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
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十个隐私安全措施

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十个隐私安全措施在数字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金融欺诈、网络攻击等问题。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隐私安全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个重要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帮助读者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护。
一、使用强密码强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一个强密码应该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不少于8位。
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比如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组合。
同时,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密码,建议使用密码管理工具来存储和管理密码。
二、定期更新密码定期更新密码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步骤。
经常更换密码可以有效减少密码泄露的风险。
建议至少每个季度更新一次密码,并避免在多个账户中使用相同的密码。
三、谨慎公开个人信息谨慎公开个人信息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措施。
在社交媒体和网站上避免过多地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
同时,要定期检查账号设置,确保个人信息不会被他人滥用。
四、使用双重认证双重认证是一种增强账户安全性的方法。
当启用双重认证后,每次登录时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通过额外的验证码或手机短信确认身份。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他人通过盗取密码来访问个人账户。
五、加强网络防火墙网络防火墙是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工具。
安装和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可以帮助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此外,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尤其是银行等敏感操作时。
六、定期进行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定期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有助于修补安全漏洞,并提供更好的保护。
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可以减少黑客和恶意软件的入侵风险。
七、保护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特别注意其安全保护。
建议设置密码锁、指纹识别等功能,以防止他人非法进入设备。
另外,不要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应用,以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1. 引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权,加强个人信息的管理与保护,制定本《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
2. 定义2.1 个人信息:指与自然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银行账号、健康信息等。
2.2 个人敏感信息:指涉及个人名誉、身份证明、财产信息等可能对个人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
3. 信息收集与使用3.1 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3.2 范围: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明确规定使用目的,并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
3.3 公开: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事先告知个人,并取得个人的明确同意。
3.4 限制: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不得超出约定的范围,并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保护。
4. 信息存储与保护4.1 存储:个人信息的存储应采取合理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2 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应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篡改和损坏。
4.3 存期:个人信息的存储期限应明确,并在到期后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4.4 备份:个人信息的备份应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风险。
5. 信息共享与转让5.1 范围:个人信息的共享与转让应明确规定,不得超出约定的范围。
5.2 同意:个人信息的共享与转让应事先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并告知接收方的使用目的和方式。
5.3 安全:个人信息的共享与转让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被滥用或泄露。
6. 个体权利保护6.1 访问权:个人有权访问、更正、更新或删除其个人信息。
6.2 投诉权: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个人信息保护违规行为,并要求依法受到处罚。
6.3 监督权: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问题。
7. 法律责任与救济7.1 法律责任: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防控管理措施

个人信息保护防控管理措施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信息时代中,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管理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必要的。
下面是关于个人信息保护防控管理措施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原则:当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即明确告知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目的,征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并严格限制信息的使用范围,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 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使用数据加密技术、设置访问权限和登录验证机制等,防止非法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
同时还应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并对处理个人信息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3. 数据存储和传输安全:确保个人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数据存储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定期检测,确保个人信息不被丢失或被篡改。
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防止个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获取。
4.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掌握和处理可能给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危害的事件。
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及时通知受影响的个人或有关部门,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规定的时限履行报告和通知义务。
5. 私隐政策和知情同意:制定并公布个人信息保护的隐私政策,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和保护方式,尽量减少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在收集个人信息时,要及时明确告知用户信息的目的、范围和使用方式,并在取得明确同意后方可进行。
6. 审查第三方合作伙伴:与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时,要审查其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和安全性,确保其具备充足的保护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
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防止第三方非法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
7. 加强监督和应对机制:建立监督和应对机制,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并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相关部门和个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
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被泄漏。
不少人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
那么,如何才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呢?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加强密码管理密码管理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个安全的密码能大大降低个人信息被盗窃的风险。
我们应该选择复杂度高的密码,并且不要重复使用密码。
密码中应尽量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符号等元素,以防止密码被猜测。
此外,我们应定期更换密码,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二、网站认证和授权在进行在线交易、转账等操作时,我们应该选择有安全认证授权的网站。
一般来说,有认证的网站都会有安全锁标记,可以通过点击锁标记查看证书信息,以确定网站的真实性。
此外,在输入个人信息时,也应该注意查看网页的地址栏,以防止信息被盗用。
三、隐私设置我们在使用社交网络和在线服务时,需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等等。
我们应该谨慎地选择分享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方式。
一般来说,这些网站都有隐私设置。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四、信息备份备份个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定期备份重要的信息,如照片、文件等等。
备份数据有助于在某些情况下恢复个人信息,如电脑损坏、病毒攻击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备份数据,避免备份数据被他人获取,并加密存储。
五、安全软件我们可以通过安装安全软件来保护个人信息。
安全软件能够扫描系统,发现并清除病毒、软件漏洞、加密勒索等安全威胁。
另外,个人防火墙、反间谍软件等也能够帮助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我们应该选择知名的安全软件,以保障软件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六、避免公共网络在使用公共网络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敏感信息,如密码、银行卡号等。
公共网络往往没有安全保障,极易被黑客攻击,以获取个人信息。
如果需要在公共网络上进行交易操作,我们需要使用加密通信,以防止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管理制度内容

个人信息管理制度内容个人信息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保护的制度,旨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以及不当处理。
个人信息管理制度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收集与使用: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范围和方式,明确告知个人信息收集的目的和个人信息使用的范围,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用途。
2.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制定个人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包括技术、物理和管理等多层面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
3. 合规与监管:明确个人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标准,确保个人信息的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经过授权的人负责监督和审查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
4. 信息访问与修改: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便捷地查询、修改、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提供明确的申请、审核和回应机制,保障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5. 个人信息共享与转让:明确规定在个人信息共享和转让时应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未经授权的目的,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安全使用。
6. 隐私权保护: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主体的隐私权,禁止收集、使用和传输个人敏感信息,同时制定个人信息泄露和违规处理的应急处理机制。
个人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提高个人信息被使用和管理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7. 审核与报告:建立个人信息管理的审核机制,定期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并向监管部门及个人信息主体报告相关信息。
8. 委托处理和监督:如有委托第三方处理个人信息,需与其签署保密协议和数据处理合同,确保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个人信息处理,并建立监督机制进行日常管理和风险管控。
9. 培训和教育:为相关员工提供个人信息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并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养。
10.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建立个人信息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同时建立个人信息泄露和违规处理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和修复风险事件。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实施方案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实施方案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实施方案是为了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实施方案,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员工、用户等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使其深刻了解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材料。
通过多种渠道,如企业网站、公告栏、内部刊物等,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等内容向员工等相关人员广泛宣传,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
二、建立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制定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规范和要求,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建立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设立个人信息保护部门或委托专门负责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单位,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3.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评估机制。
通过对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存储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个人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
三、加强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管理1.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要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范围以及使用方式,并经过用户的同意。
2.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的安全管理。
对个人信息进行严格的加密、备份和权限管理,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3.限制个人信息的使用和外部传递。
除非事先经过用户同意或法律法规要求,一般不得将个人信息提供给外部机构或个人。
四、加强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应急和处理措施1.建立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
明确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报告途径和程序,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2.配备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为加强我单位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和滥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体员工、外包服务提供商及合作伙伴等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相关人员。
1.3 定义个人信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二、管理原则2.1 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
2.2 明确目的原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确具体的目的,不得超出目的范围。
2.3 最小化原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尽量做到最小化,不得收集、使用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2.4 安全性原则: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和滥用。
2.5 公开透明原则: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处理和传输等活动应当公开透明,用户应当了解自己的信息如何被处理。
2.6 责任追究原则: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三、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3.1 个人信息收集(1)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并告知收集的目的、范围、方式、时间、地点等信息。
(2)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采用合法、正当、必要的手段。
3.2 个人信息使用(1)个人信息的使用应当符合收集时的目的,不得超出目的范围。
(2)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
(3)个人信息的使用应当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收集、使用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四、个人信息存储与处理4.1 个人信息存储(1)存储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2)存储个人信息应当设置合理的期限,不得超过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期限。
4.2 个人信息处理(1)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2)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

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为了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公司和组织需要制定一套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一、背景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符合现代社会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规范;2.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3. 提高组织内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 保护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适用范围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或组织)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以及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所有业务和活动。
四、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原则1. 合法性、正当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依法合规,并且符合合理、必要的目的。
2. 透明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对个人信息主体公开透明,告知其收集和使用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3. 最小干扰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限制在最小化的范围内,不得超出必要的范围。
4. 事先同意原则: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之前,必须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
5. 安全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采取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泄露、损害和滥用。
6. 存续期限原则:个人信息的存储时间应该限定在必要的时间内,过期的个人信息应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五、个人信息保护的组织和资源1. 指定个人信息保护专责部门或个人,负责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理。
2. 配备专业的个人信息保护人员,负责制定详细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和培训员工。
3. 安排合适的资金和技术资源,用于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和管理。
六、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 信息收集: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和范围,并确保收集方式合法、安全和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几个基本安全概念管理重于技术总体而言,就是做好系统、信息和账户的分级管理和备份工作,即使技术能力比较低的人,也能通过管理手段,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有限度的防护对安全的要求及所付出的成本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呈几何级数放大。
要评估自己的信息重要程度如何,或是说,被窃取或公开后对事业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如何,再决定自己投入的技术和资金。
鸡蛋不装到一个篮子里不要把所有的用户账号与同一个邮箱关联,不要把所有的密码记在一个文档里或放在一个地方。
避免这个账号或记录密码的地方被入侵,会让所有的账号失控。
避免雪崩效应如果一个邮箱丢失,别的邮箱或账号都以这个邮箱作备份,那丢一个就丢了其他的,也不要把所有的密码设成一样或同样的规律。
按最坏的情况做准备经常问自己,如果电脑丢失、系统崩溃、硬盘崩溃或账号失控的情况出现,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会不会无法进行?自己的社交关系会不会无法恢复?信息安全管理,要以最坏的情况出现作预案。
把自己当成透明,他们什么都知道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样的安全防护,除非不把秘密记录下来及完全不告诉任何人,否则都有泄密的可能。
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是为行动争取时间,减少自己的恐惧与损失。
安全的几个层面系统的安全主要指的是自己使用的电脑的安全性,包括有无足够强度的登录密码,登录密码是否定期更换,有没有及时升级补丁修复漏洞,有没有安装杀毒和防火墙的软件等。
当系统安全出现问题时,一则影响工作效率,二则影响资料的安全,后果不仅仅是白辛苦,也会造成不可挽回原损失。
账户的安全主要指包括邮箱社交平台等网络应用或服务的安全,一旦失控,轻则导致情况上的恐惧,重则导致资料的丢失,还有一项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人际关系损失。
想想看,大家如果主邮箱丢失,有多少人的联系方式就没有了?虚拟资产的安全针对虚拟财产是网络钓鱼及木马的主要目的,反而针对民运人士、媒体人及不同信仰人士往往是少数。
大家都使用贝宝支付宝,虚拟资产的安全就变得很重要。
人际网络的安全很多人把人际网络依赖于网上的某个社交应用,如脸书微博等,如果账号被封杀或失控,在此平台上建立的人际网络也会丢失。
人际网络不安全,有往往是因沟通不畅引起,让有心之人搅混水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是通过单方面提供不对称信息来达到目的的,如,私下告诉你某人如何如何。
影响安全的几个因素使用习惯及人为失误最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使用习惯及人为失误,例如,写东西时没有定时保存文档的习惯,脚一不小心踢到电脑的开关,一天的工作就不见了。
误操作也会占很大的比例,例如把有资料备份的优盘给格式化了,把文档删了还顺手把回收站给清空了,操作完才发现弄错了。
另外一个人为失误就是遗忘,设置或更改密码的时候觉得这个密码肯定不会忘记,但要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包括很多因素,最常见的就是丢失电脑资料存储介质,国内的朋友还会碰到被查抄扣押电脑或存储介质的。
在国内的服务账号被封杀也很常见,封杀之后,相关的资料就找不回来了。
还有种不常见的情况是全部服务中止,例如Yahoo mail 在中国的服务停止了,没有及时备份资料下来,停止后资料就永久丢失了。
病毒木马有时被病毒木马入侵,也可能导致资料的挂失,一是病毒本身的破坏,二是入侵者人为的操作。
远程操作软件很多远程操作软件不会被杀毒软件报告为病毒,如果你的电脑被别人接触过,别人在里面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就可以实行全面的控制。
账户的攻击方式穷举也叫暴力拆解,就是用庞大的密码库对特定的账户进行逐一验证,从而找出弱口令的密码,如仅由几个数字或常见单词组成的密码。
不过现在一般网络服务会在几次尝试后要求使用验证码,提高了攻击的难度。
钓鱼这种方式最常见,便如,在一封Gmail中,说你的系统账号检测到异常,要求你再次输入账号密码验证,如果你在这里输入账号密码,账号密码就会被发送到一个服务器或邮箱存储起来,别人很可以获取。
另外,也经常会有人假冒银行或购物网站,诱人上当。
国内常见的就是在支付宝买东西,支付的时候给你另一个链接,钱支付到别的网站了。
这很有效,我监测过有司的一个钓鱼后台,攻击对象有144个邮箱,获得到12个邮箱的密码,其中就包括了赵连海。
无论如何,任何时候要求再输入密码,都要万分警惕。
木马木马非常常见,主要寄身于一些非法软件下载网站的软件中,这一类木马,杀毒软件会有报告,不易得逞。
针对特定人士的,现在主要通过邮箱附件的方式,主要有PPT和DOC等格式,有时针对特定对象还拟定特定文本的邮件,例如像是熟人或朋友所寄送。
这类木马针对性较强,且杀毒软件有时候并不报警。
这些木马通过系统的漏洞起作用,不下载附件只只用线上服务浏览附件,经常升级安装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可以防御。
远程控制一般是被熟悉的人或冒充熟悉的人接触你的电脑后安装,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有些国内的朋友有时突然发现上不去网,只好找来宽带的服务商解决问题,这时,有司就能假冒服务商的工作人员,接触到你的电脑,置入木马、远程控制软件,或直接扫瞄电脑的敏感资料。
系统漏洞这种情况不大常见,但极难防备,例如Adobe Flash在去年就曾经出现漏洞,装有这个插件的浏览器,访问Gmail时会导致Gmail自动授权给特定账号,这个漏洞还是我发现的。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了。
几个传说电脑被入侵了,被控制了对于顶尖高手,入侵一台电脑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就当局可以动员的技术力量而言,要入侵一台电脑并非易事,电脑一蓝屏就怀疑被入侵是不必要的恐慌。
手机被监听了,被定位了基本上,国内的手机全部被录音,短信全部被过滤和记录,特定人士在特定事件时可能被实时监听。
当局随时可以定位一部手机的位置,精度在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误差之内。
如果手机被监听,被监听方是不会感觉回声空洞之类的情况发生,但会有轻微的断点,人能觉察出来,其他与正常无异。
身边都是线人这或许是真的,我们只凭公开的作为及表现来判断就可以了,台下的言行不应作为公开评判的依据。
应对措施一般安全指引∙不要让别人接触自己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不在陌生的电脑上登陆重要账号∙不打开未经确认的附件∙重要文档及信息要多渠道确认∙其他渠道约定密码∙不点击邮件中陌生网站的链接∙不安装未经确认来源的软件∙使用加密链接的网站服务、产品及手机应用∙不要开放手机通讯录及相册权限给不熟悉的应用程序∙只换手机卡不能防追踪,要同时换手机∙尽量不使用国内的服务∙尽量不使用国内的服务或工具说敏感的事∙不保存聊天记录∙两步验证(Gmail、Dropbox、Facebook)∙不直接接入公网账户及文档分级管理由高到低,按以下序列设置密码:本地系统> 密码管理器> 主要邮箱> 网银应用> 一般应用> 国内服务。
密码需要定期更换。
资料及账号信息多重备份分不同介质,如光盘刻录、移动硬盘及优盘等;不同时空,备份的东西要放在不同的地方;线下线下,同时做互联网的云端备份和线下介质的备份。
分级分时备份,就是要把资料和信息按重要程序与否进行分级,越重要的备份时间周期越短,备份要求越高,例如线下线下多介质不同地点每隔一天备份一次;比较不重要的,可单一介质较长时间备份一次。
自己进行分级分时的备份管理。
及时安装系统补丁正版的操作系统,开启系统自动更新即可,自动更新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应少于一周。
非正版软件,可以考虑用QQ管家进行补丁更新,但这种软件也不大安全,甚至有副作用,可在每一次更新补丁后删除。
防毒防木马一是优选是购买或安装没有(罕见)病毒木马的操作系统,如苹果的iOS系统,或是基于于linux的操作系统,如Ubuntu。
二是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杀毒软件可以用Avast,免费注册可用一年,基本够用。
三是不要直接接入公网,例如把网络服务商的电缆先接到一个路由,通过路由再接到自己的电脑里,可大大降低被攻击的可能。
信息及人际网络的矩阵化不要把人际网络建立在单一的社交平台上,尽可能矩阵化,例如脸书与推特相结合,尽可能线上线下结合,万一某个平台失控,还可以保证人际关系的维持。
我的GMAIL 安全吗?至少需要检查以下几项,确认自己的Gmail是否安全:∙访问来源,有无异常来源?∙转发设置,有无被转发至其他邮箱?∙POP/IMAP设置,自己没有开启的情况下,是否被开启?∙过滤设置,是否被设置了过滤条件并将部分邮件转发至其他邮箱?∙授权设置,是否将账号授权给其他邮箱?紧急措施丢失电脑更改所有在此电脑上使用过的账号密码,通知此电脑保存资料可能涉及到的特别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相关人士。
丢失资料更改所有在此资料中涉及的账号密码,通知此资料可能涉及到的特别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相关人士。
丢失账户更改与此账户关联的其他账户密码及信息,例如:用这个邮箱注册的所有服务的联系邮箱及密码;争取一切办法联系服务商取回账户,通知此账户联系人及保存资料可能涉及到的特别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相关人士。
推荐一些工具及服务∙Gmail 及谷歌的系列产品∙Gtalk(SSL连接)>Skype(国际版,慎用TOM版)>QQ∙Whatsapp>微信∙Dropbox、BitTorrent Sync、Wuala(有穿墙能力的网盘)、Emule (电驴, ,穿墙下载或发布)∙Firefox 或Chrome 浏览器∙Recuva 或Final Data (恢复误删数据)∙Ccleaner (安全删除)∙Twitter 、Facebook、Google Plus国内朋友可参考的几个问答做传唤笔录怎么办?拒绝口头传唤,只接受书面传唤;不做证人笔录,至少不在证人笔录上签名;做嫌疑人笔录开始时一定要让对方写清楚案由及写清楚有没有挨打挨骂;尽量少提供信息,不回答与案由无关的问题。
被喝茶怎么办?自己的事不记得;别人的事不清楚;特定事件不了解没看法。
他们问你密码怎么办?我刚告诉境外朋友把我密码改掉了,我现在还不知道新密码。
一点建议∙至少掌握一种电脑系统恢复办法∙国内的朋友掌握两种或以上的翻墙方式∙每天花上几分钟留意最新的翻墙及安全信息∙多留意这个网站:https:///zh 有问题写信问我:wenyunchao@北风,2013 年5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