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
求实际利率是要用内插法

求实际利率是要用内插法(又叫插值法)计算的。
“内插法”的原理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例如:假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现在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A介于A1和A2之间,则可以按照(A1-A)/(A1-A2)=(B1-B)/(B1-B2)计算得出A的数值,会计考试时如用到年金现值系数及其他系数时,会给出相关的系数表,再直接用内插法求出实际利率。
建议你学习一下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以教材35页的例题2-5为例: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这个计算式可以转变为59×(P/A,r,5)+1250×(P/F,r,5)=1000
当r=9%时,59×3.8897+1250×0.6499=229.4923+812.375=1041.8673>1 000元当r=12%时,59×3.6048+1250×0.5674=212.6832+709.25=921.9332<1000元因此,
现值利率
1041.8673 9%
1000 r
921.9332 12%
(1041.8673-1000)/(1041.8673-921.9332)=(9%-r)/(9%-12%)
解之得,r=10%。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际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并分析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两种实际利率测算方法的差异性及科学性。
二、实验背景利率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经济目标可以通过利率调整实现。
利率调整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下进行的,它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市场投资等都会产生直接或是简洁的影响。
而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3次使用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可见利率在我国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亦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研究实际利率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本实验就1978年至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利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并比较分析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分析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运用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的数据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并分析哪种方法更科学。
四、实验环境本实验属于自主实验,由学员课后自主完成,主要使用Excel软件。
数据来源: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数据。
五、实验原理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
六、实验步骤1、采集实验基础数据。
通过网上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相应数据。
数据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
2、利用Excel软件分别按照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
3、做出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两种不同算法下实际利率变化的折线图。
4、分析图表,考察实际存款利率变化特点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结果年份一年期存款名义年利率(%)通货膨胀率(%)CPI(以1977年为基年)实际利率(第一种)实际利率(第二种)1978 3.24 0.7 100.7 2.54 2.52 1979 3.78 2 102 1.78 1.32 1980 5.04 6 106 -0.96 -2.16 1981 5.4 2.4 102.4 3 2.98 1982 5.67 1.9 101.9 3.77 3.75 1983 5.76 1.5 101.5 4.26 4.23 1984 5.76 2.8 102.8 2.96 2.95 1985 6.72 9.3 108.8 -2.58 -2.06 1986 7.2 6.5 106 0.7 0.9 1987 7.2 7.3 107.3 -0.1 0.18 1988 7.68 18.8 118.5 -11.12 -9.36 1989 11.11 18 108.5 -6.89 -5.84 1990 9.91 3.1 102.1 6.81 6.61 1991 7.89 3.4 102.9 4.49 4.34 1992 7.56 6.4 105.4 1.16 1.09 1993 9.46 14.7 113.2 -5.24 -4.57 1994 10.98 24.1 121.7 -13.12 -10.57 1995 10.98 17.1 114.8 -6.12 -5.23 1996 9.16 8.3 106.1 0.86 0.79 1997 7.12 2.8 100.8 4.32 4.2 1998 5.03 -0.8 97.4 5.83 5.88 1999 2.92 -1.4 97 4.32 4.38 2000 2.25 0.4 98.5 1.85 1.84 2001 2.25 0.7 99.2 1.55 1.54 2002 2.02 -0.8 98.7 2.82 2.84 2003 1.98 1.2 99.9 0.78 0.77 2004 2.03 3.9 102.8 -1.87 -1.8 2005 2.25 1.8 100.8 0.45 0.44 2006 2.35 1.5 101.5 0.85 0.84 2007 3.87 4.8 104.8 -0.93 -0.86 2008 4.14 5.9 105.9 -1.76 -1.65 2009 2.25 -0.7 99.3 2.95 2.97 2010 2.25 3.3 103.3 -1.05 -1.03 2011 3.5 4 104 -0.5 -0.2 2012 3 2.6 102.6 0.4 0.62、实验结果分析(1)1978年1978-2012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分析我国存款利率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来进行调整。
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

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实际利率是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获得利率。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存在两种常见的测算方法:名义利率调整法和利息率调整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名义利率调整法是指通过调整名义利率来计算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投资或借贷的利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该方法利用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得到实际利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利率=(1+名称利率)/(1+通货膨胀率)-1利息率调整法是指通过调整投资或借贷金额中的利息金额来计算实际利率。
该方法利用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利息金额,得到实际利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这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上。
名义利率调整法相对更为简单,适用于短期内的利率调整。
由于名义利率是原始利率,常常是固定的,只需通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得到实际利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计算,可直接得到实际利率。
然而,它并未考虑到不同时期间的实际通货膨胀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利息率调整法则更为精确,适用于较长期的资金借贷或投资。
由于利息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可以通过调整利息金额来计算实际利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实际通货膨胀情况,并且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投资或借贷项目的实际获利率。
然而,它的计算较为繁琐,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时间和利息变化。
总体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对于短期、临时性的利率调整,可以使用名义利率调整法,它简单、直接;而对于长期、重要性的利率调整,可以使用利息率调整法,它更为精确、有利于比较不同时期间的实际利率。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实际利率。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实际利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通货膨胀率的选择应该是合理且合适的,可以使用官方发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或者相关经济指标。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引言在金融领域,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际利率是指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实际回报率。
本文将介绍实际利率公式推导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资金的实际回报率,它和名义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
名义利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对借款或投资的利率约定,而通货膨胀率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情况。
实际利率则是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的。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要计算实际利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下面我们来推导一下这个公式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确定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计算实际利率所需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可以从金融机构的借贷合同或投资合同中获得,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官方数据进行查询或估算。
步骤二:带入公式将确定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带入实际利率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将名义利率加1,然后将通货膨胀率加1,最后将两者相除并减去1,得出最终的实际利率。
步骤三:解读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我们可以判断投资或借贷的回报率是否超过了通货膨胀率。
如果实际利率为正数,表明投资回报高于通货膨胀率,资金增值;如果实际利率为负数,表明投资回报低于通货膨胀率,资金贬值。
实际利率的意义和应用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或借款人更好地评估资金的回报情况。
通过比较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可以判断投资是否具有保值增值的能力。
实际利率还可以作为决策借款或投资的重要依据,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金融决策。
结论通过本文对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的计算对于金融领域的人士以及普通投资者都非常重要,希望本文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准确获取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并且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合理性。
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两者如何换算

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两者如何换算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是与贷款的固定条款有关的,即
在贷款合同中规定的利率。
它是指银行每年用于计算兴贷费用的利率。
它并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为绝对利率。
实际
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新的一种利率表示方式,它考虑了货币价
值变动的因素,以此来准确反映借款者使用货币贷款需要付出的费用。
它是指用户实际付出贷款时,比实际货币金额多出的成本,作为银行
为借款者提供“货币贷款”服务而增加的费用称为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通常比名义利率更高,因为除了名义利率本身外,还包含了
通货膨胀的影响。
因此,虽然名义利率往往会来回波动,但同样的,
实际利率会一直维持在某个更高的水平。
两者的区别: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表示贷款合同中规定的利率,此外,它并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而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则考虑了购买力的变动,以此来准确反映借款者使用货币贷款需要付
出的费用。
如何将名义利率转换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除以(1加上通货膨胀率)
即可得出实际利率,如下:
Real Interest Rate=Nominal Interest Rate/[1+Inflation Rate]
例如:如果某贷款的名义利率为5%,同时通货膨胀率为2%,实际利
率即为:
Real Interest Rate=5%/[1+2%]=4.84%。
实际利率的名词解释

实际利率的名词解释在金融领域中,我们经常听到实际利率这个词汇。
那么什么是实际利率呢?简单来说,实际利率是指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与借贷成本之间的比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实际利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个人和经济的影响。
一、实际利率的概念实际利率是指考虑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影响后的利率水平。
与名义利率相比,实际利率更为准确地反映了资金的购买力。
通常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而下降,这意味着同等数量的货币在未来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将变少。
因此,实际利率考虑了这种购买力下降的影响,以确定借贷成本的实际水平。
二、实际利率的计算计算实际利率并不复杂。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例如,如果借款的名义利率为5%,而年度通货膨胀率为2%,那么实际利率将为3%(5% - 2% = 3%)。
这意味着借款人每年需要支付3%的利息以保持资金的实际购买力。
除了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的计算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如投资回报率、税收等。
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后的实际利率更能体现借贷成本的真实水平。
三、实际利率对个人的影响实际利率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借贷者需要根据实际利率来衡量借款的成本,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较高的实际利率意味着更高的借款成本,可能会使借款不划算或还款压力加大。
另外,实际利率还影响着个人的储蓄和投资决策。
高实际利率有助于吸引储蓄者,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利率则决定了投资的收益率和风险。
因此,了解和关注实际利率对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实际利率不仅仅影响个人,还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低实际利率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它可以鼓励消费和投资。
通过降低借款成本,企业可以更容易地筹集资金进行扩张和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高实际利率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
高借贷成本会导致消费和投资减少,从而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水平。
此外,高实际利率还可能导致货币流动性减少,增加了债务偿还的压力,从而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常见金融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常见金融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常见金融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你说这金融借款啊,就像是生活中的一场冒险。
咱平常借钱买个啥东西,心里总得有个数吧,这利率到底咋算呢?这可重要得很嘞!咱先说说简单的计算方法。
比如说,借了一万块,一年后要还一万二,那这两千就是利息呗。
用这两千除以本金一万,这不就是 20%的利率嘛。
但这只是个基础的,实际情况可复杂得多嘞!有时候啊,那些借款合同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费用,什么手续费啦、服务费啦。
可别小瞧这些,它们可都得算到成本里去。
就好比你去买东西,标价是一个数,可加上各种附加费用,最后花的钱可就多了去了。
再说说应用。
你想想看,如果你要贷款买房或者买车,那这利率的高低可直接影响你每个月要还多少钱啊!要是利率高,那你每个月的压力不就大了嘛。
要是能算出实际利率,心里不就有底了嘛。
咱举个例子哈,就说小王要贷款买车,贷款公司说利率不高,可等他一算,哎哟喂,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实际利率高得吓人!这要是没搞清楚就签了合同,那不就亏大了嘛!还有啊,这实际利率对咱投资理财也有帮助呢。
咱得知道把钱借出去能收多少利息,划不划算。
要是利率低了,还不如放银行呢,是不是?所以啊,学会计算常见金融借款实际利率可太重要啦!这就像是给自己的钱包上了一把锁,能让咱的钱花得明明白白。
咱可不能稀里糊涂地就借钱或者投资,得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不然到时候吃亏了,找谁哭去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你想想,要是因为不懂利率,被人坑了,那得多冤呐!咱得多长个心眼儿,把这本事学会了,才能在金融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呀!别小看这小小的利率计算,它可关系到咱的钱袋子呢!咱得认真对待,可不能马虎哟!总之,常见金融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那就是咱在金融领域的一把利器,得好好掌握嘞!。
实际利率计算法

实际利率计算法实际利率计算法是指在计算投资收益或借贷成本时,考虑到通货膨胀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一种方法。
实际利率计算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投资或借贷的真实成本和收益,因此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际利率计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际利率计算法的原理实际利率计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未来的货币价值考虑到现在的价值,即将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时间价值纳入考虑范围。
实际利率计算法通过计算未来货币的现值,来确定投资或借贷的成本和收益。
实际利率计算法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现值(Present Value)和未来值(Future Value)。
现值是指现在拥有的货币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即现在的货币价值。
未来值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点拥有的货币在现在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即未来的货币价值。
实际利率计算法中,现值和未来值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折现率(Discount Rate)来实现的。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的货币价值折算成现在的货币价值的比率。
在投资或借贷决策中,折现率可以看作是投资者或借款者的机会成本,即放弃其他投资或借款机会所对应的收益。
二、实际利率计算法的应用实际利率计算法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实际利率计算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投资项目的真实收益。
通过考虑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时间价值,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投资项目的内在价值和潜在风险。
2.借贷决策:在借贷决策中,实际利率计算法可以帮助借款者更准确地评估借款的成本和风险。
通过考虑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时间价值,借款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借款的实际成本和潜在收益。
3.养老金规划:在养老金规划中,实际利率计算法可以帮助个人或企业更准确地评估养老金的储备需求和投资收益。
通过考虑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时间价值,个人或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养老金的内在价值和潜在风险。
4.房地产投资:在房地产投资中,实际利率计算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房地产项目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实验一: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分析中国1978年—2009年一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运用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的数据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并分析哪种科学。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掌握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2)分析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
(3)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2.要求
(1)能够熟练的运用统计分析软件
(2)收集实验所需的基础软件
(3)分析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和两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三、实验背景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战略的推动下,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存款利率每年都在改变,并不一致。
本实验即分析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为利率的制定提供建议
四、实验环境
在专业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实验教学,主要使用微软的Excel软件。
数据基础:通过人大经济论坛下载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的数据。
五、实验原理
第一中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第二种是1加名义利率,与物价指数的商减去1。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采集实验基础数据。
登陆人大经济论坛搜索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指数的数据,下载Excel文件,建立实际利率计算文件。
数据样本区间为1978-2009年第二步,在Excel表格中用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
第三步,画出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的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科学性
七、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结果
经过整理和分析结果如下(1)是用第一种算法所得,(2)是用第二种算法所得。
(2)
图表 1
(二)结果分析
我国利率是由政府管制的,但政府在考虑利率是否调整和利率水平高低是否是当时,币值的变化仍然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
1985年年中利率的上调时由于从1984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日益加强;1988年和1989年两年通货膨胀率的迅速上升又促成了利率的继续提高,1990年和1991年两年调低利率则是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回落;1992年开始的又一轮通货膨胀则推动了1993-1995年利率几度调升;二1996-1999年间的相继7次调低利率,则先是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回落;而后则是由于人们并未料想到的通货紧缩的来临。
随着2004年物价逐渐走出低谷,我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
并且由于2007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所以说利率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是息息相关的,是成反比的,在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蓝线与黄线的图样的变化很有规律,黄线上升则蓝线下降。
另外第二种计算方法较为精确,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通货膨胀率可能为正可能为负,所以第二种算法比较科学。
(三)质疑与建议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的调整并不具有连续性,通常隔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调整一次,利率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市场资金需求状况。
程序复杂、决策滞后、信息不及时导致的决策失误是现行利率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是开放经济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
银行业务的彻底放开意味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海外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具有资金配置效率高、风险控制合理、灵活多变等优势,我国若不能与时俱进,将可能输在起跑线上。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但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为将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本市场工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大规模购并重组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