 呼吸运动难点总结1.呼吸肌包括什么?它们的运动方向分别是什么?2.当膈肌收缩时,膈顶向上还是向下运动?3.什么是肺通气?肺通气是由什么实现的?此部分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呼吸运动是如何实现肺通气的。
复习呼吸作用1.复习呼吸作用反应式2.呼吸作用概念:在氧气的参与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这个过程被称为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辨析呼吸、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首先复习呼吸作用,再辨析呼吸、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讲解习题检验复习成果。
习题1.下列有关鼻呼吸优点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鼻粘膜内的嗅觉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可以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用鼻呼吸能够减少对肺的刺激D.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 习题2.右图是肺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壁被丰富的毛细血管包围C.肺泡数目很多D.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讲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交换与运输》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准确描述呼吸的过程:肺通气、肺泡处气体交换、气体在体内运输、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
2. 说出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的原理。
3. 能够利用呼吸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呼吸相关疾病的可能原因。
4. 能独立绘制或说明氧气在呼吸中的运输途径和变化过程及原理。
5. 理解人的呼吸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课前预习任务】
课前复习血液循环路径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气体进入人体后,在什么部位发生变化?
1.1 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
1.2 箭头标注氧气交换方向和血流方向。
呼气吸气
图1 肺泡简易模式图
1.3 模拟气体的运动
通过观看视频,得出:气体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称为
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资料,通过资料提供的信息,尝试找出实验数据,填入上图中对应位
置,验证你们的猜测。
资料一: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
混合静脉血氧一般采自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内静脉血的氧量,氧分压约为42~47 mmHg。
资料二:一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吸入气体中,氧气占21%,氧分压是________mmHg。
学习任务二:气体在肺泡处发生交换后,气体如何运输?
2.1 血液中__________细胞可以运载气体,气体与
___________结合。
2.2 肺泡外毛细血管,随血液流动,汇集到肺静脉,流经心
脏,流经主动脉,随血管逐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处
___________。
图2:人体血液循环模式
图
学习任务三:气体运输到毛细血管网后,如何进入组织细胞? 3.1 阅读资料,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
表1:体循环中血气指标
图3 组织细胞简易模式图
3.2 自主学习教材38页最后一段,结合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由于细胞不断消耗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_进入周围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最后到达_________,排出体外。
学习任务四:归纳总结氧气在体内的运动、变化过程及原理。
4.1 总结归纳氧气在体内的运动。
4.2 归纳总结人的呼吸过程,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协同配合;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调控。
项目 动脉血 静脉血 氧气 (mmHg ) 80~100 一般大于87 37~40 二氧化碳 (mmHg )
35~45 大多为40
46~50
【课后作业】
1. 图1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不同的气体,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图1
A.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原理实现交换的
B.肺泡和乙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甲内流的是动脉血,丙内流的是静脉血
D.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
2. 图2为人体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①②为气体成分, ⅠⅡ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2
A.血管Ⅰ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最低
B.①主要是在细胞内产生的
C.②的运输与红细胞无关
D.血管Ⅱ内氧气的含量比血管I低
3. 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
肺水肿直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
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B.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D.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4. 游泳时为避免呛水,一般是用口吸气,口鼻并用呼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气时气体经口、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
B.水下压力较大阻碍了呼气时胸廓的扩大
C.游泳可有效锻炼膈肌和肋间肌等呼吸肌
D.长期游泳可使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5. 人工肺也叫体外膜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D.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6.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氧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呼吸道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通道。
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图中[③]________时,会引起呼吸困难。
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_____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2)循环系统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血液流经肺时,氧气扩散到肺泡外的________血管中,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转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____血输送回体内。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 D
6.(1)气管大于
(2)毛细血红蛋白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