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课后练习1

合集下载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加练半小时第二章微题型4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加练半小时第二章微题型4

命题角度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质1.(2015·全国卷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2.(2019·石家庄质检)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3.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

该物质是()A.生石灰B.草木灰C.明矾D.漂白粉命题角度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4.(2020·成都高三月考)《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5.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瓦”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6-22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6-22

衡中作业(二十二)1.电解法精炼含有Fe、Zn、Ag等杂质的粗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精铜作阳极B.粗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Cu2++2e-===CuD.电解后Fe、Zn、Ag等杂质会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试题解析】:根据电解池原理,粗铜作阳极,比铜活泼的Zn、Fe等杂质发生氧化反应,比Cu不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g等在阳极底部沉积;精铜作阴极,只发生Cu2++2e-===Cu。

【试题参考答案】:C2.观察如图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接电流表,该装置为原电池B.a、b接直流电源,该装置为电解池C.a、b接直流电源,铁可能不易被腐蚀D.a、b接电流表或接直流电源,铁都可能是负极【试题解析】:A项,a、b接电流表,若液体c为非电解质溶液,不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不能形成原电池,错误;B项,若液体c为非电解质溶液,溶液不导电,所以不能电解,即不是电解池,错误;C项,若该装置是电解池,Fe与负极相连作阴极时被保护,即铁可能不易被腐蚀,正确;D项,接直流电源时,该装置可能为电解池没有正负极,Fe作阴极或阳极,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用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Pb-2e-+SO2-4===PbSO4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应是粗铜,该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只有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Fe-2e-===Fe2+【试题解析】:用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氯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氢氧根离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项正确;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2-4+2e-===PbSO4+2H2O,负极反应式为Pb-2e -+SO2-4===PbSO4,B项错误;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应是粗铜,该极发生的电极反应除Cu-2e-===Cu2+外,还有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的反应,C项错误;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D项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4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4

衡中作业(三十四)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2,而烯烃的通式一定是C n H2n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试题解析】:A项,烯烃可以含饱和键和不饱和键;B项,烯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项,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多烯烃的通式不是C n H2n;D项,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

【试题参考答案】:D2.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温室气体。

下列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相同压强下的沸点:C3F8>C3H8C.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试题参考答案】:A3.以下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

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B.四种物质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C.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D.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试题解析】:A项,因各有机物中不含有Br-,所以没有Br2生成,错误;C项,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甲、丙、丁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无沉淀生成,错误;D项,只能生成一种产物丙烯,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B5.已知:三元轴烯(a)、四元轴烯(b)、五元轴烯(c)的最简式都与苯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a、b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c的一氯代物有三种【试题解析】:三种物质都有碳碳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根据乙烯的结构特征,a、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B项正确;a的分子式为C6H6,的分子式为C6H6,且二者结构不同,C项正确;a、b、c都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D项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5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35

衡中作业(三十五)1.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DDT,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种,其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0O3B.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显紫色C.1mol A最多可以与4mol Cu(OH)2反应D.1mol A最多与1mol H2加成【试题解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5H22O3,A错误;A中无苯环,没有酚羟基,B 错误;1mol A中含2mol —CHO,1mol,则最多可与4mol Cu(OH)2反应,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2.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试题解析】:A不能发生酯化、消去反应;B不能发生还原、加成反应,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试题参考答案】:C3.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D.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试题解析】:月桂烯分子含有4个—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C项正确;月桂烯、香叶醇的一氯代物有7种,柠檬醛的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4.鼠尾草酚用于防治骨质疏松,鼠尾草酸可经两步转化得到鼠尾草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X、Y、Z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1mol X或1mol Z与NaOH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3mol NaOHD.X、Y、Z均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试题解析】:芳香族化合物中含有苯环,Y中不含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Y中不含酚羟基,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X中羧基和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Z 中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所以1mol X或1mol Z与NaOH 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3mol NaOH,故C正确;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X和Z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8-27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8-27

衡中作业(二十七)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B.K w不变,pH不变,呈中性C.K w不变,pH变大,呈碱性D.K w变大,pH变小,呈中性【试题解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水的离子积增大,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所以水仍是中性,综上所述,给纯水加热时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呈中性,故选D。

【试题参考答案】:D2.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试题解析】:A.c(H+)<c(OH-)说明溶液显碱性,故错误;B.当温度是100℃时,pH =6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故错误;C.溶液中c(H+)=c(OH-),溶液显中性,故正确;D.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也有可能显酸性,故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C.加热水至100℃,pH=6D.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试题解析】:CH3COO-水解,溶液显碱性;NaHSO4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100℃的水pH=6,但c(H+)=c(OH-),是中性;D项,Al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显酸性,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D4.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A.0.02mol·L-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B.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D.0.01mol·L-1盐酸与0.03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试题解析】:D项混合后得到0.01mol·L-1氨水和0.005mol·L-1 NH4Cl的混合溶液,相当于往A项溶液中加入NH4Cl,因而D的pH比A的小。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课后练习8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课后练习8

专题课后练习(八)镁、铝及其化合物1.(2020河南商丘九校联考)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室中将NH3·H2O滴入Al2(SO4)3溶液中,制备Al(OH)3沉淀B.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铝燃烧的火焰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AlCl3固体D.将铝置于装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再加水,探究Al在不同浓度硫酸中的反应【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实验室中将NH3·H2O滴入Al2(SO4)3溶液中,可制备Al(OH)3,A正确;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AlCl3溶液水解生成Al(OH)3和HCl,氯化氢易挥发,故不能得到无水AlCl3固体,C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再继续反应,加水稀释后,稀硫酸和铝发生反应,不能探究Al在不同浓度硫酸中的反应,且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D错误。

2.(2020北京朝阳区第一次综合)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溶液的浓度均为1 mol/L)。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①中:2Al+2OH-+2H2O===2AlO-2+3H2↑B.根据上述实验判断,NaNO3的氧化性强于水C.②中:Al+3NO-3+6H+===Al3++3NO2↑+3H2OD.③中使湿润pH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实验②反应为Al+NO-3+4H+===Al3++NO↑+2H2O,2NO+O2===2NO2,故C错误。

3.(2020湖北元月调研)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O、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试剂X为稀硫酸B.反应Ⅱ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C.结合质子(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O-2>CO2-3>OH-D.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A项错误;向偏铝酸盐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项正确;结合质子的能力:OH->AlO-2>CO2-3,C项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D项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2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2

衡中作业(二)1.[2019·济南一模]《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用到的仪器是() A.蒸馏烧瓶 B.蒸发皿C.球形冷凝管D.分液漏斗【试题解析】:根据“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可知,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为蒸馏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蒸馏烧瓶。

【试题参考答案】:A2.下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部分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分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①②③④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箅渣取液....经月而出蒸烤.之.……终乃得酒可饮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试题解析】:①中的箅渣取液,是用细网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其原理与过滤的原理相似;②中通过蒸烤造酒,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酒精等物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其原理与蒸馏的原理相似;③中通过浸泡,使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其原理与萃取的原理相似;④中的日晒火煎,卤水成盐,是通过日晒的方法,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其原理与蒸发的原理相似。

【试题参考答案】: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试剂分离方法, 3可加蒸馏水溶解固体,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固体,A项正确;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项正确;乙烯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CO2,使甲烷中混入CO2气体,C项错误;加入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消耗掉部分水,再通过蒸馏获得乙醇,D项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C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Br2和苯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进行分液B.验证Fe2(SO4)3溶液中含Fe2+的方法是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已变质D.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的过程: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试题解析】:Br2与苯互溶不分层。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第一章专题突破2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第一章专题突破2

专题突破2有关沉淀、分离操作的规范解答在高考综合实验题中,沉淀物的洗涤是常考的命题热点,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洗涤沉淀的目的(1)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常用洗涤剂(1)蒸馏水:主要适用于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2)冷水:除去沉淀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减少沉淀损失。

(3)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小沉淀的溶解。

(4)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3.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4.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规范答题模板: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试剂[加入××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4)]↓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生××气体)↓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1.(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 4·7H 2O 晶体:①将5%的Na 2CO 3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 2CO 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________,将滤液转入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 4·7H 2O 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课后练习(一) 物质的量1.(2020石家庄质检一)《天工开物》中对绿矾(又名皂矾)有如下记载:“铜碳(黄铁矿石)入炉,碳饼裹之,炉巅空一圆孔,然底火烧之,十日方熄。

其孔眼时有金光直上(硫黄),取矿灰形者,漉釜煎炼,上结者佳皂矾。

”若黄铁矿石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皂矾和硫黄,则生成皂矾与硫黄的质量之比为( )A.139∶32B.139∶16C.139∶8D.139∶4【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依据题意,反应物为FeS 2和O 2,产物为FeSO 4和S,化学方程式为FeS 2+2O 2=====△FeSO 4+S,“漉釜煎炼”是FeSO 4溶液蒸发结晶,故皂矾的化学式为FeSO 4·7H 2O,皂矾与硫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139∶16,故选B 项。

2.(2020山东青岛一模)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 ℃时,5.4 mL 水含有0.9N A 个原子B.常温下,0.1 mol 环氧乙烷0.3N A 个共价键 C.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1.12 L O 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1N AD.含有0.2N A 个阴离子的Na 2O 2与CO 2完全反应,转移0.4N A 个电子【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4 ℃时,5.4 mL 水的质量为5.4 g,物质的量为5.418mol =0.3 mol,含有0.9N A 个原子,A 项正确;常温下,每个环氧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所以0.1 mol 环氧乙烷共有0.7N A 个共价键,B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1.12 L O 2混合后生成2.24 L 二氧化氮,但二氧化氮能生成四氧化二氮,所以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1N A ,C 项错误;含有0.2N A 个阴离子的Na 2O 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与CO 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2N A ,D 项错误。

3.(2020湖北黄石三中阶段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之比为7∶8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中c(H+)相等C.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中所含的电子数相等D.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1∶16【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质量之比为(1×64)∶(2×28)=8∶7,A错误;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醋酸中c(H+)不可能相等,B错误;1个甲基(—CH3)中含有9个电子,1个羟基(—OH)中含有9个电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基与羟基中所含的电子数相等,C正确;等温等压下,气体的V m相同,由ρ=nMnV m=MV m可知,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44=16∶11,D错误。

4.(2020山东德州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 g CO2与足量镁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N AB.常温下,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中含有的H原子数目为3N AD.23 g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OH数目一定为0.5N A【参考答案】: C[试题解析]: 2.2 g CO2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与足量镁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A,A项错误;未指明pH=12的碳酸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OH-的数目,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故其所含有的H原子数目为3N A,C项正确;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可能是乙醇,也可能是甲醚,D项错误。

5.(2020山东济宁一模)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3.36 L的NO气体,则参加反应的HNO3为0.6N AB.常温下,1 L 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与1 L 0.5 mol·L-1的Na2S溶液中阳离子数均为N AC.1.0 mol CH4与足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N AD.1 mol N2与足量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12 L NH3,转移的电子数为0.15N A【参考答案】: A[试题解析]: 铁和稀硝酸反应,当稀硝酸过量时,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稀)===Fe(NO3)3+NO↑+2H2O;当Fe过量时,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无论哪种情况,生成的NO是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的1/4,标准状况下3.36 L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则参加反应的HNO3为0.6N A,A项正确。

两种溶液中阳离子数均为H +和Na+的个数之和,两溶液中Na+浓度相等,但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不同,氢离子浓度不同,所以两溶液中阳离子数不相同,B项错误。

1.0 mol甲烷与足量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一氯甲烷外,还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HCl,所以生成CH3Cl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C 项错误。

没有指明生成的1.12 L NH3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能根据22.4 L·mol-1计算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6.(2020南昌第一次联考)8.34 g FeSO4·7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78 ℃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B.温度为159 ℃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 得到P 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 4=====高温FeO +SO 3↑D.取适量380 ℃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 ℃,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 的化学式为Fe 2O 3【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8.34 g FeSO 4·7H 2O 中n (FeSO 4)=8.34 g÷278 g/mol =0.03 mol,温度为78 ℃时,固体质量为6.72 g,其中m (FeSO 4)=0.03 mol ×152 g/mol =4.56 g,m (H 2O)=6.72 g -4.56 g =2.16 g,n (H 2O)=2.16 g÷18 g/mol =0.12 mol,则n (H 2O)∶n (FeSO 4)=0.12 mol ∶0.03 mol =4∶1,则固体物质M 的化学式为FeSO 4·4H 2O,故A 错误;温度为159 ℃时,固体质量为5.10 g,其中m (FeSO 4)=0.03 mol ×152 g/mol =4.56 g,m (H 2O)=5.10 g -4.56 g =0.54 g,n (H 2O)=0.54 g÷18 g/mol =0.03 mol,则n (H 2O)∶n (FeSO 4)=0.03 mol ∶0.03 mol =1∶1,则固体物质N 的化学式为FeSO 4·H 2O,故B 错误;m (FeSO 4)=0.03 mol ×152 g/mol =4.56 g,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 得到P 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 4·H 2O=====△FeSO 4+H 2O,故C 错误;加热至635 ℃时,固体的质量为2.40 g,其中n (Fe)=n (FeSO 4·7H 2O)=0.03 mol,m (Fe)=0.03 mol ×56 g/mol =1.68 g,则固体中m (O)=2.40 g -1.68 g =0.72 g,n (O)=0.72 g÷16 g/mol =0.045 mol,则n (Fe)∶n (O)=0.03 mol ∶0.045 mol =2∶3,则固体物质Q 的化学式为Fe 2O 3,故D 正确。

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0.2N A 个电子使Na 完全转化为Na 2O 2,需要氧气的体积为2.24 LB.生成6N A 个N —H 键同时消耗3N A 个H —H 键,即标志着反应N 2+3H 22NH 3达到平衡状态C.常温常压下,1.42 g Na 2SO 4中含有的Na +数为0.02N AD.1 mol 苯理论上可以与3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 苯分子中含有3N A 个碳碳双键【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A 项,Na 完全转化为Na 2O 2,氧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1,转移0.2N A个电子,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 L,但题中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无法确定体积,错误;B项,生成6N A个N—H键(即2 mol NH3)的同时消耗3N A个H—H键(即3 mol H2),体现的都是正反应速率,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错误;C项,Na2SO4为离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固体,1.42 g(即0.01 mol)Na2SO4中含有的Na+数为0.02N A,正确;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错误。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 g C2H6O含有的C—H键数目为0.6N AB.1 mol Zn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一定生成N A个SO2分子C.1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HCO-3和CO2-3的数目之和为0.1N AD.C4H8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所含C—H键数目为aN A 7【参考答案】: D[试题解析]: A项,4.6 g C2H6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C2H6O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或CH3CH2OH,则4.6 g C2H6O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不一定为0.6N A,错误;B项,Zn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浓硫酸变稀,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反应不一定生成N A个SO2分子,错误;C 项,Na2CO3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根据物料守恒知 1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H2CO3、HCO-3和CO2-3的数目之和为0.1N A,错误;D项,C4H8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a g二者混合物中“CH2”的物质的量为a14mol,所含C—H键数目为aN A7,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