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讲解
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试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标签: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社会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之后,唯独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而非其他西方的反西方学说。
中国当时为什么会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即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究其主要原因就需要追逐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以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状况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一步一步地丧失了主权独立的地位,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国家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而是任由西方列强为所欲为,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
中国人民在这一时期坚持着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众多的救亡思想纷纷涌现。
例如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等。
这些思想都曾经指导过中国的革命与改革,但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这也说明了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所具有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爱国反帝运动所不具备的。
在这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些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缺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首先我们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阐述自一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国内因素一随着一战的结束,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其一,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其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科学、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一切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
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其三,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加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和深入。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也有利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古代中国人就有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似之处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足安定而言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原因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即有利的“世界大气候”。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使他们把眼光投向苏俄,投向马克思主义。
其三,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因素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由上所述可见自一战以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国内的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国际条件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些因素是第二位的,它们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条件才能起作用。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人们意识到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都不能救了中国,国人开始寻求救国的真理。
工人阶级的壮大。
就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建立了无产共和国,给人带来了曙光。
并且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经济上的原因: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3.政治上的原因:a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仍然是封建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那时, 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一定发展, 但还非常微弱, 与此相应的是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很微弱。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工人的斗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工人已经从实践中逐渐学会运用罢工这个武器, 并在斗争中开始意识到“共同反抗”的意义。
尽管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
这时的工人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 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b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和团运动, 可以说是前仆后继的, 但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地。
c 辛亥革命失败后, 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
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灵丹妙药。
4.思想文化上的原因:a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有力地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逐渐以它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纵观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由众多因素促成的:既有多方面的国内条件,又有多种有利的国际因素,还有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
纵然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而中国的内在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广泛传播并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五四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
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李大钊
《新纪元》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 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 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 历史地位。对于十月革命,其 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 较观》《庶民的胜利》和 《 Bolshevism 的胜利》《新 纪元》.
其他历史人物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1 、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2 、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人在组建中 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3、孙中山陈炯明和蒋介石也都曾对十月革命大加赞美。 4 、一些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亦作出重 要贡献。比如,李达在赴日学习期间,专攻马克思主义,阅 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许多马克思主义经 典著作,以及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书刊。
一各种社会改造理论实验失败后的现实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睁眼看世界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康梁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运动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 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主讲人:***
1843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其次,中国相关的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不足够的深 刻,且存在自己主观上的误解,并没有真正地了解马克思主 义的精髓。
十月革命之后 :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 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一般人不知道马克思,到五四时期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建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对各种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和新思想 新学说的大量涌入,思想领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局面。马克 思主义作为各种思想学说其中的一种,也得以较为顺利地传 人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各种思潮学说之一来到中国,在新 文化运动中经过与各种思潮的论战初步展现出了它的先进性, 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https://img.taocdn.com/s3/m/e1da3d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3.png)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1]1、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得到⼴泛传播、并“扎下根”来?⼀、从国际局势来看,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阵营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挑起了第⼀次世界⼤战,⽆情的战⽕给各国⼈民带来了巨⼤的创伤,同时也以极端的形式进⼀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盾,即⽣产社会化和⽣产资料的私⼈占有,此次战争使欧洲⽂明之权威⼤⽣疑念,⼈们重新审视产⽣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
1917年正当第⼀次世界⼤战最艰难的时刻,列宁领导俄国⼈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命的胜利,建⽴了属于下层⼈民的政权。
但是当时从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清⼀⾊的资本主义的天下,新⽣的⼈民政权要⽣存下去,就必须扩⼤影响和范围,寻求更多的同盟和⽀持者,这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中国。
⼆、从中国⽅⾯来看,中国⾃古就不乏忧国忧民之仁⼈志⼠,他们⼀直在努⼒学习如何振兴中华。
从19世纪五、六⼗年代的天平天国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的维新运动到后来的⾟亥⾰命,从新⽂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民始终不渝的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体看来中国⼈民的探索之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是器物,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制度,由君主⽴宪到民主共和。
三是思想,从迷信资本主义倒向马克思主义。
这⼀路的探索,⼀路的失败使中国⼈民认识到,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光有洋枪⼤炮也救不了中国,⽽⼀个导⽕线就是⼀战后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的战胜国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弱国⽆外交,中国的先进分⼦陷⼊了⽆尽的彷徨和苦闷中。
恰在此时,俄国⼗⽉⾰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了,它昭⽰⼈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民完全可以依靠⾃⾝⼒量创造出维护绝⼤多数⼈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那就是经济⽂化同样落后的中国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命建⽴⼈民的政权,于是马克思主义或说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泛的传播。
三、从制度本⾝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优越性,即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S M 323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与影响谢金友(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历史的自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本质性与中国国情及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状况满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条件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从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但其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被人们接受,却是在五四时期。
这个来源于遥远德国的思想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又是如何被中国人所接受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值得去深思的。
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受关注。
特别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原因;影响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22-3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原因 (一)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被侵略史。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们都在苦苦的寻求一条可以实现国家的生存、发展、强盛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中国人民也从外国列强侵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进行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救亡思想,富强理念纷纷涌来,充斥着当时的理论界,形成了类似前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情形。
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稍后的一段 时间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减少了对中国的 商品和资本输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有了一个短暂而繁荣的“黄金时期”。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不可或缺的 经济基础。
三、是中国工人阶级 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 深入发展
而就在此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一、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陷入苦 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先进知识分子不 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但是, 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 中国的实际问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知 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他们 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逐步成长壮大,工人运 动日趋高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运动 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求科学的精神武器。 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 阶级基础。
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有力 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人们 的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思想文化条件。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涌现出的一批先进 分子的宣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适应 了迫切要求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 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 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相 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 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逐渐摆脱各种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 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向 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的知 识分子介绍了列宁领导的 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 来到中国,向中国人民特 别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介绍 了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的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中 国人直接地从苏俄一方接 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图为维经斯基
二、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五四运动的推动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对 中国封建主义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新文化运 动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武器批 判中国的封建专制,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的纲常礼 教。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深刻的思想启 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 文化领域中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封建主义,砸碎 了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思想 上的解放。从而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大多数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宣 传家都有在日本学习和生活的经历,都曾在日本受 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如李大钊、陈独秀、李 达、董必武、周恩来、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 杨匏安等.可以说,日本是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 思主义的最早渠道.五四前后,在中国系统传播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大多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他 们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材料,主要是从 日本翻译过来的
2、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强烈地吸引着中国人 民
苏维埃政权把土地交给能自种的农人耕种,废除遗产制和 土地占有权,消灭了有产阶级遗留下的恶制;工厂企业由 工人民主管理,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苏俄政府 实行的反对霸权主义,持弱小民族的对外政策也给中国人 民以深刻印象。苏俄政府曾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 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 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 民的革命斗争。苏俄政府的内外政策,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认定她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从而 吸引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 性,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新文化运动便逐渐发 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正是在这一 思想运动中,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初步具 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逐步完成了由 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并 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这就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
地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革命,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 题,国内的政治依旧黑暗。知识分子们急切寻求改造中国 的新出路,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作指导。
原因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为中国先进分子指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 论,树立了仿效榜样
1918年11月李大钊就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 革命的先声”。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十月 革命将“普及于世界”。了解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的先进 分子认识到: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的,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总结了十月革命的 经验,指出俄国革命是“群众运动”;认为俄国的国情与 中国相似,中国革命应仿效俄国革命才能成功。中国的先 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总结了十月革命的基本 经验,认识到中国革命要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因而学习马 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仿效俄国革命。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失败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日本传 到中国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大批留学生涌 向日本.在他们中许多有志之士想借鉴日本 学习西方的经验来挽救衰败的旧中国,寻求 救国救民的真理.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 的介绍和传播,给予中国留学生以强有力的 冲击.在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影响和帮助下,成 长起来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子.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制作者:软R5班邱德智 林全昌
背景
十月革命前的中国,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社会 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反抗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国人民进行了斗争。从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直到义 和团运动, 都未能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境 地。1911 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 力也没有受到削弱; 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提供了深厚的阶级土壤, 接受马克思主义 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内在的政治要求。
四、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
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资本 主义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 它以残酷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 矛盾,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 生了怀疑。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矛盾尖锐,世界性的罢工风潮日盛一日,这也使中国 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资本主义列 强在巴黎和会上争权夺利,以强凌弱,使中国人民看 清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丑恶面目。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 先进分子眼中的暗淡,更显出苏俄新的社会制度的耀 眼光芒,吸引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和阶 级基础
二十年代初,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一战以后西方各国受到很大的创伤,给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达到“黄金时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外国在华企 业的增加,到五四时期,中国的产业工人已有约200万人。 虽然中国的产业工人总数还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女工和童 工,但中国的无产阶级有其独特的优点:第一,因受三重压 迫,已经积蓄了很强的反抗力量。第二,主要分布在沿海沿 江的大城市及一些行业,便于组织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 与农民有天然联系,容易和农民结成联盟。五四运动中,中 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