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3).PPT

高等教育学(3).PPT
A德国;B法国;C意大利;D美国 6、美国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A):
A副学士学位 B学士学位 C文凭证书 D硕士学位
近年来考试举例
7、高等教育结构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下列选项中属于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是(D)
A科类结构;B形式结构;C管理体制结构;D学科专业结构
8、下列关于高等教育职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法国:28个大学区,每个学区都分设下述四类高校, 即综合大学;大学校;短期技术学院和技术员班;实施 有限的、系统的高等教育的公共科学文化机构。
德国: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神学院;艺术 和音乐大学;高级专科学校和综合高等学校。
日本:学部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修学校。
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调整策略
A最根本的职能是科学研究;
B三大职能综合交叉发生作用 ;
C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和替代先出现的职能;D最晚出现的职能是服务社会。
9、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教育微观结构的是()
A课程结构 B队伍结构 C专业结构 D形式结构
10、关于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认识,不正确是的()
A高等教育的职能体系是逐渐发展完善的;
(二)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略) (三)国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略)
(四)国外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美国:四个能级,即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 学院;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一般性 的综合大学;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
英国:古典名牌大学;新名牌大学;现代大学;多 科技术学院以及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教育学院等。
近年来考试举例
一、简答题:如何理解大学的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二、选择题
1、高校的主要职能不能是:
A人才培养 B科研
C服务社会 D追求利润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课件
跨国教育需求
随着跨国教育需求的增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满足不同国家和地 区学生需求的重要方式。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与途径
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与发 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 理念和经验,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指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以 及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
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运作方式,包括教学 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04 高等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综合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Fra bibliotek个性化原则
教育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具备国际 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竞争力,满足全 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途径
建立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跨国科研项目等 。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实践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如“一 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等。
D
03 高等教育的体系与结构
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高等教育体系的概念
指由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系统,包括 大学、学院、独立学院等高等教育机 构,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
主要由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 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其中高等教 育机构是主体,承担着教学、科研和 社会服务等功能。
适应性原则
课程设置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 、企业需求相衔接。

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功能36页PPT

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功能36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等教育的职能与。——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课件

第一讲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萌芽阶段我国的高等学校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有“右学”、“辟雍”、“泮宫”。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雏形阶段西方:大学。

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

这些大学诞生于著名城市,具有鲜明的行会色彩,教会和僧侣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太学和书院。

3、成型阶段4、完善阶段(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和多元化的特征。

二、高等教育研究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组织研究和系统研究三个阶段。

三、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学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

(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第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第三,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

(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随着高等教育学的不断边际化,高等教育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

四、高等教育的本质(一)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性质任务特征─高等专门性。

2、教育对象特征─身心成熟性。

3、劳动过程特征─复杂精神性。

(三)高等教育的价值1、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2、高等教育的价值选择(1)个人本位价值观(2)社会本位价值观(3)知识本位价值观(四)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大学(五)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第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从宏观上来说,政治制度主要决定高等教育的性质。

具体体现在:一是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二是政治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制约高等教育体制;四是决定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五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课件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理论、课程、教 学模式等方面,是培养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学科。
什么是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探讨高等教育的目标、价值、原则等,帮助理解和改进高等教育的发 展与实施。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
历程
教育经济学
研究高等教育的经济运作与资源配置
教育评估学
研究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与监控
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理论
学习理论
探讨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教育中的心理过程与影 响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课程设计
研究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教学 方法
高等教育学的课程设置
1 教育法律法规
学习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3 教育管理学
从传统教学到现代化教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逐步实现普及与提高
2
趋势
全球化、数字化、创新性、多元化等是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3
前景
高等教育学将继续充实知识、提出新理论与解决方案,助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 展
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围
教育哲学
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辨问题
教育管理学
研究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学习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理论
2 教育经济学
了解高等教育的经济运作与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学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密不可分,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实践,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 展。
高等教育学对学生的意义
高等教育学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价值,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为 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打下坚实基础。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高等教育学PPT课件

中国高水平大学案例
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北京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学术积淀。 该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北京大学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该校以工科和理科为主要特色,注重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清华大学还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不断提升其学术 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以及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塑造
创新精神激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其热爱 教育事业、关注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教育 实践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其批 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内容选择 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态和学 科特点,选择具有时代性、前瞻 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结果的应用
反馈与改进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 关单位和个人,针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激励与约束
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晋升、 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激 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和科研成果。
政策制定与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对高等教 育政策进行制定和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 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规、 经济状况、社会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高等 教育机构不断变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 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学》(课堂PPT)

《高等教育学》(课堂PPT)
教育的本质 P12-15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
6
大学理念: 以生为本 以爱为基 以学为尊
以法治校 以变应变 以和为贵
——作者自题
.
7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习要点: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建国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章考点: 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学习与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
3
题记
我们的教育模式在与时俱进,由放牧式到 圈养式到镣铐式。
——作者自题
.
4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学习要点: 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 任务
学习提示: 了解基本概念: 例如: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教育现象与教育本 质、高等教育的性质。
学习提示
1、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P48 2、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以提高高教质量为中心目 标P49 3、终身教育的内涵P50 4、1999年5月,英国政府发表《高等教育的框架》正式废 除高等教育双轨制P53 5、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P60-62(简答题)
.
12
6、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P62-64(四大任务) (1)大众化的内涵P62,我国大众化与发达国家大众化的 差异。
大众化概念的提出者:马丁.特罗P63 为什么要克服“麦当劳”化P63 (2)民主化内涵P63-64,理解两层内涵。 (3)终身教育的内涵P50;终身化思潮的出现20世纪60-70年 代;我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 确认“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
(4)国际化的内涵P65 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6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P67。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高等教育学讲座》课件
价值观塑造与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教育,培 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社会流动与分层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教育机会促进社会阶 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公平。
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诸 多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就业压 力增大、教育国际化等。
学生培养质量
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 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和人生 规划,提高学生的培养质 量。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人才引进与培养
01
高校应积极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同时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评价与考核
02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
和科研水平。
国家统一管理型
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高校 自主权较小。
学校自主管理型
高校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政府通过法律和财 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地方分权管理型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和协调,高校 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社会参与管理型
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 和决策,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
04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CHAPTER
管理体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政府、高校、社 会等各个方面的权责关系和运作方式。
特点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多元化、分权化、法 制化等特点,其目标是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 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体制的类型
高等教育通常包括大学、独立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提供 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不同层次的教 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国家办学与社会办学 一致性与多样性 现代化与传统 需要与可能 集中与分权 教学与科研
------The end
本讲关键词
威斯康星思想 “三个面向”
通才教育
专才教育
英才高等教育 大众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平等
•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培 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 现代公民;要吸收和借鉴世界 各国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现 代化教育的优秀成果,把我们 的教育办出中国特色,办出世 界水平,对世界教育、对人类 文明作出贡献。
•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为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准备人才;
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 展全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重要职能
(三)直接服务社会——前两 个职能的进一步延伸
三、对现代高校职能的思考 (P25)来自(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1.通才:知识面广博、基础 扎实的人才。
通才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 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 才的教育。
2.专才:在某一领域学有 专长,能独挡一面,具有独立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第三讲 高等学校的职能 (P21)
一、高校职能的历史演变
1.18世纪以前:培养人才 2.19世纪初:发展科学职能 的产生 3.19世纪末:服务社会职能 的发展
•《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 • 范海斯的“威斯康星思想”
(Wosconsin Idea)
二、现代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 (P22)
专才教育:旨在为学生将来 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
过分专业化导致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上:学生知识和能 力不合理;学生适应性较差;学 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自我发展和 不断创新的能力较差,缺乏后劲。 也就是做事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2.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的 人的整体素质不够全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改 革过分专业化的做法:1.淡化专 业、加强基础;2.拓宽专业;3.重 视教学上的学科渗透;4.加强通 才教育。
(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根本使命 “三个面向”的内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教育自身要逐步实现现代 化。
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现代 化的首要问题。
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教育现代 化的核心问题。
教育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 化的物质基础。
教师素质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保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强 调“文化素质教育”。
(二)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1.马丁• 特罗(Martin Trow) 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
(1)少数化高等教育 (2)大众化高等教育 (3)普及化高等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三)平等与效率
1.高等教育平等的含义、内容 2.现实选择:效率优先、兼 顾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