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物理 期末精选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变化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可以始终在一条直线上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加速度可以垂直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时刻发生改变2.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3.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4.质子疗法进行治疗,该疗法用一定能量的质子束照射肿瘤杀死癌细胞。

现用一直线加速器来加速质子,使其从静止开始被加速到1.0×107m/s。

已知加速电场的场强为1.3×105N/C,质子的质量为1.67×10-27kg,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过程中质子电势能增加B.质子所受到的电场力约为2×10-15NC.质子加速需要的时间约为8×10-6sD.加速器加速质子的直线长度约为4m5.一带负电荷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 我国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1946年在法国巴黎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核物理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这是将中子打入铀核后所发生的核反应,它属于( )A. 人工核转变B. 重核的裂变C. 铀核的衰变D. 轻核的聚变2. 已知温度T1>T2,能正确反映黑体辐射规律的图像是( )A. B.C. D.3. 关于下列核反应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15N+11H→612C+24He是α衰变方程B. 92238U→90234Tℎ+24He是核裂变方程C. 211H+201n→24He一定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方程D. 24He+1327Al→1530P+01n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4. 2018年11月29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通过验收,该光刻机光刻分辨力达到22nm。

关于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测量了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由此算出了普朗克常量ℎB. 波长越长的光,光子动量越大C. 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波动性D. 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5.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核泄漏中的钚(Pu )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症的风险。

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94239Pu 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 94239Pu →X+24He +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 原子核中含有90个质子B. 100个 94239Pu 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 =mc 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6.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Z M X 连续经过三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若最后变成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核Y ,则该新核的正确写法是( )A. Z−2M−14YB. Z−6M−14YC. Z−6M−12YD. Z−4M−12Y7. 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3∘C 与240.15K 表示不同的温度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C. 温度变化1∘C ,也就是温度变化1KD. 温度由t 升至2t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15K +t8. 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 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r >r 0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B. 在r <r 0阶段,F 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C. 在r =r 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 在r =r 0时,分子势能为零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B.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将增加C. 所有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D. 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10. 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A. 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μB. 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ρNA)m3C.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NA)kgD. 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A11. 如图所示,用轻绳将一条形磁铁竖直悬挂于O点,在其正下方的水平绝缘桌面上放置一铜质圆环。

2024届山东省普通高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普通高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普通高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本题9分)在高处的同一点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平抛和坚直下抛()A.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B.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的平均功率相同C.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2、(本题9分)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于原来静止﹑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B两个物体上,使A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L,使B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相同的位移,则拉力F对A﹑B做的功W1和W2相比较()A.W1>W2B.W1<W2C.W1=W2D.无法比较3、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沿桌面向外的水平力F作用时,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可能是A.Oa B.ObC.Oc D.Od4、(本题9分)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可能为0 B.可能不变C.一定改变D.一定不变5、(本题9分)据报道: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11WEY号”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如图所示. 卫星被顺利送往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七星”在预定轨道绕地球的飞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面对“七星”飞行速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7.9/v km s <B .7.9/v km s =C .11.2/v km s =D .7.9/11.2/km s v km s ><6、 (本题9分)如图所示,C 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1、R 2的滑片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带点尘埃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一下册物理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

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曲线运动必定是变速运动B. 物体在一恒力作用下不行能做曲线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加快度不变的曲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必定改变2.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协力方向和运动轨迹以下图,此中正确的选项是()3.以下对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功就是能,能就是功B. 滑动摩擦力只好做负功C.因为自然界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从长久来看,能源危机是不存在的D.能量转变的多少能够用功来量度4.以下图,一个内壁圆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完整同样的小球 A 和 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球 A 的线速度必然大于球 B 的线速度B. 球 A 的角速度必然等于球 B 的角速度C.球 A 的运动周期必然小于球 B 的运动周期D.球 A 对筒壁的压力必然大于球 B 对筒壁的压力5.质量为 2000kg 的汽车,以 30kw 的恒定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行驶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速度为5m/s 时的加快度为() 22226. a、b、c、d是在地球上空的四颗卫星,以下图,a、c、d的运转轨道为圆形,c、d 在同一轨道, b 的运转轨道为椭圆形。

关于这四颗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c和d的向心加快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向心加快度B. 对a卫星,没法在其内部用天平丈量某物体质量C.若c、d均顺时针方向飞翔, c 只需加快就能够追上dD. b的运转周期和 d 的运转周期相等7. 以下图,某人由 A 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一直与河岸垂直,则()A.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所用时间最短B.小船抵达对岸的地点为正对岸的B 点C.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小船行至河中心后, 若水流速度忽然增大,则渡河时间变长D.保持其余条件不变,小船行至河中心后, 若水流速度忽然增大,则渡河位移变大8.以下图,自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直线上A、B 两点相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两球的初速度分别为 v1 ,v2,运动轨迹以下图,AO BO ,不计空气阻力。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高一全册物理试题_04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高一全册物理试题_04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在做以下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中变化的是〔〕A.周期B.动能C.线速度D.角速度3.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关于这些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率可能不同C.它们的角速度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4.一飞船在某行星外表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A.飞船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运行周期D.行星的质量5.一艘轮船以速度15m/s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107N,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A.×105kw B.9.0×104kw C.8.0×104kw D.8.0×103kw6.以下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C.人乘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D.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7.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弹性碰撞.假设测得两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P,那么碰前A球的速度于〔〕A.2B.2C .D .8.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t1B.t2C.t3D.t49.在课堂中,老师用如下图的研究平抛运动.A、B是质量相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p A和△p B,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E kA和△E kB,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p A=△p B,△E kA=△E kB B.△p A≠△p B,△E kA≠△E kBC.△p A≠△p B,△E kA=△E kB D.△p A=△p B,△E kA≠△E kB10.以下表达的现象中解释不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火车或转弯过程中要限速是因为在弯道处速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离心现象而翻车B.轨道越大的卫星运行速率越小是因为卫星的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成反比C.发动机功率大的往往提速比拟快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D.交通事故中发生的碰撞都是非弹性碰撞是因为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一有机械能损失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选不全得1分,共15分〕11.在如下图的皮带传动装置中,a是大轮边缘上的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的一点.当皮带轮匀速转动时,皮带与轮间不打滑.a、b两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v a>v b B.v a=v b C.ωa>ωb D.ωa<ωb12.如下图,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物体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t,那么〔〕A.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 B.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cosθC.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Ft D.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Ftcosθ13.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相同的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14.一质量为 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 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F对物体的冲量相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C.F对物体做的功相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15.在以下表达的现象中利用了反冲现象的实例有〔〕A.喷气升空B.射水鱼喷水捕食C.章鱼喷水快速退游D.潜水艇排水浮出三、探究.16.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 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P,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取cm.〔2〕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本要求的是.〔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球A比球B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B.在同一组的不同碰撞中,每次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刻度尺〔3〕本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的大小表示为水平初速度大小的是.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1B.升高小球初始释放点的位置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1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研究重锤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律.重力加速度为g .〔1〕在所需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通过计算得到的是.〔填写代号〕A.重锤的质量B.重锤下落的高度C.重锤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D.与下落高度对的重锤的瞬时速度〔2〕在得到的纸带中,我们选用如图乙所示的起点O与相邻点之间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律.图中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原始点,F点是第n个点.设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以下表达式可以用在本中计算F点速度v F的是.A. v F=g〔nT 〕 B.v F=C.v F= D.v F=〔3〕假设代入图乙中所测的数据,求得在误差范围内于〔用量和图乙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所求也一会略〔选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4〕另一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纸带,分别测量出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分别计算出各点的速度v,绘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m/s2〔保存3位有效数字〕.那么由上述方法可知,这名同学是通过观察v2﹣h图线是否过原点,以及判断与〔用相关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四、论述计算题.〔共40分〕18.荡秋千是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随着科技的迅速开展,将来的某一天,同学们也许会在其它星球上享受荡秋千的乐趣.假设你当时所在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可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万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1〕该星球外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星于多少?〔2〕假设经过最低位置的速度为v0,你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19.一个大小为5N,与水平方向夹角是37°的拉力F作用在小车上.小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S为2m的过程中,小车受到的各个力都没有发生变化.求:在此过程中〔1〕拉力F对小车做的功〔取sin37°=0.6;cos37°=0.8〕;〔2〕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3〕小车动能的增加量.20.“功〞是人们在认识能量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物理概念.历史上对功的认识比对能量的认识晚,其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现在,人们还不断地对功进行认识和探究.同学们从初中开始接触到功的义,现在又经历了高中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能量的转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过程,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重力做功的认识,请举例说明.21.如下图,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为与ab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0m.质量m=0.20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0kg、速度V0=m/s的小球B与小球A正碰.相碰后小球A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落到轨道上距b点为,l=4R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碰撞结束后,小球A和B的速度的大小.〔2〕试论证小球B是否能沿着半圆轨道到达c点.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在做以下各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考点】47:匀速圆周运动;43:平抛运动.【分析】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指的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能发生变化,否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解答】解: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那么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能发生变化;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A正确;B、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是在做匀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在变化,所以C错误;D、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所以D错误.应选:A.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中变化的是〔〕A.周期B.动能C.线速度D.角速度【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周期、角速度不变.【解答】解:AD、匀速圆周运动中周期不变,角速度和周期成反比,所以角速度也不变.故A、D错误.B、动能是标量,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动能不变.故B错误.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C正确.应选:C3.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关于这些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率可能不同C.它们的角速度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考点】4J:同步卫星.【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式通过量确未知量【解答】解:A、不同的同步卫星,它们的质量可以不,故A正确.B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根据=m,因为T一,所以r 必须固,即离地面高度为值,根据v=,所以它们速度的大小相,故BD错误.C、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周期,周期相,所以角速度也是相的.故C错误.应选:A.4.一飞船在某行星外表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A.飞船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C.飞船的运行周期D.行星的质量【考点】4F:万有引力律及其用.【分析】研究飞船在某行星外表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密度.【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得:ρ==A、飞船的轨道半径,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A错误.B、飞船的运行速度,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式.,得:M=代入密度公式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B错误.C、根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式:得:M=代入密度公式得:ρ===故C正确.D、行星的质量无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D错误.应选C.5.一艘轮船以速度15m/s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107N,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A.×105kw B.9.0×104kw C.8.0×104kw D.8.0×103kw【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轮船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的大小相,由P=FV=fV可以求得发动机的实际功率.【解答】解:对轮船受力分析可知,船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大小相,船的功率P=FV=fV=×107×15=×105kw.应选A.6.以下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C.人乘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D.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考点】6C:机械能守恒律.【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分析除重力以外的各个力做功情况,即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解答】解:A、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石块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不变,那么其机械能必减小,故B错误.C、人乘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那么其机械能必增加,故C错误.D、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由于阻力做功,子弹和木块的机械能都不守恒,故D 错误.应选:A.7.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弹性碰撞.假设测得两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P,那么碰前A球的速度于〔〕A.2B.2C .D .【考点】53:动量守恒律.【分析】两球压得最紧时速度相,此时弹性势能最大.根据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及总机械能守恒求出碰前A球的速度.【解答】解:设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v,当两球压缩最紧时速度相,弹性势能最大.取碰撞前A球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律得mv=2mv′.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有mv2=2mv′2+E P得 v=2.应选:B8.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t1B.t2C.t3D.t4【考点】66:动能理的用;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什么时刻动能最大.【解答】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在0∽t1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1∽t2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2∽t3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在t3∽t4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4时刻速度为零.那么t2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应选B.9.在课堂中,老师用如下图的研究平抛运动.A、B是质量相的两个小球,处于同一高度.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某同学设想在两小球下落的空间中任意选取两个水平面1、2,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p A和△p B,动能的变化量分别为△E kA和△E kB,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p A=△p B,△E kA=△E kB B.△p A≠△p B,△E kA≠△E kBC.△p A≠△p B,△E kA=△E kB D.△p A=△p B,△E kA≠△E kB【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动能理,结合重力做功比拟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量理,结合重力的冲量比拟动量的变化量.【解答】解:小球A、B在通过两水平面的过程中,因为下降的高度相同,那么重力做功相同,根据动能理知,动能的变化量相同.因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B两球通过两水平面间的时间相,根据动量理知,重力冲量相,那么动量的变化量相.故A正确,B、C、D错误.应选:A.10.以下表达的现象中解释不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火车或转弯过程中要限速是因为在弯道处速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离心现象而翻车B.轨道越大的卫星运行速率越小是因为卫星的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成反比C.发动机功率大的往往提速比拟快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D.交通事故中发生的碰撞都是非弹性碰撞是因为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一有机械能损失【考点】53:动量守恒律;4A:向心力.【分析】明确离心现象的性质,知道卫星在空中运行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从而可以明确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明确功率公式和动能理的用,知道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碰撞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区分的主要依据为是否有机械能损失.【解答】解:A、火车或转弯过程中要限速是因为在弯道处速度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那么越容易发生离心现象而翻车,故A正确;B、根据万有引力律可知,轨道越大的卫星运行速率越小是因为卫星的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故B错误;C、发动机功率大的往往提速比拟快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从而使在相同时间内获得较大的速度,故C正确;D、交通事故中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一有机械能损失,所以交通事故中发生的碰撞都是非弹性碰撞,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合理的,应选: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选不全得1分,共15分〕11.在如下图的皮带传动装置中,a是大轮边缘上的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的一点.当皮带轮匀速转动时,皮带与轮间不打滑.a、b两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v a>v b B.v a=v b C.ωa>ωb D.ωa<ωb【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一个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时,假设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那么大轮上的a点与小轮上的b点均与皮带间保持相对静止,速度是大小相的;再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公式v=ωr分析判断.【解答】解:A、皮带在传动时,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那么大轮上的a点与小轮上的b点均与皮带间保持相对静止,有v a=v b;故A错误,B正确;C、由有v=ωr,得到:v a=r aω,v b=r bω,故ωa<ωb;故C错误,D正确应选:BD12.如下图,一个物体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物体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t,那么〔〕A.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 B.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cosθC.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Ft D.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Ftcosθ【考点】52:动量理.【分析】由功的公式可求得拉和所做的功;由动能理可动能的变化量【解答】解:A、由题意及功的公式可得,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FScosθ;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冲量的义可知,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Ft.故C正确,D错误;应选:BC13.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相同的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考点】3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和乙推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律,两人受到的合力都是摩擦力,a=;由运动﹣2μgx=0﹣v2,可知道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解答】解: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和乙推甲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方向相反.故A错误;B、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间总是相的.故B错误;C、分开后,两人受到的合力都是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律,a=;所以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由运动学公式﹣2μgx=0﹣v2知,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故C正确;D、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由v=at可知,在推的过程中,由于作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甲受的合外力大于乙受的合外力;而合外力:F合=F﹣μmg,相互作用力相,摩擦因数与重力加速度都相,可知,甲的质量一比乙的质量小.故D正确.应选:BC.14.一质量为 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 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F对物体的冲量相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C.F对物体做的功相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考点】52:动量理.【分析】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增大,F做功增大,根据动能理分析动能的变化.根据动量理分析动量的变化量关系.【解答】解:A、根据冲量的义:I=Ft,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F对物体的冲量相.故A正确.B、C、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逐渐增大;由功的公式W=FL知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F做功增大;根据动能理得知,物体动能的变化量逐渐增大.故B错误,C错误.D、根据动量理得:Ft=△P,F、t相,那么△P相,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故D正确.应选:AD15.在以下表达的现象中利用了反冲现象的实例有〔〕A.喷气升空B.射水鱼喷水捕食C.章鱼喷水快速退游D.潜水艇排水浮出【考点】57:反冲.【分析】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解答】解:喷气升空通过喷气的方式改变速度,从而改变轨道,运用了反冲运动的原理,章鱼通过喷水快速退游也是利用了反冲原理;而射水鱼喷水捕食时,鱼没有获得速度,故不属于反冲;潜水艇排水浮出是利用浮力的改变,也不属于反冲,故AC正确,BD错误.应选:AC.三、探究.16.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图中PQ是斜槽,QR 为水平槽.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1.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P,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取10 cm.〔2〕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本要求的是 A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球A比球B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B.在同一组的不同碰撞中,每次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刻度尺〔3〕本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条件中,可能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的大小表示为水平初速度大小的是 C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1B.升高小球初始释放点的位置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考点】ME:验证动量守恒律.【分析】〔1〕A小球和B小球相撞后,B小球的速度增大,A小球的速度减小,所以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距离O点最近,读数时取平均值;〔2〕只有当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才能用水平位移表示为水平速度;【解答】解:〔1〕A小球和B小球相撞后,B小球的速度增大,A小球的速度减小,碰撞前后都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所以运动时间相同,所以速度大的水平位就大,而碰后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所以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距离O点最近,所以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取10cm.〔2〕A、为了保证入射小球不反弹,那么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为了发生对心碰撞,两球的直径需相同.故A不符合要求.B、在同一组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保证碰前的速度相同.故B符合要求.C、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故C符合要求.D、在该中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以及小球的水平位移,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天平、刻度尺.故D符合要求.此题选不符合要求的,应选:A.〔3〕根据原理可知,只有当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才能用水平位移表示为水平速度,故A、改变小球的质量比,小球碰撞后仍然做平抛运动,可以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B、升高固点G的位置,小球碰撞后仍然做平抛运动,可以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3,小球的球心不在同一高度,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不在水平方向,不能做平抛运动,不可以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小球碰撞后仍然做平抛运动,可以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应选:C故答案为:〔1〕10〔15﹣11〕;〔2〕A;③C1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研究重锤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律.重力加速度为g .〔1〕在所需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 B ,通过计算得到的是 D .〔填写代号〕A.重锤的质量。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word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为摩托车比赛转弯时的情形,若转弯路面是水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路面对车身弹力的方向沿车身方向斜向上B.水平路面对车身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路面竖直向上C.水平路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力和斜向上的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D.仅由水平路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3.如图所示是俄罗斯名将伊辛巴耶娃撑杆跳时的情景,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撑杆的过程中杆对她的弹力大于她对杆的压力B.在撑杆上升过程中,她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她处于失重状态D.她落到软垫后一直做减速运动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

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5.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B.从A到B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C.从A到B重力做功mg(H+h)D.从A到B重力做功mgH6.某运动员在110米跨栏时采用蹲踞式起跑,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精选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精选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精选单元试卷(word 版含答案)一、第五章 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甲、乙两物体连接,两物体分别套在水平、竖直杆上。

控制乙物体以v =2m/s 的速度由C 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 点,同时甲由A 点向右运动到B 点,四个位置绳子与杆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绳子一直绷直。

已知sin37°=0.6,cos37°=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A 点的速度为2m/sB .甲在A 点的速度为2.5m/sC .甲由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D .甲由A 点向B 点运动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将甲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如图所示,拉绳子的速度等于甲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设该速度为v 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B 点的实际速度cos53B v v =︒绳同理,D 点的速度分解可得cos37D v v =︒绳联立解得cos53cos37B D v v ︒=︒那么,同理则有cos37cos53A C v v ︒=︒由于控制乙物体以2m sv=的速度由C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点,因此甲在A点的速度为1.5m sAv=,AB错误;CD.设甲与悬点连线与水平夹角为α,乙与悬点连线与竖直夹角为β,由上分析可得cos cosA Cv vαβ=在乙下降过程中,α角在逐渐增大,β角在逐渐减小,则有甲的速度在增大,C正确,D 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B、C、D四点,AB=BC=CD。

三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C三点以v1、v2、v3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球最后才抛出B.C球的初速度最大C.A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球的三倍D.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成30︒斜向右下方【答案】C【解析】【详解】A.设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为h,三球水平抛出后,均做平抛运动,据212h gt=可得,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2htg=所以A球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三球同时落在斜面的D点,所以A球最先抛出,故A项错误;B.设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三球水平抛出后,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球的初速度3tan302hx ghvt t︒===C球竖直下降的高度最小,则C球的初速度最小,故B项错误;C.将球的运动分解成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可得,球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0sin30v v ⊥=︒,cos30a g ⊥=︒当球离斜面距离最远时,球垂直于斜面的分速度为零,球距离斜面的最远距离2220sin 3022cos308v v d h a g ⊥⊥︒===︒A 球在竖直方向下降的距离是C 球的三倍,则A 球离斜面最远距离是C 球的三倍,故C 项正确;D .三球水平抛出,最终落在斜面上,则2012tan30gt v t=︒ 设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则tan y v gt v v α==解得tan 2tan30α=︒=所以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不是60︒,即球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不是成30︒斜向右下方,故D 项错误。

(完整word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学业测试物理试卷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A 卷【物理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向心加速度B. 功C. 功率D. 动能 2.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 开普勒、卡文迪许B. 牛顿、伽利略C. 牛顿、卡文迪许D. 开普勒、伽利略3. 甲、乙两个质点相距r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

若保持它们各自的质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2r ,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将变为 A.4FB.2F C. 2F D. 4F4. 如图所示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

关于摆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C.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4题图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5.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个小物体随圆筒一起运动,小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以下哪个力来提供A. 重力B. 弹力C. 静摩擦力D. 滑动摩擦力6.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定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l 。

在此过程中,恒力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A.FlB.αsin FlC.αcos FlD.αtan Fl7.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足球在水平地面的位置1被踢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位置3,在空中达到的最高点位置2的高度为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足球由1运动到2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mghB. 足球由1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mghC. 足球由2运动到3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D. 如果没有选定参考平面,就无法确定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8. 下列所述的情景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加速行驶B. 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C. 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D. 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9. 如图所示,高h=2m 的曲面固定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册物理期末精选达标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45°,斜面足够长,在斜面上A点向斜上方抛出一小球,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球与斜面垂直碰撞于D点,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与斜面碰撞后返回A点,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能量无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A.α的值B.小球的初速度v0C.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D.小球初动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初速度v0与竖直方向夹角β,则β=90°−α(1);由A点斜抛至至最高点时,设水平位移为x1,竖直位移为y1,由最高点至碰撞点D的平抛过程Ⅱ中水平位移为x2,竖直位移y2。

A点抛出时:sinxv vβ=(2)10cosyv vβ=(3)2112yvyg=(4)小球垂直打到斜面时,碰撞无能力损失,设竖直方向速度v y2,则水平方向速度保持0sinxv vβ=不变,斜面倾角θ=45°,20tan45siny x xv v v vβ===(5)2222yyyg=(6)()22212cos sin2vy y ygββ-∆=-=(7),平抛运动中,速度的偏向角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的正切值的二倍,所以:()111111tan90222tanyxvyx vββ==-=(8)由(8)变形化解:211cos sin2tanvx ygβββ==(9)同理,Ⅱ中水平位移为:2222sin2tan45vx ygβ==(10)()212sin sin cosvx x xgβββ+=+=总(11)=tan45yx∆总故=y x∆总即2sin sin cosβββ-=-(12)由此得1tan3β=19090arctan3αβ=-=-故可求得α的值,其他选项无法求出;故选:A。

2.图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若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被顶出后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22s htg+=B.足球位移大小224Lx s=+C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2tan s Lθ=D .足球初速度的大小2202()4g L v s h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足球运动的时间为:2ht g=A 错;B 、足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24L x s =+所以足球的位移大小:222224Ll h x h s =+=++; B 错C 、由几何关系可得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为:2tan sLθ=,C 正确 D 、足球的初速度的大小为:22024x g L v s t h ⎛⎫==+ ⎪⎝⎭D 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根据足球运动的轨迹,由几何关系求解位移大小. (2)由平抛运动分位移的规律求出足球的初速度的大小 (3)由几何知识求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3.如图所示,不计所有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斜面固定,两物体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且12m m <.若将质量为2m 的物体从位置A 由静止释放,当落到位置B 时,质量为2m 的物体的速度为2v ,且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这时质量为1m 的物体的速度大小1v 等于( )A .2sin v θB .2sin v θC .2cos v θD .2cos v θ【答案】C 【解析】【分析】 【详解】当m 2落到位置B 时将其速度分解,作出速度分解图,则有v 绳=v 2cosθ其中v 绳是绳子的速度等于m 1上升的速度大小v 1.则有v 1=v 2cosθ 故选C. 【点睛】当m 2落到位置B 时将其速度分解,作出速度分解图,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m 1的速度大小v 1.4.如图,A 、B 、C 三个物体用轻绳经过滑轮连接,物体A 、B 的速度向下,大小均为v ,则物体C 的速度大小为( )A .2vcosθB .vcosθC .2v/cosθD .v/cosθ【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将C 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与绳子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cos C v v θ=,则cos C vv θ=,故选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沿绳子方向上的速度是如何分解,将C 的速度分解,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小物体的速度大小,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5.高度为d 的仓库起火,现需要利用仓库前方固定在地面上的消防水炮给它灭火。

如图所示,水炮与仓库的距离为d ,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S 。

喷水方向可自由调节,功率也可以变化,火势最猛的那层楼窗户上、下边缘离地高度分别为0.75d 和0.25d ,(要使火火效果最好)要求水喷入时的方向与窗户面垂直,已知水炮的效率为η,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忽略水炮离地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gB 2dgC .若水从窗户的正中间进入,则此时的水炮功率最小D .满足水从窗户进入的水炮功率最小值为()32122S gd ρη【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把抛出水的运动逆向思维为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022g gv h h==水从上边缘进入0.75h d =,解得0220.753ggdv d==⨯故A 错误;B .水从下边缘进入0.25h d =,解得0220.25gv gd d==⨯故B 错误;C .逆向思维,水到达水炮时0x v v =,2y v gh =则有222(2)2xyd v v v g h h=+=+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2d h =,即0.5h d =时,v 最小,对应位置为窗户正中间,故C 正确;D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v 的最小值2v dg 最小值为()2233212122122mv vt S g Sv W Sv P t t d t ρρηηρηη===== 故D 正确。

故选CD 。

6.静止的城市绿化洒水车,由横截面积为S 的水龙头喷嘴水平喷出水流,水流从射出喷嘴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t ,水流落地点与喷嘴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流射出喷嘴的速度为2tan θgtB .空中水柱的水的体积为22tan Sgt θC .水流落地时位移大小为22sin gt θD .水流落地时的速度为2cot θgt【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水流落地点与喷嘴连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则有200tan 22y gt gtx v t v θ===故02tan gtv θ=故A 错误; B .空中水柱的水量202tan Sgt Q Sv t θ==故B 正确;C . 水流落地时,竖直方向位移212h gt =,根据几何关系得,水流落地时位移大小为 2sin 2sin h gt s θθ==故C 正确;D .水流落地时,竖直方速度v y =gt ,则水流落地时的速度v ==故D 错误。

故选BC 。

【点睛】水从喷嘴喷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解。

7.如图所示,一光滑宽阔的斜面,倾角为θ,高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

现有一小球在A 处贴着斜面以水平速度v 0射出,最后从B 处离开斜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B .小球的加速度为g tan θC .小球到达B 12sin h gθD .小球到达B 02sin v h gθ【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合力沿斜面向下,与初速度垂直,做类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A 正确;B .小球所受合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sin mg ma θ=因此加速度sin a g θ=B 错误;小球沿斜面方向做匀加速运动21sin sin 2h g t θθ=⋅ 可得运动时间12sin h t gθ=C 正确;D .水平位移应是AB 线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到达B 点的沿水平x 方向的位移002sin gx h t v v θ==沿水平y 方向的位移cot y h θ=因此水平位移0222sin v s x y h gθ=+>D 错误。

故选AC 。

8.如图甲所示是网球发球机。

某次室内训练时将发球机放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然后向竖直墙面发射网球。

假定网球均水平射出,某两次射出的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乙所示。

若不考虑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则( )A .两次发射网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网球碰到墙面前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3C .网球下落高度之比为1:3D .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大小之比为3:1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由题知,小球两次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相同,设为x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一半,可得1tan 2y x θ=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得212y gt =联立得:tan x t gθ=所以两次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tan303tan60ooxgtt xg==根据x=v0t,得:01202131v tv t==故A错误;故B正确;C.根据212y gt=,得下降高度之比:21122213y ty t==故C正确;D.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大小cos cosxv vv==θθ可得,网球碰到墙面时速度大小之比为011202cos601cos301vvv v︒==︒故D错误。

故选BC。

9.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斜面顶端P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刚好落在斜面中点处。

现将小球以初速度2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下落后均不弹起,sin37°=0.6,c 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两次在空中运动过程中()A.时间之比为1:2 B.时间之比为12C.水平位移之比为1:4 D.竖直位移之比为1:2【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第一次落到斜面中点,假设第二定落到水平面上,根据212hgt=可知122tt=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x vt=代入数据可知1222xx=由于第一次恰好落到斜面中点处,因此第二定一定落到水平面上,假设成立。

因此运动时间之比1:2;水平位移之比为1:22;竖直位移之比为1:2。

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10.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联结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