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资源的补给类型
《水循环》知识清单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知识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和地下)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动力及原因: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
3.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四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①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②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
③看过程和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
④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
4.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下渗的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4)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风带和季风)、距海远近、地形等。
(5)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丰富,降水较多)、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降水多)、人类活动(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的相互转化),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量总体上不增不减,但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变化)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典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典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降水量很大典型:未登陆的台风2、水循环的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了地表形态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3.1、蒸发因素: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3.2、影响水汽输送带的因素: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主要是夏季风);距离海的远近;地形的阻挡3.3、影响降水的因素:足够的水汽、剧烈上升的大气运动以及凝聚核会形成降水3.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3.5、影响下渗的因素3.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考虑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大量地下水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1、正面的影响:✓修建水库,变更地表径流的季节安排,,削减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变更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爱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削减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4.2、负向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削减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削减,降水量削减;降雨时,下渗削减,大量地表径流汇聚,简单发生洪涝灾难。
➢围湖造田削减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减弱了其防洪抗旱实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四周地区气候的调整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削减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削减,易造成城市内涝。
2024年高三下地理必刷题汇编水的运动

2024年高三下地理必刷题汇编水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7小题)通过模型可模拟人类取水导致的径流量消耗,还原天然条件下的理想径流量。
永定河是海河支流,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为360~650m。
研究表明,1980~2015 年永定河山区河段不考虑人类取水的理想径流量呈下降趋势。
下表示意1980~2015 年永定河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转移矩阵。
据此回答21~23题。
2015年1980年总计/km2耕地/km2林地/km2耕地/km2林地/km2耕地/km2林地/km2耕地/km2 1980年耕地/km21313920964161373111214221020林地/km2823456013474055176842草地/km24079237971851383284814157水域/km26121002241187222114845449137121415798建设用地/km2未利用3042545291737457土地/km22015年总计/km21941192061309971017252714442 1.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产生现象主要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森林修复D.围(河)湖造田通过模型可模拟人类取水导致的径流量消耗,还原天然条件下的理想径流量。
永定河是海河支流,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为360﹣﹣650mm。
研究表明,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河段不考虑人类取水的理想径流量呈下降趋势。
下表示意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转移矩阵。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15年1980年总计/km²耕地/km²林地/km²草地/km²水域/km²建设用地/km²未利用土地/km²19 8 0年耕地/km²1313920964161373111214221020林地/km²823456013474055176842草地/km²4079237971851383284814157水域/km²61210022411872221148建设用地/km²45449137121415798未利用土地/km²30425452917374572015年总计/km²19411920613099710172527144422 2.永定河山区径流量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应()A.控制开发规模B.调整林木结构C.推进植树造林D.坚守耕地红线3.(2022秋•奉贤区校级期末)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可能出现()A.升温、暴雨B.升温、干旱C.降温、暴雨D.降温、干旱4.(2023•西城区一模)如图为西藏自治区四条主要河流不同补给占比示意图。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自然界的水循环2019·全国Ⅰ卷,37(2)(3)2018·全国Ⅰ卷,37(2)(3)2018·全国Ⅱ卷,9~102018·全国Ⅲ卷,82017·全国Ⅰ卷,6~8通过某区域陆地水体的运动情况、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水平衡以及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相互影响。
2.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2019·全国Ⅰ卷,9、112018·江苏卷,92016·全国Ⅱ卷,9~112016·全国Ⅲ卷,7~9通过区域图、气候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等,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019·江苏卷,27(1)(2)(4)2018·海南卷,22017·全国Ⅰ卷,82015·海南卷,2通过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水资源短缺现状,考查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类型: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
2.关系: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作用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D降水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着地表形态。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1《陆地水和水循环》

11《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的类型; 2、主要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和特点; 3、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原 理分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 4、掌握等潜水线和等承压水线的判读方法。
陆地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一、陆地水的类型
1、按空间分类 地表水
题型二:
读数值,判 断地势起伏 和河流流向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 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闭 合
M
H h 海平面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 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循环、海陆间循环. 2.环节:蒸发(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
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球表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 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态.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陆地水体的补给

分布地区:普遍,西南喀斯特 地貌区最典型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①地下水污染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变差;
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地下水咸化 ③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
碱化
河流的补给类型 点拨: (2)河湖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当丰水期河流水位上涨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 把部分河水暂时储存在地下; 当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流量过程曲线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大小
②曲线变化幅度→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曲线高峰区→汛期出现的时间和
长短
④曲线低谷期→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内容
看什么 流量大小 流量季节变化
汛期 断流(或结冰)
怎么看 数值大小 曲线变化 峰值时间 数值“0”
为什么 补给和流域面积 补给形式、湖泊、水库、湿地、植被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4.不同环境条件中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夏汛 春汛
(东北地区)
地理视野
察尔汗盐湖地处柴达木盆地的南部,是中国最
大、世界第二大的盐湖。最大的特点就是储量极其 巨大的盐,这的盐多到相当于能在地球与月球之间 架起一座宽6米、厚3米的盐桥。因此它也是世界上 最值钱的湖,潜在价值超过12万亿元。
补给特点:气温越高流量 越大。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日变化,年际变化 小。 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汛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8月
冬季断流
1、2月断流
补给季节:夏季
分布地区:高纬和高山冰川地区(我国西北、青藏;南北极地;落基 山、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安第斯山、新西兰等)
⑦2016届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系列7资料

• 【答案】C
• • • • •
•
2 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__)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 C.冬季断流 D.
【解析】在冬季河流流量为0,说明断流。
• 【答案】C
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意义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海洋和陆地之 陆地和陆地上 领域 间 空之间
主要 环节 及示 意图
(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
试在地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侧重对曲线图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由题干可知:①该河位 于我国。②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为雨水补给;B补给 时为春汛,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且汛期补给量小,应 为地下水补给。③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 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为筑坝后测 到的。④森林砍伐前,河流流量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度增大且水位陡 涨陡落,含沙量增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 补给 补给特 类型 季节 点 雨水 一般 ①时间 补给 以夏 集中 ② 秋两 不连续 季节 ③水量 为主 变化大 季节 性积 春 雪融 季 水补 给 主要影响因 素 ①降水量的 多少 ②降水 量的季节分 配 ③降水量 年际变化 我国主要 径流量的季节 分布地区 变化 普遍,尤 以东部季 风区最为 典型 东北地区
人为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 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 化污水、立法保护
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含河流的五种补给方式)

②天气:
③气候(北半球):
(4)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5)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流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 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知识。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 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
四、备考指津
描述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含河流的五种补给方式)
一、考点透视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二、能力突破
(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二)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 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 类型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 补给
普遍,尤以东部 季风 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 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4~5题。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4.D 5.C 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
一水文特征
水文特 征要素
流量
描述 特征
影响因素
应用
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 一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或分析某一河流某一水文特
征
水文特 征要素 含沙量
描述特征 含沙量大或小
影响因素
应用
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 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分 析原因,或分析某一河 流某一水文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 冰川水雨水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
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
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
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
季节性积雪融化,春季有一次洪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冬季有断流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③地下水与湖泊水都和河流水互相补给,它们均在河流的枯水期对河流水进行补给。
湖泊对河流径流起削洪补枯的调蓄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最小,主要在我国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