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一章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合集下载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生物教案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生物教案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掌握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2. 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过程,知道消化系统在营养物质吸收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过程:口腔、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吸收过程。

4.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合理膳食、平衡营养、食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过程;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过程的详细解释;健康饮食习惯的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知识。

2. 使用演示法,展示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健康饮食习惯的实际案例。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 准备实物模型或图解,展示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3. 准备小食品或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4. 准备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营养物质的短篇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营养物质的兴趣。

2. 讲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介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基本概念。

3. 讲解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分别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4. 展示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的过程:使用实物模型或图解,展示营养物质在口腔、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中的吸收过程。

5. 讲解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讲解合理膳食、平衡营养、食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生物教学反思

《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生物教学反思

《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生物教学反思一、引言在生物教学中,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营养物质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要素,通过吸收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生物体能够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

本文将对生物教学中《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这一内容进行反思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者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

在生物教学中,《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这一内容中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生物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并能够说明其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3.理解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关系,明白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的机制。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包括讲授、实验、探究等。

1.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基本知识,包括其作用、转化过程和机制等;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体验相关的现象和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3.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1.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包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和构建生物体等;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其中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3.消化吸收和排泄:介绍消化器官对食物的分解和吸收过程,以及排泄器官对废物的处理过程,强调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需要通过消化和排泄这两个环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1.教学重点: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的基本知识,包括作用、转化过程和机制等;2.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并能进行对比和分析;理解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关系,明白生物体利用营养物质的机制。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植物营养学: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植物是依靠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发育的。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是植物的营养需求、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植物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一、根系吸收植物的根系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根系具有丰富的分支,能够增加营养吸收的表面积。

根系通过根毛来吸收地下水中的矿质养分。

根毛是细胞的长出的突起,其表面富含吸收营养所需的转运蛋白。

植物根系的吸收过程主要分为活动吸收和穿透吸收。

活动吸收是指植物对土壤中的活动态养分进行吸收,如氮、磷、钾等。

穿透吸收是指植物对土壤中离子形式的养分进行吸收,如铵态氮、磷酸根等。

二、养分运输吸收到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植物体内的转运系统进行运输。

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和茎部的维管束来进行物质的运输。

维管束可以将水分和溶解其中的养分从根部向地上部分输送,供给叶片和其他各部位使用。

水分通过根吸力驱动,自根部向上游移动,这一过程被称为升水。

升水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根部的水分蒸腾作用引起的,叶片中蒸腾作用产生的负压使得水分上行,从而带动了养分的上升。

同时,植物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别起到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作用。

三、养分利用植物对于吸收到的养分有不同的利用途径。

养分可用于植物的生长、代谢和抵御外界环境的逆境等。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

植物通过氮素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命活性物质。

氮素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植物生长过旺,但产生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不足,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磷是植物代谢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参与能量代谢、DNA合成、核酸合成等过程。

植物通过吸收和利用磷来维持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磷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的根系短小、叶片不展、果实发育不良等。

植物还需要吸收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参与植物体内的许多酶的活性调控和代谢过程。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微量元素,并在体内进行合成和分配,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需求。

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我们身体内一套十分重要的系统,负责将进入我们身体内的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然后再将这些营养物质吸收到我们的身体中,让身体能够得到所需的营养。

同时,消化系统也起到了排泄剩余物质的作用。

在人体健康方面,消化系统的健康与否也非常重要。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了解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许多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分子,有些分子可以直接用于细胞产生能量,有些则需要转化成所需的物质后方可利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生产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如果糖、葡萄糖和淀粉等。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是许多酶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保护内脏器官。

此外,食物中还含有其他一些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些微量营养素对身体内许多生化反应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结构要了解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我们需要先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部分,口腔和胃中有消化腺,生产和分泌消化液,分别起到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

在消化过程中,食物首先经过口腔,由牙齿和舌头分解成小块,然后被咽下,进入食道。

食道将食物送入胃中,胃中的消化液进一步分解食物,将其转化成营养物质。

胃中消化液中的胃酸能够杀死細菌和其他可能存在于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其他风险。

胃中的消化好后,食物进入小肠,接着主要由小肠吸收。

在小肠中,消化液继续混合和分解食物,最终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和营养物质。

这些分子和营养物质随即透过肠壁被吸收到血液中,被输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大肠和直肠则主要负责水分和残留物质的吸收,最终形成粪便,被排泄出体外。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在上述过程中,小肠的吸收是整个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小肠中的微细绒毛和叶状突起以及血管和淋巴管等结构,能够增加小肠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效率。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课时目标1.理解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2.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3.了解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概述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明确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学习难点:分析小肠的结构特点,解释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提出问题: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怎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7正文,了解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思考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器官是什么,进一步思考人体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什么。

设计意图:自学课本内容,增强对课本内容的了解和重点知识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酒精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提出问题:小肠有哪些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哺乳动物或者鸡的小肠,观察小肠的内表面有哪些结构特点,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小肠壁切片,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

之后结合课前制作的小肠环形皱襞模型,尝试讲解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师生总结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

(2)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容易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动物小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肠环形皱襞模型的制作和观察,进一步了解小肠吸收面积增大的原因;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建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阅读课本,思考:营养物质被吸收之后,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师生总结营养物质的利用过程: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细胞内被分解并释放能量,多余的部分则转变成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重新合成蛋白质;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脂肪。

七年级下册生物每日练习题(诗文)

七年级下册生物每日练习题(诗文)

七年级生物练习时间:20分钟第一章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1.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吸收。

2.胃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肠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

3.消化道不同部位消化吸收功能不同:4.小肠有利于吸收的结构特点:①长:小肠很长,为5-6m。

②大:小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③薄:小肠绒毛及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只有,营养物质很容易通过。

5.各营养被消化吸收后的用处①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细胞内被并释放,供利用,多余的转变为和储存备用。

②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重新合成蛋白质,作为的原料。

③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后,合成。

第四节食品安全1.我国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___________制度。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为了预防食物中毒,以下食物可以食用的是()A.发芽马铃薯B.野外不认识的蘑菇C.未煮熟的新鲜黄花菜D.发霉的花生E.洗净的新鲜水果F.生豆角3.绿色食品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A级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T课件1 冀教版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T课件1 冀教版

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启示?
请你根据下图,总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1.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B) A.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薄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D ) A.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 B.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
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为什么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观察小肠的结构
1.取一段哺乳动物(或鸡)的小肠,顺肠管剪开肠壁,观 察肠壁表面是否平滑。用手摸摸肠壁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2.剪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里,用放大镜观 察它的表面有什么? 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壁切片,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生素、蛋白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课件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课件

每100克食物对应营养素含量(克)
蛋白质(g)
糖类(g)
脂肪(g)
钙(mg)
75
12.7
1.5
9
48
250
3
3.4
3.2
104
100
7.8
48.3
1
18
100
1.2
3.3
0.2
80
200
2.6
26
0.3
7
25
12.7
1.5
9
48
100
0.9
3.5
0.2
10
25
13.2
2.4
37
6
100
1.8
2.7
0.5
返回
给聪聪和明明提建议
• 聪聪:应多吃含糖类的食品,糖类是主要 能源,尤期是早餐,以供应繁重的学习任 务。
• 明明:应少吃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食 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和含钙类食品。尤 其是晚餐。
日常膳食真的很重要
• 营养学家认为: 人体摄取的营养,应符合生理活动的实际需 要。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随年龄、 身材的大小、健康状况和劳动强度的不同 而有差异。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 阶段,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 要相对多一些。如果营养不足,就会妨碍 身 年龄
一日食物总量(g)

12
1600
中国营养学会日常营养素推荐供给量

13
1865
中国营养学会日常营养素推荐供给量
蛋白质 80.075
75 133 80
钙 989.5 1000 843.15 1200
答案:聪聪的蛋白质、钙量摄取较合理。 明明的蛋白质摄取超标较严重,而钙量的摄取明 显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田极光中学教案首页
任课教师:张贻中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导入:
我们消化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呢?做什么用呢?
正课:
一、小肠的结构
1、肠壁----环形皱襞----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2、小肠内壁有肠腺,环形皱襞为不规则环形排列,手摸皱襞有粗糙感。

3、皱襞表面为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分布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
三、营养物质的利用
1、葡萄糖被吸收后,大部分在细胞内被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多余的
部分转化成糖元,储存备用。

2、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细胞,并重新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
原料。

3、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后,没作为能源被利用的部分重新合成脂肪,作为能源储备。

注:
1、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2、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3、营养物质能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而进入毛细血管。

4、进入毛细血管的不一定都是对人体无害的,如药物。

5、被吸收的氨基酸重新合成的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蛋白质,是机体的一部分。

6、小肠运动过分增强会引起腹泻,食物不能被彻底消化就被排除体外了。

7、经常便秘,已形成痔疮。

预防便秘应多运动,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水果蔬菜。

练习:
1、小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消化道各消化器官主要吸收什么物质?
3、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了什么地方?
4、被吸收的葡萄糖用于什么?
5、被吸收的氨基酸用于什么?
6、被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用于什么?
7、常腹泻的人为什么不易发胖?
8、如何预防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