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游子吟》学习课件
大班古诗教学《游子吟》

大班古诗教学《游子吟》目标:1、熟悉、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2、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并能大胆的朗读。
3、感受母亲博大的爱。
准备:课件、水彩笔、白纸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念之情过程:一、提出问题教师:如果你长时间离开妈妈你的心情会怎样?二、出示课件图片1、播放课件。
教师:在古代叫孟郊的诗人,把孩子对妈妈的想念写成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游子吟》。
2、看图提问并引出诗句(1)欣赏第一幅图A、教师:这位老妈妈在干什么?(缝衣服)教师:这位老妈妈正在给准备出远门的儿子缝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感知妈妈的爱。
教师:你们见过妈妈做衣服吗?我们现在的衣服都是由机器缝制的,在古时候,没有这些先进的技术,所以只能一针一线缝衣服。
这位老妈妈的手真巧。
让我们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2)欣赏第二幅图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妈妈去送儿子,儿子背着包袱)教师:妈妈把儿子送到村口,这时妈妈会对出远门的儿子说什么呢?(期盼着孩子早日的归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3)欣赏第三幅图教师:妈妈为孩子这么的操心,这么的想念孩子,我们该怎么感谢妈妈呢?(端茶、送花、捶背、揉肩)教师:妈妈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永远也报道不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完整的欣赏古诗并学做动作(1)欣赏古诗。
(2)请熟悉古诗的小朋友跟着一起诵读。
(3)再次诵读古诗并跟随教师做动作。
4、播放《游子吟》歌曲。
5、制作送给妈妈的卡片。
活动反思:古诗的教学我们在尝试的阶段中。
这首诗描写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正好和孩子的生活有联系。
如果由教师来讲解,幼儿的兴趣可能不搞,于是我把每句诗都做成了独立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自己体会诗句的细节。
因为幼儿是自己动脑,所以参与的兴趣比较高。
由于古诗教学的枯燥,我在诵读的过程中加入了自编的动作和歌曲《游子吟》。
尽量采用多种形式,使每一位幼儿都有较高的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古诗《游子吟》PPT模板

古诗《游子吟》PPT模板•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意解读与赏析•母爱主题探讨与延伸•唐代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展示•跨学科拓展: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解读•当代价值体现及现实意义思考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游子吟》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盛世,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地域文化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各种文化交流频繁,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个人经历孟郊一生穷困潦倒,长期漂泊在外,对母爱有着深切的体会。
《游子吟》正是他在一次离家远行时,有感而发创作的。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
他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才中进士。
生平事迹孟郊的诗风清奇僻苦,语言简练朴素,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诗歌风格《游子吟》、《登科后》、《苦寒吟》等。
代表作品孟郊生平及成就唐代社会风尚与诗歌发展社会风尚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人们追求自由、浪漫和享乐主义。
这种社会风尚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唐诗在题材、风格和技巧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诗歌发展唐诗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初唐时期以宫廷诗为主流;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兴起;晚唐时期则出现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作品。
唐诗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诗意解读与赏析0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运用比喻手法,将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表达子女难以报答母恩的感慨。
0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描绘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细心缝制衣裳的场景,展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0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通过母亲细密的针脚,表现她对儿子归期的担忧和期盼,进一步体现母爱的深沉。
诗句逐句解释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描绘母亲为儿子缝衣的细节,表达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子女对母恩的难以报答的无奈和感慨。
古诗《游子吟》课件.

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游子吟》,该诗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两首》。
《游子吟》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全诗的解读、词句赏析、主题思想感悟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学习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成语、修辞手法等,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游子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对亲情的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全诗的基本内容、词句赏析、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齐读《游子吟》,感受诗的韵律美,初步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解读:详细解读全诗,分析诗句的含义、修辞手法、意境等。
4. 例题讲解:针对诗中的难点、重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些关于《游子吟》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赏析: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中词句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游子吟》2. 作者:孟郊3. 诗句解读:(1)离家:断肠人在天涯(2)思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3)亲情:母影空相随4. 重点词语:断肠、故乡、母影5. 修辞手法:比喻、设问、对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游子吟》,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谈谈你对《游子吟》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诗中通过描绘游子离家、思乡、亲情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示例:本诗主题思想为亲情、乡情、家国情怀。
古诗游子吟ppt课件

《游子吟》在唐代诗歌中地位
作者孟郊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与贾岛并称 “郊寒岛瘦”,在唐代诗坛上占
有重要地位。
诗歌内容
《游子吟》以母爱为主题,通过 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场景,表
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艺术成就
该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 人,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
场景,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03
他的诗歌多写世态炎凉 、民间苦难,表达对下 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04
孟郊的诗风古朴凝重, 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 对后世影响深远。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的一首代表作,写 于他在长安任职期间。
诗中通过描绘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裳的 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 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恩和怀念 之情。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 的讨论成果,分享感恩父母、 回报社会的具体行动和计划。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 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报社 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母爱主题文学作品
推荐学生阅读《慈母情深》、《 我的母亲》等母爱主题文学作品
。
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拟人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运用拟人手法,将母亲为儿子 缝衣的动作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和 担忧。
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
音韵
诗中运用押韵和叠词等手法,如“迟迟归”、“寸草心”等,使诗歌读来朗朗 上口,富有节奏感。
节奏
通过长短句的结合和字音的起伏变化,形成诗歌内在的节奏感,使读者在诵读 时能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画面感呈现和视觉冲击力
画面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 “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 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 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 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代 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 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故里
位于浙江德清县城武康。他的《游子吟》 妇孺皆知。到了浙江德清县城武康,方知 这里就是孟郊故里,诗人足迹犹存。清河 坊故里,有东野古井和孟郊祠;德清博物 馆内,有“东野古井”碑和古井井圈;河 滨公园内,有孟郊像;春晖公园内,有 “慈母春晖”长幅浮雕,镌刻了冰心书写 的《游子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
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淳朴素淡中见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 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游子吟》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 万千游子的共鸣。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小孟郊见这位钦差大臣身穿大红蟒袍,又见席桌上有一道烧螃 蟹,略一沉思,对道:“大大螃蟹着红袍”
钦差一听,气得浑身象筛糠,但有话说在先,又不好发作,便 对县官说:“给这小儿一个偏席,赏他口饭,看我再和他对。”
这老钦差三杯老酒落肚,又神气活现开了,他斜了一眼小孟郊, 又阴阳怪气地说:“小小猫儿寻食吃”
小孟郊看着象馋狗啃骨头似的钦差大臣,又看着拍马溜须的县 太爷,心想,你们这帮贪官污吏,便怒气冲冲地回敬道:“大大老 鼠偷皇粮”。
2024版年度三年级古诗《游子吟》课件

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2024/2/2
31
下一讲预告及预习提示
下一讲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一讲将要学习的古诗篇目、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预习提示与要求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讲的古诗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诗歌风格等 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扩大知 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宣传的推广 社会宣传也是传承和弘扬母爱精神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 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母爱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认识到母爱的重要性和伟大性。
文学艺术的创作 文学艺术是传承和弘扬母爱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代作家和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创作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让更多的人 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21
结合自身经历谈母爱感受
唐代士人出行方式多样,包括步行、骑马、乘船等。不同的出行方式也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在《游子吟》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出行方式,但可以通 过诗句中的意象和描绘,感受到诗人对远行儿子的牵挂和期盼。
19
母爱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
中国文化中的母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爱被视为一种无私、伟大的情感。母亲们往往为子女的成长和幸福付出一切,这种 母爱在《游子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01
描绘了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和牵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02
通过母亲细密的针脚和担忧的心情,进一步展现了母爱的深沉
和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3
以比喻的手法将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表达了母爱的温暖和儿
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0
诗歌中的母爱主题探讨Leabharlann 28关键知识点总结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ppt课件

绘画创作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鼓励幼儿们发 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母爱 形象。
2024/1/26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2024/1/26
19
了解其他表达母爱的古诗作品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的诗作,通过描述与 老母分别时的情景,表达对母爱
的感激和思念。
2024/1/26
《岁暮到家》
明代蒋士铨的诗作,写游子归家后 与母亲相聚的馨场景,展现母爱 的无私和伟大。
2024/1/26
《游子吟》的背景介绍
01
包括诗人孟郊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诗句解析
02
详细解释了诗中每个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
解古诗。
诗意概括
03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游子吟》所表达的母爱主题进行概
括。
24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听讲情况
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学
2024/1/26
组织幼儿参与感恩活动,如为 父母、老师等制作感恩卡、表 演感恩节目等,培养其感恩心 态和行为习惯。
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了解社会上互助互爱的正面事 例,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13
家庭伦理观念树立
通过《游子吟》中家庭亲情的描 写,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 的角色和责任,树立家庭伦理观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4-5名幼儿,各自准备 朗诵《游子吟》。
2024/1/26
朗诵技巧指导
教师向幼儿们讲解朗诵的 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 停顿重音等,并进行示范 。
比赛进行
各小组依次上台朗诵,教 师和其他幼儿共同担任评 委,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 组。
幼教教资面试真题古诗《游子吟》临摹配画ppt

05.
总结与反思
06.
古诗《游子吟》的 背景介绍
古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孟郊
创作背景: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 亲接来住。这首诗就是作者此时得到的启发下写出的。
古诗的主题及情感基调
主题:母爱 情感基调:感恩、孝道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配画以淡雅的色调和简洁的线条展现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色彩搭配:要协调、自然,体现古 诗的意境和氛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整体布局:要合理规划画面构图, 突出主题,避免过于拥挤或空旷。
内容理解:要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将画面的表现与古诗的意境相融合。
为古诗《游子吟》 配画的构思与设计
配画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画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配画的表现手法及技巧
色彩选择:使用温暖、柔和的色调,如暖黄、淡蓝等,以表现母爱的温暖和孩子的天 真。
画面布局:将画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侧为古诗原文及解读,右侧为配画,保持整 体美观、均衡。
人物描绘:在配画中加入母亲与孩子,形象要符合古诗的意境,如母亲可表现为正在 缝制衣服,孩子可表现为正在玩耍,突出古诗的主题。
互相听课,学习别 人的优点和长处
分享自己的教学经 验和心得
参加专业培训和研 讨会,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与其他教师建立良 好的合作关系,共 同探讨解决问题的 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 力,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古诗的视觉效果,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传递文化价值观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孟郊
古诗学习目标
知诗人,解题意。 读诗句,明诗意。 诵诗文,悟诗情。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游子吟》,
游子:出门 远游的人。诗 中指孟郊 。
吟:吟诵。 吟:诗歌的一
种名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 译文: •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家。
• 译文: •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
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寸草心:小草的心,诗中比喻游子的心。 ➢ 三春晖:春天温暖的阳光,诗中比喻母爱的温暖。形容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
• 译文:游子的心就像那小草一般, • 有谁敢说自己能够报答那像春季温暖
的阳光一样伟大的母爱呢?
诗歌译文:
•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 谁能说像小草一般的那点孝心, •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