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COX-2抑制剂药理问题-专家谈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十年浮沉

究资料发表在JAMA上,其结论是“塞来昔布伴发的并
发症低于tNSAIDs”。自此,该验证广被传播。CLASS 研究是以塞来昔布400 mg,每目2次,与布洛芬
2400
个月时,与安慰剂对比,塞来昔布引起的致死性或非
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在400
m鲋组增加了
2.5倍,在800 m蜀/d组增加了3.4倍Im。为此,FDA于
件。
在急性疼痛的研究中,24~36 h观察到的恶心、 呕吐、头晕似与Darecoxib无关;但在髋关节置换术
后,以该品40 mg出现的发热和呕吐尽管低于安慰 剂,仍是值得关注的园。
Ott等㈣对462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以
parecoxib 40 mg,静脉滴注,1次/12
终结时,塞来昔布对布洛芬组和塞来昔布对双氯芬 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溃疡并发症和症状性 溃疡的发生率在验证结束时,塞来昔布只低于布洛 芬,而与双氯芬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CLASS报 道可见,该资料与原方案的设计、终点、疗程及分析 均不符,但该结论广为传播。据称,塞来昔布的销售
而且,肾毒性在健康者不常见,但在高危患者其发生
1999年在美国和加拿大问世了。我国也很快将2种
药品于2001年初推向市场。
疗痛风性关节炎,其疗效可与吲哚美辛50 mg,每日
3次相比f5【。
以lumiracoxib 400 mg,每日1次,对583例OA
正当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用有限的资料,以各
种方式大规模地向人们宣扬SCOX一21的胃肠安全 性优于tNSAIDs,并扬言要将其取而代之时,已有大 量实验资料证实,COX一2除病理性致炎作用,还有
括.已有肾病变、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正在服利尿
和17例分别来自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在上述3种 药物上市头2年引起的S—JS和TEN的每年发生率 (例/百万人)在valdecoxib为49例、在塞来昔布和罗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杨鹰;孙茹;曹艳花【摘要】目的综述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心血管方面的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比较归纳了不同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引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并总结了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对心血管的作用机制.结果对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结论不同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有明显差别,比较几种昔布类药物,塞来昔布相对安全,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服用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性.【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环氧化酶-2;心血管;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作者】杨鹰;孙茹;曹艳花【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高压氧科,山东青岛266071;[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被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和疼痛症状的缓解,但本类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
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NSAIDs,既可以选择性抑制引起疼痛和炎症的细胞COX-2,又不干扰环氧化酶-1(COX-1)保护胃和肠道内膜,可减少NSAIDs类药物引发的胃肠道并发症不良事件。
然而,被广泛使用的一种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rofecoxib)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性增加,导致默克制药公司宣布从全球范围内主动撤回药物罗非昔布(万络)。
罗非昔布的退出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其他COX-2抑制剂提高胃肠道安全性的同时是否也会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存在争议,引发人们对NSAIDs,特别是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的质疑与关注。
本文旨在对该类药物对心血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
作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产生活性主要抑制的环氧合酶有两种亚型COX-1和COX-2。
COX-1是原生酶,其功能是促进胃黏膜PGS的合成,具有细胞生理调节功能,对消化道黏膜起保护作用。
而COX-2则是诱导酶,接受刺激诱导而使其水平快速增加,进而在炎症部位促进致炎PGS大量生成,导致炎症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由于对COX-1和COX-2缺乏选择性,久用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开发具有强大抗炎作用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的COX-2选择性抑制药。
如20世纪90年代末上市的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大量的药物尚在进一步研制之中。
但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均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使死亡率增高。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提高心血管安全性的抗炎机制探讨新一代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降低了NSAIDs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但由于选择性抑制COX-2导致PGI2与TXA2之间的失衡以及舒张血管作用NO的减少,最终提高了心血管风险。
在病理条件下,活性氧(O-·2等)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O-·2激活NF-κB诱导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增加收缩血管作用的ET-1,TXA2等,减少舒张血管作用的PGI2,NO等,而O-·2与NO 生成ONOO-进一步氧化损伤,并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
NO-NSAIDs和NO-Coxibs药物通过引入NO供体(-ONO2)提高NO的水平,NSAIDs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增强抗炎活性以及降低胃肠道副作用,如果引入中药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结构提高NSAIDs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清除活性氧保护血管内皮正常功能,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安全性。
标签: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NO);内皮功能障碍;抗氧化活性;心血管安全性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治疗炎症、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具有确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新一代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副作用,但又提高了心血管方面的危险[1]。
我国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用药经验,从中药活性成分中筛选结构进行修饰来解决问题,已成为我国新药研究的优势和特色。
1 环氧合酶抑制剂提高NSAIDs药物的心血管风险1.1 NSAIDs药物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都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2004年,美国默克公司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商品名:万络)从全球市场召回,引发了昔布类药物具有心血管风险的“类效应”争论[2],选择性COX-2抑制剂虽然有良好的胃肠道安全性,但比传统的NSAIDs药物有更高的心血管风险[3-5]。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摘要】目的介绍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 -2]抑制剂的相关专业知识。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文献资料。
结果与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镇痛抗炎类药物,广大医师应充分了解选择性cox -2抑制剂的特性,更好的发挥此类药物的作用。
【关键词】cox -2抑制剂安全性心血管风险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镇痛抗炎类药物,在镇痛抗炎的同时,绝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主要由于环氧化酶-2受抑制的结果,而环氧化酶-1则与胃肠道副作用有关,选择性cox -2抑制剂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发明的。
1cox -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0世纪80年代证明人体内的环氧化酶cox有两个同工酶,构建型cox -1和诱导型cox -2,cox -1的酶促产物参与保护胃黏膜血小板功能,肾血流量调节和电解质平衡等生理功能。
cox -2则促进介导疼痛和炎症过程的前列腺素的形成。
选择性cox -2抑制剂选择性抑制cox -2,而对cox -1的作用较弱,因此,在产生抗炎镇痛作用的同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却有了明显下降。
[1] 2cox-2抑制剂的临床应用2.1抗炎镇痛作用与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一样可以改善风湿性疾病症状,并可缓解疼痛。
2.2心血管系统作用通过抑制血管炎症,促进内皮细胞功能。
增强冠脉斑块的稳定性。
2.3抗肿瘤作用[2] 最新研究表明cox -2抑制剂具有抑制血管增生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单独或联合化疗放疗应用对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4脑保护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第三代cox -2抑制剂dfu具有脑保护作用。
3cox -2抑制剂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损害,急性肾衰和心血管风险有关。
选择性cox -2抑制剂与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差别主要是降低胃肠道损伤。
研究表明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与cox -2抑制剂有促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
选择性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贺立中 中 局 ( 钱二 关团 心至簏. 都市 6 0 ) 中 成 1 3 01
中图分类号 : 7 R9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00 (0 2 0 0 7 3 10 ~ 4 8 2 0 )3 16 0
出总疗效优于 作为对照的毗 罗昔康 、双氯芬酸 、吲哚美辛 等 s Ds AI 美洛昔康对大鼠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肉芽肿囊 模 型、 棉球植A试验等的作用在所实验的各种 N A皿s中也是最 s 强的 美洛昔 康对佐剂诱 导的原发反应和免疫介导的继发反 应均 有 与剂 量相 关 的抑制 作用 .其 对继 发反应 引 起 的雄性 L w s大鼠后 脚爪肿胀 达到同等抑制作用 所需的剂量 仅为毗 ei 罗昔康的 12 双氯芬酸的 2 7 替尼达帕 (e ia ) 1 6 。 /、 /、 tnd p 的 / 0 美 洛昔康在很小剂量时 即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脾重增加 、 红细胞沉降率 升高以及血清白蛋白的降低 . 且其作 用强于吡罗 昔康、 双氯芬酸 、 替尼达帕等 NS Ds AI 龙子江等 的实验也证 明 . 美洛昔康片对醋酸所致 的小 鼠 血管通透性增加 、二甲苯所致的小 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 引起 的 1 美洛 昔康 的作 用特点 美洛昔康 的主要作用特点是能够优 先抑制机悻 的 2型环 大鼠足肿胀 、 纸片法所致 的大 鼠肉芽增生 、 鼠棉球肉芽肿及 大 氧化酶。 氧化酶是前列腺素( Gs生物合成的中心酶 . 环 P ) 它有 1 佐剂性 关节炎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强 度强于吡罗昔 康 ,且国产片与进 口片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胡玉芳等 型环氧化酶 ( O 1 C X )和 2型环氧化酶 ( OX 2 两种异构 C ) 的研究还证 明, 美洛 昔康在 l ~l mo/ 0 0 lL的浓度下可明显 体。C i OX 为细胞固有酶, 其生成 的 P 有抗血栓作用置对 Gs 降低 脂多糖激活 的小 鼠腹腔 巨噬细胞 NF 以 的活化 , 并认为 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 C 2是一种可诱导生成的酶 , 而 OX 炎症 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理之一。 介质的生成主要与 ) 2 x 有关 。现在认为 , AI 的抗炎 NS I  ̄ 与其 它 N AI 一样 S Ds 美洛昔康在抗炎剂量范围内对正常 活性随 c 2的被抑制而升 高, ox 而其对 胃肠道 、 肾脏 、 血小板 但 的副作用是因 C 1 OX 被抑制而引起的。 药物抑制 两种 酶的浓 体温大 鼠的体温设有影响 . 对皮下注射酵母诱发的大 鼠发热 度 的比值 C X 2 OX 1即可表示 该药的相对安全 陛及疗 有解热作用并与剂量相关。 O /C 美洛昔康对大 鼠炎症疼痛显示 了强 但对小 鼠热板致痛 和夹 尾致痛试验均无 教 。美 洛 昔康 的 C X 一2 OX一1值 远 低 于许 多 常用 的 大 而持 九的镇痛 救果 , O ,C NS Ds AI .因此美 洛昔 康 的 (I副作 用明 显较小 将 常用 的 效 …。在对狗进行剖腹脾切除术或膀胱切除术之前给于美洛昔 术后 2 h内止痛效果 良好 . 4 优于环丁羟吗喃 (uop a o) b trh n [. NS Ds AI 如布洛芬 (b poe ) 双氯 芬酸 ( ioe a ) 萘普生 康 . iu rfn 、 dc fn c 、 l 与优洛芬 ( eo r ̄n k tpoe )相似 , 且未发现明显的血液学 、 生物化 (a lx r 、 r p- et 吲哚美辛 (n o tai) 吡罗昔康 ( i xcm) t o ) id meh cn 、 pr i a o 学和病理学方面的异常 。 的不 良反应流行病学数据与 C 2 O 1 比较 也说 OX /C X 值 2 2 肿瘤抑制作用 . 明 比值高的安全性 明显较差 。 实 验 证 明 .美 谗 昔 康 能 够 抑 制 人 的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同剂量的美洛昔康 和吡罗昔康 对角叉菜胶 引起的大 鼠胸 ( C c) NS L 细胞 系 A 4 5 9和 P 4的生长和前列腺素 E。 G C1 ( E) P 膜炎具有几 乎相 等的抗炎散能 . 而单赢 口服引起大 鼠胃牯膜糜 因此可能成为 N CL S C的有救治疗药 0 美洛昔康 在 烂 的 E 值美洛昔康 为 5 9 / ,明显高于吡罗昔康 的 的生成 . D 2mg + 、 / g或 0 5 1 0mg k 、 / g的剂量下可显著抑制 鼠腺 17 . 6mg k / g和吲 哚美辛的 2 5 9mg k . / g 说明美洛昔康 比较安 2 5 5 0mg k 痛 MAC1 3或 MAC 6的生 长 使其肿瘤 体积的倍增时同分别 1 全 川。用 NS I 致 溃疡的剂量 E 对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 Af s ] D 从2 d或 15t <延长到 5 d或 2 5t 用小 鼠成肌 细胞进行的蛋 白 .< ; 鼠后爪肿 胀的抗炎作用 剂量 m s的 比计算出的治疗指数美洛 o 降解实验证明 美洛昔康在大于 l o/L的浓度下可有效减 l [ mt 昔康为 2 . 0 大大高 于吡罗昔康 、 吲哚 美辛 双氯芬酸和萘普生 弱蛋 白水解诱导目子 (P F )引起的蛋 白降解 . I 说明美洛昔康 等常用 NS Ds A[ 的治疗指数 ( 分别为 l4 3 5 2 20 9 。乇 、 、. ) 金生 等 的实验还表 明 , 对静脉注射脂多糖 ( P ) 内毒素诱 能直接拮抗恶病质时的肌 肉代谢过程 。 L S或 23 其它药理作用 发的大 鼠急性 肺损伤 ( L1 美 洛昔康可通过 抑制 C A ) OX一2 的 由于美洛昔廉在软骨 细胞培养基和软骨细胞 群中对 D NA 活性降低其致炎性 P s的产生 . G 减少 动脉血氧分压 ( a 的 PO) 对 下降程度 ,减轻肺组织 的病 理损伤 ,对 A【 有 定 的防治作 合成 、 盯型胶原 的浓度和软骨蛋 白多糖的合成没有影响 ,因 I 此不会 影响软骨 的形成或修复过程 , 而阿司匹林 (sl n ) apr e 或 i 用: 这 研究 为 还 有研究证明 , 临床 相应浓度的美洛昔康能减少 白细胞 在 吲哚美辛能使蛋 白多糖的产生和细胞的增殖减少。 确定美洛昔康在治疗 OA 中的作用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研 剪切力下 的移行并 与剂量相关 , 白细胞移行在炎症中有极其 而 美洛昔康在 日剂量很低时即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引起的 重要 的作用 …。美洛昔康在嗜中性白细胞 和淋巴细胞中能够干 究证明, 扰嗜 中性 白细胞 的失粒 、细胞 因子介导的牯附分子活性 改变 , 骨与软骨损伤 , 而吡罗昔康起效的剂量约为美洛昔康的 4 倍 美涪昔康对豚 鼠静注缓激肤 (rd knn 引起 的支气管 b a y ii) 因而其抗 炎活性 明显增强 。另外 , 美洛昔康在大 鼠悻内的代 痉挛有与剂量相关的缓 解作用 . 对血小板激活因子 ( AF P )诱 谢产物不 会影响 P s的生物合成,不会改变 肾髓质的微循环 , G 发的支气 管痉挛在较低 剂量时 即有抑制作用 。另外 , 美洛昔康 因而不具 有肾毒性 由于大鼠和人 的美洛昔康药代动力学参数 对大鼠口服氧嗪酸钾 (oasu x n *) f p tsim o o ae 弓 起的血中尿酸浓 及主要代谢产物 的结 掏一致 , 因此美洛昔康用于临床是安全有 度升高有促进屎 酸从尿 中排泄的作用 0c I 效 的:
药理学(22-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学习笔记)

药理学(22-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学习笔记)
第二节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美洛昔康
是一种长效的选择性的COX-2抑制药,对各靶组织和器官的COX-2抑制作用比COX-1强10倍以上。
因此,对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较少。
对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神经炎、软组织炎均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而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明显影响。
胃黏膜损伤及胃肠出血发生率也低。
氯诺昔康
镇痛抗炎作用强,但解热作用弱,用于缓解术后疼痛、剧烈坐骨神经痛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慢性疼痛。
可代替或辅助阿片类药物用于中度至剧烈疼痛时的镇痛,且不产生镇静、呼吸抑制和依赖性等不良反应。
也可替代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关节炎的治疗。
尼美舒利
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口服解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200倍,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24倍。
此外,还具有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术后疼痛、软组织损伤等。
“阿司匹林哮喘"者可使用尼美舒利。
消化道和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塞来昔布
临床主要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牙痛的治疗。
帕瑞昔布
为全球第一种注射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对COX-1强2.8万倍,肾脏、胃肠道、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临床上可广泛用于控制与外科手术或创伤有关的急性疼痛及其他相关痛证。
选择性COX-2抑制剂不依赖于COX-2的抗癌作用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一个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活性。
COX-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然而,COX-2抑制剂还存在着不依赖于COX-2的抗癌作用。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会详细阐述COX-2抑制剂不依赖于COX-2的分子靶点,并讨论这些靶点是怎样发挥抗癌作用的。
【关键词】 COX-2抑制剂;抗癌近年来,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的抗癌作用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
自从塞来考昔于1998年,罗非考昔于1999年进入医药市场以来,超过3000项研究显示了这类药物的分子靶点和临床效益。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COX-2抑制剂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使得这类药物正面临严峻考验。
伐地考昔等多种C0X-2抑制剂被FDA勒令回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上。
大部分的体外试验显示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抑制肿瘤的浓度要比抑制COX-2的活性所需要的浓度高,这说明还存在着不依赖于COX-2的抗癌作用机制,而且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COX-2抑制剂(主要是塞来考昔和罗非考昔)不依赖于COX-2的抗癌作用机制。
一般来说,COX-2抑制剂的抗癌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诱导凋亡以及抑制血管新生和转移三部分。
1 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周期各期之间的转变受多种细胞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s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的调控。
塞来考昔能使多种肿瘤细胞发生G1 期阻滞,同时伴随着周期蛋白A、B、D 表达减少,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和p27表达增加,CDK失活。
这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依赖于COX-2抑制剂的,因为塞来考昔抑制细胞增殖的浓度要高于抑制COX-2活性所需要的浓度;加入PGE2 并不能抵消该效应,抑制COX-2的活性也不能模拟该效应。
罗非考昔虽然抑制COX-2的效价比塞来考昔高,却不能始终如一的产生类似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COX-2抑制剂药理问题-专家谈2017-02-24本期专家王汝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李玉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是很多病人最常见的症状。
非甾类消炎药是为这类病人减轻病痛的一线药物。
选择性环加氧酶2(COX-2)抑制剂是新一代的非甾类消炎药,它具有更好的消炎镇痛效果,并大幅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COX-2抑制剂药物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便对抗炎药物的选择进行评估。
1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发展历程NSAIDs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酶(COX)的活性进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TXA2)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自1987年发现存在2种不同的COX——COX-1和COX-2,并很快证实与结构性表达的COX-1不同,COX-2主要在某些细胞或组织受到诸如炎症刺激时才表达1。
这一发现不仅使选择性地抑制COX-2成为可能,而且,避免了此前众多传统NSAIDs由于同时抑制COX-1而导致的胃肠道副作用,因而极大地刺激了选择性COX-2抑制剂作为新型抗炎药物的研发和推广。
1999年COX-2选择性抑制剂药物罗非昔布在墨西哥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和急性疼痛,其COX-2的IC50为0.77umol/L,而对COX-1几乎无抑制效果。
同年,塞来昔布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RA和OA。
其对COX-2和COX-1的IC50分别为6.7±0.9和0.87±0.18 umol/L,COX-2的选择性(COX-1和COX-2的IC50比值)为7.6。
2001年,伐地昔布在美国上市,对COX-2的选择性为30,用于治疗RA和OA。
2002年,依托考昔在墨西哥上市,对COX-2选择性高达106,适用于治疗OA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
总体趋势上,对于抗炎药物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NSAIDs(t-NSAIDs)向COX-2选择性抑制剂药物的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COX-2的选择性是相对概念,是相对于COX-1的选择性(COX-1和COX-2的IC50比值)。
药物对COX-2的高选择性意味着对COX-1的影响远低于其他药物,即胃肠道的风险更低,但并不意味着对COX-2高选择性的药物对COX-2的抑制性也远远高于其他COX-2抑制剂。
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IC50抑制COX-2所需浓度均在(0.53-1.1)μM之间2。
2COX-2抑制剂与传统NSAIDs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解析在2005年罗非昔布大规模药物召回事件中,人们开始意识到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也有一些理论开始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其中,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和促凝血素(thromboxane,TXA2)的失平衡理论开始流行于学界,该理论基于两点发现:1.PGI2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扩张血管,而TXA2可以引发血小板聚集并收缩血管;2.PGI2由COX-1和COX-2催化产生,但是后者是主要途径,而TXA2仅由COX-1催化产生。
该理论还认为PGI2和TXA2在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扩张作用中起到了平衡调控作用,因此,当选择性抑制COX-2后,TXA2不受影响,而PGI2的水平被极大的降低了,这导致了两者的比例严重失调,原本PGI2和TXA2在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扩张作用中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然而,该理论目前仍属于一种假说,并没有严谨的证据来对其理论进行充分论证。
根据这一理论,传统NSAIDs同时抑制COX-1和COX-2应当有更好的心血管安全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多个研究均发现3,4,5,无论是传统NSAIDs还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都会带来相似的心血管风险。
FDA和EMA也发表过声明:心血管(CV)风险是所有NSAIDs(包括传统NSAIDs和选择性COX-2 抑制剂)的类效应。
FDA同时强调:现有的研究数据不能得出COX-2抑制剂的CV风险高于传统NSAIDs的结论;对COX-2选择性的程度可能与CV风险相关的假说是模糊不清的,不能根据一种药物对COX-2的选择性程度的多少来预测该药物可能潜在的CV风险6。
PGI2和TXA2的失平衡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矛盾。
考虑到COX-2在生理病理上的作用是复杂多样的,简单的将COX-2其中一个下游催化产物(PGI2)作为依据来评估COX-2抑制剂导致心血管风险的增加与否是不全面的,实际上,COX-2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也是复杂的。
来自于多个动物/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7,8,9,10,炎症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关键始动因素,而且也能通过引起内皮功能紊乱、降低粥样斑块稳定性和降解纤维斑块等,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
COX-2及其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任何阶段,如炎症、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血小板的聚集或蛋白溶解过程等,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COX-2能促进单核细胞与激活的内皮细胞的黏附。
COX-2促进了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导致斑块的破裂。
大多数的证据提示,COX-2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成正相关。
理论上,抑制COX-2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反而会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
另一方面,血栓形成并不是只受PGI2和TXA2两个因素来进行调控。
实际上,人体具有复杂的凝血系统。
例如,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凝血因子XⅡ(FXⅡ),此外还有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ase,ATⅢ)以及蛋白C系统,都参与了抗凝血的生命活动11,12,13。
在多因素决定的血栓形成这一生命过程当中,仅仅因为COX-2抑制剂而被下调的PGI2能对心血管风险起到多大作用还值得进一步评估。
不能简单的用单因素改变解释一个受到多因素调控的生理病理事件。
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NSAIDs所带来的心血管风险是用药策略的基础,这种类效应应当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来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心血管风险、胃肠道出血风险以及药物敏感度,用药前需衡量患者获益/风险比,以追求最大获益而降低用药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实际上更好的选择合适的药物。
3总结COX-2抑制剂的类优势及依托考昔的个体优势目前在我国最常用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主要是塞来昔布和依托考昔。
我们将就两者在药理学以及临床应用中有哪些区别展开进行讨论。
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塞来昔布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分别为3h和11h,而依托考昔分别为1h和22h,因此依托考昔在服用后见效将更快,服用量更小(骨关节炎治疗剂量,塞来昔布200mg,依托考昔30mg/60mg),并且服药频率相对于塞来昔布也可以降低为一半,依托考昔服用后作用时间更长,可以一日一次服用大大增加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在结构上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三环结构上带有不同基团:塞来昔布的三环结构上,带有一个磺胺基团,因而塞来昔布和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这在塞来昔布说明书也有写明的,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对塞来昔布也过敏。
另外,从理论上而言,磺胺类药吸收到体内后一部分在肝脏中代谢,通过乙酸基转移酶将乙酞辅酶A的乙酞基团转移到药物上,变成乙酞化磺胺,有少量在血液或肾胜内乙酞化。
各种磺胺药乙酞化的程度占摄人体内的磺胺药总量的百分比称之为磺胺药的乙酞化率。
磺胺药乙酞化程度是评价磺胺药优缺点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1.磺胺药乙酞化以后变成乙酞磺胺,即失去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减弱,2.乙酸磺胺在尿中溶解度多降低,容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对肾脏造成损害。
而依托考昔的三环结构上则带有一个甲磺酰基。
这一结构上的差别使得依托考昔药理性质与前者有所差异:一方面增加了药物对COX-2的选择性,另一方面避免了与磺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磺胺类过敏患者也可应用。
取代基团的改变使得依托考昔的结构更难接近COX-1的结合位点,这给依托考昔带来了更佳的COX-2选择性(COX-1 IC50/COX-2 IC50) ,相对于塞来昔布对COX-1的抑制更小,对胃肠道的安全性更高。
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在临床治疗中存在差异。
塞来昔布的主要代谢酶CYP2C9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 导致CYP2C9酶活性存在差异, 这是药物代谢种族与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具有功能意义的基因突变导致CYP2C9酶活性降低, 可使CYP2C9酶底物药物疗效下降或产生更多不良反应。
有不少临床研究比较了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的临床疗效的差异,以治疗骨关节炎(OA)为例,多个研究显示14,15,16,依托考昔用量明显小于塞来昔布,但临床疗效与塞来昔布相同甚至高于塞来昔布,并且两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相近。
此外,依托考昔每日仅需5.6元即可达到与塞来昔布7.7元/日同等疗效,因此使用依托考昔病人的日费用也会有所降低。
在用药安全性上,两者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依托考昔在老年人(65岁及以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与年轻人类似,老年人不需调整剂量。
在老年人群(大于65 岁)中,塞来昔布的Cmax和AUC较年轻人群分别增加40%和50%。
老年女性中塞来昔布的Cmax和AUC比老年男性高,但这种增高主要与老年女性体重较低相关老年人群中,一般不需要对塞来昔布的剂量进行调整。
然而对体重低于50 kg的患者,开始治疗时建议使用最低推荐剂量。
作为第一款上市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16年之久,有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案例。
而作为新一代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依托考昔,在结构设计中规避了磺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具有更高的COX-2选择性,可以有效降低服用剂量,服用频率,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良好,特别在临床治疗中是更优选项。
4COX-2抑制剂的药效经济学选择性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相对传统NSAIDs大幅降低了胃肠道不良事件风险,同时也削减了用于保护胃肠道药物的费用。
并且因为对炎症的抑制效果提升,降低了药物的服用量。
对于COX-2抑制剂的药效经济学研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早在1998年,美国当年用于骨关节炎(OA)的治疗花费(包括医疗护理费、住院费、药品费等)是450亿美金,其中有140亿美金是用于治疗NSAIDs引起的消化道不良事件,约占OA全部治疗花费的近1/3。
美国风湿学会在2002年的调查显示,美国当年800万OA患者中,因使用传统NSAIDs发生较严重胃肠道不良事件需入院治疗和死亡的患者人数,分别是56000例和8000例。
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传统NSAIDs的治疗,每花费1法币,需额外花费0.36-1.12法币治疗其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17。
以上数据为较早年的数据,随着骨关节炎(OA)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和治疗费用的价格增长,如今的各项数据都将远超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